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進供給側改革?

General 更新 2024年4月15日

如何推進供給側改革

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市場規律是市場經濟的無形之手,進行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正確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係,按市場規律辦事。 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是,穩定物價,促進就業,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實現社會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平衡。進行供給側改革,有利於完善科學宏觀調控,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促進供給側,也可以推動經濟發展。 生產決定消費,實現供給側改革,有利於更好地發展生產,保障供給,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產業結構。 科學發展觀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調整產業結構為突破口。

如何推進農業的供給側改革

第一,調結構,要調整優化農業的產品結構、生產結構和區域結構。一號文件提出要“樹立大農業、大食物”的觀念,也就是不能單純以增加產量論英雄,要念好山海經,要唱好林草戲,要合理開發更多農業資源。特別是提出要統籌糧精飼發展,要為消費者提供品種多樣的產品,這是調結構。

第二,提品質,下大力氣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要適應城鄉居民食品結構升級的需要,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特別是要提高消費者對國內農產品的信任度,這一點確實是至關重要的,對農業的發展來講。

第三,促融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為傳統上的農業就是提供農產品,實際上農業是接二連三的,不光是提供產品,不光有生產的功能,它還有生態的功能,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農業,要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要把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的休閒旅遊融合起來,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更好地滿足全社會對農業多樣化的需求。

第四,去庫存。現在糧食、油料,很多農產品的庫存相當龐大,去庫存有一個過程,我們在去庫存的過程當中也會把握好節奏,要防止打壓現在的市場,因為現在農產品價格很多已經在下行了,如果把握不好節奏,可能下行的速度會更快一些,特別是玉米,剛才陳主任已經講了,因為糧食是商品,有的庫存時限是有要求的,玉米庫存有關部門正在加緊制定計劃。

第五,降成本。這個潛力是非常大的,就是著力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流通成本、營銷成本。比如說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的使用,把生產成本降下來,通過開展專業化、規模化的服務,降低農業的服務成本,實現節本增效。

第六,補短板。大力彌補制約農業發展的薄弱環節,比如說農業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農業在生態環境方面、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有很多薄弱環節,一號文件提出要持續改善農業的基礎設施,加強農業資源的保護和修復,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和保護工程,要擴大退耕還林還草的規模,要治理面源汙染,推動綠色發展,這是講的關於農業結構性改革的六項重要工作。

有一點需要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不是說糧食不重要了,還要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糧食的生產能力。當然糧食生產要尊重市場規律,要順應供求的變化,要實時調整糧食的種植結構,特別是玉米非優勢產區,要把產量壓下來,要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戰略,真正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強調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的積極性。

為什麼要著力推動供給側改革

一、著力推動供給側改革的原因:

1、從國際經濟大背景看。

從國際上看,當前世界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國際金融危機打破了歐美髮達經濟體借貸消費,東亞地區提供高儲蓄、廉價勞動力和產品,俄羅斯、中東、拉美等提供能源資源的全球經濟大循環,國際市場有效需求急劇萎縮,經濟增長遠低於潛在產出水平。主要國家人口老齡化水平不斷提高,勞動人口增長率持續下降,社會成本和生產成本上升較快,傳統產業和增長動力不斷衰減,新興產業體量和增長動能尚未積聚。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需要從供給側發力,找準在世界供給市場上的定位。

2、從國內經濟面臨的局勢看。

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面臨“四降一升”,即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下降、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這些問題的主要矛盾不是週期性的,而是結構性的,供給結構錯配問題嚴重。需求管理邊際效益不斷遞減,單純依靠刺激內需難以解決產能過剩等結構性矛盾。因此,必須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

二、進行供給側改革的措施: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從生產端入手,重點是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簡言之,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推進供給側改革,必須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在供給側改革中政府應怎樣轉變職能

一、簡政放權,發揮市場作用

要疏通中間環節,關鍵還是政府職能的轉變,簡政放權。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首先通過改革商事制度,減少、整合財政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大力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並取消資質資格許可事項和評比達標表彰項目。這些措施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企業和市場活力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增大簡政放權的含金量,加緊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儘快放開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加快服務業有序開放,放開製造業准入限制。其實,我國經過10年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可以說容易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都改革完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深入推進簡政放權,關鍵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將那些束縛經濟社會發展、突破價值大的權力取消和下放出去,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真正實現“政府的自我革命”,這樣才能激發市場內在動力和活力。今後要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突破利益藩籬,切實放權於市場和社會。另外,推行權力清單制度是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的重要抓手,是規範權力運行的重要途徑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內在要求。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要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實施行政權力清單制度,政府部門要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各級政府在全面摸清正在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政府權力清單制度,真正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同時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負面清單以外的,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

二、“放”“管”結合,加強監督

當然,政府簡政放權,並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做到

“放”“管”結合、“放”“管”並舉。這對於習慣於審批的政府部門確實是一大挑戰。政府職能從“審批”到“監管”的轉變要求政府職能部門必須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這需要在四個方面下工夫。第一,提升政府監管意識,落實監管責任。重點是改變重

“審”輕“管”、有權無責的現象,做到權責對應,切實將監管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頭,從根本上破除“懶政”、“怠政”思維,清除“監管盲區”。第二,完善制度建設,創新監管方式。一方面是建立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預防性制度體系,例如市場主體信用體系等,通過相關制度約束市場主體的行為,提高市場主體的違法成本。另一方面是建立以隨機抽查為重點的日常監督檢查制度,公開監管執法信息,完善市場監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填補監管縫隙,堵住監管漏洞。第三,鼓勵社會監督,強化行業自律。一方面鼓勵社會公眾,尤其是利益相關方參與社會監督,提升公眾的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另一方面,加強行業自律,依靠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第四,加強監管研究,放管同步推進。國務院明確要求,在行政審批改革過程中,對取消下放的每一個項目都要同步研究、同步提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措施,並同步落實。對予以取消或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如果下一步事中事後監管措施不明確、不具體、操作性不強,應當暫緩取消下放,否則又會回到“一放就亂”的老路上,影響改革成效。

如何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十三五”及中長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可持續發展的主攻方向,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一脈相承。

一是從創新理念來看。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來源於創新創造基礎之上的效率的提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大發動機”,無論是制度變革,還是結構優化以及要素升級,其核心是創新。創新著眼於解決經濟發展的動力問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靈魂。其中,制度創新主要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及社會的關係,通過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機制確保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的有效作用,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科技創新是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要素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徑,對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供給具有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從工業化規模化思維轉向創新基礎之上的精細化智能化思維,把推動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要素效率提高上來。

二是從協調理念來看。供給與需求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現階段的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是供給側,主要表現為供給不能適應需求的變化而及時作出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協調好財稅改革、國企改革、金融改革、戶籍改革等各項改革的關係;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政府要簡政放權為經濟減負,市場要增強活力且規則公平,發揮優勝劣汰的正常功能,清理殭屍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形成新的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要統籌兼顧,處理好穩增長與調結構協調推進的關係,將適度需求管理與倚重供給側改革協調推進,協調好擴大總需求與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關係,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高投資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以形成先發優勢,形成持續發展動力。簡而言之,就是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託底,這五大政策支柱協調推進。

三是從綠色理念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針對經濟結構性問題,其實質是通過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可持續發展。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就是要以最小的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取得最大的產出效益,是綠色發展理念的有效實現方式。遵循綠色發展理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強化對低端供給側發展的約束;建立供給側生態、環境、資源管理機制,加大綠色環保信息披露力度,讓資源過度使用、環境汙染、生態破壞的責任人承擔相應成本,更多運用市場手段推動綠色生產。因而,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行低碳循環和減量化的經濟發展方式,形成綠色、低碳、環保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尋求滿足人類需求無限性與資源、環境、生態供給可持續性的最佳結合點,有利於矯正生態環境資源的扭曲配置,提高資本、勞動等要素的配置效率,消化過剩產能,形成供給與需求的良性循環。

四是從開放理念來看。以開放理念為引領,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要遵循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生態,構建改革發展新格局;健全同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加快形成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互利共贏的供給制度體系,促進高水平的雙向開放;按照“一帶一路”戰略部署,逐步構築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網絡,提高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供給能力;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拓展戰略發展空間,優化提升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全面提升我國產品、技術、標準、服務的供給水平,形成先發優勢和競爭優勢;通過以外推內,以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將開放區域、開放領域率先探索的可複製......

什麼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什麼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在增加投資過程中優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在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是優化產權結構,國進民進、政府宏觀調控與民間活力相互促進;就是優化投融資結構,促進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就是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質量,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就是優化分配結構,實現公平分配,使消費成為生產力;就是優化流通結構,節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經濟總量;就是優化消費結構,實現消費品不斷升級,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

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市場規律是市場經濟的無形之手,進行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正確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係,按市場規律辦事。 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是,穩定物價,促進就業,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實現社會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平衡。進行供給側改革,有利於完善科學宏觀調控,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促進供給側,也可以推動經濟發展。 生產決定消費,實現供給側改革,有利於更好地發展生產,保障供給,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產業結構。 科學發展觀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調整產業結構為突破口。

什麼是供給側改革?為什麼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一、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在增加投資過程中優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在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是優化產權結構,國進民進、政府宏觀調控與民間活力相互促進;就是優化投融資結構,促進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就是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質量,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就是優化分配結構,實現公平分配,使消費成為生產力;就是優化流通結構,節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經濟總量;就是優化消費結構,實現消費品不斷升級,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

二、改革目的(進行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三、改革措施:

1、宏觀政策要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使二者相互配合,協同發力。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6年宏觀政策提出的具體要求,釋放出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的重要信號。

當前,世界經濟和貿易低迷、國際市場動盪對我國影響加深,與國內深層次矛盾凸顯形成疊加,實體經濟困難加大,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2015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通過加強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以結構性改革促進結構調整,實施穩定市場的有效措施,新的動能加速孕育形成,就業擴大、收入增長和環境改善給群眾帶來不少實惠。在此過程中,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功不可沒。

2、產業政策要準,準確定位結構性改革方向:

中國整體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正加快向第三產業主導的形態轉變。然而,在產業結構表現出顯著改善的同時,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一方面,第三產業的提升潛力仍然十分大。與歐美等發達國家70%以上的第三產業比重相比,中國第三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份額仍然較低,還不到50%。

另一方面,中國工業體系中傳統工業較多,新興產業的增長難以彌補傳統工業的萎靡,內部結構矛盾十分明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這為中國未來的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指明瞭方向。

第三產業內部結構明顯改善,整體水平提升明顯,服務領域不斷拓展,逐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金融業與房地產業成為拉動第三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傳統服務業佔第三產業比例下降,金融保險、計算機服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社會化養老、休閒旅遊、社區服務等新型服務業越來越受到關注。

3、微觀政策要活,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潛力: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微觀政策要活”。做到靈活的微觀政策就是要通過完善市場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消費者潛力,放活政策做活微觀經濟,充分釋放生產消費活力和內部增長潛能,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微觀經濟是經濟形勢的“晴雨表”、發展的“推進器”,放活微觀政策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積蓄髮展新動能的現實需求。做活微觀、提質增效對加快推進供給側......

在推進供給側改革過程中政府應該如何落實五項要求?

供給側改革可能會從五個方面進行:

一是降低過剩產能。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過剩產能不僅本身不具有發展潛力,還佔據大量的生產要素造成新興產業不能得到充分發展。我國目前處於“三期”疊加階段,如果不能有效降低過剩產能,很有可能錯過這一實現轉型升級再平衡的有利時機。

二是對壟斷行業進行改革。壟斷行業長期以來效率較低、缺乏市場活力,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電信、鐵路等。可採取降低准入門檻,鼓勵行業競爭的方法來激發壟斷行業企業活力,提高生產效率。打破壟斷將有助於提高市場活力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三是要素市場的改革。生產要素勞動力、土地、資本的合理流動是“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所在。要素改革要落腳於建立和完善城鄉間生產要素的流動、交易、優化的體制。要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收入,使其享受城市化進程的溢出效應,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四是產業轉型升級。我國的製造業發展大都存在著粗放式發展的問題,產業轉型升級意味著製造業向精緻生產的方向發展,向全球產業鏈的中高端方向提升。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和製造業的國際化水平,真正落實“中國製造2025”規劃。

五是金融市場改革。因為我國金融市場還不完善,與實體經濟的傳導還不通暢。以股票市場為例,如何有效防範緩解金融風險,建立能夠服務於實體經濟,保護投資者利益,形成有效監管的市場是“供給側改革”的焦點所在。

如何認識當前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的供給側改革的?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們黨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發展,具有科學的體系和豐富的內涵。

在全面掌握科學體系中深刻領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思想。習**同志多次深入闡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現實依據、深刻內涵、根本目的、工作要求和科學方法,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根本遵循。深刻領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思想,應全面掌握其科學體系。一是深刻理解“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這個重要論斷,認清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產能過剩問題是一些行業的結構性產能過剩,而大量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端產品還依賴進口;認清我國需求變化情況,尤其是消費需求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變了,還存在大量“需求外溢”。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必須從供給側發力,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二是深刻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個重要論斷,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供給能力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三是深刻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個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標和基本路徑,更加註重以深化改革推動結構調整,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矯正要素配置扭曲。四是深刻理解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項重點任務,從生產端入手,促進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五是深刻理解“五個搞清楚”的工作要求,即搞清楚現狀是什麼、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麼、搞清楚到底要幹什麼、搞清楚誰來幹、搞清楚怎麼辦,加強調查研究,制訂好工作方案和行動計劃,紮紮實實推進工作。六是深刻理解“把握好五個關係”的科學方法,即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堅持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做到推進蹄疾步穩、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大框架下深刻領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思想。從認識、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到確立新發展理念,再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習**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些重要思想是源於我國經濟實踐的重大理論創新,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適應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要求,為解決我國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社會得到高度關注和廣泛認同。這也標誌著與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相適應,我們黨對經濟發展理論的創新達到了新的高度。我們必須把習近平同志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論述與習**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學習、貫通起來理解,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切實增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

供給側改革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國以往通過擴大內需(生產和消費需求),也就是通過需求側改革來拉動經濟增長。所謂供給側改革是與需求側改革相對應的促進經濟增長的方式,是對生產供給進行改革”,調整產業結構,減少和淘汰落後產能減少無效供給,增加新興高科技行業,增加有效供給,實現供給和需求的平衡。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推進供給側改革?
如何看待供給側改革?
進行供給側改革的意義?
什麼是供給側改革?為什麼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
怎麼理解供給側改革?
為什麼是供給側改革?
加快供給側改革的原因?
為什麼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的實際意義?
供給側改革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