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怎麼治療?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怎麼治療腸炎

一. 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胃腸炎、小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稀水便或粘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裡急後重感覺,故亦稱感染性腹瀉。腸炎按病程長短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二.急性腸炎的治療原則 : (1)去除誘因,臥床休息,進清淡易消化食物。 (2)如找到致病菌,應按藥物藥敏試驗用藥,或選用黃連素0.1~0.2g,或PPA 0.5~ 1.0g,日3~4次/日,口服。 (3)對症治療,腹痛可用阿托品。脫水病人應予補液,並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發生休克者應按休克處理。 (4)中醫治療。 噁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症狀。 由於嘔吐和腹瀉在某種情況下對人體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臨床上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如食物中毒或誤服毒物,不僅不應給予止瀉藥,相反,應給予催吐和瀉下藥,以促進毒物的排出。如果因消化道炎症而引起的嘔吐和腹瀉,為了減少水鹽代謝及電解質平衡失調給機體帶來的不良影響,應在積極治療病因的同時,給予止吐及止瀉治療。在飲食方面應採取易消化、少刺激、溫熱適度、營養豐富、少食多餐和適時補充水分的原則。 三.對於慢性腸炎 一般建議從飲食上治療 1、食物應以易消化,質軟少渣,無刺激性為宜。少渣食物可以減少腸蠕動,使腹瀉得以緩解,可進食雞蛋、細掛麵、爛米粥等。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儘量少吃。 2、慢性結腸炎的病程長,經常反覆發作,為改善營養狀況和腸道環境,要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還應在供給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C、維生素B乃鐵豐富的食物,以補充體力、滋養身體。 3、多吃此有止瀉作用的食物減輕腹瀉,如:馬齒莧、薏苡仁、扁豆、山藥、山楂、烏梅、蘋果、荔枝、蓮子、糯米、粳米、茨實、藕、火腿、烏雞、胡椒等 4、適當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調要少用油,採用蒸、氽、燴、燜等方法。忌食豬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瀉。 5、忌吃產氣食物。此病由於反覆發作,在結腸粘膜中潰瘍、疤痕纖維交替產生,因而結腸內壁的彈性降低,如果多吃的大豆、豆製品、炒蠶豆、白薯等脹氣食物,則可能會導致腸內氣體充盈而發生急性腸擴張或潰瘍穿孔等併發症。 6、忌生冷瓜果。此病患者多為脾胃素虛、腎陽衰弱,如果多吃生冷食物、寒性瓜果,如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梨、西瓜、橘、柑、香蕉、西紅柿、蚌肉、海蔘、百合湯等,會進一步損傷脾腎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溼內停,同時這些食品本身性質滑利,會加重腹瀉腹痛。 7、忌食牛奶及海鮮。腹瀉患者食用牛奶、煉乳、蝦、海魚等後易發生結腸過敏,導致腹瀉加重。另外蜂蜜及其製品有潤腸通便作用,所以也不能食用。

腸炎怎麼治療?

1.1、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多在夏季發病,起病比較緩慢,開始輕,逐漸加重。出現嘔吐、低熱及脫水症狀,大便有腥臭味,可有較多粘粹,亦可有便血情況。

1.2、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瀉多由於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的菌群失調所致。主要特點為不同程度的發燒、腹瀉和嘔吐,大便開始呈黃綠色,3-4天后變成有腥臭味的暗綠色水樣便。次數極多,每天可達10-20次,小兒脫水情況嚴重。

1.3、 黴菌引起的腹瀉多併發於其他感染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的病兒。大便每天3-4次,為黃色稀水便,有的像豆腐渣狀,有的呈綠色,泡沫多,帶有粘液。

1.4、治療方法:不要將兩種或三種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頻繁地更換用藥。大腸桿菌感染可選用複方新諾明、痢特靈、氨基苄青黴素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選用青黴素或紅黴素;黴菌感染應選用制黴菌素或克黴唑。

2、病毒感染性腹瀉:輕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繼之腹瀉,一天內大便3—6次,不超過10次,大便黃綠色,水分較多,或呈蛋花湯樣,沒有失水錶現,精神尚好,偶爾有噁心、嘔吐,糞便顯微鏡檢查僅有少許白細胞和脂肪滴。一般5天左右可以痊癒。較重的腹瀉,每天可達10次以上,大便呈水樣,量多,故不久可以引起失水症狀,如皮膚彈性減低、口乾、眼眶及前囟凹陷、哭時無淚或少淚、精神委糜、面色蒼白等,同時有酸中毒的表現,如口脣櫻紅、呼吸深快、嗜睡等。如得到及時治療,一般在1周左右可以痊癒。

2.1治療方法:目前尚無特效的西藥治療。中醫中藥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有豐富的經驗。若大便清稀,色淡不臭,常用霍香10克,蘇葉10克,半夏10克,陳皮5克,茯苓10克;若為發熱,舌質紅,咽紅,小便短赤者可用葛根10克,黃岑10克,黃連3克,澤瀉10克,廣木香3克。中草藥鐵莧菜、地錦草、律草也有較好效果。

3、非感染性腹瀉:多由餵養不當致使胃腸功能紊亂,如過早、過多地添加大量澱粉或脂肪類食物。這類患兒往往有腹脹、腹痛,痛則欲瀉,瀉後痛減;大便氣味酸臭,同時伴有嘔吐,不思飲食,夜臥不安。如果是由長期濫用抗生素引起的繼發性腹瀉,大便則呈豆腐渣樣。有時患兒患感冒、肺炎、中耳炎後,也常會伴有腹瀉。

3.1、寒瀉 因為過食生冷,感受風寒引起症狀:症見腹瀉清稀,含有泡沫,臭氣不大,腸鳴腹疼,或兼見惡寒發熱,舌苔白膩。主要是由於肚腹受寒,寒凝氣滯,氣機不暢所發。治療上當以疏風散寒,理氣止瀉為法。用藥可以選服藿香正氣膠囊,每次2粒,一日2次。外用“小兒敷臍止瀉散”貼臍,一日換一次。

3.2、熱瀉 病兒腸胃積熱,外受暑溼引起腹瀉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酸臭,小便黃。可選用“葛根芩連微丸”每次1g,每日服3次。

3.3、水瀉 病兒貪食生冷食物,引起水瀉不止,每天大便次數多,腸鳴腹脹,大便如稀水或不成形,洩後腸鳴腹脹減輕。病兒病情很容易加重,發生脫水。一般應到醫院請醫生治療。

3.4、傷食瀉 主要由於過食或添加輔食不當引起腹脹腹痛,便前哭鬧,大便酸臭,或見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或如臭雞蛋味,肚腹脹氣,口臭氣促,食慾不振,夜臥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治療應以消食化積為法,常用的中成藥有保和丸、至保錠。傷食瀉當積滯被消導後,腹瀉自然會止。

3.5、脾虛瀉:寶寶大多是腹瀉治療不及時或餵養不當,腹瀉遷延不愈而造成。大便稀溏,可見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多在吃下食物後就洩,時輕時重,面色萎黃,體重不增加或增加緩慢,精神不振,嚴重者有便後脫肛,手腳發涼等症狀。可用啟脾丸、醒脾養兒顆粒。

3.6、寒溼、脾虛:大便稀薄或蛋花湯樣,或有泡沫,或夾有不消化食物,呈黃色或黃綠色,無粘液及膿血;大便常規檢查無紅、白細......

怎樣治腸炎

1.低脂、少纖維。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常會使腹瀉症狀加重,因此患者不應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纖維食物,可選擇容易消化的細掛麵、燴麵片、餛飩、嫩菜葉、魚、蝦、蛋及豆類製品等,以使腸道得到休息。 2.慢性腸炎患者如伴有脫水現象時,可喝些淡鹽開水、菜湯、米湯、果汁、米粥等,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 3.排氣、腸鳴過強時,應少吃蔗糖及易產氣發酵的食物,如土豆、紅薯、白蘿蔔、南瓜、牛奶、黃豆等。 4.慢性腸炎病人多半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食物,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5.蘋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腸炎患者可經常食用。現介紹幾款有止瀉作用的藥粥,患者不妨一試。 大蒜粥:取大蒜30克,去皮,切碎末,粳米100克加水1000毫升煮粥,早、晚溫服,有止痢、止瀉效果。 馬齒莧粥:鮮馬齒莧90克(或幹馬齒莧3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可止瀉

相關問題答案
結腸炎怎麼治療效果好?
直腸炎怎麼治療最好?
腸炎怎麼治療?
魚腸炎怎麼治療?
急性直腸炎怎麼治療?
頭皮炎怎麼治療?
手肘骨膜炎怎麼治療?
老年人脈管炎怎麼治療?
肺炎怎麼治療好的快?
小兒肺炎怎麼治療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