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肖邦?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肖邦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弗雷德裡克·弗朗索瓦·肖邦 (法語: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波蘭作曲家和鋼琴家,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1817年肖邦一家搬到了華沙。肖邦在波蘭被視為神童,1816年6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從小就展現出他驚人的音樂天賦,7歲時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調和G小調波蘭舞曲創作於1817年,體現出肖邦不同尋常的即興創作能力,他在華沙被譽為“第二個莫扎特”。

1818年,8歲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樂會上演奏了阿達爾伯特·吉羅維茨的作品,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臺演奏,從此躋身波蘭貴族的沙龍。

1848年肖邦在巴黎舉辦了他的最後一次音樂會,此後他訪問了英格蘭和蘇格蘭,本打算11月在倫敦在舉行幾場音樂會和沙龍演出,但由於肺結核病情嚴重不得不放棄這些計劃返回巴黎。

1849年他的病情加重,已無法繼續授課和演出,最終於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時年39歲。

肖邦一生創作了大約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鋼琴曲,約56首瑪祖卡舞曲、27首練習曲、26首前奏曲、15首圓舞曲、12首波洛奈茲舞曲、4首民謠、4首諧謔曲、20首夜曲、2首鋼琴協奏曲和3首鋼琴奏鳴曲。

肖邦是什麼樣的人?

音樂天才簡介

弗雷得利克·肖邦

又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裡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職業:作曲

所屬地區:波蘭

生日:1810年3月1日

稱號:鋼琴詩人

代表作:馬厝卡舞曲、圓舞曲

生平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於華沙郊區熱拉佐瓦沃拉。父親原籍法國,是華沙一所中學的法語教師,後來開辦了一所為來華沙學習的外省貴族子弟的寄宿學校。母親是波蘭人,曾在一個貴族親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肖邦幼年時向一位捷克音樂家W.日夫尼學習鋼琴,8歲時開始公開演奏。1824年師從德國音樂家、華沙音樂學院院長J.A.F.埃爾斯納學習音樂理論。1826年中學畢業後入華沙音樂學院學習,同時開始了他的早期創作活動,1829年畢業於該院。當時正值波蘭民族運動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對外國奴役、爭取自由獨立的民族鬥爭對青年肖邦的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愛國熱忱。1830年3月肖邦在華沙演出了自己的早期代表作《第二鋼琴協奏曲》(f小調),同年10月在告別華沙的音樂會上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鋼琴協奏曲》(e小調),均獲得成功。11月2日肖邦攜帶一抔朋友們贈送的波蘭泥土離開華沙,出國深造,從此永遠離開了祖國。12月初在維也納逗留期間得知華沙爆發起義的消息,他為未能參加這次起義而焦急。當時曾想返回波蘭參加鬥爭,被友人勸阻,未能實現。次年初在赴巴黎途經斯圖加特時得知起義遭沙俄鎮壓、華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強烈震撼,這些,都在他當時的創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記。抵巴黎後,他放棄了去倫敦的計劃,在巴黎定居,從事鋼琴演奏教學和創作活動。在這裡他除了與流亡巴黎的波蘭僑民密切交往之外,還結識了西歐文藝界許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波蘭流亡詩人A.密茨凱維奇,德國詩人H.海涅,法國畫家E.德拉克洛瓦,意大利音樂家V.貝利尼,匈牙利音樂家F.李斯特等人。這些交往對肖邦精神生活的影響是不能低估的,特別是同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關係,對肖邦的思想、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們從1838年同居到1846年關係破裂,前後共生活了8年。從30年代初抵巴黎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藝術高度成熟,在創作上獲得了極其豐碩的成果。從1846年起肖邦的創作開始出現衰退的趨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40年代波蘭民族運動的幾次挫折,使對此一直抱著熱烈期望的肖邦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擊,深深陷入了失望和消沉的情緒之中;同喬治·桑之間愛情的破裂,故鄉親人和摯友的相繼去世,自己健康情況的不斷惡化,這一切都給他的身心造成深深的創傷,加重了他的悲哀和孤獨。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國逗留了一段時間,從事短期的教學和演奏活動。在那裡他為流亡國外的波蘭僑胞開了最後一次演奏會。回巴黎後健康情況急劇惡化,1849年10月17日逝世於巴黎寓所,臨終時囑咐死後將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波蘭安葬。

創作時期

肖邦的創作可分為4個時期,即華沙時期、華沙起義時期、在巴黎的全盛時期、晚期。

華沙時期(早年~1830) 這一時期的創作除少數作品外,在肖邦的整個創作中不佔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創作的起點,其中已經閃耀著民族感情和民族風格的光輝,這在他的《d小調波洛奈茲舞曲》(1827)鋼琴與樂隊合奏的《降E大調大波洛奈茲舞曲》(1831)《C大調馬祖卡舞曲》(1829) 《F大調馬祖卡舞曲》(1829)、鋼琴與樂隊合奏的《波蘭主題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維亞克舞曲風格迴旋曲》(1828)中都有鮮明的體現。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兩部鋼琴協奏曲。這兩部作品富於浪漫主義氣質,對愛情生活的體驗,對幸福的熱......

肖邦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弗列得利克·肖邦

弗利得利克·肖邦(1810一1849)生於華沙的近郊熱里亞佐瓦·沃利亞。他的父親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國人,後遷波蘭,曾參加過1794年波蘭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1746—1817)領導的反抗侵略者的起義。起義失敗後流落華沙,靠教學等工作度日。後來,他又在家中開設了一所寄宿學校。從此,他就不再參與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但是,他和華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有較密切的來往,這對小肖邦的思想成長是有影響的。

肖邦從小就顯示出特殊的音樂才能,不僅能彈鋼琴,並能作曲。七歲時,就發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小調波蘭舞曲。八歲時,他舉行了第一次公開的演奏。從此,肖邦就以鋼琴演奏"神童"的身分,經常被華沙的貴族邀請去演奏,一時成為貴族沙龍中的寵兒。1825年,前來華沙蔘加波蘭議會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也出席了肖邦的一次演奏會,還賜給了肖邦一枚鑽石戒指。肖邦童年、少年時代的這些經歷,和他此後的遭遇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肖邦在少年時代,還接觸到波蘭城鄉的民間音樂以及不少波蘭愛國人士的進步思想。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為音樂學院的學生,與不少思想進步的師生交往。這些年裡,肖鄭經常去鄉間度假。他欣賞祖國的自然風光,傾聽農民的歌唱、奏樂,參加鄉村的舞會和婚禮。祖國的文化、民族民間的音樂,就像種子一樣,播種在肖邦的心田裡。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中的波蘭,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但也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民族。1772、1793、1795年,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個強國對弱小的波蘭進行了三次瓜分。他們瓜分波蘭的領土,奴役波蘭的人民,還想扼殺波蘭人民的民族意識,以 使他們能長久地統治下去。可是,正如一首波蘭愛國歌曲所唱的:"波蘭不會滅亡!"波蘭人民始終堅持著不屈不撓的愛國鬥爭。十九世紀上半葉波蘭進步的、民族的浪漫主義文藝,對這個鬥爭 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當時,波蘭湧現出一批愛國的思想家和文藝家。他們主張文藝要有鮮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熱愛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內容,要有豐富的情感色彩。這些思想對肖邦有著深遠的影響。肖邦的朋友、波蘭詩人維特維茨基在給肖邦的信中寫道:"你只要經常記著,民族性,民族性,最後還是民族性......正象波蘭有祖國的大自然一樣,也有祖國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內在的、祖國的音響,雖然並不是每一顆心都能聽到它的聲音。"他一再囑咐肖邦,要"為了人民,通過人民!" 肖邦的老師埃爾斯納也對肖邦說:"你是天才,為人民而寫作吧, 要寫得有通俗性、民族性。"這一切,給肖邦以後的思想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它不僅打擊了歐洲反動"神聖同盟"的封建統治,也對歐洲各國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這時,波蘭的愛國力量又重新振奮起來,祕密的愛國組織也活躍起來。他們不顧反動當局的逮捕、鎮壓,醞釀著新的起義。正是在這樣一種動盪不安的形勢下,肖邦的親人、老師和朋友們敦促著肖邦出國去深造,並通過他的音樂創作和演奏去為祖國獲取榮譽。為此,肖邦處於激烈的思想鬥爭之中,愛國心使他想留下;事業心又使他想離去。他寫道:“我還在這裡,我不能決定啟程的日子。我覺得,我離開華沙就永遠不會再回到故鄉了。我深信,我要和故鄉永別。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麼可悲的事!” 離別的痛苦、永別的預感折磨著他,但是,親友們的勉勵、囑咐和期望又鼓舞著他,使他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去國外用藝術來歌頌祖國和自己的民族,為此他又感到激動。他寫道:"我願意唱出一......

肖邦是什麼樣的人 10分

什麼樣的肖邦?

當肖邦走進巴黎金碧輝煌的貴族沙龍的時候,人們在沙龍裡可以看到大作家巴爾扎克、雨果、繆塞、海涅、大仲馬、司湯達和喬治·桑等在高談闊論;可以欣賞大畫家安格爾、德拉克羅瓦、魯索等的曠世傑作,可以聆聽大音樂家李斯特、羅西尼、門德爾鬆、舒曼無與倫比的演奏。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顆耀眼的明星,而這些明星聚集在一起就像是一個群星燦爛的天空。肖邦這個異鄉人初來乍到,還不為人所知。這一天,肖邦即席彈了許多曲子,他彈得興高采烈,完全沉浸在樂曲中,把聽眾也忘記了。當他盡興彈完,擡起頭來,他這才發現一雙熱情的眼睛正凝視著他。這位女性穿得很樸素,優雅而嫻靜地坐在他的鋼琴旁邊。她並不漂亮,身材矮小,已經開始發胖,但她有一雙美好的眼睛和一個高高的哲學家的前額,給人一股男子氣概。她就是李斯特請來的喬治·桑。喬治·桑第一眼就對肖邦的氣質發生了興趣。可是,肖邦卻沒有立刻喜歡她。他甚至還向朋友講過這樣的話:那個喬治·桑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女人,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是女人,我非常懷疑這件事.肖邦在遇到喬治·桑之前,在孤寂中生活,又無法擺脫對愛情的渴望。憂鬱的陰影籠罩著他。思想變得懦弱,想像變得蒼白,靈感漸漸枯竭。他需要一種強烈的愛情來喚醒他心底的熱情,在他無力的手指中重新注入藝術的生命力。他那乾枯的心田期待著愛情雨露的滋潤。肖邦的感情防線在桑夫人的進攻下很快就全線瓦解。他們相愛了。整個巴黎為之驚訝。善意的勸告和惡意的攻擊都無濟於事,他們情投意合。他愛上這個女人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可悲的。他需要這樣的女人。這個男子氣的女人正是這個女人氣的男人的必不可少的補充。真正的朋友們都為肖邦高興,因為愛情不僅使他顯得英俊健康,而且情緒活躍,感覺良好,充滿自信。過去的神情恍惚、憂鬱傷感竟然一掃而空。肖邦來到桑夫人在諾罕的莊園。這是一個典型的法國鄉村,與肖邦的故鄉有著完全不同的風味,在風景優美的草原上,坐落著這幢石頭房子,晚上,從田野的遠處傳來牧羊人粗獷的奇特的歌聲,這些都使肖邦激動不已。肖邦多年來第一次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時期了。肖邦創作上成熟、智慧和力量的全盛時期也終於來到了。如果,沒有喬治·桑的愛情,沒有受到喬治·桑周圍那一群大作家朋友的影響,他卓越的才華可能也不容易開花結果,達到高度的藝術境界。在這個時期裡,他寫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他意識到這是隨桑夫人的愛而帶來的平靜的心境和平靜的創作環境的結果。肖邦的生命化成了音樂,但他的生命力則在一天天衰退。桑夫人戲謔地稱呼他:“我親愛的屍體。”肖邦幾次嚐到了死亡的滋味,也逐漸變得過分敏感,充滿恐怖的幻想,他的思想總是集中在死亡上面。而桑夫人仍然是生氣勃勃,永不滿足。他們不得不分手了,他們一起共同生活了九年。有人說,是喬治·桑點燃的愛情之火,使肖邦的創作天才燃燒起來。也有人說,是這個女人過於熱烈的愛情使肖邦的疾病更趨惡化,英年早逝。有人讚美她是偉大的女性。也有人詛咒她是放蕩的淫婦。有人歌頌音樂和文學的聯姻。也有人痛斥這不相稱的結合。但是,誰也無法否認,他們共同生活的九年是肖邦一生中最重要的藝術創作階段,是他最光輝的創作力高峰期。而肖邦與喬治·桑分手之後,他再也沒有寫出任何一部重要的作品。肖邦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對喬治.桑只有愛情,他不能忘記喬治·桑。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說:“我真想見她一面...”喬治.桑----抽著雪茄,穿著男人衣服,款待著一批批文學巨匠的著名小說家、政治活動家,反對王政、傳統和習俗;有強烈統治欲性格,目標是改造不公正的世界。肖邦----纖弱、文雅、言談柔和,一副貴......

怎樣讚美肖邦?

偉大的波蘭音樂家 作曲家

代表作:馬祖卡舞曲、圓舞曲,葬禮進行曲

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從六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在七歲時寫了《波蘭舞曲》,八歲登臺演出,十六歲時加入了華沙音樂學院作曲班,不滿二十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後半生正值波蘭亡國,在國外度過,創作了很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作品,以此抒發自己的思鄉情、亡國恨。其中有與波蘭民族解放鬥爭相聯繫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敘事曲》、《bA大調波蘭舞曲》等;有充滿愛國熱情的戰鬥性作品,如《革命練習曲》、《b小調諧謔曲》等;有哀慟祖國命運的悲劇性作品,如《降 b小調奏鳴曲》等;還有懷念祖國、思念親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與幻想曲。

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鋼琴詩人”。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出,為貴族演出。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他的音樂象“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臨終囑附姐姐路德維卡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肖邦的性格是一個怎樣的人? 5分

肖邦是一個沉默寡言內向的人

肖邦是個怎樣的人,他的哪些作品更好?他的風格又怎樣啊?

肖邦,波蘭作曲家,有一半的法國血統。他的父親從法國移居華沙,教貴族子弟學法語。肖邦在孩童時代就顯示了音樂天才,並就學於新成立的華沙音樂學院。在校期間,他戀上了年輕的歌手康斯坦西婭.格拉特科芙斯卡。十九歲時他寫下了《f小調鋼琴協奏曲》,據說就是這位少女激發了肖邦的創作靈感。1831年9月,肖邦來到巴黎,他的餘生便和這座城市的藝術生活聯繫在一起。肖邦在沙龍中與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來往,如音樂家李斯特、柏遼茲,文學家雨果、巴爾扎克、喬治?桑、海涅,畫家德拉克洛瓦。通過李斯特,肖邦結識了"有一雙憂鬱的眼睛"的奧羅爾?杜德旺夫人,也就是聞名於世的小說家喬治.桑。肖邦對她的第一印象並不好,但不久就被她的魅力征服。在一種他從未經歷過的激情支配下,他的音樂想象力達到高度興奮的程度。其後的八年中,每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諾昂喬治.桑的別墅裡度過的。這些年也是肖邦創作最旺盛的時期。

但他的健康逐漸變壞,他和喬治.桑的關係也走向破裂。在他最後的信件充滿了孤獨的絕望。1848年他在英國演出,返回巴黎後幾個月便逝世了,時年三十九歲。他的葬禮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禮進行曲》中舉行。他被安葬在拉雪茲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蘭的泥土。

肖邦是浪漫主義時代最有獨創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絕不會把他的風格與其他人的相混淆。

在第一流的藝術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創作生活集中於鋼琴上的大師。從一開始,他的想象就獻給了鍵盤,他在這狹窄的結構中創造出了一個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鋼琴的侷限性也轉變成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時間長度的持續音當然是鋼琴的主要侷限,肖邦卻巧妙地克服了這些侷限。對於現代鋼琴風格的形成,他的功績是不下於任何其他音樂家的。

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寬的和絃持續下去,形成縈繞著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訴學生:"必須讓每個音符都歌唱起來。"在他的音樂中,精緻的裝飾——顫音、裝飾音、輕盈的過渡句——魔術般地把那些單音延長了。所有這些總是安排得很順手的,音樂幾乎像是自己演奏出來的。

在肖邦的身上,母親的血統佔著優勢,他是在自己的音樂中強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的第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從此以後,斯拉夫民族因素歸入了歐洲音樂的主流。在肖邦的戰爭氣氛的波羅涅茲中,波蘭民族的血液沸騰得格外有力,它們那矯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猶如折彎的鋼條。那騎士般的瑪祖卡閃爍著火熱而輝煌的姿態;甜蜜的柔情和風趣的賣俏貫穿在圓舞曲之中。除了這些精神化了的舞曲形式之外,肖邦還寫了幻想曲、諧謔曲、敘事曲、即興曲、前奏曲、奏鳴曲。他抒發感情有時象魔鬼般地神祕莫測,有時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銷魂,但卻永遠是心血溫暖而譁祥的。通過他的抒情而成為一種普遍語言的靈性在他那些光輝燦爛的練習曲中慶祝著最大的勝利,而那些夜曲則是他在孤獨中的夢幻,他向靜夜傾訴著一個人的最懇切的渴望。他雖然在表面上是幸運的寵兒,但實際上,卻和他那浪漫主義的許多同代人一樣,也是一個飽經生活苦難的人。

肖邦是怎麼樣的人物?

簡介

弗雷得利克·肖邦

又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裡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職業:作曲

所屬地區:波蘭

生日:1810年3月1日

稱號:鋼琴詩人

代表作:馬厝卡舞曲、圓舞曲

鋼琴詩人

1810 年生於波蘭華沙近郊小鎮澤拉左瓦??沃拉村,父親是法國人,從事教師工作,母親是波蘭沒落貴族後裔。因此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蕭邦是波蘭人,但是從身世看來,蕭邦其實具有法國血統,而且蕭邦一生前二十年是在波蘭度過,後二十年則生活在法國,波蘭和法國兩個國家對於蕭邦的性格以及作品風格都具有相當程度影響。蕭邦父母一共生了四個孩子,蕭邦行二。雖然家境並不富有,但是父母總是想辦法給孩子們舒適的生活,因此蕭邦的童年非常愉快。蕭邦在三、四歲時即經常自行玩弄家裡的鋼琴,父母見他對音樂如此有興趣,開始教他一些基本音樂知識。

蕭邦六歲時隨鋼琴師齊尼夫學琴,蕭邦進步神速,八歲時公開演奏了一首協奏曲,自此被視為音樂神童,成了華沙上流社會寵兒。

十二歲時蕭邦拜華沙音樂院院長艾爾斯納為師,原本想學作曲,但艾爾斯納卻看出蕭邦具有獨特天份,因此並未用傳統刻板的作曲法限制他的思維,沒多久艾爾斯納便停止對蕭邦傳授,蕭邦以後也就沒再正式向其他老師學習過,一切都是靠自己摸索。蕭邦日後被樂評家批評在管絃樂寫作上有缺失,其實也正反映出他作曲技法訓練不足。不過若從另一角度來看,蕭邦能夠跳出傳統作曲法則的束縛,依著自己的天賦創造出與眾不同的鋼琴音樂,卻也不能不歸功於艾爾斯納的慧眼。

十五歲時蕭邦首次出版作品,並積極從事演奏活動。十七歲時以一首採自莫扎特歌劇 " 唐 . 喬凡尼 " 的變奏曲,贏得舒曼傳頌至今的樂評:「紳士們,請脫帽……一位天才,……我在蕭邦偉大的天分、高尚的目標和他的大師級作品前俯首」。十八歲前往柏林舉行了幾場演奏會,也彈奏一些自己的作品,獲得相當好評。十九歲時首度前往嚮往已久的維也納,維也納音樂界對他頗表歡迎,使他對未來充滿希望。

在他返回波蘭途中,又遊歷了布拉格、德勒斯登等地,增廣不少見聞。二十歲時蕭邦再度拜訪維也納,當抵達維也納沒多久便爆發波蘭抗俄戰爭,和他一同到維也納的朋友都相繼回國參戰,蕭邦希望隨友人一起回國為祖國效力,但父母認為他體格太弱恐怕無法適應軍旅生活,要他繼續留在維也納。

由於奧國支持俄國,維也納人民多半不敢再和波蘭人接近,蕭邦因此失去舉辦演奏會的機會,也喪失了經濟來源。蕭邦在維也納面臨生活困境,親友也都因身陷戰爭無法提供救濟,所以生活相當拮倨。1831 年 7 月蕭邦決定離開維也納,當行經斯圖卡特時聽到波蘭革命失敗、華沙淪陷的消息,在悲痛下創作出 " 革命練習曲 "。

九月間抵達巴黎,並認識了麥亞白爾、羅西尼、貝里尼、白遼士及李斯特等作曲家。當蕭邦初抵巴黎時,李斯特已是巴黎樂壇上的知名人物,他對蕭邦非常友善,也頗為推崇蕭邦的演奏和作品,李斯特曾讚揚蕭邦說:『他是一位傑出的抒情鋼琴家,他那輕巧、甜美的手法,以及作品中的獨特魅力,都是無與倫此的』。1832 年在巴黎的首次演奏會上立刻獲得樂界的注意與好評。更幸運的是蕭邦遇到雷齊維王子,他將蕭邦引介給巴黎的上流社會,使蕭邦一夕成名,不少貴婦們著迷於蕭邦風采,都要求跟他學琴,也使得蕭邦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可以更安心地從事創作。此後十年是蕭邦一生中創作最豐富的時期。

在巴黎的最初幾年,蕭邦多半寫作一些如夜曲、圓舞曲及馬祖卡舞曲等具有沙龍性質的音樂,相當受到人們喜愛,可是當蕭邦的名望日盛一日時,他也漸漸失去舉行公開演奏會的興趣。......

肖邦是怎麼死的??

十九世紀40年代波蘭民族運動的幾次挫折,使對此一直抱著熱烈期望的肖邦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擊,深深陷入了失望和消沉的情緒之中;同喬治·桑之間愛情的破裂,故鄉親人和摯友的相繼去世,自己健康情況的不斷惡化,這一切都給他的身心造成深深的創傷,加重了他的悲哀和孤獨。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國逗留了一段時間,從事短期的教學和演奏活動。在那裡他為流亡國外的波蘭僑胞開了最後一次演奏會。回巴黎後健康情況急劇惡化,1849年10月17日逝世於巴黎寓所,臨終時囑咐死後將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波蘭安葬。 傳世名作 [編輯本段] 1.《夜曲》 《夜曲》為英國作曲家費爾德(1782—1837)所首創。他採用平靜的和絃伴奏下的優美旋律這種形式,表現夜的幽靜和夢幻的情調。肖邦繼承了這種形式,又極大地發展、創新了這種形式。肖邦的《夜曲》,包含了相當多樣的意境,甚至是熱情的戲劇性形象。令人驚疑的是,無論音樂多麼複雜、激動,卻仍不失“夜”的總的感覺。由於肖邦賦予了《夜曲》以新面貌,後人都將《夜曲》看作是肖邦創作特有的標誌之一。 肖邦的21首夜曲,幾乎每一首都是那麼迷人。其中最為廣大聽眾熟悉的可能是第二號《bE大調夜曲》,它的主旋律早已深入人心:中段開始是聖詠般的和絃進行,從容而又威嚴,蘊涵著內在的力量。這力量開始是片斷的顯露,逐漸積累,顯露的片斷在增大,終於,釀成雙手八度齊奏從上往下排山倒海式的暴發,此時,真是身在“黑夜”心在“白晝”了。經過中段的暴發,“夜”再也無法平靜,當第一段再現時,同樣的曲調用了織體完全不同的伴奏,原來嚴整的節奏現在變成了惶惶不安的三連音,音樂變得哀怨、悲痛,久久不能平息。在增加了一段擴充的終止後,才勉強安靜下來,最後消失在延長音裡,可留下的沉重心緒始終沒有消失。 2.《前奏曲》 肖邦在24個大小調上寫了24首《前奏曲》。關於這些樂曲,曾有各種不同的評說。有的認為是《練習曲》的雛形,甚至認為有些是草稿,有的認為是音樂的格言,有的認為是即興式的音樂意念,類似“音樂瞬間”。有的鋼琴家將24首當作一個套曲,從頭至尾連續演奏,有的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組合。的確,這些作品有長有短、情趣各異、手法多樣,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五顏六色。 我們知道肖邦生前曾不肯出版自己的某些作品,而後人將其出版後都公認是音樂的珍品。由此判斷,肖邦對正式發表自己的作品是十分嚴肅的。既然肖邦於1839年將這批《前奏曲》出版,恐怕不會是草稿。事實上,隨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珍愛這些《前奏曲》。下面介紹其中常被演奏的兩首。 第15號《bD大調前奏曲》,又名《雨滴前奏曲》。這裡又遇上了別人為樂曲起名的事情。說來耐人尋味,標題音樂是浪漫主義音樂的特徵之一,但是肖邦這位偉大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卻從不為自己的作品加上一個說明音樂內容的曲名。對於別人給他的樂曲命名,他也十分反感。可見,浪漫主義音樂,根本上在於音樂的氣質本身,不在於有名無名。肖邦反對一個具體的名稱,說明他的音樂有廣泛的概括性。所以,我們欣賞那些已被命名的樂曲時,只能將名稱作為理解的一個媒介,一個入門的途徑,絕對不必限制自己聯想、體驗的自由。比如這首《雨滴》的得名,顯然是伴奏部中一個bA(#G)音,幾乎從頭至尾在八分音符平穩的律動上,持續不停,恰似從屋檐上滴下的雨珠,滴滴答答不絕於耳,行板: 雨滴聲襯托出恬靜,心中升出高尚、美麗的歌。隨著雨滴聲聲,慢慢地,思緒轉向沉重,在低音區出現了小調的曲調,雨滴聲化為了宏亮的鐘聲,心情激動起來。最後又回到開頭的安靜,仍在雨滴聲中結束。 第24首《d小調前奏曲》,有人稱之為《雷雨時的祈禱》。這裡確有雷雨閃電的氣氛......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的肖邦?
袁老師是個怎樣的人?
陸勵成是個怎樣的人?
秋天是怎樣的季節英語?
武則天是怎樣的人?
當海軍是怎樣的體驗?
提供怎樣的平臺?
怎樣的心態對待生活?
老王搞事是個怎樣的人?
胡楊具有怎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