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15

靈樞 這個詞的意思

棺材

黃帝內經靈樞白話解和素問白話解什麼區別,靈樞素問什麼意思

是兩本不同的書,史料記載,《素問》和《靈樞》是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內經》的兩部分。

其實《素問》和《靈樞》本是兩部獨立的著作,兩書名(包括《針經》、《九卷》等名)一直分別使用,見於歷代正史書目。可是長期以來卻被合稱為《黃帝內經》。這是晉代皇甫謐在沒有史料作證的情況下,只以《素問》九卷與《九卷》(後稱《針經》、《靈樞》)合篇,其卷數與《黃帝內經》18卷數目相同,即以為是《黃帝內經》,致使此兩書長期失去了它們應有的歷史地位。

《素問》和《靈樞》是否為原本《黃帝內經》,歷代都有爭論。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人們對此作了大量的考證,其中考證最全面者,當推趙明山教授。

趙氏認為,“目前我們只能以傳世本《素問》和《靈樞》作為考察對象,結合史志、文物等來判斷其是否為《黃帝內經》,以及它的成書過程和年代。”趙氏從社會背景、科學技術、語言文字、史志、著作、文物等來進行考證。最後認為“通過以上引述與論證,大體可知《素問》和《靈樞》保存了大量先秦古醫經的思想和材料,也彙集了不同醫學流派的理論,不同篇章的寫作年代也會有先有後,是經過長期積累,最後由一人或幾個人進行整理、彙編為《素問》和《九卷》。”

趙氏還將醫經與經方篇數作了對比,認為《素問》和《靈樞》含量達162篇之多,肯定篇數多於18卷本的《黃帝內經》。整理修訂者完全可能把收集到的原為《黃帝外經》的內容,甚至扁鵲學派的著作《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的內容,編入《素問》和《靈樞》之中,但改換了扁鵲等人的名字。劉澄中經考證,認為兩書中確有扁鵲學派的內容。

關於《黃帝內經》是否能獨存的問題,趙氏引述了廖育群的質疑。廖氏認為“《漢書·藝文志》所載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四類醫籍,‘凡36家,868卷’,除今人所稱《黃帝內經》18卷外,全部蕩然無存。何存此書流傳至今,且保存得如是完好?”劉澄中則引述餘自漢等語:“《方技略》的醫經和經方類著作不為東漢末的張仲景,以及西晉王叔和、皇甫謐所知這一事實,清楚地說明:《方技略》的醫經、經方亡佚於王莽之末,或東漢末年的戰火。”據此筆者認為原本《黃帝內經》在戰火中能夠獨存的可能性是極微的。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認為《素問》和《靈樞》兩部書是戰國秦漢時代我國醫學之集大成者,是歷代醫學成就的全面總結。它倆的源頭包括了以《黃帝內經》為首的七家醫經在內,兩千年來中國醫學就是沿著《素問》和《靈樞》的道路不斷向前發展。《素問》和《靈樞》是我國最早的兩部傳世醫學經典,這也是兩書的歷史地位。這樣理解,並無損害《黃帝內經》的形象與名譽,何必維護與固守《黃帝內經》空名(無實物存在)呢?最近嚴季潤撰編的《十部醫經類編》,是以《素問》和《靈樞》為獨立的醫經入編。施杞教授主編的中醫藥系列叢書中由陳農編寫的首部即以“醫經”命名而不以“內經”命名,可見已有帶頭人。

內經靈樞中決氣是什麼意思?

決,分別、辨別之意。本篇主要論述了將人體之氣(主要是水谷精微之氣)分為精、氣、津、液、血、脈六種氣,故以"決氣"名篇。

《黃帝內經》中的《素問》《靈樞》這兩本經書有什麼不一樣!

黃帝內經有《素問》和《靈樞》組成。原書18卷。其中9卷無書名。漢晉時候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朝以後別稱為《靈樞》。非一人一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至東漢時期。每部分各為81篇。共162篇。《素問》內容豐富,包裹陰陽五行,髒象氣血。俞穴針道。病因病機。診法病症。治則治法。醫德養生。運氣學說等。較為詳盡的論述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有關內容。《靈樞》,其核心內容是臟腑經絡學說。

靈樞經的流傳版本

《靈樞經》歷史上又曾被稱《針經》和《九卷》。 《針經》的名稱,最早見於《素問·八正神明論第二十六》:“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針經》也。”明·馬蒔在《素問注證發微》注云:“此亦歷解《針經》之辭也。《針經》者,即《靈樞經》也。第一篇《九針十二原》中,有先立《針經》一語,後世皇甫士安,易《靈樞》為《針經》之名,故王冰釋《素問》、宋·成無己釋《傷寒論》宗之,己各醫籍皆然。”《針經》的名稱又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令各有形,先立《針經》。”明·張介賓在《類經十九卷·九針之要》注云:“《靈樞》即名《針經》,義本諸此。”《九卷》這一部書,到了晉代,皇甫謐又稱之為《針經》;到了唐代,出現了一部內容與《針經》相類似的書,王冰稱之為《靈樞》。這一問題,也是由《新校正》首先發現的。王冰在《素問·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句下的註文引了一段文字,稱為“《靈樞經》曰”;在《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句下的註文,也引用了同樣的一段文字,卻稱為“《針經》曰”。《新校正》認為這是王冰指《靈樞》作《針經》的證據。《新校正》說道:“詳此注引《針經》曰,與《三部九候論》注兩引之,在彼雲《靈樞》而此曰《針經》,則王氏之意,指 《靈樞》為《針經》也。”可見《靈樞》這一名稱,是在公元8世紀中期王冰時代才能出現的。《針經》和《靈樞》這兩部書在南宋時代都還存在。有的學者考證,這兩部書的內容基本相同,只不過編次有些不同,裡面的文字“間有詳略”而已。《針經》到了北宋初年早已亡佚,當時只存有《靈樞》,所以高保衡、林億等校正醫書的時候,他們進書表中所列舉的書名只有《靈樞》而沒有《針經》。當他們校正醫書的時候,即公元十一世紀中期,《靈樞》雖然存在,但業已殘缺了許多,並不是一部完整的書。《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神氣乃平”句下的《新校正》說道:“據今《素問》注中引《針經》多稱《靈樞》之文,《靈樞》今不全,故未得盡知。”到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麗獻到醫書,裡面有一部九卷的《黃帝針經》,下詔頒佈天下,然後中國方才又有一部完整的《針經》(《宋史·卷一十七·哲宗本紀》說道:“元祐八年正月庚子,詔頒高麗所獻《黃帝針經》於天下。”現今存在的《靈樞》即是高麗所獻《黃帝針經》的版本。南宋·史崧於紹興25年(公元1155年)將其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增修音釋,編為二十四卷,名為《靈樞》,即成了現在所見到的內容。後人再未改動。

衰是什麼意思。

方言字義

編輯

衰(shuai)

1. 粵語裡的“衰”是壞的意思,如:衰人(壞人)。

2. 閩南方言裡“衰”是運氣不好的意思,如:今天好衰噢(今天運氣真差)!

中醫詞彙

編輯

衰 一(shuāi,音摔)衰老;虛弱。《靈樞·本髒》:“有獨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雖犯風雨卒寒大暑,猶有弗能害也。”《素問·上古天真論》:“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二(cuī,音崔) ①減退,減少。《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素問·風論》:“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 ②使衰,使減退。引申為祛除;驅逐。《靈樞·壽夭剛柔》:“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遠近,以此衰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

<素問>和<靈樞>有什麼區別?

<素問> 和 <靈樞> 同屬於< <黃帝內經> >,前者內容比較雜,有很多方面,比如運氣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等;後者主要是關於鍼灸方面的學說.

相關問題答案
靈樞是什麼意思?
正則靈均是什麼意思?
有靈性是什麼意思?
說我有靈性是什麼意思?
女生靈泛是什麼意思?
神奇的靈性是什麼意思?
偉大的靈魂是什麼意思?
孔雀靈王是什麼意思?
靈心是什麼意思?
不靈幻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