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病毒是指?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計算機病毒是指( )。

C

計算機基礎知識考試與答案

三、單項選擇題(補充題)

1. 一個完整的微型計算機系統應包括_____。

A. 計算機及外部設備 B. 主機箱、鍵盤、顯示器和打印機 C. 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  D. 系統軟件和系統硬件

2. 十六進制1000轉換成十進制數是_____。 A. 4096   B. 1024    C. 2048     D. 8192

3. ENTER鍵是_____。 A. 輸入鍵    B. 回車換行鍵   C. 空格鍵     D.換檔鍵

4. 3.5英寸的軟盤,寫保護窗口上有一個滑塊,將滑塊推向一側,使其寫保護窗口暴露出來,此時_____。

A. 只能寫盤,不能讀盤 B. 只能讀盤,不能寫盤 C. 既可寫盤,又可讀盤  D. 不能寫盤,也不能讀盤

5. 3.5英寸盤的右下角有一塑料滑片,當移動它蓋住缺口時_____。

A. 不能讀出原有信息,不能寫入新的信息 B. 既能讀出原有信息,也能寫入新的信息

C. 不能讀出原有信息,可以寫入新的信息 D. 可以讀出原有信息,不能寫入新的信息

6. DRAM存儲器的中文含義是_____。

A. 靜態隨機存儲器   B. 動態隨機存儲器   C. 靜態只讀存儲器   D. 動態只讀存儲器

7. 在微機中,Bit的中文含義是_____。

A. 二進制位      B. 字     C. 字節       D. 雙字

8. 漢字國標碼 (GB2312-80) 規定的漢字編碼,每個漢字用_____。

A. 一個字節表示    B. 二個字節表示 C. 三個字節表示     D. 四個字節表示

9. 微機系統的開機順序是_____。

A. 先開主機再開外設   B. 先開顯示器再開打印機   C. 先開主機再打開顯示器  D. 先開外部設備再開主機

10. 使用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稱之為_____。 A. 源程序  B. 編輯程序  C. 編譯程序   D. 連接程序

11. 微機病毒係指_____。

A. 生物病毒感染 B. 細菌感染   C. 被損壞的程序   D. 特製的具有損壞性的小程序

12. 微型計算機的運算器、控制器及內存存儲器的總稱是_____。 A. CPU  B. ALU   C. 主機  D. MPU

13. 在微機中外存儲器通常使用軟盤作為存儲介質,軟磁盤中存儲的信息,在斷電後_____。

A. 不會丟失  B. 完全丟失  C. 少量丟失      D. 大部分丟失

14. 某單位的財務管理軟件屬於_____。 A. 工具軟件  B. 系統軟件    C. 編輯軟件  D. 應用軟件

15. 計算機網絡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它的最大好處在於_____。

A. 節省人力  B. 存儲容量大  C. 可實現資源共享 D. 使信息存儲速度提高

16. 個人計算機屬於_____。 A. 小巨型機   B. 中型機    C. 小型機    D. 微機

17. 微機唯一能夠直接識別和處理的語言是_____。 A. 彙編語言  B. 高級語言  C. 甚高級語言  D. 機器語言

18. 斷電會使原存信息丟失的存儲器是_____。 A. 半導體RAM  B. 硬盤    C. ROM   D. 軟盤

19. 硬盤連同驅動器是一種_____。 A. 內存儲器  B. 外存儲器 C. 只讀存儲器  D. 半導體存儲器

20. 在內存中,每個基本單位都被賦予一個唯一的序號,這個序號稱之為_____。 A. 字節 B. 編號  ......

計算機病毒的寄生性是指

寄生性 計算機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當執行這個程序時,病毒就起破壞作用,而在未啟動這個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發覺的。

計算機病毒其實就是一種程序,他能跟其他運行程序合併在一起而不被發現,當運行時就可以產生破壞等作用

計算機病毒是指什麼

計算機病毒是一些惡意代碼,目的在於破壞計算機系統中的軟件或硬件,使系統不能正常運行。

什麼是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借用生物病毒的概念。生物病毒可傳播、傳染,使生物受到嚴重的損害,甚至導致生物死亡。計算機病毒也如此地危害著計算機系統。目前,計算機病毒已成為社會的新“公害”。計算機病毒的出現及迅速蔓延,給計算機世界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嚴重地干擾了科技、金融、商業、軍事等各部門的信息安全。

計算機病毒是指可以製造故障的一段計算機程序或一組計算機指令,它被計算機軟件製造者有意無意地放進一個標準化的計算機程序或計算機操作系統中。爾後,該病毒會依照指令不斷地進行自我複製,也就是進行繁殖和擴散傳播。有些病毒能控制計算機的磁盤系統,再去感染其它系統或程序,並通過磁盤交換使用或計算機聯網通信傳染給其它系統或程序。病毒依照其程序指令,可以干擾計算機的正常工作,甚至毀壞數據,使磁盤、磁盤文件不能使用或者產生一些其它形式的嚴重錯誤。

我國計算機病毒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來自國外的一些應用軟件或遊戲盤等,如小球病毒、“DIR-2”病毒等,國外早有報道。另一個來源是國內,某些人改寫國外的計算機病毒或自己製造病毒。如“廣州一號”病毒為修改國外“大麻病毒”形成的變種,Bloody病毒則為國產病毒。病毒的蔓延很快,天天在產生。一臺電腦如果染上了病毒,可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性後果,有可能使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或者使至關重要的數據無法修復。

一般說來,電腦有病毒時,常常造成一些異常現象,例如,數據無故丟失;內存量異常減小;速度變慢;引導不正常;文件長度增加或顯示一些雜亂無章的內容等。有經驗的用戶可以利用技術分析法,來判定計算機病毒的發生。

目前,對付計算機病毒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利用工具軟件消毒;另一種是利用微機防病毒卡防毒。如國外的CPAV軟件、SCAV系列軟件,以及我國公安部不斷推出的Kill軟件等,一些軟硬件結合的防病毒產品,都給計算機用戶提供很大的幫助。可以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計算機反病毒技術必將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完善。

==================================================

計算機病毒

computer virus

一種依附在各種計算機程序中的一段具有破壞性、能自我繁衍的計算機程序。它通過軟盤、終端或其他方式進入計算機系統或計算機網絡,引起整個系統或網絡紊亂,甚至造成癱瘓。

1983 年 11月,在一次國際計算機安全學術會議上,美國學者F.科恩第一次明確提出計算機病毒的概念,並進行了演示。1984年他又發表了有關計算機病毒理論和實踐的文章,但當時並未引起學術界的重視。1987年發生了幾次計算機病毒事件,特別是1988年11月美國國防部的軍用計算機網絡遭受莫里斯病毒襲擊,病毒擴散速度之快、範圍之廣、損失之大,震驚了信息科學界人士,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1989年初,中國首次發現計算機病毒。由於多方面原因,病毒在中國的蔓延也比較廣泛。從全世界情況來看,1988 、1989 年是計算機病毒大量產生和繁殖的時期。從那時以後,新計算機病毒出現的數目大大下降,但計算機病毒仍不時肆虐於世界各地。編制病毒的技術在不斷提高,1992年出現了所謂的祕密型病毒和多型病毒,病毒檢測程序都無法發現它們。特別是多型病毒不斷變換特徵,可能會成為今後的嚴重問題。

世界上大約有1350種IBM 個人計算機病毒 ,200 多種Amiga病毒,35種Macintosh病毒,此外還有一些 Unix和大型主機病毒。德國的一位專家估計,大約有300 個基本病毒系列。

分類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方法很多,按其攻擊方式可......

計算機病毒是什麼意思啊?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是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的代碼,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計算機病毒的生命週期:開發期→傳染期→潛伏期→發作期→發現期→消化期→消亡期。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自我繁殖、互相傳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徵。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複製能力,它們能夠快速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複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

計算機病毒是什麼?

病毒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而在一般教科書及通用資料中被定義為:利用計算機軟件與硬件的缺陷,破壞計算機數據並影響計算機正定工作的一組指令集或程序代碼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5339.htm

最早的計算機病毒是什麼?

1983年11月3日美國計算機專家首次提出了計算機病毒的概念並進行了驗證。1987年,計算機病毒主要是引導型病毒,具有代表性的是“小球”和“石頭”病毒。當時的計算機硬件較少,功能簡單,一般需要通過軟盤啟動後使用.引導型病毒利用軟盤的啟動原理工作,它們修改系統啟動扇區,在計算機啟動時首先取得控制權,減少系統內存,修改磁盤讀寫中斷,影響系統工作效率,在系統存取磁盤時進行傳播.1989年,引導型病毒發展為可以感染硬盤,典型的代表有“石頭2”。 DOS可執行階段1989年,可執行文件型病毒出現,它們利用DOS系統加載執行文件的機制工作,代表為“耶路撒冷”,“星期天”病毒,病毒代碼在系統執行文件時取得控制權,修改DOS中斷,在系統調用時進行傳染,並將自己附加在可執行文件中,使文件長度增加。1990年,發展為複合型病毒,可感染COM和EXE文件。 伴隨,批次型階段1992年,伴隨型病毒出現,它們利用DOS加載文件的優先順序進行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是“金蟬”病毒,它感染EXE文件時生成一個和EXE同名但擴展名為COM的伴隨體;它感染文件時,改原來的COM文件為同名的EXE文件,再產生一個原名的伴隨體,文件擴展名為COM,這樣,在DOS加載文件時,病毒就取得控制權.這類病毒的特點是不改變原來的文件內容,日期及屬性,解除病毒時只要將其伴隨體刪除即可。在非DOS操作系統中,一些伴隨型病毒利用操作系統的描述語言進行工作,具有典型代表的是“海盜旗”病毒,它在得到執行時,詢問用戶名稱和口令,然後返回一個出錯信息,將自身刪除。批次型病毒是工作在DOS下的和“海盜旗”病毒類似的一類病毒。 幽靈,多形階段1994年,隨著彙編語言的發展,實現同一功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完成,這些方式的組合使一段看似隨機的代碼產生相同的運算結果。幽靈病毒就是利用這個特點,每感染一次就產生不同的代碼。例如“一半”病毒就是產生一段有上億種可能的解碼運算程序,病毒體被隱藏在解碼前的數據中,查解這類病毒就必須能對這段數據進行解碼,加大了查毒的難度。多形型病毒是一種綜合性病毒,它既能感染引導區又能感染程序區,多數具有解碼算法,一種病毒往往要兩段以上的子程序方能解除。 生成器,變體機階段1995年,在彙編語言中,一些數據的運算放在不同的通用寄存器中,可運算出同樣的結果,隨機的插入一些空操作和無關指令,也不影響運算的結果,這樣,一段解碼算法就可以由生成器生成,當生成器的生成結果為病毒時,就產生了這種複雜的“病毒生成器” ,而變體機就是增加解碼複雜程度的指令生成機制。這一階段的典型代表是“病毒製造機” VCL,它可以在瞬間製造出成千上萬種不同的病毒,查解時就不能使用傳統的特徵識別法,需要在宏觀上分析指令,解碼後查解病毒。 網絡,蠕蟲階段1995年,隨著網絡的普及,病毒開始利用網絡進行傳播,它們只是以上幾代病毒的改進.在非DOS操作系統中,“蠕蟲”是典型的代表,它不佔用除內存以外的任何資源,不修改磁盤文件,利用網絡功能搜索網絡地址,將自身向下一地址進行傳播,有時也在網絡服務器和啟動文件中存在。 視窗階段1996年,隨著Windows和Windows95的日益普及,利用Windows進行工作的病毒開始發展,它們修改(NE,PE)文件,典型的代表是DS.3873,這類病毒的機制更為複雜,它們利用保護模式和API調用接口工作,解除方法也比較複雜。 宏病毒階段1996年,隨著Windows Word功能的增強,使用Word宏語言也可以編制病毒,這種病毒使用類Basic語言,編寫容易,感染Word文檔等文件......

計算機病毒的本質是什麼??

您好:

計算機病毒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個被控端軟件,這個被控端軟件可以在一定情況下躲開安全軟件的掃描潛入進系統中,對中毒的電腦進行遠程操控、遠程監控和盜取密碼等操作,您可以使用騰訊電腦管家保護您的電腦防止中毒的哦,騰訊電腦管家是擁有本地病毒查殺引擎、雲查殺引擎等4+1殺毒引擎的專業殺毒軟件哦,您可以點擊這裡下載最新版的騰訊電腦管家:騰訊電腦管家最新版下載

騰訊電腦管家企業平臺:zhidao.baidu.com/c/guanjia/

什麼叫計算機病毒

一、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被明確定義,病毒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而在一般教科書及通用資料中被定義為:利用計算機軟件與硬件的缺陷,由被感染機內部發出的破壞計算機數據並影響計算機正常工作的一組指令集或程序代碼 。計算機病毒最早出現在70年代 David Gerrold 科幻小說 When H.A.R.L.I.E. was One.最早科學定義出現在 1983:在Fred Cohen (南加大) 的博士論文 “計算機病毒實驗”“一種能把自己(或經演變)注入其它程序的計算機程序”啟動區病毒,宏(macro)病毒,腳本(script)病毒也是相同概念傳播機制同生物病毒類似.生物病毒是把自己注入細胞之中。

參見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5339.htm

相關問題答案
微機病毒是指?
計算機病毒是指( )。 ?
看網頁手機病毒是什麼?
手機有病毒是怎麼回事?
微信中病毒是什麼情況?
計算機病毒特點是什麼?
手機中病毒是什麼樣?
防治計算機病毒如何?
如何清除蘋果手機病毒?
比勒索病毒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