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過剩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中國人口過多的原因

1。傳統文化:多子多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2。社會環境:現在的農村還是要一定的勞動力的

中國人口老化問題也是明顯的

3。科技發展:嬰兒死亡率減少,人的壽命增加

4。社會穩定:如果是在辛亥革命後的軍閥混戰,人口不會增長這麼快的

5。與計劃生育政策沒多大關係績你可以查資料,毛時代也有計劃生育政策和宣傳的,

只是沒有現在這樣強制性。但我反對強制性,而且強制性計劃生育並沒有明顯減少

人口增長。

6。解決問題的根本是提高教育:看看北京等大城市,有幾個願意要幾個孩子的?提

高教育也是我們的強國之本。遺憾的是,我們國家為科研大學的投資夠多, 卻對基

礎教育投資不夠。。。。。。。。

特大城市人口過剩原因

有以下五點原因:

(一)人口膨脹特大型城市通常對人口具有強大的集聚作用,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成為各大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因之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過程中,一旦城市建設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長的需求,導致各類城市基礎設施的供給滯後於城市人口的增長,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出現環境汙染、就業困難、治安惡化等城市病。例如,19世紀末前後,英國城市人口急劇膨脹,造成住房短缺,貧民窟比比皆是;公共衛生設施奇缺,空氣及水源汙染嚴重,環境惡劣;就業競爭激烈,工人處境艱難;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又如拉美地區,在20世紀中葉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後,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出現城市化速度大大超過工業化發展速度的“過度城市化”(或稱為“超前城市化”)。(二)交通擁堵交通問題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問題之一。迅速推進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使得城市交通需求與交通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交通擁擠以及由此帶來的汙染、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在倫敦,由於市中心區域集中了政府機關、法院以及大量的企業、金融機構和娛樂場所,並有超過100萬個就業崗位,每天在高峰時段有超過100萬人口和40000輛機動車/小時進出中心城區,造成該區域嚴重的交通擁擠,區域內平均車速只有14.3公里/小時,成為全英國最為擁擠的區域。在巴黎,上世紀60年代,由於採取了“適應小汽車發展”的政策,結果私人小汽車與日俱增,導致市區交通嚴重阻塞,1973年環城快速路開通後不久就出現了持續性的擁擠。在曼谷,由於車速過慢,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停車場,甚至出現過3個月內有900名孕婦因堵車被迫在轎車中分娩的情況。交通擁堵不僅會導致經濟社會諸項功能的衰退,而且還將引發城市生存環境的持續惡化,成為阻礙發展的“城市頑疾”。交通擁擠對社會生活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時間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會抑制人們的日常活動,城市活力大打折扣,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下降。另外,交通擁擠也導致了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劇了擁擠。據相關統計,歐洲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達500億美元之多。第三,交通擁擠還破壞了城市環境。在機動車迅速增長的過程中,交通對環境的汙染也在不斷增加,並且逐步成為城市環境質量惡化的主要汙染源。根據倫敦20世紀90年代的檢測報告,大氣中74%的氮氧化物來自汽車尾氣排放。交通擁擠導致車輛只能在低速狀態行駛,頻繁停車和啟動不僅增加了汽車的能源消耗,也增加了尾氣排放量,增加了噪聲。據英國SYSTRA公司對發達國家大城市交通狀況的分析,交通擁塞使經濟增長付出的代價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交通事故的代價約佔GDP的1.5~2%,交通噪音汙染的代價約佔GDP的0.3%,汽車空氣汙染的代價約佔GDP的0.4%,轉移到其他地區的汽車空氣汙染的代價約佔GDP的1~10%。(三)環境汙染近百年來,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全球的氣候與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退化、土壤侵蝕加劇、生物多樣化銳減、臭氧層耗損、大氣化學成分改變等。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預測,未來全球將以更快的速度持續變暖,未來100年還將升溫1.4℃~5.8℃,對全球環境帶來更嚴重的影響,比如農作物將減產、病蟲害發生頻率和危害速度將明顯增加、水資源短缺將惡化等。環境汙染使得城市從傳統公共健康問題(如水源性疾病、營養不良、醫療服務缺乏等)轉向現代的健康危機,包括工業和交通造成的空氣汙染、噪音、震動、精神壓力導致的疾病等。環境汙染對城市經濟的影響是很大的,世界銀行曾對此做......

中國人口多是原因是什麼??

現在,中國人口問題的主要方面,已從人口數量問題轉變為人口質量問題。"獨孩政策"的問題已經開始表現出來:一是人口老齡化問題;二是人口質量。

人口質量下降,現在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在嚴格控制生育的情況下,人口素質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質低的農村超生,從長期來看可能損害中國的人口素質;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歸結為控制人口數量,沒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

流動人口和剩餘勞力問題,這也是中國新的人口問題。城市和農村同時勞力過剩,這是我國人口問題面臨的第二個雙重挑戰。

中國人口問題,首先是人口數量太大,人口增長過快。一個國家的人口超過全世界發達國家的總人口(1990 年發達國家總人口為 8.16 億人)。現在雖然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淨增 1400 ― 1500 萬人,即每年增加一個世界大國的人口。未來 35 年,我國人口發展有三個主要趨勢:總人口達 16 億;有 8 ― 10 億勞動力;有 2.5 億老人。這構成我國人口發展的新特點。中國人口問題區別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在一個國家內同時存在 " 人口太多和人口太少 " 的雙重挑戰。中國人頭上有兩顆"人口炸彈":人口太多,是指現在每年淨增 1400 ― 1500 萬人。人口太少,一是高質量的人才太少;二是"中國婦女生育的孩子之少,已經不能替代她們自己了"。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1997 年,中國 60 歲以上老人 1 億多,佔總人口的 10%,到 2040 年預計將達 2.5 億以上,佔總人口的 23.79%,60 歲以上的人口是 20 多歲人口的 2 ― 3 倍。

我國 15 歲以上人口中,有 1.8 億文盲半文盲,佔總人口的 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國家;問題還在於現在的青少年和今後出生的兒童,他們是 21 世紀前半期的勞動力,教育投入不足,現在初中普及率僅 68%,有 500 萬學齡兒童因貧困不能入學,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學生 400 多萬,每年產生 200 萬新的文盲。

現在我國農村有剩餘勞動力 2 億人,城市登記失業人數 525 萬人,隱性失業的冗員 2 千萬至 3 千萬人。有人估計,今後 5 年可能有 3 千萬(有勞動能力的人)下崗。

有關計劃生育的統計數字

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自 1971 年至 1998 年的 28 年間,因計劃生育因素減少的出生人口數達 3.38 億,佔同期因計劃生育和非計劃生育因素共同作用所減少出生人口的 54%。據悉,我國 1971 年婦女平均生育 5.44 個孩子。如按這個水平不變,我國人口總數到 1998 年將增至 18.45 億人。而由於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和經濟增長的原因,我國實際婦女平均生育孩子數從 1971 年的 5.44 個降至 1998 年的 1.84 個,1998 年我國人口控制在 12.48 億。

研究報告同時表明,我國自 1971 年至 1998 年因計劃生育而少出生的大量人口為家庭節省少年兒童撫養費 6.4 萬億元,為國家節省少年兒童撫養費 1 萬億元,兩者合計 7.4 萬億元,接近 1997 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

中國人口死亡率

舊中國人口死亡率很高,約為 25-33‰,嬰兒死亡率在 200-250‰以上,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僅有 35 歲。新中國成立的 50 年,我國人口死亡率變化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新中國初期到 60 年代末,死亡率屬於快速下降時期,由 1949 年的 20......

中國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現在,中國人口問題的主要方面,已從人口數量問題轉變為人口質量問題。"獨孩政策"的問題已經開始表現出來:一是人口老齡化問題;二是人口質量。

人口質量下降,現在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在嚴格控制生育的情況下,人口素質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質低的農村超生,從長期來看可能損害中國的人口素質;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歸結為控制人口數量,沒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

流動人口和剩餘勞力問題,這也是中國新的人口問題。城市和農村同時勞力過剩,這是我國人口問題面臨的第二個雙重挑戰。

中國人口問題,首先是人口數量太大,人口增長過快。一個國家的人口超過全世界發達國家的總人口(1990 年發達國家總人口為 8.16 億人)。現在雖然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淨增 1400 ― 1500 萬人,即每年增加一個世界大國的人口。未來 35 年,我國人口發展有三個主要趨勢:總人口達 16 億;有 8 ― 10 億勞動力;有 2.5 億老人。這構成我國人口發展的新特點。中國人口問題區別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在一個國家內同時存在 " 人口太多和人口太少 " 的雙重挑戰。中國人頭上有兩顆"人口炸彈":人口太多,是指現在每年淨增 1400 ― 1500 萬人。人口太少,一是高質量的人才太少;二是"中國婦女生育的孩子之少,已經不能替代她們自己了"。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1997 年,中國 60 歲以上老人 1 億多,佔總人口的 10%,到 2040 年預計將達 2.5 億以上,佔總人口的 23.79%,60 歲以上的人口是 20 多歲人口的 2 ― 3 倍。

我國 15 歲以上人口中,有 1.8 億文盲半文盲,佔總人口的 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國家;問題還在於現在的青少年和今後出生的兒童,他們是 21 世紀前半期的勞動力,教育投入不足,現在初中普及率僅 68%,有 500 萬學齡兒童因貧困不能入學,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學生 400 多萬,每年產生 200 萬新的文盲。

現在我國農村有剩餘勞動力 2 億人,城市登記失業人數 525 萬人,隱性失業的冗員 2 千萬至 3 千萬人。有人估計,今後 5 年可能有 3 千萬(有勞動能力的人)下崗。

有關計劃生育的統計數字

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自 1971 年至 1998 年的 28 年間,因計劃生育因素減少的出生人口數達 3.38 億,佔同期因計劃生育和非計劃生育因素共同作用所減少出生人口的 54%。據悉,我國 1971 年婦女平均生育 5.44 個孩子。如按這個水平不變,我國人口總數到 1998 年將增至 18.45 億人。而由於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和經濟增長的原因,我國實際婦女平均生育孩子數從 1971 年的 5.44 個降至 1998 年的 1.84 個,1998 年我國人口控制在 12.48 億。

研究報告同時表明,我國自 1971 年至 1998 年因計劃生育而少出生的大量人口為家庭節省少年兒童撫養費 6.4 萬億元,為國家節省少年兒童撫養費 1 萬億元,兩者合計 7.4 萬億元,接近 1997 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

中國人口死亡率

舊中國人口死亡率很高,約為 25-33‰,嬰兒死亡率在 200-250‰以上,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僅有 35 歲。新中國成立的 50 年,我國人口死亡率變化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新中國初期到 60 年代末,死亡率屬於快速下降時期,由 1949 年的 20‰下降到 8‰,嬰兒死亡率下降......

相對過剩人口是?

對的

相對過剩人口規律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在《經濟學手稿》中,從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中直接推導出過剩人口產生的必然性,他說:“剩餘價值的第二種形式是相對剩餘價值,它表現為工人生產力的發展,就工作日來說,表現為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就人口來說,表現為必要勞動人口的減少”。生產相同的剩餘價值所需要的勞動力數量下降,從而減少必要勞動人口,這勢必會使一部分人口變為過剩人口,成為產業後備軍。

在馬克思看來,相對過剩人口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伴隨著資本積累過程以及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一種經濟現象。“對勞動的需求,同總資本量相比相對地減少,並且隨著總資本量的增長以遞增的速度減少。”這進一步說明了對勞動力的需求不僅受制於資本積累的總體規模,還與資本結構的變化有關,而這一切都與資本的本質——追求利潤最大化相關。因此,馬克思得出結論:“工人人口本身在生產出資本積累的同時,也以日益擴大的規律生產出使他們自身成為相對過剩梗口的手段。”資本集中是加劇資本積累的重要因素,資本集中同樣產生著相對過剩人口。“集中在這樣加強和加速積累作用的同時,又擴大和加速資本技術構成的變革,即減少資本的可變部分來增加它的不變部分,從而減少對勞動的相對需求”。

不僅如此,馬克思還指出了就業工人人數的減少比可變資本的減少還要快的事實。“相對過剩人口的生產或工人的遊離,比生產過程隨著積累的增進本身而加速的技術變革,比與此相適應的資本可變部分比不變部分的相對減少,更為迅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積累的增進,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速度要快於社會總資本的增長速度,因此,失業問題也就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常態。“在正常的積累進程中形成的追加資本主義是充當利用新發明和新發現的手段,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舊資本總有一天也要從頭到尾地更新,要脫皮,並且同樣會以技術上更加完善的形成在生產出來,在這種形式下,用較少量的勞動就足以推動較多量的機器和原料。”“可見,一方面,在積累進程中形成的追加資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較起來,會越來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週期地按新的構成再生產出來的舊資本,會越來越多的排斥它以前所僱傭的工人。”

從社會因素分析我國人口過多的原因是

1:許多家庭沒有履行計劃生育、2:我國生產力水平較高 團隊補充:1.經濟因素:

我國是農業大國,且農業生產水平長時間發展較低,對勞動力數量需求較大,因此,農村人口增長率較高2.政策因素:(一段時間內的政策導向)

建國初期,國家缺乏計劃生育方面的政策,且在一定時間內鼓勵生育,導致人口猛增

3.思想觀念:

①受中國傳統家族觀念影響,以“傳宗接代”為目標而生育,進而導致人口增加

②長時間以來社會保障體系和保險制度的不完善,產生了“養兒防老”思想,對人口增加產生影響

人口過剩給我們帶來了那些問題呢?請至少舉例五個問題,並針對其中一個給出你的解決辦法。不少於60詞

相對過剩人口;人口問題 ;我國人口過剩成因;人口過剩問題 我國人口過剩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生產力總體水平不高,經濟發展相對落後。這一國情表明,我國是一個生產資料特別是勞動資料相對短缺的國家。統計表明,無論人均資源佔有量還是人均資本佔有量,我國都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馬克思指出:“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都是生產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因素。凡要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起來”[10]。但是,如果生產資料太少了,就勢必有一部分勞動者無法與生產資料相結合,從而淪為相對過剩人口,或者即使結合了,也不過是“三個人的活五個人幹”罷了,這雖然不會引起勞動者公開失業,但卻產生了隱性失業。其結果,不僅相對過剩人口照樣存在,經濟效益也會受到影響。可見,目前我國之所以存在相對過剩人口,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資料或資本缺乏是密不可分的。 經濟結構調整與第三產業發展滯後使然。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步伐也隨之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帶來了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升級與變換,由此導致一部分勞動者由於不適應新的技術和工作崗位而淪為技術性失業人口和結構性失業人口。另一方面,儘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在加快,但第三產業的發展依然滯後。據統計,2009年我國服務業產值佔GDP的比重及就業人數佔全社會就業人數的比重分別只有42.6%和34.1%,而同一數據美國2000年就分別已經達到78.5%和78.4%。第三產業發展的滯後勢必導致整個社會的勞動就業不得不主要集中在工農業等物質生產部門,從而導致整個社會的勞動需求不足,相對過剩人口增多。 勞動供給的增加加劇了相對過剩人口的產生。由於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正好發生在生產力相對落後的二元經濟時期,致使我國的勞動供給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呈現出增長過快、總量過大的狀態。其一,持續的人口高自然增長率為我國提供了巨大的新增勞動年齡人口。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總人口由1950年的

5.5億人增加到目前的13億人,勞動年齡人口也由建國初期的不足4億人增加至目前的8億人。另據今年發佈的《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在未來30年,我國人口還將淨增2億人左右,勞動年齡人口將於2016年達到高峰10.1億人[11]。其二,工作日比西方發達國家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雖然我國縮短了法定工作日,但一方面新的法定工作日仍然比較長,另一方面在民營經濟中,非法延長工作日已成為普遍現象。其三,勞動力參與率高。一是佔我國勞動年齡人口60%的農村尚未實行離退休制度;二是高等教育入學率低且全國尚未普及12年制義務教育;三是城鎮離退休人員再就業現象、民營經濟非法使用童工現象比較普遍。上述原因致使我國的勞動力參與率迄今仍然高達73%以上,高出西方國家10個百分點。如此巨大的勞動供給總量與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帶來的勞動需求的相對甚至絕對減少相結合,勢必形成勞動力嚴重供過於求的局面,從而導致相對過剩人口增多。

雅思作文範文 人口過剩的原因

國家的發展水平,國家的生育政策等!

智課網:http://www.smartstudy.com/, 智課名師答疑熱線:400-011-9191。

相關問題答案
人口過剩的原因?
印度人口眾多的原因?
人口稀疏的原因?
美國人口遷移的原因?
中年人心跳過快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
芒果過敏的原因?
我國人口問題的成因有?
男人肚子大的原因?
桃花源人不復出的原因?
人們吸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