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心理疾病嗎?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拖延症是一種心理疾病麼說明文

通過對經常拖延的人的大腦掃描,科學家發現這些人的前額葉皮層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或低活動性,這導致他們不能很好的過濾來自其他方面的刺激,注意力容易渙散,進而導致處理事物能力的下降,也就是拖延症了。可見拖延症真的不只是父母口中的“你就是不願意幹”這麼簡單,不過話雖如此,我們也不能因此就放棄治療,除了病理性的前額葉損傷之外,我們可以通過鍛鍊來刺激前額葉的功能,比如合理安排工作計劃,避免外界干擾,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並強迫自己完成等等。通過持續性的刺激,前額葉的興奮性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慢慢的我們也就不拖延了。對於孩子來說,如果父母發現他一直都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任何事,除了督促他之外,還要儘早去醫院檢查一下比較好,也許他真的不是“不想做”,而是因為大腦生病,“不能做”。

拖延症是一種精神或者心理疾病嗎

拖延症取意“將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既不是精神疾病,也不是心理疾病,是一種常年累積的壞習慣。

治療拖延症具體做法:

1、 時刻提醒。將你工作或學習的最終期限或約會日期寫下來,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對於特別重要的事情,用熒光筆重點標註一下。

2、將工作或學習安排在一天當中效率最高的時候。

3、給自己設個最後期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時完成的任務,往往在最後一刻都能完成。

4、將工作或學習分出輕重緩急,重要的馬上就做。當一大堆工作都攤在你面前時,你就不知道該從何做起了。

5、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或學習,其餘工作你就會在輕鬆的心態下完成。

6、勞逸結合

7、將龐雜的工作或學習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8、避免工作或學習被打斷。集中精力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或學習。

9、計劃不要變來變去。一旦你給自己制定了計劃,就嚴格遵循它。不要為了使計劃更完美,而中途添加新的內容。

10、當按時完成計劃時,及時進行獎勵。

拖延症是心理問題,還是個人意志問題

拖延症,如果不太嚴重的話,幾乎每個人都會有的,比如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者認為自己晚些做也可以完成的事情這些,實在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才需要治療的。

拖延症是病嗎?

如果您不是天生懶惰,沒有進取心的那種人,而是非常想努力,但就是各種理由拖延,那算是心理障礙,可以通過心理輔導來改變的。

心理學上,除了強迫症、拖延症,還有什麼症?

癲癇

喜歡拖延拿心理學怎麼解釋

——從精神心理學的角度來觀察個體的"拖延"行為,一般認為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個體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調查顯示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並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現這種狀態,需要引起重視。

——形成拖延症的具體原因尚不清楚,一種觀點認為,拖延是由一種或數種相對穩定的人格特徵造成的,個體在各種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都可能拖延;另一種觀點認為,拖延多是由環境決定的不穩定因素造成。

—— 一、導致拖延症的因素

——1、環境因素

——拖延者的拖延行為與完成任務所受的時間壓力和來自外界的娛樂方面的誘惑有關。拖延者往往難以抵制外界的誘惑尤其是娛樂方面的誘惑,從而導致了拖延行為;

——2、任務特徵

——(1)、任務難度 任務的難易程度會影響個體拖延行為的發生,任務越複雜,人們越容易拖延,當個體認為某項任務超出自己的能力時,由於缺乏對成功的控制感,通常會採用拖延的方式推遲或逃避執行該項任務

——(2)、獎懲時限 任務的獎懲時限也影響任務的完成。如果任獎賞及時,會減少任務完成時間的拖延。

——(3)、任務的厭惡程度 對於可能帶來令人乏味、產生挫敗感和怨恨的任務,人們會首先選擇迴避,如果不能迴避,就會盡可能地推遲面對;

——3、個體差異

——(1)、非理性的觀念 如果個體認為迴避失敗動機高於追求成功動機時,個體將傾向於以拖延的方式逃避可能的失敗。

——(2)、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從心理層面分析,部分人對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導致拖延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工作上曾遭遇過重大挫敗,對自己不夠自信的人,容易產生逃避心理,不斷地推遲完成任務。

——(3)、自我設阻 拖延者從事某任務時,經常會因為某些外界刺激因素推遲開始任務的時間;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也更容易出現中斷該任務去進行其他活動的情況,並且不斷地推遲任務的繼續。

——(4)、焦慮 在遠離期限時,拖延可以讓個體焦慮減少,但隨著任務期限的臨近,拖延者會體驗到更多的焦慮。

——(5)、衝動 衝動有時可以激勵人們追求一些東西,但是過分活躍可能導致做決定太快、注意範圍縮小的情況,這些將導致個體拖延行為。由於衝動讓人更多關注即時激勵,而忽略長期責任,因而衝動的人們更可能拖延。

——(6)、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傾向與拖延之間存在正相關。完美主義可分為積極完美主義和消極完美主義,積極完美主義者會積極尋找方法完成學習任務以達到理想的成績,而消極完美主義者則更多采用拖延來逃避失敗。

—— 二、干預措施

——(1)、改變認識

——拖延與一些認知心理呈負相關,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改變這些不正確的認知,如運用積極暗示、增加成功體驗和放大優點等方法獲取自信;改變完美主義,幫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務帶來的益處。

——(2)、積極情緒和調節動機

——可以通過適當休息,轉移注意力,適當地放鬆娛樂等來轉換心情,獲得暫時的積極情緒,不能逃避現實,忽視長遠利益和問題的根本解決。在動機方面,任務性質中的任務厭惡影響拖延,所以需要將厭惡的任務轉換為喜歡的任務或附加一些獎勵。

——(3)、增強自我效能感

——增強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拖延的發生。鼓勵個體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對自己進行自我管理,積極監控自己的行為並評估干預期。

——(4)、發揮群體的作用

——群體氛圍可以為成員提供一種特殊的情境,充滿理解、關愛、信任,這種環境的變化必將引起個體行......

拖延症是怎麼造成的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將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但日積月累,特別影響個人發展。拖延現象現已成為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該詞的最初亮相是在愛德華·霍爾出版於1542年的書裡。幾乎是相同的年代,正處於明清交替的中國,一位名叫錢鶴灘的學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聖經從希臘文翻譯為英文的過程中,拖延更多被譯成“罪過(sin)”,直到工業革命後,拖延才逐漸具有了現在的含義,被視為“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執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不過“拖延症”正式成為病症,國外的研究不過才一二十年。

單純的做事拖拉或是懶得去做,只能定義為“拖延”,也僅是一種壞習慣,改正它並不難。

當“拖延”已經影響到情緒,如出現強烈自責情緒,強烈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伴生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時,才能稱之為“拖延症”。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種deadline過後突然一下放鬆的感覺,而且拖延的結果有時反而挺好。這種時候,會在心裡表揚自己很有“效率”。同時,長期這樣下來,儘管不願承認,但潛意識裡確實覺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時間成績卻平平,會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於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強化的拖延。

形成原因

一個人認為自己5天之內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離期限還有15天的時候一點不著急,直到最後只剩5天了才開始。 這種緊迫感和焦慮往往促發人的鬥志,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只有在壓力狀態下才有做事情的狀態。最後拿到成績的時候,成績往往不是很差,這樣子就強化了自己最適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壓的狀態下工作的心態,並且對以後的行為不斷進行自我暗示。

相關研究

摺疊專家研究

哥倫比亞大學組織心理學系的教授安吉拉認為:“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情形”屬於消極的拖延。在《對拖延的再思考:態度和行為中”積極拖延”的正面效果》一文中,她將拖延區分成兩種狀態:消極拖延和積極拖延,相比之下,後者往往更喜歡在壓力下工作,這樣他們可以做出更深思熟慮的決定,並更及時地實行。

除了焦慮和逃避控制,常與拖延聯繫起來的,還有完美主義。法拉利教授認為,某些拖延行為並非拖延者缺乏能力或不夠努力,而是某種形式的完美主義或求全觀念的反映,他們共同的心聲是”多給我一些時間,我可以做得更好”。

關於“拖延症”的研究也處在“拖延”中。國外對“拖延”的研究也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國內則一直缺乏這方面的研究。關於“拖延”的界定,一直沒有一個研究者普遍接受的定義,也從未形成一個全面的理論。但拖延無時不在。

摺疊生理學根源研究

關於拖延的生理學根源研究,目前(指2009年)大多圍繞前額葉皮層的功能。這個腦區負責大腦的執行功能,比如計劃、衝動的控制和注意力,還起到過濾器的作用,降低來自其他腦區分散注意力的刺激。前額葉皮層的損傷或者低活動性,會導致過濾雜擾刺激的能力降低,進而使處理任務的組織能力變差。

摺疊拖延症的類型

哥倫比亞大學組織心理學系的教授安吉拉將拖延區分成兩種狀態:消極拖延和積極拖延,相比之下,後者往往更喜歡在壓力下工作,這樣他們可以做出更深思熟慮的決定,並更及時地實行。

弗拉里博士定義了三種基本的拖拉者:

* 鼓勵型,或者說找刺激型,他們盼著最後幾分鐘忙碌帶來的快感

* 逃避型,他們迴避失敗的恐懼,甚至害怕成功,但實際上他們非常關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他們更希望別人覺得他不夠努力而不......

拖延症的本質是什麼? 10分

是因為多次拖延後給人的好處或至少沒有給人什麼壞處之後形成的習慣性心理,當然它更是人類更深層次的惡勞好逸本性的表現!

相關問題答案
拖延症是心理疾病嗎?
話太多是什麼心理疾病?
拖延症是什麼?
什麼叫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吃什麼藥?
心理疾病有哪些?
什麼是拖延症?
什麼是心理描寫?
什麼是心理品質?
眼科水眼是什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