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預測天氣?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古人如何預測天氣

天氣預報對農業、交通乃至我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那麼,沒有高科技設備的古人是如何預測天氣的呢? 陰陽五行與占卜 古人根據陰陽五行的原理,將世界萬物分為陰、陽兩種狀態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種形式,依照陰陽五行的轉化規律進行天氣預測,這反映了我們祖先洞察天地、認識事物的初始願望。我國出土的甲骨文上已經有風、雨、雪、雲、虹、雷等天氣現象,還利用占卜來預測天氣信息,說明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認識到天氣對農牧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影響。 二十四節氣和農諺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先賢制定的一種指導農事的歷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基本形成,它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劃分的。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中就出現了和現代名稱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後人總結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後人根據二十四節氣和生產實踐總結出了更多的農諺,如“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等等。 看雲和風識別天氣 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種,對預示著不同天氣的雲進行了簡單分類。古人還根據雲層的薄厚、顏色總結出了一系列天氣和氣象諺語,如“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還可以根據風來預測天氣,“東風送溼西風乾,南風吹暖北風寒”,它說明不同的風會帶來冷暖乾溼不同的天氣。 根據動物預測天氣 動物的感覺系統相當敏銳,古人已經懂得根據動物的行為表現來預測天氣了。早晨蜘蛛網上有水珠表示天晴,這是因為天氣晴朗時早上溫度低,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掛在蜘蛛網上。燕子低飛、青蛙鳴叫、螞蟻搬家、蚯蚓出洞則都是下雨的前兆。 古代的氣象局:欽天監 欽天監是一個政府部門,秦漢時期就已設立,具有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的職能,類似於今天的氣象局。明清時期,開始有西洋傳教士在欽天監任職。 天氣預測的專業器具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風向儀——相風銅鳥,即在空曠的地上立一根五丈高的杆子,杆子上裝一隻可靈活轉動的銅鳥,依據銅鳥的轉動方向便可確定風向。晉代的人們將張衡的銅鳥改為木鳥,這比銅鳥更加輕盈,可以預測更微小的風,多設置在城牆上以及天文、交通等部門。 當然,古人預測天氣大多還是靠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準確率相對較低,但這卻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許多天氣的預測方法對我們今天依然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尹字尋趣 新月 宋代的範仲允,在外省任職錄事,因為官小不能攜眷赴任,其妻在家日久思夫,便寫了一首《伊川令》寄去:西風昨夜穿簾幕,閨院添蕭索。最是梧零落,迤邐秋風過卻,人情音信難託。教奴獨守空房,淚珠與燭火共落。 妻子在抄寫的時候,不慎將詞牌中的那個“伊”字寫成為“尹”字。範仲允收到這首詞,讀後非常感動,只是對妻子將詞牌的字寫錯了很可笑,於是寫了一首詞寄回去。其中有一句用“調笑”的口吻說:“料想伊家不要人。”其意是戲說妻子把“伊”字寫丟了“人”字旁,是不想他這個“人”了。 妻子不甘示弱,又回了一首小詩,“將錯就錯”地解說道:閒將小書作尹句,情人不解其中意;共伊間別幾多時,身邊少個人兒睡。 其意是你不理解我寫丟“人”字旁的意思,那是要提醒你,我身邊少一個“人”兒睡。 範仲允讀後,被妻子的深情所打動,便辭官回家與妻子團聚。 清代順治年間,江南有一戶姓尹的人家,因為得罪了某人,這個人便寫了一首《尹字謠》戲弄尹家:伊無人,羊口是其;斬頭,滅口君,縮尾便成醜,直腳半開門;一根長轎槓,槓個死屍魂。 這一首歌謠每一句都是把......

古人是如何看天氣

看過一本書,介紹了一些,但我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可能也有一定道理。

1、清晨,太陽末出之前,看東方黑雲,如雞頭、龍頭、旗幟、山峰、車馬、星羅,如魚、如蛇、如靈芝、如牡丹,或紫黑氣貫穿,或在日上下者,主當日有雨,多在13~17時。

2、夜晚,看月亮顏色,或青或紅,主次日有雷雨。月亮周圍有白雲結成圓光,或大如車輪者(月暈),主來日大風。所謂"日暈則雨、月暈則風,何方有缺、何方有風"。又日"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礎潤者,即柱腳石是有水珠滲出,主不日有雨。結合現代情況有人總結出"暴熱生風、管潤生雨",即:突然暴熱數天,一兩日必有大風,自來水管管道上面有水珠滲出,擦去後仍滲出者,主一兩日內有雨。

3、星光閃爍,必定風作。白雲遮住北斗星的2~4小時。"天公作變,水面生靛",夏日水底生苔、水作靛青色,主有暴雨。水有泥腥味或有香味時,主雨水將至。下雨時,泥腥味甚濃者,一二日內難晴。

4、陰曆正月初七、初八,北風必定發。陰曆二月初三、三月清明、四月夏至、六月十二日主陰天或雨天。

5、雲向東,刮黃風;雲向南,雨漂船;雲向西,水滴滴;雲向北,晒乾麥。東風雖主降雨,然在黃梅時節,大伏之中,刮東風則天晴,秋日吹北風每每降雨,但秋夜吹北風則主天氣晴朗。

古代人們利用一一來預測天氣變化

古人根據陰陽五行的原理,將世界萬物分為陰、陽兩種狀態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種形式,依照陰陽五行的

轉化規律進行天氣預測,這反映了我們祖先洞察天地、認識事物的初始願望。我國出土的甲骨文上已經有風、雨、雪、雲、虹、雷等天氣現象,還利用占卜來預測天

氣信息,說明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認識到天氣對農牧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影響。

二十四節氣和農諺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先賢制定的一種指導農事的歷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基本形成,它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劃分的。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中就

出現了和現代名稱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後人總結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

後人根據二十四節氣和生產實踐總結出了更多的農諺,如“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等等。

看雲和風識別天氣

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種,對

預示著不同天氣的雲進行了簡單分類。古人還根據雲層的薄厚、顏色總結出了一系列天氣和氣象諺語,如“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還可以根據風來預測天氣,

“東風送溼西風乾,南風吹暖北風寒”,它說明不同的風會帶來冷暖乾溼不同的天氣。

根據動物預測天氣

動物的感覺系統相當敏銳,古人已經懂得根據動物的行為表現來預測天氣了。早晨蜘蛛網上有水珠表示天晴,這是因為天氣晴朗時早上溫度低,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掛在蜘蛛網上。燕子低飛、青蛙鳴叫、螞蟻搬家、蚯蚓出洞則都是下雨的前兆。

古代時,人們用甚麼方法預測天氣?

中國古代不像現在有天氣預報,一看電視或者上網就知道最近幾天的天氣預報怎麼樣了,但是古代人都是通過觀察天的變化就知道最近幾天的天氣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了。

其實不說古人,就是現在老一輩在農村的人也都有很多懂得的,因為他們要幹農活,對天氣也要有一定的掌握,我的母親出生在50年的,她雖然沒有很高學歷,但是也略懂這些看天氣,比如天上出什麼樣的雲就會下雨或者颱風、天色變化就會有什麼樣的天氣,以前小時候常常聽她說得都挺準的,我曾經問過她怎麼學來的?她說也是聽一些老人說的。到了今天,科學發達了,卻很少人懂得這些規律了,都是依賴天氣預報就行了。今日,與大家分享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一些“觀天術”,學一學這些規律,不用看天氣預報你也可以略知一二!或者,你也可以用來教給小孩,讓小孩子從小對大自然的變化有新的認識,這樣也可以提升小孩子的認知能力!

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

久晴大霧必陰,久雨大霧必晴。

十霧九晴。

太陽現一現,三天不見面。

天上鯉魚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夜星繁,大晴天。

河裡魚打花,天天有雨下。 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冷得早,暖得早。久晴鵲噪雨,久雨鵲噪晴。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棉花雲,雨快淋。空山回聲響,天氣晴又朗。

早晨下雨當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雲交雲,雨淋淋。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

東北風,雨太公。雷聲繞圈轉,有雨不久遠。

東邊日出西邊雨,陣雨過後又天晴 。

南風頭,北風尾。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

雞早宿窩天必晴,雞晚進籠天必雨。

晝霧陰,夜霧晴。小暑熱得透,大暑涼溲溲。

風靜天熱人又悶,有風有雨不用問。

瓦塊雲,晒死人。有雨山戴帽,無雨雲攔腰。

旱刮東南不下雨,澇刮東南不晴天。

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煙囪不冒煙,一定是陰天。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將有大雨到。

一日南風,三日關門.清早寶塔雲,下午雨傾盆。

先雷後雨雨必小,先雨後雷雨必大。

東風下雨,西風晴。日落雲裡走,雨在半夜後。

先下牛毛沒大雨,後下牛毛不晴天。

饅頭雲,天氣晴(淡積雲).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燕子低飛蛇過道,螞蟻搬家山戴帽。

一場春雨一場暖。

早怕東南黑,晚怕北雲推。

日落西山一點紅,半夜起來搭雨蓬。 七月北風及時雨。

早晨地罩霧,儘管晒稻穀。

早陰陰,晚陰晴,半夜陰天不到明。 螞蟻壘窩要下雨。

日落烏雲漲,半夜聽雨響。

四季東風四季晴,只怕東風起響聲。

東虹日頭西虹雨。

久雨西風晴,久晴西風雨。

雲行東,雨無終;雲行西,雨悽悽。

星星眨眼天要變。

早上朵朵雲,下午晒死人。

南風暖,北風寒,東風潮溼西風乾。

蜘蛛結網天放晴。

早晚煙撲地,蒼天有雨意。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

重霧三日,必有大雨。

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處暑有雨十八江、處暑無雨乾斷江。

早看東南,晚看西北。

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

天上灰布雲,下雨定連綿(雨層雲)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

黑豬過河,大雨滂沱(大塊碎雨雲) 炮臺雲,雨淋淋(堡狀高積雲).

處暑不下雨,幹到白露底。

雲行北,好晒穀;雲行南,大水漂起船。

早上紅雲照,不是大風便是雹。

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風雨。

天上鯉魚斑,晒穀不用翻(透光高積雲).

棉花雲,雨快臨(絮狀高積雲)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鉤捲雲) 魚鱗天,不雨也風顛(卷積雲).

南風不過午,過午連夜吼。

天上掃帚雲,三五日內雨淋淋(密捲雲) 雲自東北起,必定有風雨。

處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火燒烏雲蓋,大雨來得快(積雨雲) 雲從東南來,下雨不過響。

......

古人怎麼看天氣

我國古代氣象科學的成就

觀測天氣氣候的變化,是人類最早從事的科學活動之一。隨著人類文明的誕生,氣象科學開始萌芽。相傳我國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黃帝時代,就設有專人從事氣候觀測。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帝堯時代,還設立了專門掌管天文和氣象的官職(我國古代天氣和氣象是一起的),這一官職歷代相沿。到清朝時稱為“欽天監監正”,是掌管天文、氣象的最高政府官員。我國古代曾為世界氣象科學的發展做出過卓越的貢獻。

夏代(公元前22世紀━前17世紀):

夏代前期東夷石刻連雲港將軍崖巖畫中有與社石有關的正南北線,由此可以推斷二分二至。利用天象、物候進行農事活動。

商代(公元前17世紀至前11世紀):

很重視天氣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當時用 甲骨文表述風、雲、虹、雨、雪、雷等天氣現象,還利用占卜來預求天氣信息(可長達十天),有季節、八方位等概念。

西周時代(公元前11世紀━前8世紀):

能用土圭定方位,並知不論“雨、暘 <晴天> 、燠 <熱> 、寒、風”五類氣象狀況是否反常,均與農牧業生產有密切關係。在《詩經?幽風?七月》記有一年各月物候現象和知識,已有天氣諺語和氣候諺語的記載,。周初完成的< <夏小正> >一篇,為我國最早的物候學專著。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一書開始把天氣反常列史事記載的重要內容之一。秦國人醫和已將六種天氣(陰、陽、風、雨、晦、明)的反常作為病的外因看待。曾參(公元前505年至前435年)用陰陽學說解釋風、雷、霧、雨、露、霰等天氣現象的成因。管仲不僅認識到植物生長種類與地勢高下及地下水深淺的關係,還提出了齊國三十節氣的劃分。《孫子兵法》把天時(“陰陽、寒暑、時制也”)作為軍事勝負的五個重要因素之一。《易經?說卦傳》提出“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卦代表自然物。

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2年):

軍事氣象學有所發展。主張利用氣象條件戰勝之。莊周(公元前369年至前286年)指出風是空氣的流動,並提到日光和風可使水面悄悄蒸發。《黃帝內經?素問》說明季節、氣候、天氣與養生、疾病、病因、治療的關係,並提出候、氣、時、歲等 概念,其中涉及到一些氣象病因的人體病理學問題。

秦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是我國大統一時期,已規定各地需向中央政府上報雨情的法律制度(《秦侓十八種?田侓》)。規定各地雨後要及時書面報告受雨澤和受益(受 雨、抽穗)及受災(旱、澇、風、雨之災)的田地面積。《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類,對雲進行了簡單的分類。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19年):

在《淮南子?天文訓》中,首次列有和現代名稱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並提到測風儀器“俔、銅鳳凰、風銅鳥”三種測定風向儀器和“天平式土灰測溼計”。董仲舒在《董膠西集雨雹對》中指出雨滴大小疏密與風吹碰並雨滴的成度有關。王充在《論衡》中批駁當時關於雷電形成方面的迷信觀點,指出雷電形成與太陽熱力、季節有關,雷為爆炸所起。後漢應劭在《風俗通義》中提出了梅雨、信風等名稱。蔡邕在《月令章句》中對虹的形成指出,它是“陰陽交接之氣、著於形色者也。常依陰雲而晝見於日衝。無雲不見”。

三國時(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趙君卿注《周髀算經》,介紹了“七衡六間圖”,從理論上說明二十四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係。

晉代(公元281年━公元419年):

晉代相風木鳥(風向器)盛行,多裝置在城牆上及天文部門內,也有設在太僕寺(交通部門)的......

誰知道古代人怎麼用風箏測天氣?

我國古代氣象科學的成就

觀測天氣氣候的變化,是人類最早從事的科學活動之一。隨著人類文明的誕生,氣象科學開始萌芽。相傳我國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黃帝時代,就設有專人從事氣候觀測。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帝堯時代,還設立了專門掌管天文和氣象的官職(我國古代天氣和氣象是一起的),這一官職歷代相沿。到清朝時稱為“欽天監監正”,是掌管天文、氣象的最高政府官員。我國古代曾為世界氣象科學的發展做出過卓越的貢獻。

夏代(公元前22世紀━前17世紀):

夏代前期東夷石刻連雲港將軍崖巖畫中有與社石有關的正南北線,由此可以推斷二分二至。利用天象、物候進行農事活動。

商代(公元前17世紀至前11世紀):

很重視天氣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當時用 甲骨文表述風、雲、虹、雨、雪、雷等天氣現象,還利用占卜來預求天氣信息(可長達十天),有季節、八方位等概念。

西周時代(公元前11世紀━前8世紀):

能用土圭定方位,並知不論“雨、暘 <晴天> 、燠 <熱> 、寒、風”五類氣象狀況是否反常,均與農牧業生產有密切關係。在《詩經?幽風?七月》記有一年各月物候現象和知識,已有天氣諺語和氣候諺語的記載,。周初完成的< <夏小正> >一篇,為我國最早的物候學專著。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一書開始把天氣反常列史事記載的重要內容之一。秦國人醫和已將六種天氣(陰、陽、風、雨、晦、明)的反常作為病的外因看待。曾參(公元前505年至前435年)用陰陽學說解釋風、雷、霧、雨、露、霰等天氣現象的成因。管仲不僅認識到植物生長種類與地勢高下及地下水深淺的關係,還提出了齊國三十節氣的劃分。《孫子兵法》把天時(“陰陽、寒暑、時制也”)作為軍事勝負的五個重要因素之一。《易經?說卦傳》提出“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卦代表自然物。

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2年):

軍事氣象學有所發展。主張利用氣象條件戰勝之。莊周(公元前369年至前286年)指出風是空氣的流動,並提到日光和風可使水面悄悄蒸發。《黃帝內經?素問》說明季節、氣候、天氣與養生、疾病、病因、治療的關係,並提出候、氣、時、歲等 概念,其中涉及到一些氣象病因的人體病理學問題。

秦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是我國大統一時期,已規定各地需向中央政府上報雨情的法律制度(《秦侓十八種?田侓》)。規定各地雨後要及時書面報告受雨澤和受益(受 雨、抽穗)及受災(旱、澇、風、雨之災)的田地面積。《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類,對雲進行了簡單的分類。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19年):

在《淮南子?天文訓》中,首次列有和現代名稱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並提到測風儀器“俔、銅鳳凰、風銅鳥”三種測定風向儀器和“天平式土灰測溼計”。董仲舒在《董膠西集雨雹對》中指出雨滴大小疏密與風吹碰並雨滴的成度有關。王充在《論衡》中批駁當時關於雷電形成方面的迷信觀點,指出雷電形成與太陽熱力、季節有關,雷為爆炸所起。後漢應劭在《風俗通義》中提出了梅雨、信風等名稱。蔡邕在《月令章句》中對虹的形成指出,它是“陰陽交接之氣、著於形色者也。常依陰雲而晝見於日衝。無雲不見”。

三國時(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趙君卿注《周髀算經》,介紹了“七衡六間圖”,從理論上說明二十四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係。

晉代(公元281年━公元419年):

晉代相風木鳥(風向器)盛行,多裝置在城牆上及天文部門內,也有設在太僕寺......

古人主要是利用什麼來預測未來天氣變化

動物吧,不是有很多俗語麼。

說說古代人們是怎樣進行天氣預報的

今天的天氣預報是為了知道生活生產活動,方便安排行程,那你告訴我古人需要天氣預報嗎?

古代的人怎麼預測颱風要來了

許多地方性徵兆(包括天象和物象),在一定程度上,對臺風是否影響本地,能起到指示的作用.這些徵兆是我國勞動人民千百年和“老天”打交道的經驗積累,具體包括:

(1)長浪:又稱湧浪.當颱風還在較遠的海洋麵上時,在海邊就能看到從颱風中心傳播出來一種特殊的海浪,浪頂是圓的,浪頭並不高(通常只有一、二米高),浪頭與浪頭之間的距離比較長,與普通尖頂、短距離的海浪不一樣.長浪看上去渾圓,聲音沉重,節拍緩慢,每小時約傳播70-80公里.這種浪靠近海岸時,會變成滾滾的碎浪,常使海岸的水位升高,浪濤洶湧.當你在海岸邊看到這景象,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長浪越來越猛,這預兆颱風在向你處移來.

(2)海吼:海吼也稱海響或海鳴.颱風來臨前二、三天,沿海還可聽到海吼.其嗡嗡聲如遠處飛機的聲響,又如海螺號角或遠雷迴旋,在靜夜尤其清晰響亮.當聲響逐漸增強時,表明颱風已逐漸逼近;若聲響減弱,說明臺風漸漸離去.浙江舟山群島有一面臨大海的巖洞,在臺風來臨前幾天,會發生海響.漁民憑此預兆採取防颱措施,效果不錯.

(3)臺母:這是福建等沿海漁民根據天空現象測臺的一種經驗.當颱風中心距離海岸大約五、六百公里時,沿海漁民可以看到東方天邊散佈著象亂絲一樣有光的雲彩,從地平線象扇子一樣四散開來(這在氣象上稱輻輳狀捲雲),約有六、七千米高,且在早晨或晚上天空會出現美麗的彩霞.群眾稱做“臺母”,意思是說,看到這種雲霞,颱風就要來了.

(4)風纜:沿海漁民習慣把天空中的輝線,即從東方地平線向上輻射出的三、五條橫貫天穹的藍色條紋,稱為“風纜”.這是由於颱風區內有許多高聳的對流雲帶,當颱風接近時,陽光受地平線附近或地平線以下這種成行的積雨雲或濃積雲單體的遮蔽,就會在天空中出現一條條暗藍色條紋,有時它會橫穿天空,在太陽相對方向匯聚,隨著太陽上升而很快模糊消失.因此,看到“風纜”也是颱風將臨的徵兆.

(5)斷虹:閩粵沿海漁民中流傳一句諺語“斷虹現,天要變”.這個“天要變”是指颱風將襲擊並帶來狂風暴雨.斷虹也稱短虹,是出現於東南方海面上的半截虹.它沒有常見雨虹的孤狀彎曲,色彩也不鮮豔,通常在黃昏出現.因為斷虹是由於颱風外圍低空中的水滴折射陽光而形成的,所以看到斷虹則預示颱風將來臨.

(6)風向:漁民中流傳著“一斗東風三鬥雨”,“六月北風,水浸雞籠”等看風報臺風的經驗.諺語中所指的“三鬥雨”和“水浸雞籠”均是指颱風雨.這是因為颱風多半是來自東南方的廣大洋麵上.當某地受到颱風前半圈外圍氣流影響時,就常出現西、北、東這三個方位的風向,且要持續半天到一天以上時,即成為颱風的預兆.“東風轉北,搓繩縛屋”的諺語也是這個意思.然而,有時颱風來臨前,有的地方几乎是靜風,海面上平靜如鏡,月影清晰地倒映於海中,故也有“海底照月主大風”的經驗流傳於民間.這大風也是指因颱風侵襲時造成的.

(7)水母耳:水母是能聽到颱風與海浪之間產生的次聲波的海洋生物之一.頻率為8一13赫的次聲波,衝擊著水母“耳”(細柄上的小球)中的很小的聽石;聽石刺激“球”壁內的神經感受器.這樣,水母便隱約可聽到即將來臨的颱風怒吼聲,於是水母紛紛離開岸邊,遊向大海,以免被狂風巨浪砸碎.人們模擬水母特點製成的預報儀,由喇叭、接收次聲波的共振器、把振動轉變為電脈衝的壓電變換器以及指示器組成.把這套儀器設備安裝在船隻甲板上,喇叭作360度旋轉,旋轉自行停止時,喇叭所指的方向,就是颱風來的方向;指示器則表示颱風帶來風暴的強度.

(8)海火:颱風來臨前二、三天,可看到在海水錶面層發生點點、片片的磷光,不停地閃爍,時沉時浮,漁民們稱為“海火”或“浮海燈”.實際上這是......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人怎麼預測天氣?
古代人怎麼吹乾頭髮?
古代人怎麼保暖?
古代人怎麼釀白酒?
古代人怎麼計算時間?
古代人怎麼刮鬍子?
老年人怎麼預防中風?
人怎麼預防蜱蟲?
古代人怎樣傳遞信息?
電信怎麼取消天氣預報?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