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居士如何修行?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道教如何在家修行?

道教同樣有在家居士,皈依拜師之後,可以先學習誦持北斗經或者三官經。道教比其他宗教注重師承,沒有正統的師承甚至你連道教基本經典你也念不正確。沒有一個宗教一來就亂教內煉之類的東西。基本的修持永遠是從皈依、受戒、誦經開始,一段時間後,由自己師父判斷應該傳授什麼東西。道教一切的修行都是建立在師承的基礎上的。沒有師承一切都市空話。所以樓主問錯地方了。

如何成為道家俗家弟子?

去你們當地道協詢問本地的正一派道士 一般找年齡較大的處士為好 上門不能少了禮數 拜師的紅包一般是330 少一點的也要130 要提雄雞 要打白酒 師父如果當場收你 一般就會把雄雞脖子擰斷 把血塗在令牌上

信奉道教,在家如何修行

善緣人:眾教演法,不離“善”根。而萬法歸宗,總是“心性”。

修行要內外兼修。於外要行善積德,用於“積修外功”之本;對內須修持心性,達到無意識、無做作、無條件的“純善心性”。如此就能合格地契入道門。〔歷事煉心〕

至此後可以打坐煉神了。煉至元神成就後,直到可以神識出竅,遨遊太虛時即是你大道成功之時了。

道教修行的方法有哪些

你好

道教始祖老子的精粹,寫成《道德經》一書,從書名看就能知道,道和德是並列的,道是做事的方法,德為做事的宗旨,這兩者都正確才能達到做事的圓滿成果。

為什麼道教不稱為道德教或德教呢?因為人的生命短暫,急於求成,功名利祿,使很多人的宗旨不正,不敢稱作德。

你要學道教修行,道法多變,要在以後注意自己的行為,無論吃飯走路,還是工作社交,及時糾正錯誤的方式。注意積累人生經驗,必會有所成,若能確立正確的德,可更加增進修為。

道教的道士和道教居士有什麼區別?如何成為道教居士?有什麼要求?麻煩嗎?

道教的道士是道教專業修煉的人,道教居士(正確的稱呼是火居道士)主要是指是道教業餘修煉的人。當然,火居道士的修煉水平 不一定低於專業道士。

如果你不願意離家,只要按照道教教義修煉就可以是實質的火居道士。

居士和道士有什麼區別

居士是在家修行者 道士是出家修行者

道教全真居士如何修行

1、理論上,根據全真教“三教合一”的主張,首先要廣泛涉獵儒釋道三家理論,以道家為核心,儒釋兩家為參考,融會貫通,不斷提高認知,打破原有的認知觀念、認知體系,不斷向更高的境界攀升。

2、修行丹功。這個不用多說。貴在堅持。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三十一、漸次戒與頓立戒 什麼是八關齋戒?戒在佛教大體上分為有二大類,這二大類分別是:漸次戒,頓立戒。什麼叫做漸次戒呢?漸次戒是在家三皈依五戒,出家的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沒有受過三皈五戒,不能受沙彌,沙彌尼戒、十戒,也就是在家弟子沒有受三皈,就不能受五戒,以上有說過,過去佛陀時代三皈依五戒是一起受,慢慢為了適應社會環境背景的需要,便先受三皈依再來受五戒,其實三皈依五戒應該一起受,要不然的話三皈的動機要怎樣力行?而你沒受過沙彌、沙彌尼戒的十戒,那麼你就無法受比丘、比丘尼戒,這是有個漸次,有個層次的,因為受戒的過程必須要有個漸次級級來增加的,所以稱為漸次戒,像讀書從小學開始,一直到上中學高中。而在家二眾加上出家五眾,總稱為佛教的七眾弟子,所謂的在家二眾就是說優婆塞和優婆夷,那麼出家五眾就是說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和式叉摩女。式叉摩女也是出家五眾之一,解釋為「學法女」,「正學女」,這有很多不一樣的名相,將七眾弟子結合起來,便是佛教的組織架構,所以是個大團體、大組織,這是由漸次戒得名,非他的層次次第,這也可以使我們進一步明瞭什麼叫做漸次戒。現在再來介紹頓立戒,什麼叫做「頓立戒」呢?就是指八戒、梵網經、瓔珞經所說的菩薩戒,但是「菩薩」一詞照理說應該是於佛陀滅度之後才出現的,因為在部派佛教階段才開始有個大乘和小乘的區別,本來佛教在佛陀時代,並沒有區分大乘和小乘,也沒有什麼所謂的菩薩戒,但是在現在基於菩薩戒的精神,我們對於流傳至今的菩薩戒卻不可以隨意否認的,然而菩薩戒應該要依照理性,我們去學佛陀弘法四十九年的精神及方法,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嘛!所以這兩種戒是在七眾之外,屬於特別解脫戒,菩薩戒與前面所說的漸次戒不同,因為七眾弟子,依照佛制定的戒律,應受漸次戒,但是他不受三皈五戒,同樣可以直接受八關齋戒,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要去受八關齋戒,可以不用經過三皈五戒,不用先經過漸次戒,這就是頓戒和漸戒的不同處。

現在我們來說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屬於什麼戒呢?它是屬於頓立戒,並不是漸次戒。非七眾漸次戒就是八關齋戒嘛!而八關齋戒的內容是什麼呢?當然它分有八條,分開為齋戒,八關齋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淫,這地方各位請留意八關齋戒和五戒不同處,其中的區別就是五戒禁止邪淫,八關齋戒則是不淫,差別就在這地方,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聽,第七不坐臥高廣大床,第八不非時食。以上所說八條戒,前面是防備不可犯的,後面是指吃的東西,這就是八關齋戒的內容,所以很多人說:我吃素食是持齋,這不是正確的,因為照理研究起來,持齋就是過午不食,才可以說我吃齋,因為我過午不食嘛!中午過後不吃叫做吃齋呀!不可說你吃素食就說你在吃齋,可以說你是吃素食,也千萬不要說我在吃菜,以前因為不明白「吃菜」的意義,讓我把這個身體給搞壞了。在二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在家居士修行時,起初並沒有真正瞭解佛法,在一次探討修行的過程中,當我在打坐時真正感到不可再吃眾生肉,有了這種體悟後,便戒葷食。那時候聽人說要吃菜,我就吃菜,以前吃素食,並不像現在那麼豐盛,而且也沒有人告訴我素食的真正意義,那麼我就想可能只有吃菜而已吧!當時販賣素食的人很少,別人也不能特地煮給我吃,於是自己便去菜市場買菜,將菠菜、花菜、空心菜全部都買回來,再買新的鍋子,用油爆香倒水進去,每一樣菜洗一洗後全部放進鍋子裡煮,每天吃飯只吃菜而已,這樣吃了三個月、五個月身體卻敗壞了,所以最好我們說吃素食,不要說吃菜,吃葷的人也是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也吃菜呀!所以在誤解吃菜的情形下,身體一直衰弱下去,腸子......

道教居士是什麼意思

居士即是居家修煉的有道之士。是因為社會、家庭或個人的原因,不能或不具備條件出家,而自己又願意人道的人士。經道門同意,正式擇師拜師,授以道名,傳以法派,並且對道經師三寶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五戒(全真)或九戒(正一) 的正式道教信徒。當代以持道教皈依證作依據。

佛教的修行和道教的修行入門分別是什麼

淨空法師---每天唸經拜佛不是修行,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叫“修行”

這個地方講到修行,什麼叫修行?每一天唸經拜佛是不是修行,不是的,假的,你搞錯了。“行”是行為,名字術語要搞清楚。

“行為”有三大類。第一類是念頭,起心動念是心裡的行為,我這個念是善、這個念是惡,惡的念頭不要起,沒有惡念,這叫修心、這修行,心的行為。第二個言語,言語,十善裡面講了四條,因為它最容易犯。修心,心只講三條:不貪,不嗔,不痴,講貪、嗔、痴。起心動念沒有貪嗔痴在裡頭叫善;如果起心動念裡面有貪、嗔、痴,這個念就是惡念,這要會修。修身,身是身體動作,也有善惡。佛在十善裡頭講的殺、盜、淫,殺、盜、淫是惡,是惡的代表。最嚴重的惡,是殺、盜、淫。殺、盜、淫所感的果報是三惡道,殺生、偷盜都是地獄,所以人決定不能造地獄業。口有四(業),口特別容易犯,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妄語是說假話欺騙人;惡口就是說話粗魯,容易得罪人,說得很難聽;第四個是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眾生。

佛家定的修行的十個標準叫十善,十善的反面就是十惡,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拿十善去對比一下:我的身、語、意是善還是惡。這叫真修行。早晨起來,將“三皈”、“五戒”、“十善”念一遍,提醒自己今天不要犯;晚上晚課是反省、唸佛反省,我今天身、口、意有沒有犯過。這個人叫真修行,與唸經多少唸佛多少拜佛多少都不相干,最重要是心,心要善。貪、嗔、痴、慢、疑叫五毒,特別是對聖賢教誨不能有懷疑,有懷疑你就當面錯過,機緣就失掉了。

所以淨宗教導我們“持戒唸佛”,這個“戒”,“三皈”、“五戒”、“十善”就夠了,就能保證你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決定能見阿彌陀佛。

在哪裡修?生活當中修,穿衣吃飯當中修,工作裡面修,待人接物之處修。會修的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在哪裡?就在這三個地方,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問題是真的像禪宗所說的“你會不會用心”,會用心人,穿衣、吃飯、工作他成佛了;不會的,不會的搞六道輪迴。

相關問題答案
道教居士如何修行?
如何成為道教居士?
如何修復電腦硬盤壞道?
如何進行高級篩選教程?
建設銀行如何修改密碼?
想做健身教練如何入行?
如何修改手機運行內存?
如何進行教材分析?
如何進行繼續教育?
如何進行漢語拼音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