西廂記是喜劇嗎?

General 更新 2024-05-17

為什麼說“西廂記”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喜劇?

《西廂記》的喜劇因素淺探 王實甫的《西廂記》作為一部出色的抒情詩劇受到人們廣泛的稱讚,王伯良稱《西廂記》為曲中神品,"《西廂》如正旦,色藝俱絕,不可思議。"(《曲律》)都穆在《南濠詩話》中說"北詞以《西廂記》為首",王世貞在《曲藻》中說"北曲故當以《西廂》壓卷",臧晉叔在《元曲選》序裡也記載了《西廂記》"不可增減一字,故為諸曲之冠"的說法。 《西廂記》廣受人民的喜愛,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老幼婦孺無不知曉,其中一個極大的原因是《西廂記》的喜劇性。《西廂記》通過喜劇的表現手法既謳歌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理想,同時又鞭撻了虛偽腐朽的宗教和封建家長制的不合理,值得我們深入地探討。 一 諷刺,是喜劇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它一般表現為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反面現象以及落後腐朽事物的揭露和否定。《西廂記》中也運用了這一手法,突出的表現在對僧侶佛教、封建婚姻制度及封建禮教的衛道者——老夫人的嘲笑和譏諷上。 首先,王實甫將張生和崔鶯鶯從一見鍾情到私定終生的全部戀愛過程選擇在"莊嚴肅穆"、"神聖高潔"的佛寺禪院中進行,這就是一個極大的諷刺。那金碧輝煌的佛堂靈殿,竟是鶯鶯"臨去秋波那一轉",張生風魔相思的場所。在有情人終結連理之夜,背後卻是"則天皇后香火院!木魚鐘聲悠悠,權作迎親禮炮;香爐佛煙嫋嫋,暫為洞房花燭;菩薩羅漢目瞪口呆,屈作證婚之人;西廂坐禪誦經之地,竟化烏峰雲閣┄┄。"佛教的禁慾主義始終戰勝不了塵世歡樂,〔鬧齋〕折中,在美麗的鶯鶯面前,那些平時一本正經的和尚們也變得輕狂起來,忘記了四大皆空,忘記了追薦相國的神聖大典,無論"老的少的,村的俏的,沒顛沒倒,勝似鬧元宵。"表現出各種醜態—— 〔鬧齋〕折在盡情嘲弄僧侶的笑聲中進入了第一本的情節高潮。在這裡作者揭露了宗教的偽善與虛假、可悲可笑的本質,表達了對騙人的宗教的憎惡和譴責,對僧侶們的蔑視。聯想到元代"一官二吏三僧"的階級層次劃分,我們就可以得知王實甫的諷刺是有著現實意義的。同時也證明了,連"只少圓光,卻便是捏出來的僧伽像"的法潔長老,都禁不住對鶯鶯動情凝望,更何況清純如火,才貌雙全的張生。張生與鶯鶯的相愛是有著合理性的。 其次,《西廂記》通過崔、張的愛情諷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虛偽、不合理。鶯鶯張生的行為完全違背了封建禮教要求的"男女授受不清"的原則,遊園相逢,他們便眉目傳情,產生愛慕之意,繼而在牆角吟詩弄琴,遞簡傳書,終於成就一段佳話。封建禮教要求的"門當戶對"在崔、張的愛情中也被推翻了,崔鶯鶯是相國之女,而張生則是個"白衣餓夫",但他們卻不顧門第的差異結合了,他們指斥功名富貴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渴望的是"但得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崔、張完全不顧封建婚姻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紅娘為月下撮合人,在追薦父母的道場旁,在眼目的眼皮底下私會,鑄就良緣。 老夫人在《西廂記》中是封建禮教的代表,作者對她也進行了辛辣的諷刺。作為鶯鶯的母親,她是愛鶯鶯的,但這種愛是充滿著私慾的,這種愛造成的是對女兒的戕害。她為了將鶯鶯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作了種種的努力結果都徒勞無功,從而將她放置在一個戲弄者的位置上,遭到讀者的嘲笑。例如,她為了重振家聲將鶯鶯許配給尚書之......

為什麼鶯鶯傳是悲劇,西廂記是喜劇

《鶯鶯傳》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小說,又名《會真記》。大體內容為儒生張生在蒲寧普救寺與崔家相遇。當時,軍人大擾蒲人,崔夫人甚懼。張生與軍人有交情,崔家才能得以安寧。崔母為表感謝,設宴招待,張生對崔鶯鶯展開熱烈的追求,鶯鶯面對張生的追求,在克服內心的重重矛盾後投入了情人的懷抱。後來崔母發現為時已晚,只好作罷。不久張生將至長安趕考,臨別之際,兩人未能相見。當鶯鶯把她的一切奉獻給張生後,張生無情地拋棄了她。而張生並未有一絲不安與內疚。反而誣她為“不妖其身,必妖其人”。後兩人各自成家。

《西廂記》元代大戲劇家王實甫把崔張故事改為了雜劇,這就是我們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廂記》。大體內容為:儒生張珙,在普救寺路遇相國千金崔鶯鶯,一見鍾情。他租下一僧房住下。張生想盡辦法且目睹亦或是接近崔鶯鶯。不久,孫飛虎兵圍普救寺,欲搶崔鶯鶯為妻,崔母在情急之下許諾有能退兵的,將鶯鶯嫁與他為妻。於是張生請白馬將軍杜確退了賊兵。事後崔母悔婚,讓鶯鶯與張生以兄妹相稱。兩人為此而病倒,後兩人在紅娘的幫助下兩人結合,最後被老夫人發覺。無奈之下,老夫人要求張生進京趕考,中榜後回來娶鶯鶯為妻。最後,張生高中,二人終成就了美滿姻緣。

由此,兩個故事在結局上形成了強烈的對照。雖然都是以崔鶯鶯同張生的愛情故事為表現內容。但在結局上唐代元稹的《鶯鶯傳》以悲劇結尾,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以喜為結局。

<<西廂記>>是愛情悲劇還是愛情喜劇?

鶯鶯與張君瑞的愛情故事,由於戲曲名作《西廂記》的廣為流傳,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而追究其根源,最早描述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的作品,是唐代文人元稹的傳奇《鶯鶯傳》。作品中塑造的男主人公張生,實際上是作者元稹的化身,西廂故事也就是元稹對自己年少時期一段悽婉歷程的追憶。元稹的西廂故事原本是一曲愛情悲劇,但歷經文人的不斷修改、潤飾,到元代王石甫編成劇本《西廂記》時,已演變成一青年男女衝破禮教束縛,並在丫環紅娘的巧妙周旋相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喜劇。這個結局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在這裡,我們卻要回溯到故事的最初面貌,講述一段崔鶯鶯情夢斷西廂的愛情悲劇。

唐德宗貞元十六年,相國崔鵬病死京城,遺下夫人鄭氏和孤女鶯鶯,母女二人在京城無依無靠,只好扶相國靈樞返回家鄉。行至蒲州時,聽人說前面去路上有大盜孫飛虎聚匪佔山,攔路打劫頗不太平。崔家母女勢單力薄,又攜帶家資細軟,此去必定凶多吉少,因此只好暫時停留在城東的普救寺,慢慢再作打算。

話分兩頭說,有一位青年書生,名叫張君端,年方二十三歲,長‘得是清秀儒雅、一表人才,飽讀詩書、性情孤傲,除詩詞酬答外,很少與人交往。這年春天他遊學來到蒲州,一次偶然的郊遊經過普救寺,見這裡遠離街市塵囂,滿院古柏修竹、綠蔭森森、幽靜宜人,很快喜歡上了這裡,索性把行裝從城裡客棧搬出,在普救寺的西廂院借了一間客房,決定在這裡住上一段時間,靜心讀書,準備來年進京參加科舉考試。恰巧,張生住的房子就在崔家母女的隔壁,院中間隔著一堵矮牆。

一個溫和宜人的黃昏,張生讀書讀得有些累了,於是放下書卷,信步走出自己的小院,到外院享受一番花香風清。走到鄰院門外,他不經意地朝院內望去,只見裡面還藏著一個春意盎然的世界。院中植著一排柳樹,清風吹來,柳絲款款拂動,如舞如詩。幾個大花壇幾乎佔滿了不大的院子,花壇中各色花兒開得正濃,花枝高低參差,把整個院落妝扮得花影迷離。張生正待將腳步移近半開的院門時,忽聞花叢中響起一串女子笑聲,聲音低淺,但婉轉清麗,宛如出谷的新鶯,嬌啼聲穿蕩在花木間。這裡竟還住著女眷?張生甚感驚訝,忙停住腳步,但又忍不住目光向院中睃巡,想要探個究竟。

院內正是相國小姐崔鶯鶯帶著丫環紅娘在賞花探春。鶯鶯出身名門,自幼受著嚴格的禮節教育,因而養成一副文靜嫻雅的大家閨秀風範;而紅娘天性聰慧活潑,因是下女身份,也就沒有那麼多約束,一舉一動都透露著機靈、頑皮和爽直的性格。紅娘這裡看見一雙彩蝶忽上忽下地翻飛在一叢芍藥花中,便對鶯鶯說:“小姐看它們,成雙成對,留連花蕊,多麼幸福呀!”鶯鶯其實也正望著彩蝶發怔,經紅娘這麼一說破.又覺得十分不好意思,羞紅了臉,佯裝嗔怒道:“你這小丫頭,真不知羞!”紅娘其實很明白小姐的心思,本是春心暗動,又礙著種種顧慮,不願表露。她知道小姐這麼說自己並無怪罪之意,因而也不還嘴,只是拉小姐又轉到這邊的花壇旁。

院外的張生聽了兩位女子的對話,心中也被撩撥得癢癢的。紅娘拉著鶯鶯移步,就正好走入了他的視線。首先從花影中飄出的是一位著紅衣短裙的少女,步履輕靈,神情活潑,看裝束可知是一使女。隨著紅衣少女之後,又款款步出一位姑娘,她一身淡黃衣裙,身段頎長苗條,在夕陽映照下,好似嫩柳迎風,惹人愛憐。細看之下,見她臉如杏花含煙,眸如秋水凝碧,眉似遠山微蹙,脣象丹蔻輕點,神情淡淡,似喜非喜、似憂非優。這一看,竟令張生頓時不能自恃,幾次想衝過去,撫慰一番那位楚楚動人的姑娘。但他到底是一位知書識禮的書生,素來行為方正,不敢輕薄,終於強忍住自己的衝動,只是站在那裡怔怔地痴望。漸漸兩位少女已行近院門,紅娘擡眼朝這邊看過來,令張生猛地一驚,怕顯......

王實甫的《西廂記》是悲劇還是喜劇

算是喜劇吧,最後張生和崔鶯鶯在一起了

西廂記中的結局為什麼是喜劇結局

鶯鶯和張生的故事有兩篇,一本是鶯鶯傳,一本是西廂記。其中鶯鶯傳為悲劇,西廂記是喜劇。你有疑問應該是記混了吧

中國戲劇中的十大喜劇和十大悲劇是什麼

十大悲劇< <竇娥冤》、《漢宮秋》、《趙氏孤兒》、《琵琶記》、《精忠旗》、《嬌紅記》、《清忠譜》、《長生殿》、《桃花扇》、《雷峰塔》< p>

十大喜劇:《救風塵》、《牆頭馬上》、《西廂記》、《李逵負荊》、《看錢奴》、

《幽閨記》、《中山狼》、《玉簪記》、《綠牡丹》、《風箏

中國十大古典喜劇的《西廂記》

《西廂記》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戲劇名著,為元代王實甫作,它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鍾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幾百年來,它曾深深地激勵過無數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象,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封建禮教罪惡本質的認識。

《西廂記》是喜劇???

一對戀人分開是悲劇

一對戀人在一起那就是喜劇啊

沒有悲劇的襯托,哪顯得出喜劇啊

中國五大喜劇是麼???

1.《救風塵》(元朝關漢卿)

2.《西廂記》(元朝王實甫)

3.《看錢奴》(元朝鄭廷玉)

4.《中山狼》(明朝康海)

5.《綠牡丹》(明朝吳炳)

西廂記的影片評價

該片改編自元代的同名雜劇。在對原著改編的價值取向上無疑有著更多值得肯定之處。它較好地繼承了原著中的反封建的叛逆精神,熱情謳歌了主人公對愛情的浪漫追求;與此同時,影片還有意識地加強了孫飛虎這層矛盾衝突,以此來表達創作者對現實惡勢力的否定。該片很好地結合了愛情、武打、喜劇等多種元素,劇情上也是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影片的不足之處是在表演和武打方面仍然存在著戲曲化的痕跡,這是那個時期“古裝片”的通弊。中國在20世紀20年代中後期的世界電影貿易中,歐美電影市場對中國影片嚴加封鎖,要打進去十分不易。《西廂記》是突破的第一片,是最初成功西進的中國影片之一。1928年,《西廂記》以濃郁的中國風格率先進入英、法等國,當年夏天首先在巴黎公映,次年移到倫敦愛文利戲院上映。影片頗受觀眾歡迎,當地新聞界相繼發表文章,予以好評。《大陸報》稱讚該片“劇情天真爛漫,敘事引人入勝”;《倫敦每日新聞報》則承認這是一部“具有中國特別風味”的優秀影片;《泰晤士報》評論道:林楚楚扮演的崔鶯鶯“頗似瑪麗·璧克馥”,而《西廂記》“全劇描有一種嚴肅靜穆的態度,片中無恐嚇和劇烈的刺激,乃一很文雅很清新,而有禮貌的作品,觀眾看後,有香留齒頰之妙。”中國電影資料館收藏有《西廂記》的影片拷貝,但僅能放映40分鐘。1994年,香港第十八屆國際電影節,徵集到來自歐洲當年公映的法文字幕拷貝,但仍是殘本,經修復後能夠放映約50分鐘,是最全的一個版本。該版本在2001年的香港第25屆國際電影節上再次公映,仍然受到大家激賞,認為是中國早期電影中最有魅力的影片之一。

相關問題答案
西廂記是喜劇嗎?
西廂記屬於什麼劇種?
山西萬榮是真的嗎?
西廂合是什麼意思?
西遊記是什麼類型?
華胥引是悲劇嗎?
桃花源記是散文嗎?
小石潭記是散文嗎?
神探夏洛克是腐劇嗎?
雷鋒日記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