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在文言文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古文中的“辭”是什麼意思? 比如過歸去來兮辭的辭

是介於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

“辭”在文言文中的詞性及其意思

名詞義:

1、會意字。本義:訴訟;打官司。

辭,訟也。——《說文》。按,分爭辯訟謂之辭。

善於辭案條教。——《後漢書·周紆傳》。注:“辭案猶今案牘也。”

皇帝請問下民,鰥寡有辭於苗。——《書·呂刑》

2、口供。

明清於單辭,無或私家於獄之兩辭。——《書·呂刑》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禮記·大學》

其次不辱辭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辭布者。——《周禮·司市故書》。司農注:“辭布,辭訟泉物者也。”

獄辭無謀故者。——方苞《獄中雜記》

有詔即訊,辭服。——《漢書·趙君韓張兩王傳》

使犯死者自春而窮其辭。——柳宗元《斷刑論下》

3、言辭;文辭。

安定辭。——《禮記·曲禮》。疏:“言語也。”

不以文害辭。——《孟子》。注:“詩人所歌詠之辭。”

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荀子·正名》。注:“說事之言辭。”

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司馬遷《報任安書》

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4、特指政令之詞。

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三國志》裴松之注引

5、藉口;口實。

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論語·季氏》

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為辭。——《資治通鑑》

6、中國古代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體裁,也叫賦,或辭賦並稱。

且攜所著書及詩文辭稿本數冊,家書一篋託焉。——梁啟超《譚嗣同傳》

7、古體詩的一種。如:木蘭辭。

動詞義:

1、說;講。

使人辭於狐突。——《禮記·檀弓》。注:“告也。”

無辭不相接也。——《禮記·表記》。注:“辭所以通情也。”

無傷也,請辭于軍。——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2、辭別;告別。

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早發白帝城》

過北郭騷之門而辭。——《呂氏春秋·士節》。注:“辭者別也。”

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北朝樂府《木蘭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拒絕;推卻不受。

以王父命辭父命。——《公羊傳·哀公三年》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呂)蒙辭以軍中多務。——《資治通鑑》

4、審訊。

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5、遣去。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左傳》

辭八人者,而後王安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6、解僱;免職。如辭館(辭去書塾的教職)。

古文裡的卒辭之的卒什麼意思

卒 [zú]

兵:士~。小~。兵~。

舊稱差役:走~。

死亡:病~。生~年月。

完畢,終了:~歲(度過一年)。~業(畢業)。

終於:~勝敵軍。

這裡“卒辭之”,是指最終、最後、終了之意。

“是”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 是 shì

〈名〉

(1)商業、職業或政府的事務、業務或國務 [affairs]

“國是”並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

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無從定矣。——范曄《後漢書》

(2)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國是

(3)姓

◎ 是 shì

目前姓氏在中國人口普查中,總數非常少,已屬極其稀有的姓氏。例如:是灝亮

〈代〉

(1)此,這 [this;that]

是謂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漢· 賈誼《論積貯疏》

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2)又如:是日(此日,這一天);是夕(這天晚上);是處(這裡;此處);是長是短(這樣長這樣短;如此這般);是月(這個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

〈形〉

(1)會意。小篆字形,從日正。本義:正,不偏斜。

(2)同本義 [right]

是,直也。——《說文》。按十目燭隱曰直,以日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體。——《禮記·玉藻》。疏:“謂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濟》

(3) 對的,正確的 。[correct]

王弗是。——《國語·楚語》。注:“理也。”

使目非是,無慾見也。——《荀子·勸學》。注:“謂正道也。”

立是廢非。——《淮南子·脩務》。注:“善也。”

彼人是哉。——《詩·魏風·園有桃》

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清· 林覺民《與妻書》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窩);是非渦(矛盾糾紛的中心);是非場(矛盾糾紛的場所);

(5)概括之詞。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猶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處(到處;處處)

◎ 是 shì

〈動〉

(1)贊同;認為正確;肯定 [praise;justify]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劉開《問說》

(2)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貶低現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指評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訂正 [correct]。如:是正(訂正;校正)

(4)遵從,以為法則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楊柳橋詁:“《爾雅》:‘是,則也。’”

(5)關係詞。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be]

正是四國。——《詩·曹風·鳲鳩》

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覺民《與妻書》

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又如:今天是端午節;只能是他來電話

(7)表示兩種事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

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8)又如:他不是學生

(9)表示陳述的對象屬於“是”後面所說的情況。如:院子裡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如:對是對,錯是錯,不能混為一團

(11)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場

(12)表示讓步 [be…,but]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宋· 柳永《雨霖鈴》

(13)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貴了點

(14)表示適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嘗試。用同“......

相關問題答案
歸在文言中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者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剗被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的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除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亡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吾子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的比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謂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淨值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