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南昌起義的故事300字

1927年6月,國民革命軍二次北伐,大敗奉系軍閥張作霖。汪精衛突然下令撤兵河南,回師武漢。蔣介石特使趁機拉攏獨立第十五師師長賀龍,遭到賀的拒絕。陳獨秀對汪抱有幻想,周恩來去找賀龍,賀表示一輩子跟黨走。在鮑公館召開的***中央全會上、周恩來報告了汪精衛將要向湖北工人糾察隊開刀的消息,經研究決定解散糾察隊,將人員和好槍加入賀龍部隊,保存了實力。汪精衛任命賀龍為二十軍軍長。 7月15日,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周恩來、惲代英和李立三等人提出舉行南昌暴動,得到中央同意,並委任周為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抵達南昌。汪精衛邀葉挺、賀龍上廬山,想乘機繳械,參謀長葉劍英密告葉、賀,他們當即決定把部隊開往南昌。 周恩來聽取了朱德的情況介紹,擬訂了“南昌暴動計劃”。敵方派人探聽葉、賀部動向,汪精衛的特派員刁鐵民脅迫起義前敵總指揮賀龍清黨反共,賀反而將他逮捕。張國燾趕來阻止起義,未逞。為牽制敵人,朱德宴請敵方軍官。因有人出賣情報,周恩來下令提前起義。 8月1日清晨2時,葉挺親自指揮戰鬥,朱德所部也參加戰鬥,賀龍指揮將紅旗插上敵司令部內鼓樓上,南昌起義取得了勝利。 影片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再現了大革命失敗至工農武裝誕生這段時間的歷史概貌,反映了當時錯綜複雜的黨派鬥爭,揭示了南昌起義的重要意義。 它氣勢宏大地勾勒了起義前的歷史環境,以編年史形式,表現了1927年6月到8月1日前的重大事件,反映了革命瀕於失敗的危急形勢,肯定了起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它實事求是地對待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紀實性方面進行探索,追求故事片中的文獻性,營造真實的時代氣氛,展示鮮明的時代特點。 它力求按照歷史的真實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對一些革命領袖藝術形象的塑造,真實可信,清新脫俗,能在重大歷史抉擇關頭和尖銳的矛盾衝突中捕捉人物的閃光點和性格特徵。

八一南昌起義的歷史故事,誰知道?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1927年8月1日,中國江西南昌,由中國共產黨勢力的軍隊針對中國國民黨的分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事件。由周恩來、譚平山、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賀龍領導——賀龍在事件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當中還有第20軍的蘇聯軍事顧問庫馬寧。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繼承孫中山的武昌革命起義,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8月1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南昌起義的成語故事。

南昌起義

不是成語,是起義的名字。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

指1927年8月1日,中國江西南昌,由中國共產黨勢力的軍隊針對中國國民黨的分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事件。由周恩來、譚平山、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賀龍領導——賀龍在事件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當中還有第20軍的蘇聯軍事顧問庫馬寧。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繼承孫中山的武昌革命起義,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8月1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

《八一軍旗紅——南昌起義故事讀本》讀後感400字

今天,我在家裡有了譯本故事書,故事書的名字是《中外歷史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棄子救國這個故事。

講的是敵人把大將軍羊侃的兒子給抓住了!敵人在城下大喊:“羊侃你看見了嗎?真是上天助我,你的兒子成了我的俘虜拉!哈哈哈哈……”羊侃大聲說:“我羊侃為了效忠國家殺了我的兒子有算什麼?”說完扭頭就走。後來羊侃為了效忠國家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看完這篇故事我想到羊侃在國家和兒子有難時選擇了國家,選擇可大意顧全大局國家有他這樣的棟樑真是難得啊!羊侃的品質和德行及高尚的。羊侃值得我們大家進陪我們應該向他學習那種對國家的忠心對社會的那種精神。他是我們心中的大英雄!!!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也很多》比如原來三峽地區居住的居民,為了三峽工程的順利開工,為了國家的大業,他們依然舍小家顧大家,半到了別的地方去居住,背井離鄉,他們的做法去羊侃大英雄相同,人民不會忘記他們,國家也不會忘記他們的!!!

南昌的歷史人文小故事

徐稺(公元97—168年),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南昌市高新區北瀝徐村)人。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高士賢人,經學家,世人稱“南州高士”

徐孺子一貫崇尚“恭儉義讓,淡泊明志”,不願為官而樂於助人,被人們尊稱為“南州高士”和“布衣學者”,成為千秋傳頌的“人傑地靈之典範”。他曾赴江夏(今湖北雲夢)拜著名學者黃瓊為師,後來黃當了大官,徐就與之斷交,並多次拒絕黃邀請他去當官。黃瓊死後,徐孺子身背乾糧從南昌徒步數日趕到江夏哭祭,後人敬佩道:“邀官不肯出門,奔喪不遠千里。”

相傳豫章太守陳蕃極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為其專設一榻,去則懸之。於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閣序》中便有了“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這不朽的名句,並且千古傳為佳話。陳蕃曾多次贈糧給徐孺子,徐認為“非自力而不食”,於是全部轉送給貧苦人家。

徐孺子謝世後,葬於南昌市進賢門外東潭巷鐵樹坡舊城壕溝邊,後人為紀念這位東漢著名的高士,曾於南昌市內的青山湖畔建徐孺子祠堂,北宋詩人黃庭堅遊學南昌期間拜謁徐祠後寫道:“喬木幽人三畝宅, 生芻一束向誰論。藤蘿得意幹雲日, 簫鼓何心進酒樽。白屋可能無孺子, 黃堂不是欠陳蕃。古人冷淡今人笑, 湖水年年到舊痕。”

今南昌市的孺子路、孺子公園、孺子亭、高(士)橋均是以徐稚的字號命名的。

南昌起義發生始末

八一南昌起義

(1927年周恩來領導的武裝起義)

同義詞 南昌起義一般指八一南昌起義(1927年周恩來領導的武裝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國民黨稱南昌暴動、南昌兵變。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由中國共產黨在江西南昌發起的針對中國國民黨反共政策的武裝起義。

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賀龍在事件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當中還有第20軍的蘇聯軍事顧問庫馬寧。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走近南昌起義》讀後感懷文章

南昌起義的歷史背景和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凌晨兩點發生南昌起義的整個歷史過程。故事情節生動感人,催人奮進,激勵著中華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而努力奮鬥。賀龍雖然是軍長,但是他的部下犯了錯誤,他對他們不打不罵,而是在公眾面前先檢討自己的錯誤,重重地處罰自己。他是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起部下深深地思考,讓他們心服口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們應該學習賀龍軍長的這種精神,作為班幹部和小組長,同學犯了錯誤我們不要吵他,而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同學認識到錯誤,並逐步改正。趙團長跟魏老三發生了矛盾,但是在戰場上,趙團長不計前嫌,在危急時刻他義無反顧地推著一車大炮衝進火海,從古城牆地下把敵軍炸得片甲不留,為我軍取得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應該學習趙團長不計前嫌的品德,跟同學發生矛盾了,但是在集體利益和班級利益前面,我們要不計前嫌為了集體的榮譽而團結協作;在其他同學遇到困難時,我們也應該不拘小節的去幫助他、鼓勵他。魏團長用自己最後的一口氣把五星紅旗插在了南城門上,臨死還手握著旗杆不讓他倒下,城牆上飄揚著五星紅旗,標誌著我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魏團長用自己的生命護圍著五星紅旗,這說明他把祖國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二位,他是一個視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值得我們尊敬的人。我們應該學習魏團長的這種精神,在學習和工作中應該把祖國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二位,個人利益放在第三位。戰爭過後,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戰爭的畫面使我震驚,同時也引起我深深的思考。當我們快樂生活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想一想這些快樂是從哪裡來的,難道不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嗎?我們應該珍惜這些幸福時光,好好學習,長大為報效祖國!但是現在許多家庭的孩子不知道珍惜光陰,整天瘋跑玩耍,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生活,想起這些為了新中國的建立而犧牲的烈士們,我們難道不感到非常慚愧,不覺得對不起他們嗎?看了這部電影以後,我要改掉以前的壞習慣,珍惜我的每一天。上課積極發言、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本領,長大報效我偉大的祖國!

賀龍與南昌起義的故事?有誰知道啊?謝謝了

八一南昌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經過

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

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於7月12日進行改組,停止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領導。下旬,決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分國民革命軍,並聯合以張發奎為總指揮的第二方面軍南下廣東,會合當地革命力量,實行土地革命,恢復革命根據地,然後舉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鄧中夏、譚平山、惲代英、聶榮臻、葉挺等在九江具體組織這一行動,但發現張發奎同汪精衛勾結很緊,並在第二方面軍中開始迫害共產黨人。隨即向中共中央建議,依靠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實行在南昌暴動”。據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組成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周恩來為書記,前往南昌領導這次起義。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11軍第24、第10師,第20軍全部,第4軍第25師第73、第75團以及朱德為團長的第五方面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隊一部,共2萬餘人。從7月25日起,第11、第20軍分別在葉挺、賀龍指揮下,陸續由九江、塗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組成前敵委員會,領導加緊進行起義的準備工作。

此時,國民黨武漢政府的第五方面軍(總指揮朱培德)第3軍主力位於樟樹、吉安、萬安地區,第9軍主力位於進賢、臨川地區,第6軍主力正經萍鄉向南昌開進;第二方面軍的其餘部隊位於九江地區;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軍警備團和第3、第6、第9軍各一部共3000餘人駐守。中共前委決定趕在援兵到來之前,於8月1日舉行起義。

8月1日2時,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的領導下,南昌起義開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戰計劃,第20軍第1、第2師向舊藩臺衙門、大士院街、牛行車站等處守軍發起進攻;第11軍第24師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營房、百花洲等處守軍發起進攻。激戰至拂曉,全殲守軍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5000餘支(挺),子彈70餘萬發,大炮數門。當日下午,駐馬回嶺的第25師第73團全部、第75團3個營和第74團機槍連,在聶榮臻、周士第率領下起義,8月2日到達南昌集中。

起義成功後,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關於這次起義仍用國民黨左派名義號召革命的指示精神,發表了國民黨左派《中央委員宣言》,揭露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的種種罪行,表達了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和繼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鬥爭決心。8月1日上午,召開了有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黨部代表參加的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推舉鄧演達、宋慶齡、何香凝、譚平山、吳玉章、賀龍、林祖涵(伯渠)、葉挺、周恩來、張國燾、李立三、惲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為委員。革命委員會任命吳玉章為祕書長,任命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組成參謀團,作為軍事指揮機關,劉伯承為參謀團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並決定起義軍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賀龍兼代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所屬第11軍(轄第24、第25、第10師),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第20軍(轄第1、第2師),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第9軍,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全軍共2萬餘人。

8月......

相關問題答案
南昌起義的故事?
南昌起義的最大意義?
南昌起義的結果?
南昌起義的意義有?
領導南昌起義的都有誰?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南昌起義時間?
感人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武昌起義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