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網怎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10

共識網為什麼拒絕登錄和訪問?

很多時候都是由於服務器的原因,你可以在等一段時間試試,還有就是你的本地dns的問題

如何評價最近共識網刊載的秦暉和劉仲敬的對談

在吱乎,就劉仲敬提問,大概確鑿是會拉仇恨,不過我已不 care 。人本有言在先:「底線就是用來破壞的,共同底線就是大家從各方面一起破壞的。」

在他老正式出道之先,我就同他略有交集:

更早,他老還在烏魯木齊時,我偶然讀到捷克斯洛伐克戰後的聯合政府,如何為蘇聯代理人所顛覆。聯合政府採取的是合法的,是 fair play 的舉措:閣員抗議,全體辭職,以期重選。不料對方直接發動工農流氓上街了,從此聯合政府中的反動分子,全數清除;捷克斯洛伐克一國,順利赤化。當我看到百度百科這種雖 low 大多數時候也能雖不中亦不遠矣的百科裡,都還振振有詞的聲討聯合政府的抗議,乃是「陰謀」;他們家帶工賊農棍糾察隊員長街,倒是「民心所向」了,不禁有些著惱,就廣播發在豆瓣。不幾時,就有回覆:卻正是這位我偶然關注過,卻不曾怎麼冒過泡的殘編。

再後,偶有私信往還。那次是偶然想知道,那位在正統國史裡,常凱申上海清共之時,據說為之擔保的「大資本家」虞洽卿,是怎樣發跡,以至在那時是要蔣倚重,乃至巴望的棋子的;查出這位虞公,年輕時卻也是一枚憤青:大鬧工部局法庭——

如何分辨當今中國的各派政治勢力

高居矛:如何分辨當今中國的各派政治勢力?_共識網

www.21ccom.net/...6.html

推薦一個能看到國家真實事件的網站,我不是反革命,只是想知道真實歷史 30分

玻璃美人末世喚醒

小巨人花仙子吃小灶

半月板十六塊三毛二

當家花旦動漫之戀

O型環疲勞性

萌生慾望

魯迅是怎樣被"煉"成"漢奸"的

顛覆魯迅已成為當代中國大陸學界的一股時髦。然而,從總體看,“顛魯派”們真正從魯迅的思想成果和文學成果上進行顛覆的並不多,也顯得蒼白無力,難以服人,而大量的則是對魯迅的人身攻擊,以及各種中傷、猜測、流言,其中的根據要麼荒謬絕倫,不值一駁,要麼雲裡霧裡,不可捉摸,要麼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其中加到魯迅頭上的一條聳人聽聞的罪名,就是魯迅是漢奸。

魯迅先是被說成親日派(又被說成親俄派,而日俄當時為瓜分中國已鬧得不共戴天,看來惟一的解釋,就是魯迅是既拿著盧布又拿著日元的雙料間諜了),繼而被說成漢奸,最後在一些人的猜測中就成了日本特務了。所以魯迅的漢奸罪名是被人從獄火中煉出來的。好吧,我們不妨來看看這些人是怎樣“煉”魯迅的,也順手把“煉”魯迅的人“煉”一下。

先看一位普通“顛魯”網民的獨白:“從小的時候,我們就被強加了一種觀念:魯迅是中華民族之魂!這有1936年魯迅逝世時身軀上所覆蓋的“民族魂” 旗幟所證……到 了今天,我忽然問自己一個問題;魯迅是不是漢奸? 正是從魯迅之死開始,我才開始懷疑魯迅的人格,懷疑他作為中華民族族魂的資格! 想想看,魯迅是死在怎樣的時代?1936年末!!!這個時代是什麼概念?一方面,小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從甲午之戰後成為中國頭號仇敵……另外一方面,……面對氣勢洶洶的小日本帝國的殺機,為了在極短時期內達致國家現代化之路,蔣介石先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軍事上,對外引進德國、美 國先進軍備,對內採取寬容政策,……在經濟財政金融政策上,從1927年到1937年間,國民黨改兩為元,實施法幣,收回關稅自主權,統一菸酒鹽政,大辦交通建設,建立完整銀行體系,開礦興業,支持國貨,使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年增長率百分之二、三十以上的速度成長,在文藝上,各種思潮湧現、名家繁星羅列……在這個時代,我們聽到了屬於真正族魂的歌曲《黃河大合唱》,聽到《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聽到戰士們唱著《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聽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可以說,從北伐之後到抗戰之前的十年,是中國迅速醫治封建創傷民族貧弱恢復健康保存體力的十年,是厲兵秣馬整肅軍紀強化國防擴大外交備戰強敵的十年!然而,這一切的一切,你能從魯迅的文章中看到嗎?你能從魯迅的幾百萬言所謂大作中看到日本的殺氣騰騰迫在眉睫的威脅嗎?你能從魯迅的幾百萬言所謂大作中看到國民政 府的哪怕是一個積極的進步嗎?”

不知這位先生有沒有認真讀過魯迅“幾百萬言的所謂大作”,如果讀過,他又憑什麼說魯迅的文章中沒有日本“殺氣騰騰迫在眉睫的威脅”,好吧,我們不妨從魯迅的文章中信手拈來一段,看是不是“迫在眉睫的威脅”:“只要略有知覺的人就都知道:這回學生的請願,是因為日本佔據了遼吉,南京政府束手無策,單會去哀求國聯,而國聯卻正和日本是一夥。讀書呀,讀書呀,不錯,學生是應該讀書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爺們不至於葬送土地,這才能夠安心讀書。報上不是說過,東北大學逃散,馮庸大學逃散,日本兵看見學生模樣的就槍斃嗎?放下書包來請願,真是已經可憐之至。不道國民黨政府卻在十二月十八日通電各地軍政當局文裡,又加上他們‘搗毀機關,阻斷交通,毆傷中委,攔劫汽車,攢擊路人及公務人員,私逮刑訊,社會秩序,悉被破壞’的罪名,而且指出結果,說是‘友邦人士’,莫名驚詫,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了!好個‘友邦人士’!日本帝國主義的兵隊強佔了遼吉,炮轟機關,他們不驚詫;阻斷鐵路,追炸客車,捕禁官吏,槍斃人民,他們不驚詫。中國國民黨治下的連年內戰,空前水災,賣兒救窮,砍頭示眾,祕密殺戮,電刑逼供,他們不驚詫,在學生的請願中有一點紛擾,他們就驚詫了!……可是‘友邦人士’一驚詫......

如何評價劉仲敬在《鏘鏘三人行》上的表現

不錯,鏘鏘只能做到這樣了。

18年來,4000多期,濤哥對分寸感的把握無人能出其右。

不論什麼樣的人上鏘鏘,都有奇特的化學反應。

比如郭敬明,比如彭麻麻。

但是。。。對於一些秀下限的觀眾來說,鏘鏘永遠都是超綱的。

該怎麼評價知青上山下鄉,“青春無悔”難道錯了麼

對知青運動的書寫,不僅侷限於歷史書寫,按照金光耀的劃分,還包括文學書寫和民間書寫。文學書寫在歷史書寫之前,主要是同“傷痕”文學一樣將知識分子苦難歸之於林彪、“四人幫”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極“左”路線,另外在內涵上則充滿了理想主義與英雄主義的悲壯性。而民間書寫主要由作為親歷者的知青所做,他們的回憶、口述為歷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獨特而珍貴的史料,但主題大都集中在傾述苦難和謳歌青春,如四川知青1991年在成都舉辦“赴雲南20年回顧展”時,提出的口號就是“青春無悔”。但是歷史學的研究並不一定與親歷者的感覺相重合,甚至存在相當大的疏離。

美國學者柯文在其經典研究《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一書中早就揭示,事件的親歷者、旁觀者和研究者,對事件的視角和認知有著巨大的差異。在知青運動評價這個問題上,柯文的觀點再次得到了印證。親歷者從個人經歷出發,將所見所感呈現出來,毫無疑問,這種經驗對他們來說就是“真實”;但歷史研究者追求的“真實”並非基於個體體驗,而是基於實證研究。劉小萌認為,良好的歷史學工作者做出任何論斷,必然是在佔有各種不同來源、不同性質的史料證據基礎上。

對於知青運動這段歷史的評價問題,只要從總體情況和制度、現實層面考量,都會明白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的“嚴重失誤”(1981年10月,國務院知青領導小組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來知青工作的回顧與總結》),而從知識青年的角度來看,“青春無悔”這種判斷和評價則也是部分個體知青的真實情況,知青也在不同程度上對當地農村產生了積極影響。

“知青運動對農村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方面,1700萬城市青年到農村,很大一部分是到邊疆和偏遠山區,或多或少為當地帶來一些新鮮的文化成分。但這種影響跟一代青年所付出的代價、農民付出的代價、國家付出的代價相比,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1700萬知青在最好的年華中斷了正常的教育,這種損失無論是對於個人來講還是從國家發展角度來講,都是不可彌補的。”劉小萌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知青運動的“浪漫化”,影響到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使得這些文藝作品多數是在謳歌青春,反過來又使“浪漫化”加劇。金光耀和金大陸都是具有知青身份的學者,他們認為,之所以“青春無悔”式的追憶大量曝露在公眾面前,主要是因為知青回憶錄的撰寫者大多數都是後知青時代的“成功者”,而那些或埋骨或終老鄉野的知青無法或無由發聲。

“成功者”有能力有意願追憶往事,並且往往將昔日之苦難與今日成功建立因果聯繫。比如,一位後來成為理論工作者的知青就說,“在我們今天的成功中,都能看到當年兵團生活的痕跡。”但是兩位學者在《史料輯錄》前言中強調,“知青在追憶青春時不能沒有自省和反思,因為他們的青春處在一個瘋狂、荒唐的非常年代。”作家張抗抗也曾尖銳批評:“說什麼‘青春無悔’——一個人、一代人所犧牲和浪費的整整一生的時間和生命,是能用如此空洞而虛假的豪言壯語,強顏歡笑地一筆抹去的麼?”

學術研究的這種看法,自然會引起知青的困惑和反駁。儘管劉小萌本身就是知青,也和眾多知青在口述採訪過程中建立了個人友誼,“知青群體不同於其他群體,他們雖然不瞭解或不認同你的觀點,但當我提出採訪時,他們都毫無保留地提供了幫助,只要一提你是知青,就像見到親人一樣待你。”不過,劉小萌堅持史學研究逃脫個人經驗視角的理念,還是遭到了很多誤解和非議。

今年年初,劉小萌有感於民間層面對知青上山下鄉“浪漫化”、“美化”過度和現在青年人對那段歷史的隔膜,接受了共識網的採訪(題為《劉小萌:不要美化“上山下鄉”》),重申了他的一貫觀點:切不可把那個......

臺灣太陽花事件的起因是怎麼來的

1事件背景編輯

2014年3月17日,臺灣地區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等8個委員會聯席初審服貿協議,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張慶忠在混亂中宣佈服貿審查超過3個月,依法視為已審查,送立法院院會存查,引發部分人士不滿。[1]

2事件詳情編輯

事件初露

2014年3月18日晚間6點多,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等臺灣反對服貿協定的民間團體、學生代表在毫無預警下,衝破立法院大門。兩百多名的學生在立法院狂奔,強行進入議場霸佔主席臺。謝長廷、蔡英文等民進黨政治人物,聽到消息趕到現場,表達支持的立場。[1-2]

2014年3月19日臺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希望能透過理性溝通方式,讓事件儘快和平落幕。[3] 臺灣“警政署長”王卓鈞到醫院探視受傷警察時表示,維護秩序過程中受傷警察38人。[4]

2014年3月19日晚間,針對臺灣部分團體和學生聚集臺“立法院”抗議《兩岸服貿協議》,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大陸方面已經注意到臺灣發生的情況。關於《兩岸服貿協議》,國臺辦已多次表明看法,兩岸經濟合作給臺灣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是有目共睹的。[5]

2014年3月20日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李佳霏除重申尊重“立法院”自治外,同時也表示如果有需要,當局會全力配合,支持“立法院”依法妥適處理。[6]

現場[7]

2014年3月21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臺“立法院”被攻佔大陸不妨圍觀》,文章稱臺灣“立法院”內外正在演一場政治戲。我們看到政治化了的民粹只圍著極端的理念打轉,就像狗咬尾巴團團轉一樣,越咬不到就越來勁。大陸公眾可以靜下心來做一回觀眾。[8] 18時,反服貿學生總指揮林飛帆剛剛召開記者會,痛批馬英九已喪失統治正當性。[9]

事件升級

2014年3月22日凌晨,臺灣部分學生反服貿黑箱作業抗爭現場驚傳濺血事件,4名滋事分子在林森南路與濟南路口動手搗毀一部警用機車時,遭學生糾察志工制止,但4名歹徒不僅不停手,反取出西瓜刀砍人,志工李尚義左手掌被砍傷,2名來不及逃走的歹徒則遭趕到的員警制伏帶回,全案將在偵訊後依毀損公物、傷害罪嫌移送。[10-11]

臺灣“行政院長”江宜樺與學生談判破局後,部分佔領“立法院”的學生髮出最後通牒,全面性的罷工、罷課將會到來。[12]

白宮請願網站[13]

2014年3月23日凌晨2點30分左右,議場內還有學生癲癇發作被緊急送往醫院急救。臺灣地區“太陽花學運”進行至今,累計34人送診臺大醫院。[14] 晚10時30分,臺灣反服貿民眾和學生晚闖進行政院,推擠衝突,警民都有人受傷,臺大醫院,已收治8人,正在救治中。[15] 同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早晨首度出面正式迴應,肯定學生關注《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熱情,但指他們佔據立法院議場是違法行為。[16]

2014年3月23日臺灣人在白宮請願網站,發動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聯署,突破十萬人簽署[13]

2014年3月25日,臺灣“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表示,“總統府”後續會派代表與學生代表討論相關細節,若有具體結論再對外說明。[17-18]

魏揚獲釋

事件協調

立法院

臺媒圖

2014年3月26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決議成立“行政院鎮壓反服貿學運真相調閱項目小組”討論運作要點及調閱文件內容範圍。根據通過的運作要點,調閱對象為臺灣“行政院”、臺灣“內政部”、臺灣“警政署”及所屬機關、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臺灣“衛生福利部”及所屬、臺灣“法務部”及所屬、臺灣“國安局”等機關,調閱期間自27日至31日,但經調閱小組決議得延長。調閱小組會議舉行時,得邀請被調閱文件的機關首長率同有關人員,及學者專家......

新一軍軍歌的延伸閱讀

新一軍,魂兮歸來共識網—《領導者》雜誌官方網站,2010-08-05 14:33 作者:周華蕾1947年9月8日,廣州。在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落成祭禮上,孫立人站在紀念塔下,平靜而緩慢地說:我站在墓前。60年後,那些亡魂的袍澤們說:“不為他們修復公墓,我們於心不忍。”1990年11月19日,臺中,一位在家種了半輩子玫瑰花的老人過世了。葬禮上,自動前往弔唁者一萬餘人。一位輔仁大學的老教授說,今後在臺灣大概不可能再有同樣的感人場面了。這位老人便是“十大抗日將領”之一的孫立人,人稱“東方的隆美爾”。在抗日戰爭中,他曾率領新一軍遠征印緬,成為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1955年,孫立人因被懷疑策動“兵變”,被蔣介石勒令遷至臺中。他被軟禁在臺中市向上路一段18號的庭院裡,一去就是33年。逢年過節,孫立人都會默默來到神龕前,為死去的部下們焚香燒紙。臨終前,他尚有兩個心願:一是回安徽老家探望父母墳冢;一是待他“百年”之後,歸葬廣州馬頭崗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與戰士們“同冢長眠”。2006年,廣州白雲山下,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1947年9月落成,佔地4萬平方米,坐落於今天的濂泉路、廣園東路一帶。公墓倚山面南,當年,孫立人曾三次乘坐軍用飛機盤旋廣州上空,覓得這一具典型風水格局的“寶地”。年深日久,公墓已經殘存無幾。據學者盧潔峰考證,如今僅墓門、紀功亭和紀念塔尚存,它們以“三點一線”的姿態,散落在這片城中村裡,不復可辨。紀功亭正處於改造中,鐵門緊鎖著。這裡將改建為永久市場,紀功亭作為文物,將用玻璃保護起來。八車道的廣園中路把紀念塔隔離在某單位用地裡。門崗一邊帶路一邊說,很少有人來這裡掃墓,“一般一個月會有一次吧,也就是老革命來獻獻花,激動一下”。清明節,枯寂了60載的公墓生平第二次被獻上花圈。40多位年逾七十的“老戰士”從全國各地、加拿大和美國趕來,自動組成一個致敬團,於4月2日抵達廣州,集體給陣亡將士和孫立人將軍敬禮。老戰士中間,有的已身患癌症;有的顫巍巍拄著柺杖,由子女攙扶著;有的為了兩天的廣州一聚,奢侈地花上整年積蓄。訪問團裡有一位特殊人物,孫立人將軍的義子、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化學榮譽教授揭鈞先生。20年前,為給孫立人洗冤,他帶頭與臺灣當局交涉,並最終使孫立人在1988年獲得自由,但他也因此被限制重返臺灣。2006年4月3日,老兵們站在2米多寬的過道上,隊列整齊,神情凝重。當年的“娃娃兵”揭鈞以特有的方式向陣亡將士致禮:這位頭髮花白、身形瘦長的七旬老翁含淚伏下身,一連做了50多個俯臥撐。按照新一軍軍規,每個軍人每天要做100個俯臥撐。老兵們注視著紀念塔,靜默無語。他們想起六十多年前,那些坐著大卡車,唱著軍歌浩浩蕩蕩向西南挺進的日子。“印度人的手,英國人的屁股和中國人的屍首”“滿腹詩書不如上陣殺敵。”在兵荒馬亂的1940年,抱著這樣的決心,20歲的張富麟離開師範學校,一個人來到重慶參軍,成為孫立人領導的38師中的一名通訊文員。那時雲南一帶傳唱著一首憂傷的《難民曲》:日本鬼子的大炮,轟壞了我們的家,槍殺了爸爸吶,嚇跑了親愛的媽媽……1942年1月20日,佔領泰國的日軍入侵英國殖民地緬甸,直逼滇西,意欲切斷滇緬公路這一中國抗戰的“輸血管”,從而由後方夾擊中國,打到重慶,徹底滅亡中國。中國政府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公路協定》,組織十萬大軍陸續奔赴緬甸戰場。1942年4月18日夜,緬甸仁安羌。白天43攝氏度的餘溫還沒有退卻。英國斯高特師長陷入越來越深的絕望。他已經兩天沒喝水了,救援遲遲不來。7000名英軍被日軍圍困在“501高地”與“502高地”這兩座小山間,猶如甕中......

雙江縣委副書記甄鵬的簡厲

甄鵬(1973.12-),山東大學學者。字西月,男,漢族,出生于山東省高密縣仁和公社仁和二村(2007年屬高密市姜莊鎮)。理學碩士、歷史學博士、政治學博士後、律師資格。精通中外政治制度、企業和知識產權法、塞爾維亞問題。現任山東山大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部長。

1980年秋—1982夏,在高密仁和小學育紅班、小學一年級學習。1982年秋—1986年7月,在勝利油田運輸四村小學學習。其中,1985年獲勝利油田小學數學競賽第一名。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勝利油田第三中學學習。1989年9月—1992年7月,在勝利油田第一中學學習。1992年8月—1999年7月,在山東大學物理系學習,獲理學學士、碩士學位。其中,1997年通過全國律師資格考試,1998年在山東金橋律師事務所實習;獲光華獎學金。

1999年7月至今,在山東大學科技處、國有資產管理處、科技園辦公室、山東山大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任副科長、科長、部長,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其中,2001年5月—2002年1月,借調國家人事部。2002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2003年8月—2006年6月,在山東大學宗教、科學與社會問題研究所學習,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做博士後。

2主要事蹟和言論編輯

主要事蹟:大學期間,因評論“李登輝訪美”引起山東大學的廣泛關注。研究生期間,因購買假膠捲起訴商家,被《濟南時報》、《齊魯晚報》、《法制日報》報道。2010-2011年,《金屬學報》著作權案經《濟南時報》、《齊魯晚報》、山東電視臺齊魯頻道和公共頻道報道,科學網、新浪網等轉載。2012年,參與方舟子和韓寒的代筆論戰;與律師陳有西就法律與政治、改革與革命等問題發生爭論。2013年,參與憲政之爭,提出“超脫憲政派”。[1] 甄鵬的精彩言論見《西月言論敝帚自珍集》。

甄鵬崇尚正義,堅守良知。寫作了大量此類作品,如寫張聞天、李世民、孟子、武則天和朱元璋、聶樹斌、高華、高崗和饒漱石、朱令,寫科索沃、西路軍、卡廷、斯雷布雷尼察、孝道、多數人暴政、上山下鄉、南周事件、《明朝那些事兒》等。他發表了一系列精彩的言論,如:

1、“法律是最大的道德,良知是道德的底線。”(《法律與道德·守法與違法》)

2、“你有權草菅人命,我有權下筆如刀。”(《高校學者怒罵最高法院法官 當事人向審判長公開約辯》)[2]

3、“法治原則有兩個例外,一個是‘良知高於惡法’,另一個是‘革命是司法不公的最後救濟手段’。”(《就吳丹紅被打事件答問》)[2]

4、“我提出‘革命是司法不公的最後救濟手段’,但是歡迎社會一點一滴的進步。”(《我看憲政之爭》)

5、“國家機關不應過度涉足道德領域,而是通過嚴格守法、執法,樹立誠信、公平、民主、正義的榜樣,從而引領整個社會的道德走向。”(《法律與道德·守法與違法》)

6、“從未顧忌沖天的夢想最終會被淹沒,前行的大道上依然要慷慨壯歌。”(《男孩的夢》)

7、“談笑於高人前;縱橫於江湖間。情之所願,雖死何悔?情之所惡,雖死何懼?”(《楊過祭》)

8、“獨愛孟子,因為他的書生本色,坦蕩正直,骨子裡洋溢著不屈不撓的鬥志;因為他的蕩氣迴腸、豪氣干雲,他是文人中的俠客。”(《獨愛孟子》)

9、“我從不盲從任何個人和書本的權威,只敬畏自然和良知。”(《徜徉在科學與人文之間》)

10、“法律就是法律,不管戰爭是否正義,只要違法就應受到懲罰。”(《姆拉迪奇被捕,塞爾維亞卸下歷史包袱?》)

11、“除了從正義性、功利性的角度討論戰爭外,文學作品更應該從人性的角度......

相關問題答案
共識網怎麼?
學校公共網怎麼搶網速?
網絡無法識別怎麼辦?
返利網怎麼取消訂單?
翼卡車聯網怎麼激活?
康佳連上網怎麼看電視?
在學信網怎麼查學歷?
戰網怎麼看防沉迷時間?
個性網怎麼發佈東西?
獵聘網怎麼查看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