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主要內容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教研活動研究的內容有哪些

1、“做課”活動

有計劃地開展“名師示範課”、“新教師展示課”、“優秀教師評比課”、“骨幹教師獻藝課”、“學習彙報課”、“識字寫字教學研討課”、“閱讀教學研討課”、“作文教學研討課”、“城鄉教師互動課”、“兄弟學校教師互動課”、“學習彙報課”、“讀書會”等“做課”活動。

2、專題教研活動

開展集體備課研討、複習專題研討、識字寫字專題教研、古詩文閱讀專題教研、作文教學專題教研、閱讀教學專題講座、集體探討教研課例、新教師展示課後的交流、研究課題的確定等多方面的內容。

3、校本研修活動

開展校本教研、“城鄉聯動,鄉鎮聯片”活動。

4、苦練基本功活動

組織教師開展“三字”(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比賽、演講比賽、案例分析比賽、讀書筆記評比、特長展示等活動。

教研創設年活動主要內容是什麼

在一學期中幼兒園的公開觀摩課、評課、案列分析、理論學習、教學反思、

幼兒園器械的投放,區角的設計等都屬於教研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教研活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在一學期中幼兒園的公開觀摩課、評課、案列分析、理論學習、教學反思、

幼兒園器械的投放,區角的設計等都屬於教研活動的內容。

什麼是教師教研

教師科研主要是指教師圍繞學校教學工作,以課堂學科教學為中心,圍繞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教材、教法等內容而展開的科研過程。是指對教育、教學、教師、教材、教程、教法等進行研究,對教學研究或課程教學研究,是專門為教學而進行的研究。

教研包含著四個要素:以教育(教學)為對象、有適宜的研究方法、能作出科學結論、屬一種認識活動或認識過程。

小學一次完整的教研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教研活動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進步為目的,以學校課程實施過程和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的教育教學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專業研究人員為合作伙伴的以校為本的實踐性研究活動。

小學一次完整的教研活動包括四方面內容:

1、確定教研活動的主題。發現教師存在的困惑並且提出問題,抓準要解決的問題,確定教研活動的主題。

2、進行備課。圍繞教研活動的主題商定執教老師、確定教材,進行備課。備課的流程:個人備課→集體備課→個人備課。

3、上公開觀摩課。

4、集體研討。

小學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5分

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教師的教研活動就是在日常的教學當中。

教師的教科研成果包括哪些內容

第一、科研意識科研意識是指人積極從事科學研究的心向,潛心捕捉和發現科研課題的求知慾。它是科研活動的內在動力,主要包括自身角色意識、問題意識、信息意識、合作意識。所謂自身角色意識,即教師對教師職業應進行科研的認識狀態,對科研型教師的認同狀態以及對自己科研能力、科研優勢的認識狀態等。意識越清醒,則行動越堅定。在這裡我認為其中對科研型教師的認同狀態是最為重要的。所謂問題意識,即教師對教育現象的認識狀態,對教育成績與事物的準確判定水平,具體又體現在教師對科研課題的選定上。對教育現象越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其選題的準確度就越高,對新情況、新問題就越敏感。所謂信息意識,即捕捉科研問題與解決問題資料的能力,思路清晰、準備充分,則能儘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證據與鑰匙。所謂合作意識,即教師藉助他人能力或協助他人共同攻關的心理狀態。合作意識越強的人,越能集思廣益,豐富提高自己。第二、科研意識即進行教育科研所必備的理論知識與方法。由於教育科研對象的特殊性,所需要的知識與方法非常廣泛,也非常深入。據介紹,李吉林在情境教育理論的創立過程中,進行了廣泛的閱讀和學習,涉及教育學、中小學教育史、心理學、大腦科學、美學、語言學、社會學以及文藝作品、少年讀物、時事新聞科技信息等,其中屬於方法論的書就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系統科學》、《最優化原理》等。一般教師進行教育科研,除了具備必要的學科知識外,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識不可缺少。1、教育科研的基礎理論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學校管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文化學等。他對教育科研具有普遍指導價值。2、教育科研的專門理論教育科研作為一項具體的科學實踐,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研究過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因而必然有其特定的研究規範和要求,形成為一門較為獨立的學科,包括教育科研原理與教育科研方法。它是保證教育科研規範性有效性和科學性的前提和基礎。第三、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知識運用於教育科研情境解決相應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髮現問題能力、預測設計能力、信息篩選能力、實施操作能力與書面表述能力能。1、發現問題的能力科學研究都是從問題開始的,能否在教育教學及管理實踐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並把它設計為研究課題,這是整個研究過程開始的關鍵一步。2、預測設計能力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信息,預測未來變化,設計整個課題的工作思路與目標。3、信息篩選能力即對相關信息的獲取、識別、分類、編碼、評估、使用等。現代社會信息來源多,信息量大,此種能力的價值也越來越重要。4、實施操作能力即落實、調整課題各工作環節的能力。5、文字表述能力即把經過潛心研究得出的結論訴諸於文字,通過科研報告、科研論文、著作等表述出來的能力。這是科研工作的最後一環,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國著名化學家盧嘉錫說過,“一個只會創造不會表述的人,不算一個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第四、科研精神科研精神講求堅持真理,用於探索、事實求是,發揚民主,全力合作,用於創新。

教研的教研的劃分

可以從教研的發生地點、教研的組織主體、教研的目標三個角度對教研進行劃分。 適用於網絡教研、區域集備、學科資源建設。三人行教研模式從上至下分為三層第一層:三人行教研模式的三個具體環節:個人設計、互評與整合、實踐與反思。第二層:模式與教研的發展過程的對應。第三層:模式的特點,即技術和形式的體現。信息技術平臺可為專用的平臺,也可以是公眾的博客、微博、微信、微課等平臺。第一層的三個具體三個環節具體內容是:環節1:個人設計。屬於外化過程,一般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學科有效教學模式的落地或信息技術的融合。環節2:互評與整合。一般三至五人為一小組(學校及學校之間均可),經歷組內互評、組內優化、組間輪評,構成碰撞生成的三個過程。互評、輪評的支架可以是三點(特色、不足、建議)或PCK的縱橫兩維(縱向:學生的思維特點及策略、易錯概念,橫向:教學設計思想、教學策略)。組內優化遵循教研議事規則,鍛鍊開放的心態,協商的行動,最後達成共識。其中組內互評是小組內成員之間互相評價教學設計,組內優化是從小組內整合出一個教學設計,組間輪評是指當存在三個以上的小組(如A、B、C三個小組)時,採取A評價B,B評價C,C評價A的方式。第三階段:實踐階段,在實踐中對設計方案檢驗、修正、反思、提升。根據上述描述,得到三人行教研模式的過程細化模型。 提供一線教師做科研的路線。正如陶行知所言:對於教育問題,用分析的、客觀的方法研究。將大問題分解為數十、數百個小問題,每一個小問題至少有一人繼續研究,如是,大問題也不難解決了。做小課題就如做詩。朱自清說:詩須要用具體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說法。凡是好詩,都是具體的;越偏向具體的,越有詩意詩味。凡是好詩,都能使我們腦子裡發生一種--或許多種--明顯逼人的影像。這便是詩的具體性 。小課題研究模型包括問題、課題、主題、選題四個連續發展環節:1.問題包括四個步驟。①教師根據教學經驗或區教研員從全區質量監控系統數據,對教師的教學優勢或劣勢進行分析。②確定要研究的教學內容,這個教學內容是與具體教師相關的。③區學科教研員的組織下,根據研究內容(小問題),確定校際教師之間的關聯,形成許多3-5人的研究小組(小團隊)。④區教研員系統考慮本學科眾多小課題在教學內容的研究分佈、教師的覆蓋,有組織、有規劃的申報區域小課題研究。2.課題小課題研究週期為一個學期,主要是規律、技術、模式、方法在某一教學內容上的運用。課題研究過程及成果可通過數字故事、博客、MOODLE、微課、視頻等技術呈現出來(可視化),以便後續的主題教研和選修。3.主題指主題教研。此環節是對小課題研究成果的應用和推廣。研究成果作為區域教研活動的內容,由小課題的研究成員進行講解、展示,目的是在教研活動結束時吸引一至三名新的研究成員加入。4.選題指菜單式主題教研選修課程的形成。此環節將績效好的小課題研究成果系統積累起來,供全區教師選擇、參與,改變區域教研活動吃“大鍋飯”狀況,成為“自助餐”(選修),“開小灶”。上述四個過程與分形生長一般模型(分形=原形+生成元+迭代)相對照後,發現問題對應於原形,課題對應於生成元,主題及選題對應於迭代過程,從而得出小課題研究模型。

什麼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的簡稱。校本教研是指以學校為基地,以學校內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研究內容,以學校管理和教師為研究主體,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研究目的,所開展的教育研究活動。校本教研從本質上說屬於行動研究,即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 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專業研究人員是校本研究的三個核心要素,他們構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體關係,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是開展校本研究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三種基本力量和行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下面我著重介紹前兩個方面。一、教師個人及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師與自我的對話,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或回頭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各個方面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校本教研只有轉化為教師個人的自我意識和自覺自願的反思行為,校本研究才有基礎,才得以真正的落實。教師在教學中,把自己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以及教學效果。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通過反思、通過研究,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提升教學水平。教師成長之路是經驗加反思,教師應該始終把課堂作為案例,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對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教師每次上完課後回過頭來看看,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麼目標?用了什麼教學策略?設置哪些教學情境?用了哪些評價方法?哪些是成功的?還有什麼能更完善的地方等問題?以反思日記為載體,紀錄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隨想和感受,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育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切入口。這樣的反思也有助於教師瞭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鍊,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而自我反思是教學反思中最主要、最經濟、最便利的一種形式。它要求教師根據自己的判斷,“私下”觀察、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或教學觀念。其主要形式有:1.編寫課後案例有些課堂中的突發問題或值得深思的現象在課前很難預料到。課後案例可以把自己上課情景詳盡地記錄下來,並對其中某些片段和環節進行不斷的反思和總結,從而揚長避短,提高今後的教學質量。2.撰寫反思札記寫反思札記並不要求面面俱到,寫一節課的反思札記時,應思考下列問題:在這節課裡,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回味?哪些突發問題讓你措手不及?等等。寫一週札記時,應思考下列問題:在本月裡,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感到與學生關係最密切?在什麼情景下感到最焦慮或沮喪?我感到最自豪的教學活動是什麼?為什麼?等等。與寫課後教案相比,寫反思札記一般無需花費過多的筆墨和時間,但不如寫課後案例詳細,容易忽略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3.觀摩教學錄像通過觀摩優秀教師的公開課錄像,把優秀教師教學行為和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比較,來反觀自己教學行為的不足,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反思的形式。二、教師集體及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教師與同行的對話,是校本研究的標誌和靈魂。校本研究強調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同伴互助在活......

相關問題答案
教研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是什麼意思?
《十萬個為什麼》書籍主要內容是什麼? ?
五水共治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
四年級語文下冊26課全神貫注主要寫了什麼主要內容是什麼 ?
珠寶行業業務員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
三節教育的內容是什麼?
自我意識的主要內容是?
校領導調研內容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治思維的含義和基本內容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