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開交中交的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誰有些郭嘉的論文~~~~??

哀哉!奉孝

——讀《三國演義》有感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

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

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可惜身先喪,中原樑棟傾

——題記

但凡一般人讀完三國,想必都會對諸葛孔明產生很好的印象。我不止一次在書中看到“孔明用兵如神”的字眼,可這只是所謂的。孔明戎馬半生,不佩劍,不騎馬,只是一把羽毛扇不離手,儼然一副文士的樣子。然而,他作為軍師的時間很短,也沒打過一次好仗,諸多神奇光環大都是羅貫中先生加上去的。縱觀三國,一生都作為謀士,且盡心盡力的也只有草草幾人。郭嘉郭奉孝,便是在幾千三國英雄中最神祕的一個。

郭嘉是一個曹操手下八大謀士中的一個,他不是最厲害的。比起內政,他不及荀彧,可是他從來都沒有理過內政;比起官職,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五品祭酒,可是有哪個謀士高高在上?甚至比起活到七十多的賈詡,他死得也太早了,只有三十八歲,可也因此掩蓋了他傑出的才華。

這位曹操手下最年輕,最神祕的謀士究竟哪裡與眾不同??我們可以想象,夜色中,曹軍大帳裡緩緩走出一位身著玄色長袍的青年,袖內一卷兵書,手中端著一隻青珍酒斛,背對曹營,待到回頭時,只見一道洞穿人心的目光……郭嘉可以有著不凡的氣度,可以是抱病在身、弱不禁風,也可以邋邋遢遢,衣冠不整。但他一定有著一雙與眾不同的眼睛。那是怎樣的目光啊,將刀槍兵刃玩弄與鼓掌之間卻不沾一絲血跡;在擡頭的一瞬就洞察他人的內心。在只秋水粼粼的眼睛下,正是郭嘉用兵才能的初現。

郭嘉的計策從來不能用“三十六計”中的一種來概括,所以就顯得非常的妙。妙在哪兒?

就從官渡之戰說起。

其一,大戰前夕,曹操受到了袁紹一封異常傲慢的信,心中惱火無比卻又擔心自己的實力與袁紹無法抗爭。這時候,郭嘉不慍不火地說了:“今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兵雖盛,不足懼也……”有人講,這一通大話不說也無妨,簡直就是在奉承嘛。郭嘉在平時寡言少語,只有謀策時才多說一點。“十勝十敗論”確實是與他的作風不符,可即便是他說的,又怎麼會是奉承?曹操從來都把郭嘉視為知己,還用他去奉承嗎?郭嘉看人極準,自然是明白人的心理,將此論看作一針強心劑,在官渡之戰前夕給明公打打氣也是極為重要的。

其二,曹操要與袁紹打仗必傾全軍之力,可是曹操大軍浩浩蕩蕩地開出許都,劉備突然插上一腳怎麼辦?曹操對此頗為擔心。這時郭嘉說了:“袁紹性格遲緩又很多疑,一定不會這麼快就前來攻打”沒錯,袁紹拖拖拉拉,並沒有及時發兵。於是,曹操毫無後顧之憂的收拾了劉備。郭嘉怎麼會知道袁紹不會發兵?這就要歸功於他對袁紹的瞭解。

傅子曰:“嘉少有遠量。漢末天下將亂。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惟識達者奇之。”郭嘉一開始去見袁紹,還沒幾天就要自己打包走人,臨走時對袁紹手下的謀士辛評、郭圖說“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

正可謂一語驚人,郭嘉自己還沒什麼名氣就敢把袁紹罵成這個樣子,足以見他的看人眼光之準,用謀用策之大膽。

其三,正在曹袁兩軍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從東吳傳來了消息:孫策將渡江北下偷襲許都。孫策當時正打下江東,很得民心。再加上他本人英勇的很,曹操眾多屬下聽了這個消息都十分懼怕。郭嘉又站出來了:“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於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這一番話說的江東使者跳腳,忿忿而去。果然,孫策“臨江未濟”便為許貢門客所殺。斐鬆之曾評說郭嘉的預言是明於見事,此話不假。但又說無以知其死在何年,蓋為巧合。愚以為這就有些不對了......

相關問題答案
學不可以已中己的意思?
不計其數中計的意思?
不以為然中然的意思?
不可描述成語的意思?
妙不可言中言的意思?
飢寒交迫中迫的意思?
遙不可及中及的意思?
不貳過中貳的意思?
讚歎不已中已的意思?
交鑰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