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汙染如何防護?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什麼是臭氧汙染?對人類有什麼傷害?如何防範?

臭氧是天然大氣的重要微量成分,由氧氣、氮氧化物(NOx)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在陽光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低濃度的臭氧可消毒,但超標的臭氧則是個無形殺手。

由於臭氧對人體的危害是通過呼吸系統引起的,所以過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起支氣管炎及哮喘上,但最近的流行病學研究卻發現臭氧濃度高時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都有上升。美國《循環》雜誌曾發表了一篇臭氧損害心血管的研究報告,證明當人吸入0.3ppm臭氧近2小時後,會導致血管炎症,同時還會加重肺部炎症。而如果心臟有問題的還有可能導致猝死。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每年約有200萬人死於短期吸入臭氧及空氣汙染,主要是一些患有心臟病的老人。

專家表示,吸入過量的臭氧會造成人的神經中毒,導致頭暈頭痛、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對人體皮膚中的維生素E起到破壞作用,致使人的皮膚起皺、出現黑斑。此外,還會破壞人體的免疫機能,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病變,加速衰老,致使孕婦生畸形兒。而複印機墨粉發熱產生的臭氧及有機廢氣更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它會引發各類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巧避臭氧汙染

研究顯示,臭氧濃度在一天中變化比較大,通常在太陽落山後和夜間,濃度只有幾十微克;而在夏季高溫天氣時,臭氧很容易超標,動輒達到幾百微克。由於臭氧的比重約為空氣的1.66倍,常常聚集在下層空間,所以個頭小的兒童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根據廣東省環保廳公佈的2011年數據,一整年中,臭氧濃度的最高峰集中在4月、5月、9月和10月。這期間,對臭氧的形成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日照強、雲量少、風力弱。

專家建議,市民在陽光強烈時應減少去戶外的次數,尤其是兒童、老人等體弱人群,在午後兩小時內應減少戶外活動,實在是需要外出的也得做好保護工作;家裡少用光電覆印機及噴霧劑(如殺蟲劑,用髮膠代替頭髮噴膠等)。

臭氧汙染源於人類活動,汽車、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汙染源。有車族應減少不必要的開車,多用公共交通如地鐵,以減少汽車廢氣的排放。更為重要的是,人們應認識和重視到吸入過量臭氧的危害性,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出現臭氧中毒。(

臭氧汙染有哪些危害?如何防範

氧化厲害,對身體和物品都有害,通風就行。

口罩能防臭氧?

目前能夠防護臭氧汙染的,只有活性炭口罩。根據蘭禾口罩實驗室的研究:臭氧分子量為48(2.144密度)大於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分子量28和44,同時臭氧區別於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一個重大特性是極性分子。蘭禾嘗試了幾十種不同的吸附材料對氧氣、二氧化碳和臭氧混合氣體進行吸附,結果發現活性炭對臭氧一定的吸附作用,能夠大大減輕空氣中的臭氧汙染的危害,但仍無法吸附混合氣體中的絕大部分臭氧。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蘭禾口罩的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活性炭種類的不同和半成品製法的不同也對臭氧的汙染吸附效果產生較大的差異。

臭氧汙染有何危害?

大氣中臭氧層對地球生物的保護作用現已廣為人知——它吸收太陽釋放出來的絕大部分紫外線,使動植物免遭這種射線的危害。為了彌補日漸稀薄的臭氧層乃至臭氧層空洞,人們想盡一切辦法,比如推廣使用無氟製冷劑,以減少氟利昂等物質對臭氧的破壞。世界上還為此專門設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由此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受到保護的臭氧應該越多越好,其實不是這樣,如果大氣中的臭氧,尤其是地面附近的大氣中的臭氧聚集過多,對人類來說臭氧濃度過高反而是個禍害。

臭氧是地球大氣中一種微量氣體,它是由於大氣中氧分子受太陽輻射分解成氧原子後,氧原子又與周圍的氧分子結合而形成的,含有3個氧原子。大氣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於大氣層的上部或平流層,離地面有10~50千米,這才是需要人類保護的大氣臭氧層。還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對阻擋紫外線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發現地面附近大氣中的臭氧濃度有快速增高的趨勢,就令人感到不妙了。

臭氧怎麼樣預防??

最安全的是防毒面具啦!其次就是醫院使用的醫用口罩市面上賣的口罩那都是假的,裝飾用的

臭氧汙染和霧霾有關係嗎?

一個是氣態的汙染,一個是大氣中的顆粒物,看似沒有關係,其實不然。臭氧的氧化性可以這導致大氣中的SO2、NO2、VOCs被氧化並逐漸凝結成顆粒物,從而增加了PM2.5的濃度,換句話說,可以使霧霾更嚴重。

但臭氧汙染比PM2.5嚴重得多。如果說霧霾天靠口罩來防護的話,臭氧天配帶口罩基本無效,哪怕是防毒面具。

臭氧汙染防治是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關鍵,如果臭氧不能得到有效控制,PM2.5的治理工作就會事倍功半,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加劇PM2.5的汙染。因此,需要在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管理中樹立以臭氧和PM2.5為核心的多汙染物非線性協同控制戰略,制定國家、區域和城市等不同層面的大氣臭氧汙染防治對策,在氮氧化物約束減排的基礎上,強化對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實施區域甚至是跨區域的汙染聯防聯控,只有這樣,我國面臨的臭氧和PM2.5重汙染態勢才有望得到逐步控制、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臭氧天來了,我們應該這麼辦:

✔室外臭氧濃度高時,建議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減少室內通風換氣次數,如果有條件,可開啟室內空氣淨化設備。

✔外出時,敏感人群需要做好防護,可佩戴帽子、眼鏡及口罩等防護產品。

✔平時應適量增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可適當減輕臭氧對上呼吸道的損傷。

臭氧汙染比PM2.5更麻煩,會帶來哪些危害?

說起歷史上重大的空氣汙染事件,除廣為人知的倫敦霧霾外,20世紀40年代初發生的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同樣“聞名”,其罪魁禍首就是臭氧。

當時,洛杉磯市擁有250萬輛汽車,排放的大量碳氫化合物在陽光照射下,發生了一系列化學反應,生成臭氧、過氧乙酸硝酸酯等二次汙染物,形成了淺藍色有刺激性的光化學煙霧,並滯留市區久久不散。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學煙霧事件中,洛杉磯市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於大氣汙染和高溫,短短兩天之內,65歲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餘人,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臭氧汙染的危害有多大】

與PM2.5相比,臭氧汙染更具隱蔽性,即使是晴朗的藍天,也可能存在臭氧濃度超標問題。臭氧超標的防護比PM2.5難,戴口罩對阻擋臭氧毫無用處,室內空氣淨化器同樣毫無建樹,有些淨化器本身還會產生臭氧,使用不當會造成二次汙染。

臭氧幾乎能與任何生物組織反應,對呼吸道的破壞性很強。根據加拿大職業健康與安全中心(CCOHS)的介紹,"臭氧會刺激和損害鼻粘膜和呼吸道,使呼吸道上皮細胞脂質在過氧化過程中的花生四烯酸(一種人體必需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增多,進而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變。這種刺激,輕則引發胸悶咳嗽、咽喉腫痛,重則引發哮喘,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化,還可能導致肺功能減弱、肺氣腫和肺組織損傷,而且這些損傷往往是不可修復的。"因此,對患有氣喘病、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來說,只要暴露在低濃度的臭氧中,都可能對他們產生明顯的危害。

同樣,臭氧也會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它也會破壞皮膚中的維生素E,讓皮膚長皺紋、黑斑;當臭氧濃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時,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讓人頭痛、胸痛、思維能力下降。

此外,臭氧會阻礙血液輸氧功能,造成組織缺氧;使甲狀腺功能受損、骨骼鈣化。美國斯克利普斯應用科學研究所的保羅*溫特沃斯教授曾經做過研究,發現臭氧會破壞人體的免疫機能,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損害某些酶的活性和產生溶血反應。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接觸臭氧,出生的寶寶可能會先天瞼裂狹小(也叫先天性小眼症,一般是懷孕三個月時胎兒眼球發育不理想所致)。

【臭氧來自哪裡】

臭氧並不是人類活動直接排放出的汙染物,而是通過“前體物”在大氣中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的。

兩個重要的“前體物”是氮氧化物和揮揣性有機汙染物。柴發合說,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是石化燃料的燃燒、汽車尾氣的排放等等,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來源更廣泛,包括石油生產中產生的油氣、油漆塗料揮發出的一些物質等。

“女士臉上擦的化妝品、大家用的洗髮水,都是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來源。”柴發合說,“前體物”在高溫、陽光充足的條件下,會生成臭氧,一天裡臭氧汙染最重的時候,應該是14時左右。

【怎樣控制臭氧的汙染】

■ 控制揮發性有機物 揮發性有機物的主要來源包括機動車尾氣、加油站油氣揮發、塗料、工業生產排放等。除了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外,需要加強塗料、工業生產排放的控制。

■ 控制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包括機動車尾氣、發電廠等燃燒裝置。在城市,機動車的排放是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需要制定更加嚴格的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在區域範圍,燃煤、燃氣電廠的排放是區域大氣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應儘快要求在建和新建的這類電廠安裝和運行脫硝設施。

■ 區域聯合控制光化學煙霧 我國多個區域大氣汙染排放一直在快速上升,使得大氣汙染由點狀連成片狀,臭氧及其前體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

怎麼防禦空氣裡濃度過高臭氧?需要口罩還是防毒面具 比較好?

口罩沒幾把用你可曉得,通風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否則無解

臭氧在局地成首要空氣汙染物是怎麼回事?

所謂: 臭氧汙染比pm2.5嚴重10倍!!---之類的新論調....

這是某些無良的專家,襠的忠誠衛士,炮製出來的理論, 就是為了轉移民眾對霧霾治理不力的質疑.

真實的情況是, 臭氧汙染極其微弱,可以忽略不計. 國外很少有這樣汙衊臭氧的論調!

相關問題答案
臭氧汙染如何防護?
水汙染如何解決 5分?
如何防治工業水汙染?
如何防電腦輻射護膚品?
如何防止戰爭維護和平?
蘋果手機如何防氧化?
如何防止蘋果汁氧化?
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如何保護牙齦?
如何防黃鼠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