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活量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16

什麼是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時間的情況下,一次績大吸氣後再盡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氣體量,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機能活動量,是反映人體生長髮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

肺活量是什麼意思 10分

就是你一口氣呼出的氣就叫肺活量

肺活量是什麼三者之和

肺活量等於潮氣量、補呼氣量及補吸氣量三者之和,是反映人體生長髮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

肺活量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肺活量能說明肺吸入呼出空氣的最大能力有多少,可以反映人體的發育水平。從每個人的狀態來說,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高矮胖瘦不同,肺活量的標準都不一樣,越健康的人肺活量越大。如果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比如肺結核、肺纖維化、肺不張的患者,肺活量就要比健康時明顯減少。 甚至同一個人,躺著要比站著時肺活量小,因為肺受到一定的壓縮。

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後,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在一定意義上可反映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毫升,女子約為2500毫升。壯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較小。健康狀況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肺組織損害如肺結核、肺纖維化、肺不張或肺葉切除達一定程度時都可能使肺活量減小;脊柱後凸,胸膜增厚,滲出性胸膜炎或氣胸等,也可使肺擴張受限,肺活量減小。因此,肺活量明顯減小是限制性通氣障礙的表現。由於肺活量的測定方法簡單,重複性較好,故是健康檢查常用的指標。測定肺活量因不限呼氣的速度,而測不出呼吸道通氣不暢的疾病,因此採用時間肺活量測定法,作為肺功能的動態指標較為理想。時間肺活量就是最大吸氣後用力作最快速度呼氣,直至呼完為止。同時分別記錄第1、2、3秒末呼出的氣量。正常人應分別呼出其肺活量的83%、96%和99%。患肺阻塞性肺部疾病者往往需要5~6秒或更多時間才能呼出全部肺活量;呼吸運動受限的許多病理狀態下,第1秒時間肺活量增加,並可提前呼完全部肺活量。所以,時間肺活量可作為鑑別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氣障礙的參考。

什麼是肺活量,肺活量有什麼作用,高與低有什麼區別?

肺活量是肺的容量 容量大提供給肌肉的氧氣就多,給身體提供的氧分也多,別人呼吸一次可以做10個動作,肺活量小的只能做6,7個動作, 心肺功能強的人生命力強 同胃大吃的多吸收的氧分就多,胃小吃的少吸收的能量就少

正常人肺活量多少

肺活量指數=肺活量÷體表面積

體量面積=0.0061*身高(cm)+0.0128*體重(kg)-0.1329

我國成年人:男2310,女1800低於這個值,說明呼吸功能較弱。

肺活量是指人在深吸氣後,作一次最大的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量,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機能活動量. 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

一般地說,健康狀況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從年齡上看,壯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較小.

運動做得多的人肺活量也比較大.

可以通過鍛鍊來提升的~

那些長跑運動員和游泳運動員的肺活量就比較大~

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提升肺活量

氧氣不能在體內貯存,人們必須一刻不停地吸進新鮮空氣。所以,呼吸對健康影響很大。然而,大多數人只利用了自己肺活量的三分之一。由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公佈的2000年國民體質監測的結果中,40至69歲男性肺活量由3347.2毫升下降到2441.3毫升,女性由2362.3毫升下降到1761.6毫升,分別下降28%和26%。肺活量的降低使人到老年後發生多種影響肺部健康的疾患,如氣管炎、哮喘、肺炎以及與肺部功能退化有關的肺栓塞、肺部纖維化、肺部腫瘤等。更為關鍵的是這些肺部疾患一旦與其他的疾病合併,死亡率非常高。所以要積極地進行呼吸運動,使肺部得到鍛鍊,使肺活量增加,充分利用肺活量,向血液提供更多的氧氣,使精力更加充沛。下面是幾種有利於健康的呼吸方法,不妨經常為之,來鍛鍊提升肺活量。

1.深呼吸。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氣,使肺的下部充滿空氣。吸氣過程中,由於胸廓向上擡,橫膈膜向下,腹部會慢慢鼓起。然後再繼續吸氣,使肺的上部也充滿空氣,這時肋骨部分就會上擡,胸腔擴大,這個過程一般需要5秒鐘。最後屏住呼吸5秒鐘。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可以將屏氣時間增加為10秒,甚至更多。肺部吸足氧氣後,再慢慢吐氣,肋骨和胸腔漸漸回到原來位置。停頓一二秒鐘後,再從頭開始,反覆10分鐘。練習時間長了,能成為一種正常的呼吸方法。

2.靜呼吸。將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有意識地想象空氣是朝前額流去的。當肺部空氣飽和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氣10秒鐘再呼出。然後按住左鼻孔重新開始。每邊各做5次。

3.睡眠呼吸。睡前做這種呼吸,對失眠者特別有效。躺在床上,兩手平放身體兩側,閉上眼睛開始做深呼吸。慢慢擡起雙臂舉過頭部,緊貼兩耳,手指觸床頭。這一過程約10秒鐘,雙臂同時還原,反覆10次。此法可助您安然入睡。

4.運動呼吸。在行走或是慢跑中主動加大呼吸量,慢吸快呼,慢吸時隨著吸氣將胸廓慢慢的拉大,呼出要快。每次鍛鍊不要少於20次,每天可若干次。(韓振奎)

正常人的肺活量一般是多少?

成年人的肺活量平均值,男性為3500~4000毫升,女性為2500~3500毫升,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可達到5000毫升以上,肺活量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的。一般來說,年齡越大肺活量越小。

跑步:這是最簡單也最方便的鍛鍊項目,不受天氣影響,寒暑假都能進行。對增強肺活量來說,變速跑的作用最大。快步跑100米,然後慢慢跑回來,如此反覆地跑,每跑兩到三公里為一組,每次鍛鍊最好跑兩到三組。快步並非說速度一定要飛快,而是要拉大步子快走,因為速度過快學生承受不了。由於目前許多學生都沒有定期鍛鍊的習慣,所以在練變速跑前首先要練習慢跑作為“預備課”。慢跑時根據自己的能力而行,過量的話對心肺負擔太重,運動量不夠的話則刺激不夠。如何判斷運動量?每次跑完後脈搏在每分鐘130~140左右為適宜。剛開始進行鍛鍊,許多人都有全身疼痛氣上不來的感覺,堅持運動一週左右這種情況就會大大改善,這時就能轉入變速跑。變速跑也要循序漸進,最初先練一組,然後逐步加量。

游泳:因為水對肺部存在壓力,能提升對呼吸機能的能力要求,所以游泳鍛鍊肺活量的效果比跑步還好,是目前適宜中小學生增強肺活量的最佳方式。儘管寒假天氣冷,游泳不如暑假那麼容易展開,但不少健身場館都有溫水池,青少年也可以選擇冬泳。需要強調的是游泳不等於玩水,反覆不斷遊才對提升肺活量有幫助。鍛鍊的方法類似變速跑,也要快游出去再慢遊回來,以50米為距離,來回反覆遊。

賽艇:是對肺活量刺激最大的運動項目,根據統計,賽艇運動員的肺活量在所有運動員中位居榜首。目前,廣州市有賽艇俱樂部,也招收部分學生作為業餘選手,有興趣的學生可以與之聯繫。但是賽艇的要求比較嚴格,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而且訓練時需要教練指導。

以上三種項目需要在社區進行,同時在家裡還有一些簡易運動方法可以鍛鍊肺活量。

跳繩:不僅鍛鍊到肺部機能,還有利於增高,以及增強人體協調能力和靈敏度。跳繩時有快速跳和跳花式兩種選擇,前者在短時間內多次跳,後者強調變換姿勢,可以跳一下甩兩下繩子,或者帶人跳、正反跳。俯臥撐:既練習了上肢力量,對肺活量也有幫助。每次根據個人能力連續做幾十個,在地上難度大的話可以將手撐在桌子上做。

騎自行車:選擇在比較開闊往來車輛稀少的路段,上坡路段最佳,憋足氣快速騎車登上坡,往返幾次。

呼吸操提升肺活量

而在沒有條件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做“呼吸操”對提升肺活量也有效果。

深呼吸:瑜伽練習者叫腹部呼吸,俗稱“喘大氣”。深呼吸時,第一步是5秒鐘的吸氣: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氣,使橫隔膜向下拉,腹部會鼓脹起來,接著繼續吸氣,將胸腔再擴大,肋骨上擡,胸部上挺,讓肺部儘量多地吸入空氣;第二步是屏息,一般是5秒,隨著練習的增加,屏息的時間也可以增加,讓肺部可以儘量多的吸收氧氣;第三步是緩慢的吐氣,胸腔和腹腔回覆原來的狀態。

三個步驟為一個練習小節,反覆進行,每次持續10分鐘。深呼吸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可以成為一種平常狀態下的呼吸方法。

氧氣不能在體內貯存,人們必須一刻不停地吸進新鮮空氣。所以,呼吸對健康影響很大。然而,大多數人只利用了自己肺活量的三分之一。由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公佈的2000年國民體質監測的結果中,40至69歲男性肺活量由3347.2毫升下降到2441.3毫升,女性由2362.3毫升下降到1761.6毫升,分別下降28%和26%。肺活量的降低使人到老年後發生多種影響肺部健康的疾患,如氣管炎、哮喘、肺炎以及與肺部功能退化有關的肺栓塞、肺部纖維化、肺部腫瘤等。更為關鍵的是這些肺部疾患一旦與其他的疾病合併,死亡率非常高。所以要積極地進......

肺活量包括哪幾部分?

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後,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

肺活量=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潮氣量指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體量。

補吸氣量又叫吸氣儲備量,指平靜吸氣末,再盡力吸氣所能吸入的氣體量。

補呼氣量又叫呼氣儲備量,指平靜呼氣末,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

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在一定意義上可反映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

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毫升,女子約為2500毫升。壯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較小。

相關問題答案
肺活量是什麼意思?
肺活量是什麼?
增加肺活量有什麼好處?
肺活量有什麼用?
質量管理活動是什麼?
自帶流量是什麼意思?
肺心病是什麼意思?
師資力量是什麼?
刨床進給量是什麼意思?
現期量基期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