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的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17

大學生在大學裡應該學到什麼?

大學裡最重要的七項學習

就讀大學時,你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包括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培養興趣、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世。

經過大學四年,你會從思考中確立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計劃中把握時間,從表達中鍛鍊口才,從交友中品味成熟,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獲取快樂,從追求中獲得力量。

離開大學時,只要做到了這些,你最大的收穫將是“對什麼都可以擁有的自信和渴望”。你就能成為一個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的中國未來的主人翁。

李開復:現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首任院長。

近日,我回復了“開復學生網”開通以來的第1000個問題。關掉電腦後,始終有一封學生來信縈繞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開復老師:

就要畢業了。

回頭看自己所謂的大學生活,我想哭,不是因為離別,而是因為什麼都沒學到。

我不知,簡歷該怎麼寫,若是以往我會讓它空白。

最大的收穫也許是……對什麼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

這封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學生的心聲。大學期間,有許多學生放任自己、虛度光陰,還有許多學生始終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向。當他們被第一次補考通知喚醒時,當他們收到第一封來自招聘企業的婉拒信時,這些學生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前途是那麼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為時已晚……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這是因為,進入大學是你一生中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擔,開始追逐自己的理想、興趣;這是你第一次離開家庭生活,獨立參與團體和社會生活;這是你第一次可以有機會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親身實踐;這是你第一次脫離被動,有足夠的自由處置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支配所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這是因為,這是你一生中最後一次有機會系統性地接受教育和建立知識基礎。這很可能是你最後一次可以將大段時間用於學習的人生階段,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可以擁有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斷修正自我的成長曆程。這很可能是你最後一次能在相對寬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的理想環境。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所有大學生都應當認真把握每一個“第一次”,讓它們成為未來人生道路的基石;在這個階段裡,所有大學生也要珍惜每一個“最後一次”,不要讓自己在不遠的將來追悔莫及;在這個階段裡,為了在學習中享受到最大的快樂,為了在畢業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每一個進入大學校園的人都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包括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培養興趣、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世。

只要做好了這七點,大學生臨到畢業時的最大收穫就絕不會是“對什麼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而應當是“對什麼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

第一項學習:自修之道

教育家B.F.Skinner曾說:“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乾二淨時,最後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所謂“剩下來的東西”,其實就是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一反三或無師自通的能力。在大學期間,學習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學習思考的方法,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只有這樣,大學畢業生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

自學能力必須在大學期間開始培養。許多同學總是抱怨老師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學校的課程安排也不合理。大學生不應該只會跟在老師的身後亦步亦趨,而應當主動走在老師的前面。鼎好的學習方法是在老師講課之前就把課本中的相關問題琢磨清楚,然後在課堂上對照老師的講解彌補自己在理解和認識上的不足......

大學到底應該學什麼?

李開復的博客

Q: 大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A: 我的第四封信就是針對這個問題所寫的。下面是寫第四封信之前的一些回答。讀大學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一紙文憑。在大學裡,最重要的事情是打好基礎、學習如何學習、培養獨立思考學習、離開家庭獨立的機會、練習與人相處的技巧,這也是人生一次專注學習的機會。"讓大學對自己有用"是自己的責任。如果一個人感覺大學學的"沒用",很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把握自己需要的、並且主動去追求。1、打好基礎:很多學生急迫地想學習"管理",或其他社會地位高的職位只是。但是,大學不是"職業培訓班",而是一個能讓自己能適應社會,做各種不同的工作的平臺。這個平臺的基礎就是基礎課程。大學時,一定要把一些基礎知識--數學、英語、還有你的專業基礎課程,如經濟、財務、會計、編程、寫作、化學、物理等等--學好。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學這些不變的基礎才是最重要的。有些高深的技術,幾年後就會改變。而且沒有好的基礎,也學不會高深的技術。最後,在中國的大學裡,基礎課程教授水平還不錯,但是高深的課程,卻令很多教授無法勝任。2、學習的能力: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大學畢業生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能力、學習新東西的能力。因為未來的世界會有很大的改變,所以熟悉舊知識不如有學習新知識的能力。3、找到你的興趣:大學階段最重要的考研準備是通過你對自己專業的體驗和對其他專業的瞭解而來。你需要明白和驗證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以便逐漸確定今後研究生階段的專業方向。大學生活中,很多學生很容易就恢復過去被動的習慣。因此大學生必須儘快地明確自己的目標。"畢業"不是一個目標。遠期的目標是人生目標,中期的目標是職業、出國、讀研。近期的目標是要把英語學好、要去旁聽自己有興趣的課、要通過某些考試、要參加社團、要提升溝通或演講的能力。這些目標因人而異,但是每個人都必須考慮自己的興趣以及客觀條件,並逐步地進行和調整。4、練習與人相處的能力:第一次離開家門,會開始遇到很多人際間的矛盾,但是未來在社會裡與人相處的能力會越來越重要。你必須培養與人相處的能力。培養的方法很多,打工、社團、交友都是方法。在學業上了正常軌道的前提下,你可以慢慢去培養。我們不能與人和睦相處,問題很可能出在自己身上。在他人身上所見到的,往往是自己所反射出去的態度與情感的迴應,就像照鏡子一樣,我們的表情、態度,可以由他人對我們的表情和態度上一覽無遺。因此,在我們和他人的關係中,如果我們本身不友善,他人對我們也不會友善。如果我們不信任別人,他們也不會信任我們。如果我們敵視別人,那別人也會敵視我們。戰爭的爆發就是這麼來的。5、找合適的老師:儘量找年輕、動手做事的老師。如果要從事研究工作,那麼就找從國外歸來的老師;如果將來要參加工作,那麼儘量找有過開公司經驗的。6、打好紮實的基礎,欲速則不達:很多同學問我該選擇什麼領域,或該學什麼計算機語言。很多同學才讀大二,就決定將來"要做管理"。這類問題一方面沒有考慮自己的才華、興趣,另一方面太急迫了。大學最重要的是要把基礎打好,學東西要按部就班,不可能一步登天。打基礎是苦功夫,不願吃苦卻想成才是不可能的。7、不要以為在大學功課好就夠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才已是國際的概念。你不能只因為在你的大學過關或成績不錯就自滿。上MIT OCW,去做做MIT的課程、功課、考題。如果能達到好的成績,這時候你就可以自信地面向國際了。掌握自學能力很重要,因為中學和大學的一個分界線是大學裡的很多東西需要自學......

大學要學什麼?

以985,211大學過來人的身份誠心的告訴學弟你。。。其實現在大學教育能交給你的實際知識非常有限,進入公司之後都面臨長時間的不適應和再次培訓,你唯一能夠在大學獲得的,其實不是非常紮實的專業知識,更多的是學會如何與人相處,結實自己最初級的人際網絡並且形成良好的工作學習習慣(在脫離父母的情況下,你能保證自己絕對不去網吧包夜?不去夜店濫性?),如果你能夠學會控制自己,並且展開了自己的人際網絡,即便你沒有拿到例如交換留學、保研名額之類的東揣,你的大學也是成功的。。。所以專業性的問題我就不答了,如果你的學校很好,招生的時候會有相關的大學老師過去,他們回答的絕對比網友專業。。。

另外大學課程比較鬆,基本上分為必修和選修。。。

必修課分公共課和專業課,公共課一般在大二就全結束了,專業課則一般從大二開始。。。這個是必須要全過的,所以不逃課很重要,經常做作業也是必須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找前幾屆的學長們要之前考試的卷子和複習提要。。。大學老師也很懶,基本上那些題目的重複性都很高。。。對於想拿獎學金的人來說,這是一條捷徑。。。

選修就比較輕鬆了,一般大四畢業之前拿到規定(我們學校是18)的選修學分就可以順利畢業,考試也相對來說簡單,不過對於豐富知識面還是有一定作用的。。。一般大一就可以修(但學校一般會推薦你,讓你從大二之後在開始),個人覺得如果不急著找女朋友,最好還是多修幾門感興趣或者和你主修方向不同的課程。。。如果能夠拿到比較好的分數,求職的時候,成績單打印出來也是贏得眼球的方法。。。並且會讓人覺得你的知識面很豐富。。。

當然,到大三之後你會碰到一些專業選修課(非必選)。。。如果學分不夠,一般這都是讓你拿學分的課程,相對來說考試容易過,至少我當年就是靠兩門非必選的專業選修課湊夠了專業課的學分。。。

在大學學到了什麼?

說句實話,大學也就這個樣子!

這句話不是對現實的抱怨,而是對當初憧憬的不對稱的調整。那裡不是聖地,也不是垃圾場,如果能把自己,那裡至少是一個思想訓練的場地吧,如果你有心,你能得到意想不到的,也會失去原先想得到的。

我學到了什麼呢?

1.學會了要思考。

現實是不容易識破的,特別是報紙上的種種好的壞的新聞,身邊的一些事情也不一定像你想象的那樣容易。你想要去了解身邊的每件事情,你就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身邊的一切。否則你就是註定要陷入陷阱的小綿羊,而你還像井底之蛙一樣洋洋得意。當然對待學習,知識也是一樣的。你一定要有懷疑的精神!

2.要有自己的一點信仰。

如果你到大學連這一點信仰都沒有,你從精神上來說是行將朽木的。就和80%忙忙碌碌的人沒有區別。

3.一定要孝敬長輩!

從最現實的角度看,現在的大學生都是單身子女,而且至少80%的家裡並不時太富裕,家裡的父母把100%的賭注都放在你們的身上——他們提供了你有生以來99.9999%的生活必需,也就是說離開了他們你就是0.00001%的價值。有機會你就省下一個月的生活費,給他們添件衣,他們會無比開心——不要老是要父母為你省吃儉用!他們不要你的100%或者更高的回報,只要求能讓你好好的過——他們就是這樣賤賤的愛著你,難道你不能使他們得到滿足麼?

4.培養自己的興趣。

都長這麼大了,如果連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沒有,那也太沒用了——人這一生之中總要有一樣東西拿得出手!如果你還沒有,那還是趕快去學吧,還不晚,否則你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有缺陷的。

5.看些有意思的書或文章,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至少可以提高你的修養和素質。這些書可以是武俠,情愛,也可以是歷史,政治,最好是不於專業相關。

6.至少要學會自習吧。

否則你很會掛的,又要花父母的錢了。大學裡的某些專業和老師實在是最無聊沒水平和落伍的,但是學校是不會因此而去改變他們的,能改變的只能是你。而且你會發現自習遠比聽課有意思(如果這個老師是沒有自我主張,只會照書上說的),你至少回去思考,聽課的話自己的思想會被牽制,除非他講得實在講得太好.

7.努力鍛鍊好身體吧。

這是對你來說最重要的財富了,沒有他,你將失去一切。這不是一句空話,如果你放縱自己,總有一天會因此付出代價的,遠比你得到的多。不行你可以試試。

8. 一定要好好學習英語。

這可能是要被千百萬學子唾棄的經驗——但是我卻是這樣認為的。英語至少是對中國的學生來說性價比最高的一門外語了,而且他非常有用!你要想有發展,英語肯定是一門少不了的技術——如果你想當技術者,你就要明白英語,因為中國的許多器械是從外國進口的;如果你想當管理者,無論如何你都要接觸西方的先進管理模式;如果你是想出國,那更不要說;若果這些都不是,那你總想看看美國人,英國人是怎樣想我們的吧,那就去看外國的資料吧——也許你會說不是有翻譯麼?但是對那些過濾過的東西,你能放心麼?就像母親把飯先放在嘴裡嘗一下又放到你的嘴裡,好吃麼?(另外在不從一點,這個讓你學好英語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學得像純正的外國人一樣,那簡直就是慢性自殺,應為你至少還不具備這個條件和環境,那要怎麼樣才行呢?不說別的,拿出一張外國的報紙,你要能看懂80%吧,這也是最低的要求吧。)

9.學些基本的技巧,比如會進行簡單的計算機技巧,會些遊戲,能寫些東西。否則你被隔離在這群人的外圍。

10.不要隨大流,逞英雄。

不要每天出去吃吃喝喝就好了,生活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比如你空出些時間進行思考,給家裡打個電話,給過去的同學發封email.

11.不要拖拉時間,即使你對某個老師不尊敬,你也最好不要遲......

什麼是大學?為什麼要上大學?怎樣上大學?

我是一個大四的學生,很快就要離開大學了。我就簡單說說我是怎麼想的。

什麼是大學?歸根結底,大學是個學習的地方,我們是來學比高中更深受的知識的。但是有所不同的是,所學不簡單要記住去考試,而且重要的是學會怎麼去學,學會怎麼去用。如果說高中時學習做魚的,那麼大學就是學怎麼釣魚和做魚和吃魚的。

不知道你上的是什麼大學,好的大學確實是有一種潛移默化的氛圍的,這種氛圍會薰陶你、會陶冶你。目前你可以這樣想,上大學是為了找工作掙錢過日子的,但是一年以後再這樣想就有些幼稚或者說不可原諒了。我們上大學上的是一種人生經歷,上大學,後悔四年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不上大學,後悔一輩子的可能性會小嗎?

現身說法,上好大學,就先別去提怎麼去找兼職,怎麼去掙錢,怎麼去養活自己。現在還為時過早,首要的,學習成績。貌似聽起來跟高中沒什麼區別,但是,大學裡成績不好會影響你很多,會卡住你很多想去抓住的機會,包括你的大膽之後的人生。

這只是我的一點點感觸。

學理科的大學學什麼專業好?

用理性投資的心態選志願

當年易中天老師的女兒填報高考志願時,易中天給了女兒四個原則:第一是興趣原則,選感興趣的專業;第二是優勢原則,選最能體現自己的優勢的專業;第三是創造原則,這個專業畢業以後從事的工作應該是具有創造性的,而不是做簡單重複的勞動;第四是利益原則,這個專業最好還是能掙錢的。“因興趣而有動力,因優勢而有能力,因創造而有潛力,因利益創造收益”,這四個簡單明瞭的原則值得高三考生和家長們慢慢體會和好好借鑑。

無獨有偶,有“股神”美譽的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在分享投資成功經驗時,總結出四條“金科玉律”,其中包括:1、理性投資——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地理性投資。市場上充斥著眾多不理性的投資者,只有認識自己的愚蠢,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和貪婪,才能利用市場的愚蠢。2、精心選擇——堅持將精力應用於尋找並精選長期穩定、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超級明星企業,精心分析這些企業的經濟狀況和管理素質,集中投資,長期持有。3、控制風險——安全是成功的基石,注重安全首先要控制可能的風險;其次才能獲得相對高的收益,才能保證投資盈利。4、拒絕盲從——投資人財富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目標的瞭解程度成正比,投資過程中不相信任何小道消息,堅持獨立思考。

填報志願是一次事關人生投資的重大決策,如果說衡量巴菲特投資成功的標準是贏取多少資金,那麼衡量人生投資成功的標準則是贏取的人生幸福感有多少。用理性投資的心態,審慎對待高考的院校和專業選擇,可以為這筆投資注入更多的理性和預見性,賦予志願填報更清晰的目標和更多的智慧投入,從而為孩子的未來帶來持久的良性發展,獲取更好的長期回報。從這個意義上說,巴菲特的投資“金科玉律”帶給我們不同尋常的啟示。

隨著就業難度的增加,上大學目前已經變成了一項典型的風險投資行為。在這項投資中,考生的投入主要包括考分、求學期間耗費的時間和資金投入。投資回報主要來源於畢業後的就業收益。能否取得這筆收益,取決於是否有相應的單位按照人才選聘的要求錄用他。如果進一步細分,填報志願的投資與回報可以分為多級:第一級的投資包括高考考分以及考前所有的學習時間和資金等投入;第二級的投資包括大學期間所有的學習時間和資金等投入。第一級的回報包括能否被高校錄取,並獲得相應的文憑、知識和技能;第二級的回報包括能否順利就業並獲得相應的物質報酬和職務晉升的機會;終極回報包括整個求學和就業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綜合能力以及物質回報能否滿足考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滿足個人的心理需要。因此,填報志願的成功與否並不能簡單地以能否獲得高校錄取通知書來衡量,應更多考慮第二級回報,尤其是終極回報能否實現來衡量。筆者將以下面的一個實例向大家作進一步分析。

有一個家庭,兩個女兒,姐姐考上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去了一家日本公司,做高級軟件工程師,月薪1萬多。該到妹妹考大學了,父母就逼她也像姐姐一樣報考計算機專業。妹妹雖然心裡不願意,但迫於父母的威嚴和“好心”,就聽從了父母的意見。但是妹妹的學習情況並不理想,成績不好,也越來越學不下去,一回到家就和父母發脾氣、鬧矛盾,甚至一年多不想跟父母說話。父母帶著內疚的心情找我諮詢。經過了解,才知道其實妹妹的文筆非常好,而且藝術創造力也很強,作文在高中時經常在班裡被老師當範文讀。而父母卻堅持說搞文學沒出路,應當學工科,這樣就可以像姐姐一樣學有大好就業前景的計算機專業。結果在大學由於計算機專業課程繁重深奧,她勉強維持及格,感到無顏面對老師和同學,文學的愛好也逐漸消磨殆盡。

其實,為了高薪而不考慮興趣和特長選擇......

大學主要學什麼知識最重要

您好,我是大學剛畢業,我認為大學主要學的不是知識,而是能力。有本書裡說,你把在學校裡所學的知識忘的一乾二淨之後剩下來的東西才是教育的本質。這句話我也是讀完大學才理解的。這種本質其實就是一種能力,一種學習的能力,一種思維的能力,一種處理問題的能力,一種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一種無論讓你做什麼事情總能有辦法把它做好的能力…… 語文不是識字,是語言,是說話的方式和交流的技巧,數學不是方程,是解決問題的角度、方法和邏輯思維。同樣,專業課知識只是讓我們知道喝了解這個領域的東西,無論做什麼你工作之後都得專門培訓才能勝任,關鍵就看你能不能很快的適應很快的學會做事,很快的上手並把它做好,這才是大學給我們的…… 我現在在經營淘寶的服裝,一個月前什麼支付寶都沒用過,但是我自學開店流程、瞭解相關規則,學習拍照技巧,PS軟件用法,如何選貨源,跟快遞公司籤協議、寶貝編輯上架,推廣宣傳到交易處理,到第一天開張流量四百交易四件…… 累,但我覺得能每天動腦子用自己的能力去一點點成長的快樂,不好意思一說就收不住了暢希望對你有幫助,有問題可以通過店鋪旺旺我,DD灬時尚

上大學一定要學的科目是什麼?

英語和高中差不多,目的是考級。數學要看你的專海,專業要求高就難,主要是函數。政治要學的,但除非是考研或者專業需要,否則要求很低的,就講講歷史,法律什麼。還有計算機以及體育必學。其他沒什麼了,還有什麼軍事理論,心理教育都是高中所謂的副科。。。

大學要學什麼啊?我怎麼就是玩呢?

給大學新生的忠告,或許不是真理,但是足夠你用四年。

1.進入大學,你的所有過去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張白紙,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時候。

2.大學可能有真實的愛情,但只是可能。很多時候他們是因為別人都談戀愛而羨慕或者別的原因而在一起。

3.你在大學有很多意外用錢的地方。為了你的家人和你自己的前途,永遠別亂花錢。

4.你大學的朋友很可能就是你將來事業的一部分。他們會幫助你。但是你也應該讓自己有能夠幫助他們的實力,所以,你要努力。

5.很多事情當你再回憶時會發現其實沒什麼。所以,不管你當時多麼生氣憤怒或者別的,都告訴自己不必這樣。

6.學習,永遠不要忘記。如果你學習失敗了,你就什麼也不是,當然,也不排除意外,但問題是,你會是那個意外嗎?

7.別說髒話,你應該知道習慣的力量。你隨便的一個字或者幾個字會讓你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8.好好利用在公共場合說話的機會,展示或者鍛鍊。

9.別為你自己和別人下定論,這非常重要。你所看到聽到的可能只是一面。

10.如果你發現很久了你一直是一個人去食堂吃飯或者去上自習,別在意,大學裡一個人是正常的。

11.很多事情別人通知你了,要說謝謝,沒有通知你,不要責怪,因為那些事情你其實應該自己弄清楚。

12.“我請你吃飯”之類的話永遠不要亂說。

13.尊嚴是最重要的,但在大學裡,要懂得利用這個空間鍛鍊自己,讓自己的尊嚴有足夠大的承受力。除了你自己,沒人會為你保留它。社會是一個最喜歡打碎人的尊嚴的地方。

14.大學是亞社會,當你上了高年級後,要讓自己有大人的形象,大一的孩子看到你,你要能讓他們感覺到你是他們的學長,你很成熟。

15.你有足夠的理由佩服每天早起的人,不信的話,你去做,做到後會發現有很多人在佩服你呢。

16.經常給家裡打個電話。

17.你可以有喝醉的時候,但是你要明白和真正的朋友一醉才能讓傷心事休,否則,你只會是別人的談資和笑柄。

18.如果你四年內很少去圖書館的話,你就等於自己浪費了一大筆的財富。

19.不論男人還是女人,如果在大學裡還把容貌當做重要的東西而過分重視的話,可能不會吃虧,但是早晚會吃虧。

20.新學期如果你接新生的話,當被問到學校怎麼樣之類的問題時,你要記住你不但是這個學校的一分子,你更要給學弟學妹帶來信心,你走過大一,你應該知道那時候對學長的信任多深。

21.別迷戀網絡遊戲。千萬別。永遠別。

22.“我愛你”。別對很多人說這句話,在大學裡,希望你只對一個人說,這是尊重你愛的人,更是尊重你自己的感情。

23.在大學裡,你有足夠的空間承受失敗和打擊,因此,你真的應該找找自信和自傲的區別,可以用一輩子的。

24.如果你的個性讓很多人對你敬而遠之,那麼你的個性是失敗的,個性的成功在於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25.如果把上課不睡覺當做一種鍛鍊並且你做到了,那麼,你將會很強。

26.學生會的主席之類的幹部,如果你尊重他們,告訴你自己那是因為他們是你的學長而不是因為他們是你的上級。

27.別怕丟人,那是一種成功的嘗試,不要笑話那些上臺丟人的人。

28.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29.如果你不抽菸的話,你的精力將會比抽菸的時候好。

30.你的確要學會有心計,但是永遠記住,要勝利的唯一的方法永遠只是:實力。

31.面對不公平的東西,不要抱怨,你不如去努力奮鬥,爭取你自己最合適的公平。

32.人生百態,不要對新的看不慣的東西生氣,無所謂的,比如說戀人同居問題......

大學學是什麼的

大學主要的是學習以後的工作需要的一些為人處世的經驗,與不同的同學一起學習,生活,鍛鍊自己,然後才是學習知識,請採納

相關問題答案
愛是同學們的什麼?
催眠大師講的什麼意思?
催眠大師講的什麼?
亞索大招說的什麼?
羊皮卷大概講的什麼?
又大又圓的什麼填空?
王俊凱上的什麼大學?
大學生的學歷是什麼?
大學裡的周學時是什麼?
師範大學是幹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