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圖怎麼繪製的?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古代的人怎樣繪製地圖?都使哪些工具?步驟如何?

古代地圖的發展——古代地圖的發展歷史具有東、西方各不相同的特點。 據記載:中國的黃帝同蚩尤打仗使用過地圖。夏禹時期,大禹鑄造九鼎圖。周代的《周禮》中曾有”天下地圖”、”土地地圖”等記載,可見當時已有了用於生產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地圖。自從黃河流域產生了農業,黃河的中下游平原便是古代東方的文化搖籃,可以說,中國地圖的發展出於農業生活與戰爭的需要。春秋時代,出於農田水利和軍事工程所需,出現了以數學計算的新方法。雖然當時的地圖沒有流傳下來,但不難想象,地圖已被廣泛應用了。例如,孔子看到了從事土地測量和戶口統計人員,就在車上向他們打招呼以表敬意;荊柯為謀刺秦王,假借呈獻地圖之名義求見。這說明當時的地圖已是統治者手中的重要工具。據記載,中國古代已有土地圖、行政圖、軍事交通圖、天下大勢圖以及礦山、墓地分佈圖等。現在所能見到的中國最早的以實測為基礎的古地圖是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三幅圖,它們於公元前168年入墓的,分別是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圖。圖中包括的範圍與湖南、廣東、廣西三省相仿,內容和表示法與現代地圖大致相同。這些地圖在地圖發展史上享有極高聲譽。 西方地圖的發展,比較確定的是在古埃及尼羅河沿岸開始有農業時,春季的河水氾濫淹沒了農田,沖毀了田塊邊界。為重新確定土地,便產生了具有數學意義的、用圖形表示土地輪廊和數量的地圖。古希臘、羅馬時代,因手工業的發達使地圖的發展從農業轉向海上貿易和軍事戰爭,他們學習了埃及的幾何學與地理知識,編制出具有大、小比例尺寸,大範圍、精確的航海圖和世界地圖。 在古代地圖科學史上,有兩位世界公認的地圖學家。一位是希臘的托勒密(公元90—168年),他曾研究了怎樣在平面上描繪地球球面的問題,提出了兩種世界地圖的畫法,一種是把經緯線繪成簡單扇形,一種是繪成球形,叫做地圖投影學。這是很重要的基礎,也是早期西方對地圖學最主要的貢獻之一。托勒密在他的著作《地理學指南》中論述了地球的形狀、大小、經緯度的測定方法,並選定經過大西洋中的費羅島的子午線。這一方法一直沿用到1884年。他是第一個用普通圓錐投影繪製成世界地圖的人,他的作品在古代西方地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稱之為地圖科學的奠基人。另外一位是中國西晉的裴秀(公元224—271年),他編制了《禹貢地域莆》和《地形方丈圖》,前者為歷史地圖,後者為簡縮的晉國地圖。他提出的”製圖六體”: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即地圖繪製上的比例尺、方位、距離等方面的原則,奠定了中國古代製圖的理論基礎。他採用的計裡畫方法長期影響著中國古代地圖繪製的格局,受到了後世著名的地理學家的尊重。 據上述,中國古代的地圖繪製無論是實踐和理論,並不遜色於西方,而且有獨於西方的概念,應當發堀整理,而不應妄自菲薄,自辱於洋人.鄭和是我國明代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於1371年,原姓馬,名和,小字三保。12歲時被抓入宮中給燕王朱棣當侍童。朱棣當皇帝后,被升為內宮監太監,並賜姓鄭,又稱“三保太監”。 朱棣為鞏固他的統治地位,擴大其政治影響,恢復了元代中斷的海上交通。鄭和懂阿拉伯語,受到朱棣的重用,派他率船隊七出西洋。那時所謂西洋,是泛指我國南海以西的廣大地域,包括印度洋及沿海地區在內。鄭和多次統率水手、軍卒、醫官、買辦等約兩萬人,分乘寶船百餘艘,浩浩蕩蕩,比起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三艘載重不到百噸的船,規模大得多。從1405年到1433年,七次航行前後用了28年時間,歷經37個國家。鄭和是我國第一個橫渡印度洋到達非洲東岸的人,比1492年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1471年葡萄牙人達迦馬沿非洲南岸繞好望角到達印度洋,要早......

古代時候的地圖怎麼畫出來的?

我國古代就有地圖的繪製,以下是三國時期到元代的幾個代表性演進史。由敘述中可以得知古人測量繪製地圖的方法。

我國在宋代也有航海圖繪製的能力,當然,元代之後的科學更是發展迅速(比如說,混天地動儀,可測量天文)。而在同時期的外國科學發展也是很神妙的…(比如說,荷蘭人駕船繞行臺灣繪製的臺灣全圖)。

第一部測算專著——《海島算經》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期(西元三世紀)的數學家劉徽所著。他在為《九章算術》作注時,寫了《重差》一卷,附於該書之後。

唐代數學家李淳風將《重差》單列出來,取名《海島算經》,並列為我國古代的數學經典《算經十書》之一。該書全部9個算例均涉及測高望遠及其計算問題。9個算例分別是:測量海島的高度(望海島),測量山上的松樹的高度(望鬆),測量城市的大小(望邑),測量澗谷的深度(望谷),居高測量地面上塔樓的高度(望樓),測量河流的寬度(望波口),測量清水潭的深度(望清淵),從山上測量湖塘的寬度(望津),從山上測量一座城市的大小(臨邑)。

為解決這些問題,劉徽提出了重表法、連索法和累距法等具體的測量和計算方法。這些方法歸結到一點,就是重差測量術。重差測量術是藉助矩、表、繩的簡單測量工具,依據相似直角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內在關係,進行測高、望遠、量深的理論和方法。在劉徽之前,趙爽在為《周髀算經》作注時曾作日高圖,首先提出了重差測量理論。而劉徽在《海島算經》中活用重差理論,巧妙地提出了多種具體的測量和計算方法,把重差測量理論推廣開來。

《海島算經》是一部影響久遠的測算專著。它所詳細揭示的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成為古代測量的基本依據,為實現直接測量(步量或丈量)向間接測量的飛躍架起了橋樑。直到今天,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在某些場合仍有借鑑意義。

什麼是「製圖六體」

製圖六體,是晉代製圖學家裴秀提出的繪製地圖的六條原則。

裴秀(西元224~271年)字秀彥,河東聞喜(今屬山西省)人,晉武帝時官司空,後任宰相。他根據「六軍所經,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徵路迂直」,校驗了魏國留下的舊圖。

由於舊圖繪製粗略,加之地名改變,他在門客京相璠的幫助下,編制了我國最早的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地形方文圖》。他總結了前人制圖經驗,提出了地圖製圖的六條原則,即「製圖六體」: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二為「準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三為「道裡」,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裴秀認為,製圖六體是相互聯繫的,在地圖製作中極為重要。地圖如果只有圖形而沒有分率,就無法進行實地和圖上距離的比較和量測;如果按比例尺繪圖,不考慮準望,那麼在這一處的地圖精度還可以,在其他地方就會有偏差;有了方位而無道裡,就不知圖上各居民地之間的遠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離,而不測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則徑路之數必與遠近之實相違,地圖同樣精度不高,不能應用。

這六條原則的綜合運用正確地解決了地圖比例尺、方位、距離及其改化問題。所以製圖六體成為我國明代以前地圖製圖學理論的基礎,在我國和世界地圖製圖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計裡畫方

「計裡畫方」,是按比例尺繪製地圖的一種方法。繪圖時,先在圖上佈滿方格,方格中邊長代表實地裡數,相當於現代地形圖上的方裡網格;然後按方格繪製地圖內容,以保證一定的準確性。據文字記載,此法始於我國晉代裴秀提出的 「製圖六體」原則,他曾以一寸折百里的比例編制了《地形方丈圖》。

唐代......

古代人用什麼方法確定疆域的邊界並繪製成地圖的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據《史記》記載,他“左準繩,右規矩”,手執測繪工具,“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據傳說,黃河之神河伯曾送給大禹一塊刻著黃河流域地圖的石板。這些都是當時地圖測繪的反映。平治洪水後,大禹巡行天下,劃華夏大地為九州,並調查各地的物產與土地,以此確定貢賦,由此形成了先秦地理名著《禹貢》。從此之後,“九州”成為中華大地的代稱,“禹貢”則成為地理著作的專稱。

要畫出地圖,首先要進行測量,古人的測量方法由簡到繁,發展出諸多辦法。

據《春秋緯》說,五帝之一的炎帝,為了度量大地而遠涉幾十萬裡。大禹也曾派遣太章從東到西、豎亥自北至南步量國土,可見當時步量(踏勘)是大地測量的基本方法之一,以至於幾千年之後,還有人把地圖命名為《禹跡圖》,意即大禹的足跡。

依據西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當時有一種記道車,可以計算行路里程,東漢張衡將其改進後稱為記裡鼓車。這種車利用差速齒輪原理,行車十里則敲鼓一次,敲鼓滿十則敲鐘一次,大大提高了里程測量速度。

立杆測影是利用測量日影的長度推測距離、位置的方法。具體方法是:在同一天的中午,在南北方向兩地分別豎起同高的表杆(通常高8尺,相當於1.88米),然後測量表杆的影子,並根據“寸影千里法則”(日影差一寸,實地相距千里)推算南北兩地距離,並把夏至日的影長為1.5尺的地方視為方形大地的中心。據《周禮》記載,這個地點在陽城(今河南登封),這也反映了古人“天圓地方”的觀念。

“寸影千里”是相當粗略的經驗值,後來被南朝天文學家何承天、隋代天文學家劉焯和唐代天文學者僧一行、南宮說等的理論和實測所否定。

早在西漢的《淮南子》中,就記載了測量太陽高度的基本方法,到三國時,吳國人趙爽在為《周髀算經》作注時,繪製了日高圖。日高圖是利用雙杆測量日影推算太陽高度的示意圖,利用相似三角形邊長成比例的原理測得太陽高度和兩地的較遠距離,為間接測量提供了方法。數學家劉徽說:“凡望極高,測絕深,而兼知其遠者,必用重差。”他流傳至今的《重差》有9個算例,包括測算海島、山鬆、樓房的高度,測算城池的大小,測算澗谷的深度,測算河口、湖塘的寬度等。

漢代以後,先後發明了渾天儀、覆矩、牽星板等測量工具,天文測地活動更加活躍,方法更為精密,先秦常用的步量、丈量、立杆測影方法也仍然具有生命力。到了明代萬曆十年(1582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帶來了西方的天文測地方法。為了編修曆法,在禮部侍郎徐光啟的主持下,崇禎二年(1629年),成立了由西方來華人員參加、採用西方測算方法的西局,並與採用中國傳統天文測量方法的中局一起,共同進行天文觀測。經過5年的準備,製造了象限大儀、紀限大儀、平懸渾儀、列宿經緯天球、萬國經緯地球、候時鐘、望遠鏡等10種新式儀器,並開始實施以測時刻、定方位、測子午、測北極高度為內容的實際觀測,西法取代中法的趨勢已經顯露出來。清代前期與後期兩次全國性地圖測繪,都採用了近代西方天文測繪方法。

《固原州輿圖》

方向、圖例、比例尺:古人怎樣畫地圖

明末彩繪本《固原州輿圖》非常奇怪,整個地圖呈放射狀,繪圖者立在中央,地圖呈現的是其面向四方看到的情景;而且與現在常用的上北下南方向不同,此圖是上東下西左北右南。據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蘇品紅介紹,依古代的科技水平,很容易確定方向,但古人繪製地圖經常根據現實需要來確定方向,有時會標註,有時不標。

明代羅洪先編的《廣輿圖》被一張方格網均勻分割開來,像是現代的經緯線。據介紹,這是古代按比例尺繪製地圖的輔助線,稱為“計裡畫......

古人使用什麼技術畫地圖?

太長自己看www.sinomaps.com/baike/20031021.htm

地圖,在現代人們日常生活中已十分普及了,甚至到了出門必帶地圖的地步。那麼,中國何時開始有了地圖呢?

地圖的起源,有人推測比文字的起源還要早。因為原始地圖跟圖畫一樣,把山川、道路、樹木如實地畫進地圖裡,是外出狩獵和出門勞作或旅行的指南。

千百年來,在我國民間就廣泛流傳著《河伯獻圖》的神話故事。傳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感動了河伯。河伯是黃河的水神,禹為治水踏遍山川、沼澤,忽一天看見河伯從黃河中走來,獻出一塊大青石,禹仔細一看,原來是治水用的地圖。禹藉助地圖,因勢利導,治水取得了成功。“傳說”雖然不能證實地圖起源的具體時代,但從側面說明,約在四千年以前,我國先民已經使用地圖了。

據史籍記載,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我國就誕生了地圖。《漢書.郊毅志》中有:“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像九州”的記載。《左傳》中有:“惜夏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像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意思是說,在夏朝極盛時期,遠方的人把地貌、地物以及禽獸畫成圖,而九州的長官把圖和一些金屬當作禮品獻給夏禹,禹收下“九牧之金”鑄成鼎,並把遠方人畫的畫鑄在鼎上,以便百姓從這些圖畫中辨別各種事物。文中的“百物而為之備”,很明顯說明是供牧人、旅行者使用的圖。可惜,原物流傳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因戰亂被毀而失傳。

據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斷,後來的《山海經圖》是從夏代九鼎圖像演變而來的,也是一種原始地圖。在《山海經圖》的“五藏三經圖”上,畫著山、水、動物、植物、礦物等,而且註記著道里的方位,是較規範的地圖形式。由此可以說,中國在夏代已經有了原始的地圖。

古時候的地圖是怎麼繪製出來的?

據記載:中國的黃帝同蚩尤打仗使用過地圖。

夏禹時期,大禹鑄造九鼎圖。

周代的《周禮》中曾有”天下地圖”、”土地地圖”等記載,可見當時已有了用於生產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地圖。自從黃河流域產生了農業,黃河的中下游平原便是古代東方的文化搖籃,可以說,中國地圖的發展出於農業生活與戰爭的需要。

春秋時代,出於農田水利和軍事工程所需,出現了以數學計算的新方法。雖然當時的地圖沒有流傳下來,但不難想象,地圖已被廣泛應用了。例如,孔子看到了從事土地測量和戶口統計人員,就在車上向他們打招呼以表敬意;荊柯為謀刺秦王,假借呈獻地圖之名義求見。這說明當時的地圖已是統治者手中的重要工具。據記載,中國古代已有土地圖、行政圖、軍事交通圖、天下大勢圖以及礦山、墓地分佈圖等。現在所能見到的中國最早的以實測為基礎的古地圖是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三幅圖,它們於公元前168年入墓的,分別是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圖。圖中包括的範圍與湖南、廣東、廣西三省相仿,內容和表示法與現代地圖大致相同。這些地圖在地圖發展史上享有極高聲譽。

在古代地圖科學史上,有兩位世界公認的地圖學家。一位是希臘的托勒密(公元90—168年),他曾研究了怎樣在平面上描繪地球球面的問題,提出了兩種世界地圖的畫法,一種是把經緯線繪成簡單扇形,一種是繪成球形,叫做地圖投影學。這是很重要的基礎,也是早期西方對地圖學最主要的貢獻之一。托勒密在他的著作《地理學指南》中論述了地球的形狀、大小、經緯度的測定方法,並選定經過大西洋中的費羅島的子午線。這一方法一直沿用到1884年。他是第一個用普通圓錐投影繪製成世界地圖的人,他的作品在古代西方地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稱之為地圖科學的奠基人。另外一位是中國西晉的裴秀(公元224—271年),他編制了《禹貢地域莆》和《地形方丈圖》,前者為歷史地圖,後者為簡縮的晉國地圖。他提出的”製圖六體”: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即地圖繪製上的比例尺、方位、距離等方面的原則,奠定了中國古代製圖的理論基礎。他採用的計裡畫方法長期影響著中國古代地圖繪製的格局,受到了後世著名的地理學家的尊重。

古代人是怎麼畫出精確的地圖的?

古代應該是沒有精確地圖的,至少是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精確地圖。精度,維度,比例尺,等高線啥都沒有,怎麼可能很精確呢

中國歷史地圖 古代地圖怎麼繪製的

劉徽《海島算經》。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代魏國數學家劉徽所著的測量學著作,原為《劉徽九章算術注》第九卷勾股章內容的延續和發展,全書共9題,全是利用測量來計算高深廣遠的問題,首題測算海島的高、遠,故得名。《海島算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測量數學事著 ,亦為地圖學提供了數學基礎

裴秀(224—271)字季彥,魏晉期間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西晉大臣、學者。歷官三國魏散騎常侍、尚書僕射,晉光祿大夫、司空,封鉅鹿郡公,作《禹貢地域圖》,開創我國古代地圖繪製學。

裴秀在地圖學方面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他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的“製圖六體”,即繪製地圖的六項原則。

製圖六體:

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為"準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

三為"道里",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

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

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注:“六體”中的高下、方邪、迂直三條,後人解釋不一。一般認為,按原文並考慮到測制地圖的基本法則,應理解為:將兩地間的道路長度(包含道路起伏、彎曲而引起的誤差)改化為水平面上的直線長度的 3個因素和方法。

在此基礎上,裴秀主編完成《禹貢地域圖》18篇,它是中國目前有文獻可考的最早的歷史地圖集,“製圖六體”即出自本書的序言,可惜此書早已散佚。

裴秀提出的這“製圖六體”,是當時世界上最科學,最完善的製圖理論。除經緯線和地球投影外,現代地圖學上應考慮的主要因素,他幾乎全提了出來。

賈耽(730~805)師承裴秀六體,繪製了世界上著名的《海內華夷圖》。賈耽是唐代地理學家、地圖製圖學家,他採用裴秀製圖法,在55歲時組織畫工,花了17年的時間,繪製成了《海內華夷圖》巨幅唐代中國全圖。《海內華夷圖》幅面約10平方丈,比裴秀的《地形方丈圖》大10倍,可見唐代製圖事業之規模。

《海內華夷圖》是繼裴秀之後中國又一著名地圖作品,在中國和世界地圖製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最主要的特點是注重歷史地理的考證,古今地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繪注,從而開創了中國沿革地圖的先例。

宋朝是我國地圖歷史上輝煌的年代。北宋統一不久就根據全國各地所貢的400餘幅地圖編制 成全國總圖《淳化天下圖》。在當今的西安碑林中,有一塊南宋紹興七年的刻石,兩面分刻 《華夷圖》和《禹跡圖》。右圖是《禹跡圖》的一部分,計裡畫方,從長江、黃河的圖形 可看出,該圖具有相當高的精確度。宋朝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做過大規模水準測量 ,發現了磁偏角的存在,使用24方位改裝了指南針。他編繪的《守令圖》是一部包括20幅地 圖的天下州縣地圖集。他還著有科學著作《夢溪筆談》。

古代沒有GPS,地圖是怎麼畫出來的

測量地圖一般由古代人遊離劃定,延續上朝代的繼續侵佔或減少而測量

古人怎樣畫比例大的地圖?

古代劃分地界邊疆,國與國之間主要是軍事實力和軍事價值,內部主要是風俗習慣劃分,或者說開發程度,古時地圖沒有等高線,比例尺這一類的東西,地圖主要就是這地方有什麼明顯的地標山川河流之類的,在什麼方位,距離是多少,距離不是多少裡而是步行或騎馬幾天,畢竟地圖除了軍隊沒別人用它,古時候的地圖現在來看更像是戰略大地圖,只是說明這帶有什麼城池地理大概是什麼情況,

古代人是如何製作地圖的?

我國在宋代也有航海圖繪製的能力,當然,元代之後的科學更是發展迅速(比如說,混天地動儀,可測量天文)。而在同時期的外國科學發展也是很神妙的…(比如說,荷蘭人駕船繞行臺灣繪製的臺灣全圖)。

第一部測算專著——《海島算經》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期(西元三世紀)的數學家劉徽所著。他在為《九章算術》作注時,寫了《重差》一卷,附於該書之後。

唐代數學家李淳風將《重差》單列出來,取名《海島算經》,並列為我國古代的數學經典《算經十書》之一。該書全部9個算例均涉及測高望遠及其計算問題。9個算例分別是:測量海島的高度(望海島),測量山上的松樹的高度(望鬆),測量城市的大小(望邑),測量澗谷的深度(望谷),居高測量地面上塔樓的高度(望樓),測量河流的寬度(望波口),測量清水潭的深度(望清淵),從山上測量湖塘的寬度(望津),從山上測量一座城市的大小(臨邑)。

為解決這些問題,劉徽提出了重表法、連索法和累距法等具體的測量和計算方法。這些方法歸結到一點,就是重差測量術。重差測量術是藉助矩、表、繩的簡單測量工具,依據相似直角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內在關係,進行測高、望遠、量深的理論和方法。在劉徽之前,趙爽在為《周髀算經》作注時曾作日高圖,首先提出了重差測量理論。而劉徽在《海島算經》中活用重差理論,巧妙地提出了多種具體的測量和計算方法,把重差測量理論推廣開來。

《海島算經》是一部影響久遠的測算專著。它所詳細揭示的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成為古代測量的基本依據,為實現直接測量(步量或丈量)向間接測量的飛躍架起了橋樑。直到今天,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在某些場合仍有借鑑意義。

什麼是「製圖六體」

製圖六體,是晉代製圖學家裴秀提出的繪製地圖的六條原則。

裴秀(西元224~271年)字秀彥,河東聞喜(今屬山西省)人,晉武帝時官司空,後任宰相。他根據「六軍所經,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徵路迂直」,校驗了魏國留下的舊圖。

由於舊圖繪製粗略,加之地名改變,他在門客京相璠的幫助下,編制了我國最早的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地形方文圖》。他總結了前人制圖經驗,提出了地圖製圖的六條原則,即「製圖六體」: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二為「準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三為「道裡」,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裴秀認為,製圖六體是相互聯繫的,在地圖製作中極為重要。地圖如果只有圖形而沒有分率,就無法進行實地和圖上距離的比較和量測;如果按比例尺繪圖,不考慮準望,那麼在這一處的地圖精度還可以,在其他地方就會有偏差;有了方位而無道裡,就不知圖上各居民地之間的遠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離,而不測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則徑路之數必與遠近之實相違,地圖同樣精度不高,不能應用。

這六條原則的綜合運用正確地解決了地圖比例尺、方位、距離及其改化問題。所以製圖六體成為我國明代以前地圖製圖學理論的基礎,在我國和世界地圖製圖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計裡畫方

「計裡畫方」,是按比例尺繪製地圖的一種方法。繪圖時,先在圖上佈滿方格,方格中邊長代表實地裡數,相當於現代地形圖上的方裡網格;然後按方格繪製地圖內容,以保證一定的準確性。據文字記載,此法始於我國晉代裴秀提出的 「製圖六體」原則,他曾以一寸折百里的比例編制了《地形方丈圖》。

唐代賈耽,以每寸折百里的比例編制了《海內華夷圖》。北宋沈括,以二寸折百里編制了《天下州縣圖》(又稱《守令圖》)。元......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地圖怎麼繪製的?
等高線地形圖怎麼繪製 ?
手機百度地圖怎麼把我的位置分享給別人? 10分?
怎麼繪製沉降曲線圖?
手繪地圖怎麼畫?
魔獸製作地圖怎麼擴大?
怎麼繪製曲線圖?
電腦上怎麼繪製平面圖?
谷歌地圖怎麼看實景?
奧維地圖怎麼好友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