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中的辭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修辭是什麼意思

修辭

修飾文辭;作文;亦指文辭或修飾文辭。

"修"是修飾的意思,"辭"的本來意思是辯論的言詞,後引申為一切的言詞。

修辭本義就是修飾言論,也就是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利用多種語言手段以收到儘可能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種語言活動。

所謂好的表達,包括它的準確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並且是符合自己的表達目的的,適合對象和場合的得體的、適度的表達。修辭運用語言(包括它的書面形式即文字)的特點,同時也受語言特點的制約。

漢語“修辭”這個詞語,最早見於《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一語中。在這句話裡,“修辭”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唐 孔穎達注:“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外則修理文教,內則立其誠實,內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故云居業也。”)與人的修業有關,不是今天“修辭”這個詞的意思。在現代漢語裡,“修辭”這個詞從字面講,可理解為“修飾言辭”,再廣義一點又可理解為“調整言辭”。

修辭,狹義上就指語文字修辭;廣義上包括文章的謀篇佈局,遣詞造句的全過程,同時也包含語文字修辭。

“修辭”從概念講,有三重含義:

一指運用語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規律(即“修辭手段”);

二指說話寫作中積極調整語言的行為活動(即“修辭活動”);

三指修辭學或修辭著作。

三種含義既不完全相同,但又有密切的聯繫。即修辭規律存在於修辭活動中,修辭規律和修辭活動都同是修辭學研究的對象。

修辭的這三個含義表現在話語中就是:

①把這個意思表達出來應該用什麼修辭才好呢?(修辭方法)

②我最不會修辭,你別問我。(修辭活動)

③李老師是專門研究修辭的。(修辭學)

④小張買了一本《修辭》。(修辭著作)

修辭與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有密切的關係。受漢民族文 化傳統的影響 ,漢語修辭中大量用“比”,用得既多且廣;漢語修辭以整齊、對稱為主,以參差錯落為輔;漢語修辭有虛寫和實寫之分,在語言表達中有意識地運用虛實觀點,取得某種效果,這是漢語修辭的又一個特點。漢語修辭古今一貫的主導思想是要為表達內容服務。

漢語的語素以單音節為主,詞以單音節和雙音節為主,而漢語又是非形態語言,沒有詞形變化的約束。這兩個特點,決定漢語修辭具有以下特徵:

①語言單位組合靈便。

②非常容易組合成音節數目相同而結構上平行的語句,通常稱為對偶。並且很容易押韻。大量運用整齊押韻的語言結構是漢語修辭的特色之一。

③漢語裡陸續出現並且積累了數量可觀的四字成語,這些成語中絕大部分富於顯著的修辭效果。

④運用漢字的特點還產生了若干特殊的修辭技法,如迴文、頂針、諧音雙關等。編輯本段修辭手法列表

現在可知的修辭手法(修辭格)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比喻[分為:明喻、喑喻、借喻、博喻(復喻)、倒喻(逆喻)、反喻、互喻(回喻)、較喻(強喻)、譬喻、飾喻、引喻];

白描,比擬(比體),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 ,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頂針、聯珠),對比,對仗(對偶、隊仗、排偶),翻新,反覆,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複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迴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聯珠),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分為:迂迴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移覺、移就......

修辭方法是什麼意思

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簡介

語文修辭手法列舉如下:

具體有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覆、象徵、寄寓(寄託),互文,設問,反問,引用,等

特殊性描寫方法:

有白描,比擬(又名比體),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 ,襯托(又名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聯珠、頂針),對比,對仗(又名對偶、排偶),翻新,反覆,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並提、合敘、合說);

有復迭錯綜,複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暢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又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又名聯珠),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迴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復踏,拈連(又稱:順捏)。

修辭和修辭格有什麼區別

1修辭——修飾文辭;作文;亦指文辭或修飾文辭。 "修"是修飾的意思,"辭"的本來意思是辯論的言詞,後引申為一切的言詞。 修辭本義就是修飾言論,也就是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利用多種語言手段以收到儘可能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種語言活動。baike.baidu.com/view/5432.htm

2修辭格,是人們在組織、調整、修飾語言,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過程中長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結構、特定方法、特定功能、為社會所公認,符合一定類聚系統要求的言語模式,也稱語格、辭格、辭式等。修辭格,在語法表達中很多時候單獨使用,也可以綜合使用。常見的修辭格有20多種。

比喻、借代、雙關、引用……baike.baidu.com/view/314241.htm

通俗一點說:修辭範圍很廣,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篇文章的修飾都可以稱為修辭,而修辭格就是固定言語格式了。

用上修辭改寫是什麼意思?

就是用修辭方法。

如:比喻,誇張,擬人等。

辭格是什麼意思? 10分

修辭方式之一。

辭格也稱辭式、修辭格,是為了使說話增強表達效果而運用的一些修飾描摹的特殊方法。

修辭格在修辭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修辭格是修飾描摹的特殊格式和方法,這種方法是長期以來在言語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2、修辭格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語言中準確、鮮明、生動的表達和表現形式的積累和總結。

3、修辭格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是社會大眾喜聞樂見的表達和表現形式,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4、修辭格是語言最佳表達形式的概括和總結,對豐富和發展民族語言的表達方式、提高語言的交際功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修辭格是語言藝術的精華,是語言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是修辭學研究的重點。

辭格的綜合運用

在語言實踐中,辭格常常是綜合運用的,常見的有連用、兼用、套用幾種形式。

(一)連用

指使用兩種以上同類或異類辭格,其間不出現交叉現象。例如:

① 江南的夏夜,蛙聲如潮,月色似銀。

②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它領著我們上前去。

③ 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擁抱這個春天吧!

例①是同類辭格比喻連用。例②是異類辭格比喻和比擬連用。例③是異類辭格對偶、引用、排比、比擬連用。

(二)兼用

指一種表達形式兼用兩種以上辭格,即幾個辭格有機的交織融合在一起。例如:

① 趕超,關鍵是時間,時間是生命,時間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② 霎時間,四面八方,電燈明亮,就像千萬顆珍珠飛上了天。

例①是排比和反覆的兼用。例②是比喻和比擬兼用。

(三)套用

指大辭格里包含著小辭格,即辭格里包含著辭格。例如:

①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② 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摔到峭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水沫。

例①整個句子是對偶,上下兩句都是比喻,同時還套著誇張。例②整個句子是比擬,“大塊的翡翠”是比喻,是比擬和比喻套用。

什麼叫修辭格

也稱辭格、辭式,是為了使說話增強表達效果而運用的一些修飾描摹的特殊方法。

修辭格可以從表達作用、結構特點和運用的原則3個方面加以分析。如比喻這個修辭格,從表達作用看,要比原來的說法更具體形象。說“驕陽似火”、“好風如水”,雖已有"驕"修飾"陽", 有“好”修飾“風”,卻待有了“似火”“如水”,才把“驕陽”、“好風”給人的感覺具體而形象地描摹出來。從結構特點看,比喻可以分析出本體和比喻兩個部分,又有表示比喻的詞語“如、似、好象、如同、彷彿、一樣”和“是、變成、變為”之類。本體和比喻都出現,用的是明白表示比喻的詞語“如、似”等,叫做明喻,上面舉的例子就是。所以明喻的格式是"甲如乙"。如果把比喻的詞語改作“是、變成”等,表面上將比喻說成實是如此了,本體和比喻的關係比明喻緊切了一些。如說“你們是初升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表面上不明白表示是比喻,實際上卻確是比喻,所以叫做隱喻。隱喻的格式是 "甲是乙"。 如果本體不出現,就借比喻來代本體,叫做借喻,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明喻是比喻和本體相類, 隱喻是把相類說成相同, 借喻是把比喻和本體合而為一了。這樣, 比喻和本體的關係自然更緊切。從運用的原則看,①比喻和本體必須在某一點上極其類似,但本質又明顯不同。②比喻必須淺顯,使人易於感受,捉摸。驕陽給人的感覺似火,卻不是真的火,好風給人的感覺象水,卻決不是真的水。“火、水”都是淺顯的比喻, 使人易於感受。如誇張這個修辭格,從表達作用看,是有意過甚其辭,以加深印象,加強感染力。李白《秋浦歌》有這樣的詩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天下哪有三千丈的白髮!這只是誇張的說法。從結構特點看,必有表示過甚其辭的詞語, “三千丈"是往大里誇張的詞語。往小裡誇張時也是如此:"誰謂河廣?曾不容舠。"(《詩·衛風·河廣》)“曾不容舠”是用來誇張的詞語。還有一類表示“超前”的誇張,“超前”就是把話說到事實頭裡去了,如:“酒未到,先成淚。”(范仲淹《御街行》)" 未"、“先”等是表示超前的詞語。從運用的原則看, 誇張必須和事實有很大距離, 往往是不可能的事。如只是稍稍言過其實,把三千丈說成三尺、三丈,倒反成為失實了。誇張也不同於說大話或捏造事實,說大話或捏造事實是要聽的人相信那些虛假的話,誇張卻並不要求人相信是真實,而是出於情理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聽者讀者自能意會的。如飛白這個修辭格,從表達作用看,是故意用上別字(即白字)記錄實際語言,更真切地表達說話人的特殊口吻,增強真實感和生動性。魯迅《鴨的喜劇》中寫孩子把" 愛羅先珂先生"說成了"愛羅希珂先生", 《紅樓夢》第二十回中林黛玉取笑史湘雲"咬舌子", 把"二哥哥”說成了“愛哥哥”,就都是飛白。從結構特點看,一般只出現於對話之中,是有意安上的別字。從運用原則看,在文字上說是別字,可又不是真的寫錯了;從語言上看,倒是更真實地記錄語言,和一般寫別字迥然有別。又如排比這個修辭格,從表達作用看,整齊勻稱的語句,造成了反覆重現的節奏,使語意特別順暢,或者更增強了說話的氣勢。從結構特點看,一般三句以上,極少數例子只用兩句。字面上同異相間,異中見同,以顯其類比之理。如:“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管子·牧民》)從運用的原則看,可以構成排比的句子,意思上須有相同或相通之處;關係......

相關問題答案
辭藻的藻是什麼意思?
狂狷中的狷是什麼意思?
學弈中的惟是什麼意思?
佛中的渡是什麼意思?
武術中的武是什麼意思?
中醫中的證是什麼意思?
精通中的精是什麼意思?
領悟中的領是什麼意思?
滴水中的滴是什麼意思?
絮語中的絮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