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電影票房是怎樣計算的

首先,普遍意義上的電影票房指的就是電影的門票收入,比如你說的賣了10億人民幣。同時也統計觀影人次。

只要電影還沒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為單位計算。

分利潤:

這裡只說國內的情況,國外的不瞭解。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比如《金陵十三釵》,發行方拿45%,票房如果過了5億,則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1%;

《一九四二》,發行方拿43%,票房如果過了3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5%,如果過了8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7%;

《王的盛宴》,首周發行方拿43%,第二週拿41%,第三週拿39%,以此類推一直到下映。

一般好萊塢階梯分賬模式是發行方開始拿大頭,類似《王的盛宴》這種方法,這樣越往後院線方越賺,自然會延長放映時間,越是大片也越受院線方的歡迎。而像《一九四二》這麼反著玩的必然是對電影有足夠的信心,但院線方會失去放映的動力,減少上映時間。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統計,怎麼計算票房的?

一個電影不是全世界的電影院都能播放的,他們會授權給各大電影院。賣出的電影票就是用來統計的

電影院的一部電影票房是怎麼分成怎麼算?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彙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PS:這裡小票更正一下,最終片方結算所使用的數據,為中數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髮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髮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附: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網絡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臺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政府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政府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製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電影票房怎麼算?

首先,普遍意義上的電影票房指的就是電影的門票收入,比如你說的賣了10億人民幣。同時也統計觀影人次。

只要電影還沒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為單位計算。

分利潤:

這裡只說國內的情況,國外的不瞭解。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比如《金陵十三釵》,發行方拿45%,票房如果過了5億,則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1%;

《一九四二》,發行方拿43%,票房如果過了3億,浮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5%,如果過了8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7%;

《王的盛宴》,首周發行方拿43%,第二週拿41%,第三週拿39%,以此類推一直到下映。

一般好萊塢階梯分賬模式是發行方開始拿大頭,類似《王的盛宴》這種方法,這樣越往後院線方越賺,自然會延長放映時間,越是大片也越受院線方的歡迎。而像《一九四二》這麼反著玩的必然是對電影有足夠的信心,但院線方會失去放映的動力,減少上映時間。

電影票房計算 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每個影片上映期間,購票渠道有很多啊,可以通過各個渠道計算購買電影票的數量和票價。

電影票房怎麼算啊

以全國各地電影院票價計算

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一般票房數量是這樣計算的:

首先定好幾十家人氣比較旺的影院,若全球公映就選擇公映國家的大影院,全國公映就選擇各省市的大影院。

每隔一定的時間(每週、每月),這些影院會把放映某部影片時售出的票數及價格總額計算出來,報給影片發行方,由發行單位統計彙總這個時期的票房。

票房是按賣出的票數計算,還是按電影上座率計算

主要按賣票的錢 每隔一定的時間 影院會把放映影片時售出的票數及價格總額計算出來 報給影片發行方 由發行單位統計彙總這個時期的票房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票價無論購買者是否有折金券或打折,一律按原價計算),引用下別人 對這兩者比較的回答吧:12年以前,《泰坦尼克號》在中國上映的時候,票價是20元一張,有的地方10元一張,而《阿凡達》以濟南新世紀電影城的票價為例:普通票價:50元。普通3D:80元。IMAX:150元(北京價格還在不停的漲),再說《阿凡達》作為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看的就是3D效果,自然高價票賣得多。於是可見,《阿凡達》的平均票價比當年泰坦尼克號高了一倍還多。這還是在經濟狀況較為穩定的濟南,如果是上海,北京,廣州,這種差距會更大。12年以前,統計制度也是不完善的,或者上報數量存在很大誤差。統計的大多是“公辦”影院,而現在的統計制度比較完善了。在很多非發達國家,以前看一場電影是非常奢侈的消費,而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看電影只是普通的一種消費手段。但就是在12年前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仍然有數量極其巨大的國人觀看了泰坦尼克號(包括當年只有6歲的我),所以說硬用票房來比較《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的高低,對後者不夠公平。這樣計算下來,即使不計經濟發展,統計水平等各方面原因,只看票價。《泰坦尼克號》當年的全球票房是18億美元。今天的《阿凡達》要想超越泰坦尼克號,則必須拿出30億以上的票房才可以。

(所有電影的好壞都不應以票房作為衡量標準,而只在電影本身的內涵中作出評判。)

相關問題答案
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電影票房是什麼意思?
股票指數是怎麼計算的?
營業稅是怎麼計算的?
年假是怎麼計算的?
市盈率是怎麼計算的?
工齡是怎麼計算的?
淘寶銷量是怎麼計算的?
跳失率是怎麼計算的?
地稅印花稅是怎麼計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