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是什麼修辭手法?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什麼是互文的修辭手法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 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 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在語文教材古詩文中,有數十處,這類句子句法關係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我們理解它時,要瞻前顧後,不能偏執任何一端,把它割裂開來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確地、完整地,全面地掌握這類句子的真正意思。概括起來,互文一般有四類(常見的有兩類)。

單句互文

(即在一個句子中的互文) 所謂單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後兩個詞語在意義上交錯滲透、補充。例如:

(1)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

我們應理解為: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如將此句 作:“煙霧籠罩著寒水,月光籠罩著沙”理解,那就大錯而特錯了,怎麼也講不通意思。

(2)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從字面上看,“秦時明月漢時關”是“秦時明月照耀漢時關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還是秦時的月亮,邊關還是漢朝的邊關”,而應解釋為: 秦漢時的明月和秦漢時的邊關。句中的“秦”、“漢”、“關”、“月”四個字是交錯使用的。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照耀秦漢時的關塞”。即“明月依舊,關塞依舊,卻物是人非”。更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悲愴。

對句互文

(也叫互文相補)

對句互文就是對(下)句裡含有出(上)句已經出現的詞,出(上)句裡含有對(下) 句將要出現的詞,對句出句的意義相互補充說明。例如現行教材裡的:

(1)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木蘭詩》)

這也是一個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開我東閣門,坐我東閣床;開我西閣門,坐我西閣床。”這一句寫出了木蘭從軍十二年後凱旋時看到舊物的那種久違重見時的喜悅與激動。

(2)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

這兩句亦為互文,當窗亮敞,對鏡顧影是理雲鬢,帖花黃的共同條件,意指“當窗、對鏡理雲鬢帖花黃”。

(3)“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按字面的解釋是“將軍經歷千百次的戰鬥戰死沙場,壯士從軍十年凱旋歸來。”這就不能不使人產生疑惑,為什麼死去的都是將軍,而歸來的都是壯士呢?事實上,“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和“十年歸”是互相滲透,互相說明,在意義上是合指兼顧的。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將士們從軍十年,經過千百次戰鬥,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凱旋歸來。”只有這樣理解詩句才顯合理。

(6)“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詩中“驚”、“鳴”互文,正確的理解應為“(半夜裡)明月升起,驚飛了樹上的鳥鵲,驚醒了樹上的眠蟬;輕拂的夜風中傳來了鳥叫聲和蟬鳴聲。”這樣理解,詞的意境才更顯豐富幽美。

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兩句互文之間,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時和“對句互文” 的思路步驟一樣。

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王勃《滕王閣序》)

這裡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勝友如雲”和“高朋滿座”是互文。“勝 友......

互文修辭是什麼

互文修辭,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是指在有意思相對或相關的文句裡,前後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整齊和諧、更加精煉的一種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中互文指的是什麼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將軍和壯士是百戰死和十年歸的主語,兩句話要放在一起理解

關於修辭手法:互文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

“互言、互辭、互體,相對為文”,是“在連貫性的語句中,某些詞語依據上下文的條件互相補充,合在一起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或者說上文相補充,合在一起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或者說上文省下了下文的詞語,下文裡省了上文出現的詞語,參互成文,合而見義。” 可見,互文屬古文修辭方法之一,是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譯。

這類句子句法關係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我們理解它時,要把上下文的意思聯繫起來考慮,要瞻前顧後,不能偏執任何一端,把它割裂開來,只從字面上去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確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這類句子的真正意思。綜觀中學語文教材選編的古詩文中,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的幾十處,概括起來,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

按語言形式來劃分,互文可分為短語(含成語)互文、單句互文、偶句互文及多句互文四種形式,其中短語互文、偶句互文比較常見。

(一)、短語互文 就是一個短語中前後兩部分的詞語構成互文,理解時必須把前後兩部分詞語拼合起來。例如:

1、去國懷鄉。(范仲淹《岳陽樓記》)

2、泉香而酒冽。(歐陽修《醉翁亭記》)

例1“去國懷鄉”是“去國去鄉,懷國懷鄉”的濃縮形式,可譯為“離開國都家鄉,思念國都家鄉”;

例2“泉香而酒冽”是“泉香冽,酒冽香”的濃縮形式,可譯為“泉水和酒都很清香”。

(二)、單句互文 即一個句子前後兩部分構成互文。所謂單句互文者,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後兩個詞語在意義上交錯滲透、補充是也。例如:

3、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

4、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例3我們應理解為: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如將此句作:“煙霧籠罩著寒水,月光籠罩著沙”理解,那就大錯而特錯了,怎麼講不通意思。

例4由“秦時明月”和“漢時關”兩部分組成,前者省“漢”和“關”,後者省“秦”和“明月”,可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和關隘”。

什麼叫互文修辭手法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矗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

相關問題答案
互文是什麼修辭手法?
問句是什麼修辭手法?
例句是什麼修辭手法?
對偶是什麼修辭手法?
橫線是什麼修辭手法?
白描是什麼修辭手法?
肝腸寸斷什麼修辭手法?
對偶句是什麼修辭方法?
草木皆兵什麼修辭手法?
什麼是設問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