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16

什麼是印象派?

我就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吧

印象派既“印象主義”

19世紀的時候,法國巴黎是歐洲油畫的中心。這個時候的風格是以學院派的新古典主義為主導的,他們每年都要舉辦官方的展覽,叫做“沙龍”,多數人都出自於皇家美術學院,他們有著深厚的素描基礎,並且精通人體解剖,畫風嚴謹,細膩。而在這個時候,還有著另外一大批充滿著理想的年輕畫家,他們來自於各個階層,大多數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對學院派的教學方式及繪畫風格有著不同的看法,認為古典主義千篇一律,缺乏個人風格,他們更崇尚現實主義,並提倡戶外寫生。由於大家有著共同的理想和觀點,他們逐漸地不約而同的來到巴黎郊外的一個小村莊,巴比鬆村,有的甚至長期定居於此,來描繪那裡迷人的風光,“巴比鬆”派誕生了。“巴比鬆”村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楓丹白露”。“巴比鬆畫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這些畫家在長期的寫生過程中發現,光線對色彩的影響很大,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同樣的景物會呈現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色調,再加上物理光學,也被科學家發現了其中的規律,他們對空氣中的色彩變化有了新的,科學的認識。比如說,同樣是教堂,畫家在不同的時間就描繪出不同的色彩效果,陽光燦爛的時候,物體被陽光照射的部分受光源影響,會偏光源的色調,而背光或投影也並不是灰色的,而是有豐富的色彩構成;再比如說,秋天的森林,一片金黃色,而籠罩在金黃色裡的樹幹和石頭展現的並不是它原有的固有色,而是偏紫色的,等等。畫家們將這些色彩規律運用到繪畫裡,“色彩學”也就運應而生。

這些畫家們只有及個別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畫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龍”的門外,於是畫家們就聯手舉辦了“官方沙龍”淘汰作品展,逐漸的社會對他們的風格也有所認同。

“印象主義”一詞的誕生,純屬偶然。畫家莫奈的一副油畫《日出印象》在“沙龍”展出,他描繪的是塞納河的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由於要在很短的瞬間,將早晨的美景在光線還沒有變化前,就要完成作品,畫面不可能描繪的很仔細。當學院派的畫家們看到這幅作品時,認為很粗糙,過於隨便,就用譏諷的語言嘲笑“巴比鬆”的畫家,意思是說: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繪畫的畫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憑印象胡亂畫出來的,其他人也附和著說,這些畫家統統都是“印象主義”,沒想到,這些挖苦的話,反而成全了這批畫家,“印象派”隨之誕生,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名聲響譽全世界,“巴比鬆”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總之,印象派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衛,更不是抽象,他是將科學的色彩學理論運用與繪畫,現在的高考色彩考試,也是以這種色彩規律作為標準。

注意,“後期印象派”和“印象派”完全不是一回事,高更﹑塞尚﹑梵高是“後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樓上的人有點暈(個人觀點,樓上的朋友別生氣哦)

至於文學,音樂的“印象派”,我還真不瞭解,和“印象主義”有沒有直接的關係,還是讓專家來說吧

怎麼樣,能理解吧

贊同的話,就給個最佳答案,呵呵

印象派的特點是什麼

抓住瞬間,用色,光線

印象派是什麼意思

印象派又稱為“外光派”,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1874年莫奈創作的題為《印象·日出》的油畫,遭到學院派的攻擊,評論家們戲稱這些畫家們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

??特點

??印象派強調對客觀事物的感覺和印象,反對因循守舊,主張藝術的革新。繪畫技巧上對光和色進行了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並認識到色彩的變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隨著觀察位置,受光狀態的不同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同時把這種科學原理運用到繪畫中去。根據觀察和直接感受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給後來的現代美術以極大的影響。

??

??印象派脫離了以往藝術形式對歷史和宗教的依賴,藝術家們大膽地拋棄了傳統的創作觀念和程式。藝術家關注的焦點轉移到了純粹的視覺感受上,作品的內容和主題變得不再重要。

??

印象派是什麼意思

印象派(英語:Impressionism),是於1860年代法國展開的藝術運動、畫風。印象派的命名源自於莫奈於1874年的畫作《印象·日出》,遭到學院派的攻擊,並被評論家路易斯·勒羅伊(Louis Leroy)挖苦是“印象派(起源)。印象派畫作常見的特色是筆觸未經修飾而顯見,構圖寬廣無邊,尤其著重於光影的改變、對時間的印象,並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為描繪對象。著名的藝術家有克勞德·莫內、愛德華·馬奈、竇加、皮耶-奧古斯特·雷諾阿等,其中塞尚後開創了後印象派。在視覺藝術領域的印象派後,很快的便出現了印象樂派、印象文學派等其他領域的類似派別。

採納自百度知道

什麼是印象派 它的特徵是什麼

印象主義者摒棄古典繪畫的色調,提倡戶外寫生,追求瞬間視覺印象的表達,對構圖並不十分刻意經營,印象主義繪畫是現代藝術的開端。

畫派印象派是指什麼?還有哪些派別?

印象派是19世紀後半期誕生於法國的繪畫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馬奈、卡米耶·畢沙羅、雷諾阿、 西斯萊、德加、莫里索、巴齊約以及保羅·塞尚等。有嶺南畫派印象畫派 威尼斯畫派 吳門畫派 長安畫派印象主義畫派 新安畫派 德國表現畫派 畢加索是什麼畫派 中國寫實畫派等等

印象派和寫實派各有什麼特點?又有什麼區別?

呵呵,真巧,我是學美術(於1個月前放棄)又是學歷史的。

印象派的畫家直接描繪陽光下的物象,追求強烈的個人感受,根據自己眼睛的觀察和感受,來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寫實派的特點就是譁求客觀上的真實,要求與我們眼睛看到的一模一樣。

至於兩者間的區別就是印象派講求主觀,寫實派的講求客觀。

印象派是什麼?代表作和人物都有誰

關於印象派繪畫的文化內涵,擇其要者而述之:

一是將繪畫從客觀自然再現轉向主觀精神表現,反映印象派具有繪畫獨立性的美學觀念。印象派在藝術精神上對立於西方古典傳統繪畫,強調創造新時代的藝術形態;他們對主題性地再現現實不以為然,提出應自然而隨意地表現生活與客觀物象;他們遊離於傳統藝術所關注的社會功用與教育職能,離開了藝術表現現實的情節化和戲劇性結構,排除敘事性的文學內容,注重畫家對現實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覺表現,擅長對現實情景的生命狀態和存在形式進行直覺式的客觀再現與描繪,將繪畫從客觀自然再現轉向主觀精神表現,以迎合新興市民階層的審美需求,努力反映印象派繪畫獨立性的美學觀念。印象派並不反對以自然為師,只是強調“不要失掉你所感覺到的第一印象”。印象派認為“記憶”和“想象”可以“從自然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塞尚還提醒畫家“應防止傾向於文學”,在繪畫中排除敘事性的文學內容。畢沙羅的《農家女》的純樸與率真、《牧羊女》的靈動與鮮活等,正反映了“以自然為師”,描繪了“感覺到的第一印象”。德加的《賽馬》的投入與動情、《騎馬散步》的閒情與瀟灑、《舞臺上的芭蕾舞者》的歡快與忘我等,正疊加了“記憶”和“想像”,試圖“從自然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塞尚《彎曲的樹》的豁達與野趣、《馬納河上的橋》的靜謐與清淳、《埃克斯近郊的巨鬆》的簡練與張揚等,正依循了“色彩的邏輯”。印象派畫家從具有“社會學功能”的傳統藝術傾向中走出,又帶著“繪畫的獨立性”步入當時的社會生活。馬奈的傑出風俗畫,如《咖啡音樂會歌手》、《咖啡館裡》、《弗利·貝傑爾酒館》等,恰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勞特累克盡管出身貴族,卻以帶有諷刺意味的心情表現現實,他筆下的巴黎上流社會的夜生活,沒有優雅高貴的生活情趣,卻是一個墮落、汙穢並充滿欺詐的世界,他的《紅磨坊的舞會》中喧囂中的狂歡、《女丑角莎尤考》中人物形象的靜思與無奈等,實是痛苦的呻吟。這裡,也可以領悟印象派要真正反掉傳統藝術中的“社會學功能”是不可能的,印象派生活在各種矛盾交雜的社會之中,即便再三強調具有繪畫獨立性的美學觀念,其實是無法真正步入遊離於“社會學功能”的“獨立性”之中的。

二是注重繪畫的光、色、形、意、美的融合,體現印象派的藝術與光學相結合的主要特徵。印象派繪畫在光與色的表現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在光、色中求形,以光與色的謳歌表現意和美,理解了光、色、形、意、美在繪畫語言中的辯證關係,把閃爍的陽光和微妙的陰影引入畫面,繪畫隨之變得清新明麗、生機盎然。在印象派繪畫作品中,光和色是基本的繪畫語言、藝術要素、快速跳動的音樂旋律和慢慢流淌的文化符號,光和色是形、意、美的藝術起始點,形、意、美在光和色中成形、達意、示美。印象派畫家最基本的繪畫技法是竭力探索一種有效方法,以突破物體單一的、表面看來一成不變的“固有”色;他們力圖捕捉物體在特定時間內自然呈現的瞬息色彩,那種受一定環境條件、空間距離和周圍其他物體影響的顏色。他們從畫水開始,把水波反射出來的五光十色描繪得惟妙惟肖。他們進而擴大到從建築物到天空的光與色的表達。印象派對光與色的探索得益於19世紀初期科學家對光的本質的新發現,孕育了藝術與科學相結合而產生的文化躍遷。莫奈曾反覆畫不同時間的魯昂大教堂和草垛,正是為了捕捉瞬間的光與色。這次珍品展展出的《魯昂大教堂,從正面看到的大門,棕色的和諧》與《魯昂大教堂,陽光的效果,傍晚時分》便是莫奈為教堂繪製的30餘幅油畫中的兩幅。畫這批畫時,他曾在給妻子的信中寫到,他每天都會有一些頭天未曾見到的新發現,於是趕緊將其補上,但同時也會失去一些東西。

三是採用原色並列、重疊和補色手法,......

印象派到底是什麼概念

誕生於法國19世紀後期的印象主義畫派是西方繪畫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藝術流派。代表畫家馬奈、雷諾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為繪畫追求的主要目的,他們倡導走出畫室,描繪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間的印象,使畫面呈現出新鮮生動的感覺。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什麼是印象派?

印象派繪畫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鉅製,除了這次來華展出的著名畫作外,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畫家走出畫室,深入原野、鄉村、街頭寫生,力求真實地刻畫自然。借用“物體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產生的,物體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這一最新的光學理論,印象派畫家認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有不同的顏色,他們的使命便是忠實地刻畫在變動不居的光照條件下的景物的“真實”,這種瞬間的真實不恰恰就是一種轉瞬即逝的“印象”嗎?而印象派畫家把這種“瞬間”永恆地記錄在了畫布上。

印象派:發現川外陽光下的色彩

從展覽開幕的盛況和媒體的關注程度看,法國的印象派繪畫在中國極受歡迎。從20世紀初開始,中國有學者專門撰文介紹和評價印象派繪畫,印象派一詞也見於各種文章,他們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藝術的特點,印象派繪畫對現代中國油畫產生了深刻影響。一些學者和藝術家把印象派藝術與中國藝術作比較,認為印象派的審美趨向與中國傳統繪畫之間有著相互呼應的東西。徐悲鴻很重視印象派畫家的寫生,並對印象派畫家運用色彩予以肯定,說他們的畫重神韻。林風眠則從繪畫革新的途徑上對印象派的貢獻加以肯定。黃賓虹認識到印象派風景畫與中國山水畫有相通之處。

印象派繪畫的最重要成就,就是發現和表現戶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間變化。為了捕捉瞬間的“印象”,印象派繪畫在構圖上往往較為隨意,力求突出畫面的偶然性,增加畫面的生動和生活氣氛,凸顯對內心主觀意象的表達。需要提醒觀眾特別是小觀眾,欣賞印象派繪畫最好不要距畫太近,若貼近看則會感覺色彩支離沒有混合。

印象派:引起世界藝術形式大變革

印象派是19世紀中葉歐洲藝術從現實主義向現代主義過渡的重要階段,印象派畫家以創新的姿態登上法國畫壇,其鋒芒針對陳陳相因的古典畫派和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印象派畫家吸收了寫實主義繪畫的營養,在繪畫中開始對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現。根據“物體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產生,物體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這一當時最新的光學理論,印象派畫家認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有不同的顏色。印象派畫家倡導走出畫室、去戶外寫生,力求真實地刻畫自然,直接描繪陽光下的風景和日常生活,摒棄16世紀以來狹隘的褐色調。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馬奈、莫奈、雷諾阿、德加、西斯萊、畢沙羅等。在印象派之後,塞尚、高更和凡·高都認為繪畫不能僅僅像印象主義那樣去模仿自然光中的客觀世界,而應該更多地表現畫家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後印象主義”三劍客。此後,現代主義的藝術潮流層出不窮,世界藝術形式的大變革開始了。

印象派:誕生在嘲諷之中

1863年,與官方沙龍畫展唱反調的“沙龍落選作品展”在巴黎舉行。馬奈展出了他的《草地上的午餐》,畫一裸婦與紳士們在草地上午餐。此畫被認為有傷風化而受到激烈批評和嘲罵。而富有創新意識的莫奈、雷諾阿、德加、西斯萊、畢沙羅、塞尚等畫家卻樂意與馬奈結盟。1......

相關問題答案
印象派是什麼?
掌盟印象都是什麼意思?
印象繪是什麼意思?
印度人是什麼人種膚色?
田園派是什麼意思?
國旗的紅色象徵是什麼?
國家氣象局是什麼級別?
野獸派是什麼品牌?
官印相生是什麼意思?
圓桌派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