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道果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什麼是佛教4果?

聲聞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 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迴,走上涅盤之道。根據《俱舍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

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依論師說:

"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聖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1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2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聖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3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聖者得到四不壞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壞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

意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 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之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分析、瞭解、推理、相信

這些道理,但對於初果聖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聖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迴到惡道去,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聖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後才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於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後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

貪瞋痴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並非得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 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死後,生色界五淨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修行,證阿羅漢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與瞋;欲界中有瞋,進入色界後就沒有了。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為有色界的貪,故今生舍報之後,就生在色界。 三果聖人斷除五下分結,既是我見、戒禁取見(邪行)、疑、欲界的貪以及瞋心。我們可試探證果的聖者,如果還有瞋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聖人。依經上說在家......

佛教四果羅漢分別在三界那一界

四果指南傳佛教的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初果須陀洹,譯為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 死後七往來。

二果斯陀含,譯為一來,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此世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如彌勒菩薩就是證得斯陀含果,死後在兜率天做一世天人,下一世成就)

三果阿那含,譯為無還,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於欲界; (證得阿那含果之人,在死的一瞬間徹悟涅槃寂靜而達到四果阿羅漢的境界,因此無還)

四果阿羅漢,譯為無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脫生死,不受後有,為南傳佛教的最高果位。( 同時也是如來十號之一的“應供”。)

北傳佛教所指的阿羅漢有二,一指小乘四果阿羅漢,同上所述。此境界已斷除了六道所持的見思煩惱,脫離輪迴,入了四聖法界,不再分段生死。小乘阿羅漢的果位次於菩薩,為協助佛和菩薩普救世人,各有其護持的主要對象,漢傳佛教常塑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或五百羅漢像。

阿羅漢的第二個意義可指大阿羅漢,實際位階為大乘法雲地菩薩,為十地菩薩中的第十地,修行境界僅次於圓滿佛果與等覺菩薩。除了入一真法界已見性,斷除了六道持有的見思煩惱、四聖法界尚有的塵沙煩惱,四十二品無明也僅剩兩品未破。依北傳見解,釋迦牟尼佛常隨十大弟子實際皆為大阿羅漢。

中國佛教佛教裡的四蒂是什麼意思

你所問的,應該是“四諦”吧

(名數)又云四聖諦,四真諦。聖者所見之真理也。

梵語Catva%ri-A^ryasatya%ni,巴利語Catta%ri-Ariyasacca%ni。

一苦諦Duh!kha-a%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報也。是為迷之果。

二集諦Samudya-a%ryasatya,貪嗔等煩惱,及善惡之諸業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報,故名集諦。

三滅諦Nirodha-a%ryasatya,涅盤也。涅盤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真空寂滅,故名滅。是為悟之果。

四道諦Ma%rga-a%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於涅盤故名道。是為悟之因。

其中前二者流轉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間因果。後二者還滅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間因果。此四者皆雲諦者,言其真理實為至極也。而二者皆先果後因者,果易見,因難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厭,然後使斷其因,又舉涅盤之妙果使樂之,然後使修其道,是乃誘引最劣小機之善巧也。

佛起菩提樹下至鹿野苑,為五比丘始說此法。是為佛轉falun之初。依之而修道證滅者,稱為聲聞人。法華經譬喻品曰:‘昔于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四十二章經曰:‘於鹿野苑中,轉四諦falun,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涅盤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涅盤經十五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

止持會集音義曰:‘苦諦者,苦以痛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大論雲: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嗔痴。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總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諦審生死實是苦者,故名苦諦也。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可知。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審一切煩惱惑業於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諦也。盡諦者,亦名滅諦。滅即寂滅,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以諸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盤。因滅故果滅,舍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盤。諦審涅盤實為寂滅,故名滅諦也。道諦者,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盤,故名為道諦。審此二道相扶,實能通至涅盤不虛,故名道諦也。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是名助道。’

佛家講的四因四果 是什麼

一.四向”是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

四果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二.四向四果”,又作四向四得、四雙八輩、四果向,或稱八補特迦羅、八賢聖、八聖、八輩。

三.(雜阿含經) 則稱"四雙八士".

根據《雜阿含經》五五○經“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 可知“四雙八士”指的是聲聞修行者從入聖道到證入阿羅漢的八個階段。其中“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一組、“向斯陀含.得斯陀含”一組、“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一組、“向阿羅漢.得阿羅漢”一組,故稱為四雙,分看則為八士。

佛教中的四果!

這是聲聞乘,即平常說的“小乘”的四弗。聲聞乘的修行,以成為阿羅漢為最高果位。

“大乘”,即菩薩乘,修行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佛。比聲聞乘經歷的時間多,以成佛為目標,證果更圓滿究竟。

也有些人做對比研究,說小乘初果相當於大乘初住等等,有一些道理,但不能完全類比的。

佛教果位是什麼意思

果位就是指修佛時能夠達到的境界。在小乘佛教中總共有四個果位,它們是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在大乘佛教中共有三個果位,即佛、菩薩和阿羅漢。

小乘佛教認為,在現世之中只有一個佛,這個佛就是釋迦牟尼佛;而大乘佛教卻認為眾生都有佛性,每個人都可以成佛,而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小乘佛教中的聖者不求成佛,只求能夠進入涅槃的境界,然後在涅槃中安住,不再去度化眾生,所以不能夠稱為菩薩,也不能夠成佛。而大乘菩薩道雖然入涅槃卻不住於涅槃之中,雖然能夠解脫生死但是仍然離不開生死,是為了能夠方便度化有緣眾生,所以稱為菩薩道。

菩薩果位總共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階位。十地之前的四十個階位是凡夫;初地以上的十二個階位是聖人。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一個凡人若證到初地菩薩的果位,一切就發生了質變,他能在一剎那頃產生一百個化身(意生身),去一百個淨土面見百佛尊;一剎那頃獲得百佛加持亦能明清了知;以神通力了知有住世的必要時,則以自己的功德力加持壽命,使之住壽歷經百劫……

菩薩,是梵文的音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垛”。它的意思,“菩提”是覺,“薩垛”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生命。信佛學佛之後發願自度度人乃至捨己救人的人都可以稱為菩薩。亦即,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

按華嚴之說,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其中十信位是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是賢位菩薩,只有後十二個階位是聖人,也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妙覺菩薩就是佛。

或者說,地前者稱菩薩,地上者則稱大菩薩,七地以上即稱菩薩摩訶薩。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聖位菩薩,也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我們最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佛教中的"果法期"是什麼意思?

果法期是指“正法時期”,時間大約是佛涅槃1千年之內。因為在這個時期,佛弟子按照佛陀教導的方法修行,大多數都能證得初果、二果乃至阿羅漢等各種果位,所以也叫“果法期”,但是這種叫法較少,一般還是將佛的教法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像法、末法。

佛教中的澄果是什麼意思?

正果,就是通過講修行,達到成就,應該得到的果報。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佛教修行三果阿那含是啥意思

佛教術語,由後秦鳩摩羅什由梵語譯為阿那含,“不來”或“不還”之義,聲聞第三果。謂不再來,又稱不還果,是觸教修行者進入聖道的果位之一,為聲聞乘之中的第三果,得證此果位的人將不再回還欲界,而證涅槃。 此位須斷盡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證得之。   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五下分結是: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欲界的修道所斷惑,至此已經斷盡。   證阿那含果的聖者,已經斷了欲界的煩惱修惑,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死後將會離開欲界,上升色界或無色界,在那邊入涅盤,不再復還欲界。

佛家供奉什麼供果

有人問起“什麼水果供佛好?”經常有人提這個問題。用水果供佛,這是許多佛徒常有的一種供佛方式,是一種較為普遍的供養,具有普遍性。但是,大多數人並不瞭解其中的意義,於是行儀不當,造成了食物浪費,汙染環境,更有甚者給人於非正信的聯想。好端端的一盤迷人的芒果被帶上了迷信的黑帽,無語問青天,帥呆地坐在盤裡。

清潔家裡佛壇,發現供果木瓜成了爛泥,成了蒼蠅戰場,蒼蠅在木瓜上演春秋戰國,自然將它捉拿丟進垃圾袋,這就是浪費食物。供養成浪費,獻供成汙染,供果受指責,修福變損福。看來,這個普通的問題是個重要的話題。其實,任何水果可供佛的,這個根據你條件選擇就好了。

此外,佛家中除了供奉水果要注意,其中供奉中的供香你也需要注意一下,一定是供奉天然香為好,切勿供奉劣質香或者化學香等危害香的;所以,建議不妨可以到無相銅爐官網一對一定一款好點的天然香供奉為好。

相關問題答案
佛教四道果是什麼?
佛教日加阿是什麼字?
佛教裡超度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本跡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受戒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迴響是什麼意思?
道教的道子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的我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法門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歸一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