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楷模的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13

請問有人知道巾幗典範什麼意思嗎?

巾幗原是古時的一種配飾,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再綰以簪釵。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後來引申為女子的代稱,如今已是對婦女的一種尊稱。巾幗典範就是指女子的榜樣,楷模,說一個女孩子是巾幗典範是對她的高度讚美。

德範長昭是什麼意思

維護人民利益擊濁揚清昭啟後來人 德範長昭 4、溫恭淑慎譽滿鄉里 為國分憂名垂華夏 巾幗楷模 5、平津戰役嚴冬趕運軍糧歷盡艱辛功德傳 再世魯班技精巧奪天工藝留

柳永的《少年遊》中的“楚宮腰”啥意思?

http://baike.baidu.com/view/430709.html?tp=0_01

【典故起源】

典故總是起源於一個原始故事。當原始故事眾所周知以後,一個簡單的短語即能引起人們對整個故事的回憶。這個短語用於寫作或對話,就是典故。“楚王好細腰”一事記載在眾多古籍中。其中,《戰國策》和《墨子》的描述得比較詳細,比較象一個原始的故事。《戰國策》楚一《威王問於莫敖子華》篇記錄了楚威王和大臣莫敖子華的一段對話。威王聽了莫敖子華對過去五位楚國名臣光輝事蹟的介紹,羨慕不已,慨嘆道,“當今人材斷層,那裡能找得到這樣的傑出人物呢”。於是莫敖子華講了如下的故事: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翻釋成白話,這句話的意思是:從前楚靈王喜歡腰身纖細的人,楚國的士大夫們為了細腰,大家都節食減肥,餓得頭昏眼花,站都站不起來。坐在席子上的人要站起來,非要扶著牆壁不可,坐在馬車上的人要站起來,一定要借力於車軾。誰都想吃美好的食物,但人們都忍住了不吃,為了腰身纖細,即使餓死了也心甘情願。莫敖子華接著發揮道,臣子們總是希望得到君王的青睞的,如果大王真心誠意喜歡賢人,引導大家都爭當賢人,楚國不難再岀現像五位前賢一樣的能臣。

《墨子》兼愛(中)篇講了相同的故事,但另有 “晉文公好惡衣”和 “越王好勇士”兩個故事,強調說明同樣的道理:

“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韋以帶劍,練帛之冠,入以見於君,出以踐於朝。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為之也。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踐好士之勇,教訓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餘。越王擊金而退之”。

在其他古籍中,“楚王好細腰”的陳述明顯地濃縮自《威王》篇或《兼愛》篇。如《韓非子》二柄篇的 “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輕死。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晏子春秋》外篇(上)的 “越王好勇,其民輕死。楚靈王好細腰,其朝多餓死人”,《尹文子》大道篇(上)的 “昔齊桓好衣紫,闔境不鬻異采。楚莊愛細腰,一國皆有飢色”,和《管子》七臣七主篇的 “夫楚王好細腰,而美人省食。吳王好劍,而國士輕死”,都類同於《兼愛》篇。已經不再敘述 “楚王好細腰”故事的細節,而是一句話輕輕帶過,不愁讀者不能理解。可見在寫作這些章節時,這個故事已經家喻戶曉,無須多費筆墨,就是說,這個故事已經成為人人皆知的典故。

在《威王》篇,我們見到 “楚士約食”,而在《兼愛》篇裡,則是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都明白點出一個 “士”字。今天 “士”字男女通用,既可以說“男士”,也可以說“女士”。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士是介於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的一個男性群體的專用稱呼,女人沒有資格稱士。閻步克先生考據了 “士”字的字形、詞義源流,指出:“士-男人之大號”也。顧頡剛先生則更加詳細地說明了士的定義,“吾國古代之士,皆武士也。士為低級之貴族,居於國中(即都城中),有統馭平民之權利,亦有執干戈以衛社稷之義務”。因此,楚王所好的肯定是弟弟的細腰無疑。這裡要指出的是,在《荀子》和《尹文子》中,把好細腰的楚王寫成為楚莊王。遍查古籍,沒有莊......

范蠡會什麼技術和什麼手藝

范蠡介紹:

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著作有《計然篇》、《陶朱公生意經》等。

從漢武帝獨尊儒術、抵制商人開始,我國長達兩千餘年的封建傳統中,均以“士(這裡的士,不是廣泛的知識分子,而是儒家知識分子)、農、工、商”為列,士為首,商為末,即使在商業發達的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須著一黑一白之劣規,故范蠡一生雖有輝煌業績,卻在以後的歷史長河中無緣與歷史名人共同載入史冊(除史記外)。但在司馬遷的記載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在漢初以前,人們對商人並沒有這麼歧視,所以他能被記載到《史記》中,供後世泛讀!

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後入越,輔助勾踐廿餘年,終於使勾踐於公元前四七三年滅吳。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後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范蠡辭去相職,定居於陶(今山東肥城陶山,或山東定陶)經商積資鉅萬,稱“陶朱公”。

范蠡既能治國用兵,又能齊家保身,是先秦時期罕見的智士,史書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

人物生平

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國宛邑(今河南省南陽市)散戶隴人。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17年,約於公元前420年無疾而終,享年高齡,幾近百歲,被稱為中國商人聖祖。

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青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范蠡卻不為世人所識。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吳國,獻“卑辭厚禮,乞吳存越”之策。議和後“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於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 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苧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裡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吳王亡身餘杭山,越王擺宴姑蘇臺。”在舉國歡慶之時,范蠡急流勇退,遂與西施隱姓埋名、泛舟五湖。不過,與西施泛舟五湖只是民間傳說,事實上,范蠡隱退時已經68歲高齡,而西施要比范蠡小的多。但是人們總願編織出英雄美人的佳話,因此才有泛舟五湖這一說。但史實應該不是這樣的。

後來,他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

TVB古裝電視劇 開始是要人在山間過10年練成決世武功下山後卻是過了百年

<九陰真經> 【TVB電視劇】 射鵰之九陰真經

原著:根據金庸《射鵰英雄傳》改編 片名:射鵰之九陰真經 地區:中國香港(TVB) 類型:古裝武俠 集數:20集 首播:1993年 監製:潘嘉德 編審:黃育德

3.2 演員表

姜大衛飾黃藥師 樑佩玲飾馮 蘅 劉 江飾洪七公 王 偉飾一 燈 廖啟智飾周伯通 羅樂林飾歐陽鋒 張智霖飾陳玄風 關寶慧飾梅超風 鮑 方飾上官南 關海山飾殷破敗 許秋怡飾裘彩蘭 翁杏蘭飾楊紫煙 朱鐵和飾裘千仞 戴志偉飾完顏洪熙 張英才飾金國國王 郭政鴻飾陸乘風 陳安瑩飾蝶布兒 鄭 雷飾趙不凡 李桂英飾孫不二 江 漢飾王重陽

3.3 劇情簡介

九陰真經乃天下第一武學奇術,它代表獨霸武林的力量。江湖中人一直明爭暗鬥,欲將之據為己有,期間不單掀起武功上的比拼,還牽引出種種感情上的瓜葛,緣起緣滅,遂由此生。馮蘅(樑佩玲)乃金國薩滿教之聖女,因教中法器與真經有關,遂被捲入武林爭奪之漩渦中。危機中被東邪黃藥師(姜大偉)所救,二人互相欣賞,情根深種。華山論劍後,真經之爭似已平息,奈何師為救蘅身中劇毒,蘅唯有向周伯通九陰真經電視劇劇照(13張)大弟子,因不值幫主裘千仞(朱鐵和)不擇手段奪取真經,與元決裂,卻遭裘追殺,幸得師相救,二人展開一段微妙的師徒情,梅超風(關寶慧)乃西毒之忠僕,本與玄正邪不兩立,後陰差陽錯間結下了不解之緣,併成為師之愛徒。惜好景不常,鋒向師奪經不果,遂脅梅迫玄偷經,玄徘徊在愛侶與思師之間,矛盾不已。到底九陰真經最後屬誰?東邪黃藥師與愛妻及徒兒的命運如何?劇情峰迴路轉。

3.4 部分影評

這部劇集是一部很特別的武俠片,在90年代同時期的記事寫事武俠片中獨樹一枝,被許多喜歡武俠片的觀眾譽為經典。 故事取材金庸《射鵰英雄傳》黃藥師部分,大有“射鵰英雄前傳”的意思,大部分情節都是劇本自身的杜撰,也許正是這樣,主創們在創作上就自由許多,多出了很多獨特的地方,是一部披著金庸的皮、古龍的魂的電視劇。 在拍攝方式上多數採用寫意的手法,用了許多電影的剪輯,使得電視劇有了許多電影的質感,充滿了詩意和俠幻。 敘事方式也有很多不同,雖然是平抒直意,情節並不懸念叢生。但緩緩道來卻不拖拉,有一種閱讀散文的感覺,是一部武俠文藝片。其中黃藥師和柳容月,以及黃藥師和馮衡的對白,頗有古龍的文藝腔,畫面處理得到現在看來依舊是很美很美,留下很多經久難忘的經典對白。 服裝造型也很值得一提,許多同時期的影片到現在看來都不堪一睹,其中很大部分是原於當時的化妝技術和古裝造型都很雷人。但是《九陰真經》卻在這方面給觀眾很大的驚喜,還有很多片子都在沿用黃藥師當時的白衣大俠和馮蘅束髮披肩的造型,堪稱經典。 描述黃藥師和馮衡的愛情也尤為悽美,兩人從初遇-再遇-第二次再聚-第三次再聚-永別,演繹得感人至深,成為電視劇描寫愛情的經典橋段。 主演姜大衛將黃藥師亦正亦邪,孤獨冷傲的性格刻畫得很深刻,讓許多觀眾久久難忘,也成為很多後輩演員表演同類性格的角色的楷模。

編輯本段4 雨花獎作品《九陰真經》

2003年第九屆“雨花獎”,湖南省益陽市一中的文雅娟以一篇《九陰真經》榮獲高中組一等獎。 原文如下 衡卿如晤: 孤島寂寂,冷月冥冥。徘徊街下,輾轉難眠。卿歸黃土,於今二十餘年矣!桃花影落,人面不知何處去;碧海潮生,雲輦更曉駐誰山?蓬萊路遠,幽冥日近。卿畫中朱顏依舊,餘卻已鬚髮蒼蒼。悲夫,悲夫!衡卿,他日相逢,還識故人否? 自卿謝世,餘已無心人寰;擬與同歸碧海......

李素麗是誰

徐虎,男,1950年12月生,漢族,大專文化程度,1969年12月參加工作,1975年5月被分配到普陀區房管系統工作,198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上海西部企業集團物業總監。徐虎同志曾於1986年、1988年兩次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1989年、1995年、2000年三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96年5月和7月相繼被評為全國優秀工人代表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1997年作為黨員代表光榮出席了黨的十五大。

徐虎同志曾以夜間義務掛箱服務的方式,成為全國房管行業的標兵和新時期的學習楷模。1998年以後,徐虎同志開始從事管理工作,歷任徐虎物業經營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黨支部書記等職,2002年5月,調任上海西部企業集團任物業總監。從普通的水電維修崗位到企業中層管理崗位,徐虎堅持角色變了,“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的信念不變,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敬業、鑽研和奉獻精神,在物業管理工作中作出了新的貢獻。他積極鑽研“本幫”物業和現代經營管理理論,結合自己的物業實踐,撰寫了多篇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論文。他主動帶徒,手把手把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服務理念傳授給徒弟,形成了廣泛的“徐虎效應”,促進了員工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他經常深入社區聽取意見,及時處理群眾來信,解決了多起物業維修方面的疑難雜症,受到了居民群眾的稱讚。他參與物業市場的拓展,努力擴大社會物業的市場份額,提高了企業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踏上管理工作崗位的徐虎,從來都保持著工人階級的本色。雖說身份變了,地位變了,但他一直牢記著江澤民同志對他的親切勉勵:“為人民服務點滴做起,貴在堅持。”徐虎樸素地認為,物業管理和服務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真正要做到位、做到家,經驗和竅門很多,非下苦功不可。由於工作職能發生了變化,客觀上他直接上門為居民群眾服務的機會少了,為彌補這個缺憾,他主動向組織提出掛牌授徒,以使“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的徐虎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近年來,徐虎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已遍佈西部集團的各個物業企業。徐虎經常到徒弟所在的小區管理處走走看看,遇有棘手的報修單,他都會拽著徒弟上門,親自示範,悉心指導。小蔡是徐虎2004年收下的新徒弟,工作的普陀物業公司距集團本部有10餘公里,徐虎每個月都要抽空去上二三趟,與小蔡促膝交流,在傳授技藝的同時更注重傳授愛心。每每在徐虎指點小蔡時,身邊的人會越圍越多,大家都懷著尊敬和急切的心情,以能得到徐虎的口授心傳為榮。在徐虎的倡議下,2004年11月,西部集團還特意舉辦了物業員工拜師授徒簽約儀式,徐虎師徒在內的數十名員工喜結對子,再次掀起了“三學”熱潮。

一對一的傳授固然好,但涉及面終究有限,徐虎是多麼希望能把自己對工作的深切體會和豐富經驗掏出來,以發揮更大作用啊!1999年底,徐虎完成了華東師範大學的業餘大專學業,懷揣著紅彤彤的畢業證書,他萌發了一個念頭,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用筆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建議寫下來。5年多來,徐虎勤學苦練,筆耕不止,在《支部生活》、《解放日報》、《上海房地》、《城市開發》、《中國建設報》等報刊發表管理論文和工作體會30餘篇近4萬字,其中不乏觀點新穎、思路超前、可操作性強的文章。徐虎2002年撰寫的《論物業管理將走入大盤時代》一文,曾引起業內外的高度評價,被多家報刊轉載,《解放日報》2002年8月22日還特地向徐虎作了《做好準備迎接物管大盤時代》的專訪。在蓬勃開展的上海市物業行風評議活動中,徐虎除認真履行物業總監職責,做好份內事外,還在集團的《物業行風專報》上開闢“徐虎觀點”專欄,先後發表了《小區物業需要超常服務》、《用社區文化營造物業管......

形容大人物親自上陣,取得勝利, 用一成語表達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老年人經驗豐富,做起事來,一個能頂得上兩個人。

【躬擐甲冑】指親自穿上鎧甲和頭盔。言長官坐鎮軍中親自指揮。

【身先士眾】作戰時將領親自帶頭,衝在士兵前面。現在也用來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群眾前面。同“身先士卒”。

【御駕親征】1.謂天子親自率兵征討。 2.喻指親自出面做某事。

【生公說法】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張海迪是誰

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她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鍼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讚譽。

1983年海迪開始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她以頑強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難,精益求精地進行創作,執著地為文學而戰,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翻譯作品《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會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強的反響,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已在日本,韓國出版。

1992年度中國作協莊重文文學獎;

1994年全國首屆奮發文明進步獎長篇小說一等獎;

1997年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1998年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和“山東省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8年全國第二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圖書獎和個人特別獎;

1999年全國第三屆優秀婦女讀物獎;

1999年全國第四屆外國文學作品優秀圖書獎;

2002年10月,長篇小說《絕頂》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為向“十六大”獻禮重點圖書;

2002年12月《絕頂》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圖書獎。

2003年10月《絕頂》獲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

2003年12月《絕頂》獲第八屆中國青年優秀讀物獎。

2003年12月《絕頂》獲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

2003年12月《絕頂》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

1991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發奮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裡的殘疾人範題》。1993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了哲學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奮鬥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尋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著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的孩子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餘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海迪曾三次應邀出訪過日本,韓國,舉辦演講音樂會,她的自強不息的奮鬥歷程也鼓舞著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997年她被日本NHK電視臺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張海迪先後被授予各種榮譽稱號——

1981年獲莘縣廣播局先進工作者;

1982年獲聊城地區“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82年獲聊城地區“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2年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83年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各種成語

疾風彰勁草 〖解釋〗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同“疾風知勁草”。

百折不屈 〖解釋〗受到無數挫折都不屈服、動搖。形容意志堅強。

百折不摧 〖解釋〗受到無數挫折都不屈服、動搖。形容意志堅強。

傲然挺立 〖解釋〗傲然:堅強不屈的樣子。挺立:像山峰一樣高高地聳立。形容堅強而不可動搖。

柱石之堅 像柱石一樣堅硬。比喻大臣堅強可靠,能擔負國家重任。

錚錚鐵漢 指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人。

錚錚鐵骨 比喻人的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骨氣。

鐵壁銅山 比喻堅強可靠的勢力。

疾風勁草 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不撓不折 不彎曲,不屈服。形容節操剛正,意志堅強。

中流砥柱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真金不怕火煉 比喻品質好、意志堅強的人經得起任何考驗。

咬釘嚼鐵 比喻意志堅強。

銅山鐵壁 形容堅固的防禦物。比喻可信賴的堅強人物。

疾風知勁草 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堅定不移 穩定堅強,毫不動搖。

弘毅寬厚 弘毅:意志堅強,志向遠大。志向遠大而待人寬大厚道。

剛毅木訥 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訥: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剛中柔外 剛:剛硬,堅強;中:裡,內心;柔:軟弱,柔和。表面柔順,內裡剛強。指人外柔而內剛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內藏殺機的策略。

鋼筋鐵骨 筋骨象鋼鐵打鑄的一般。形容身體健壯有力或意志堅強不屈。

砥柱中流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百折不撓 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百鍊成鋼 比喻經過長期鍛鍊,變得非常堅強。

英聲欺人 〖解釋〗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燕雀豈知鵰鶚志 〖解釋〗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同“燕雀安知鴻鵠志”。

鴉巢生鳳 〖解釋〗烏鴉的窩裡生出了鳳凰。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

時勢造英雄 〖解釋〗時勢:一段時期內的客觀形勢。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盪,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並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

山中無好漢,猢猻稱霸王 〖解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同“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解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女中豪傑 〖解釋〗豪傑:指才能出眾的人。女性中的傑出人物。

綠林豪士 〖解釋〗指綠林中本領出眾的人物。

巾幗豪傑 〖解釋〗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代指婦女。豪傑:指才能出眾的人。女性中的傑出人物。

足音空谷 比喻難得的人物或言論。

在谷滿谷 《莊子·天運》:“吾又奏之以陰陽之和,燭之以日月之明;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在谷滿谷,在坑滿坑。”此謂奏樂時聲音遍及各處,形容道的無所不在。後以“在谷滿谷”形容人物眾多。

雲屯蟻聚 形容眾多的人物聚集在一起。

有頭有臉 有面子;頭面人物。

英雄本色 英雄:傑出的人才。傑出人物的本來面貌。多指傑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為、舉動。

一現曇華 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現就很快消失。華,同“花”。

一時之秀 一個時期的優秀人物。亦作“一時之選”。

一代風流 風流:本指舉止瀟灑,富有才華。......

相關問題答案
巾幗楷模的意思?
楷模的模是什麼意思?
模擬兩可的意思?
沒後悔的模樣的意思?
有模有樣的意思?
模模糊糊的意思和造句?
大模大樣的意思是什麼?
輪廓模糊的意思是什麼?
像模像樣的意思?
鏡片模糊中模糊的意思?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