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學中醫?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怎樣自學中醫?

耽是中醫藥大學的,我覺得自學的話最好還是按照大學裡的程序,畢竟我們剛進校門的時候對中醫也是一竅不通,大一的課程就完全是針對我們這些對中醫不甚瞭解的學生的。如果一上來就看些專業性強的書籍或者直接看《黃帝內經》之類,根本不可能看懂!

先從《中醫基礎理論》開始,首先要弄明白中醫最基本的理論,比如陰陽、五行、精氣血還有中醫的整體觀念中醫對五臟的認識等等。弄懂了這些,就可以適當看一看《黃帝內經》了,因為中醫的理論基礎就源於《內經》,當然,在這期間應該先學一下醫古文,方便之後的閱讀,要學好中醫,熟讀典籍是非常必要的。

然後是《中醫診斷學》,中醫學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診斷方法,比如脈診、舌診,要好好地學習領悟。

然後可以學《中藥學》,要掌握常用中藥的功效、性味、歸經、用法、用量、禁忌症等等,書上都有,基本就靠背了。

然後是《方劑學》,怎樣對症組方是一門大學問。

最後是《中醫內科學》,內科學是以上各科的彙總,包括了從對各個疾病的鑑別診斷到組方下藥。

中醫的課程還有很多,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想學好中醫學,除了臨床實踐,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從古到今各大醫家的醫學著作,不僅可以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開拓我們的思路。中醫治病,思路很重要,從一個方向走不通,或一個角度,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你學業有成!

如何才能自學中醫

你好,我也一直在自學中醫,買過上千元的書,從中也可以窺到一些端倪,哪些書適合自學我可以給你一點建議。你剛開始可以買 林政宏博士的書,和陳華豐醫生寫的書來看,他們的書可以令你堅定學習中醫的信心,同時開闊對中醫的眼界和認識。這兩人的書以後也可以作為中醫參考書來看。(但是他們兩人寫的書全部加起來少說也要上百塊了,你想全部都買的話,兜裡也要有錢才行。)

另外你也可以買中醫考試系列的口袋書來時時閱讀、背誦,不同出版社都有出的,內容大同小異,一套大概就幾十元左右,對你打下學習的基礎很有幫助。

另外同時還可以配合網絡的視頻進行學習,現在優酷、土豆網等等,都有很多好心人上傳的教學視頻,你有空可以下載學習一下。(例如,優酷有李德新教授主講的“中醫基礎理論”,可以看看。)

一點建議,並非是替別人打廣告,各位有什麼不明白的歡迎繼續發問。

學習中醫,造福人類,救死扶傷,功德無量。

祝你成功!!!

想自學中醫,應該從哪學起呢?

1.《中醫基礎理論》2.《醫古文》(如果對古籍有興趣就學)3.《中藥學》4.《中醫診斷學》5.《方劑學》6.《傷寒論》7.《內經選讀》8.《溫病學》,還有內外婦兒各科等。學習中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成為一名有經驗的臨床醫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祝你成功。

如何學習中醫?(中醫入門)

中醫學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被一些工作繁忙的白領和過著安逸退休生活的老年人所喜愛。也有許多人喜歡看一些關於中醫的書籍,同時一些相關的中醫養生節目也同時應運而生。對於有時間有精力來學習中醫的人,這些書籍和節目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裨益呢?因為本人很少關注這些節目,閱讀這些書籍,所以也沒有多大的發言權。但對於即將步入之門的中醫系學弟學妹還有試圖系統瞭解中醫的人們,我還是有一些個人意見和建議的。有人說讀中醫就要讀經典,這是至理名言。但是未曾入門的人不可能讀得懂經典的,就好像一個不會走路的嬰兒,你不可能用訓練劉翔的方式去訓練他跑步。能夠將中醫經典中的一部融會貫通的人,必定是一位醫術高超的醫生。所以,初學的人讀經典,一本書讀二三十遍不知所云都是有可能的。那麼初學中醫的人應該怎麼去學中醫呢?首先任何技術都必須要有理論的基礎。中醫基礎理論對於一個學中醫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知道陰陽五行、不瞭解六淫七情、不知道五臟六腑的生理特點、不明白經絡走向的人很難明白和理解中醫。《中醫基礎理論》教材當然是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權威著作,但不得不說,一般作為教材的書籍,可讀性都相對比較低。我向學弟學妹們推薦的是秦伯未先生的《中醫入門》,這本書的可讀性是比較高的,而且秦伯未先生綽號“秦內經”,對於中醫經典著作倒背如流,這本書是帶領大家步入中醫之門不可多得的一部著作。此外,方藥中先生的《中醫基礎理論通俗講話》同樣也十分具有可讀性。中醫基礎明白之後,就要學習一下中醫的診斷學。中醫診斷是最為複雜最為難學的一個科目。因為中醫最吃功夫的就是辯證論治。學習這門學科,最為系統的就是《中醫診斷學》的教材了,其中編撰最好的是被稱為五版教材的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由鄧鐵濤先生組織編寫的《中醫診斷學》,但是同樣可讀性不高。焦樹德先生的《從病例談辨證論治》和方藥中先生的《辨證論治研究七講》可以彌補可讀性的問題,但是這兩部書,都需要讀者擁有一定的中醫學知識。中藥的學習是中醫學習的一個重點,《本草備要》是一部不錯的著作,薄薄的一個本子。可讀性遠遠高於《中藥學》的教材。此外《藥性歌括四百味》《藥性賦》都是歌訣形式的中藥著作。如果是學習中醫的學弟學妹們,這兩本書背一背,對中藥的應用有很大的裨益。至於聞名天下的《本草綱目》可讀性很高,但是見過全本《本草綱目》的人基本上都望而卻步,人名衛生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金陵版的《綱目》絕度有防身的效果,足足有十多斤重,絕度不是兩三年可以讀完的東西更不要說背下來了。我覺得《本草綱目》可以作為字典一類的工具書來應用,不適合當做學習書目來閱讀。方劑的學習其實是一個漸入佳境的階段。中藥爛熟於心的話,對於中醫的處方會有一定的理解。方劑學歷代初學者推崇的是《湯頭歌訣》,這部書的作者和前面提到的《本草備要》的作者是同一個人——清代的汪昂。汪昂本身不是醫生,而是一個富人。他組織了當地一大批名醫為他編寫醫書,最後以汪昂的名字署名出版。雖然如此,他組織編寫的許多書都是中醫入門的很好著作。《湯頭歌訣》詩歌的形式編寫使讀者便於背誦,當代《方劑學》所附的方歌大多數是出自《湯頭歌訣》,還有一部分是根據湯頭歌訣改寫的。晚清名醫大多入門時都曾經背誦過汪昂的《湯頭歌訣》。讀過上述書籍的話,基本上已經可以說一隻腳步入中醫之門了。對於並非學習中醫的人來說,懂了這些,再找中醫看病的時候,你至少可以分辨出醫生的優劣和處方的合理性了。如果是學習中醫的人呢?這些遠遠不夠,還沒完全入門呢。中醫院校的學生,讀過這些書就可以認真學習中醫的內、外、婦、兒了。學習這些科目時,有一本書是值得閱讀的,那就是《醫宗金鑑......

如何自學中醫

轉貼:中醫自學方法綜述 與教學相比,教學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而自學則以學生單方面學習活動為主,缺乏教師全面系統的指導。這對學生確實是個困難,但另一方面卻給予了學生以充分發揮主動性的機會。由於在自學中學生對教材的中心內容主要靠自己的思索研討和理解,避免了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故不易受教師講授框框的限制,因此有可能會學得更紮實,理解得更深刻。我們認為這正是自學的優勢和特點之所在。而且對於人的一生來說,學校教育總是有限的,有階段性的。人一生中所獲得的大部分知識主要是靠自學取得的,在一定意義上講,自學能力是人才成長的重要條件。總之自學是每一位科學工作者的必由之路。縱觀古今中外,自學成才者不乏其人,就以中醫界而言,明代李中梓、王肯堂,清代徐靈胎、陸九芝,近代惲鐵樵、曹穎甫等人都是自學成才的一代名醫。因此自學中醫的同志,要充滿信心地走自學成才之路。 如上述鑑於個人自學是自學考試的中心環節和基礎。故而為了對自學者有所幫助,我們從治學的普遍規律和學習中醫的基本要求這兩個方面,就中醫學的自學方法及如何掌握它的學習規律等問題,概略地談幾點淺見,供參考。一、學問勤中得 自學有三忌  宋人汪洙說:“學問勤中得”,確為至理明言。這對於以業餘學習為主的自學者而言,顯得更為重要。只有珍惜時間、勤奮好學,才能有所成就。正如高爾基所指出的“天才出於勤奮”,又說:“時間最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份,勤勞者能叫時間留給串串的果實,懶惰者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 當代著名的中醫專家、北京中醫學院劉渡舟教授指出,自學有“三忌”,即一忌浮、二忌亂、三忌畏難。我們認為這些對自學者的確頗有啟迪。(一)忌浮   是指對學習內容,用心要專,要深入理解。切忌只滿足於一般的理解。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的瀏覽,或是“一目十行”的不求甚解,那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為了深入理解學習內容,必須既要勤讀、勤寫,更要勤思、善思。即不僅要認真讀書,更要勤于思考。可通過書寫讀書筆記或學習心得,將學習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對比與歸納綜合,使之變成自己的東西,並可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便能學得牢靠紮實,收穫較大。如前人所謂:“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知,不思則不得也”。近代著名學者愛因斯坦也曾經指出:“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二)忌亂   是指自學要有完整的計劃和循序漸進的步驟。正如宋代大儒朱熹之所謂:“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如果沒有系統的學習計劃,如蜻蜓點水般雜亂無章,就難以取得良好的成績,甚至是事倍功半以至勞而無功。我們認為按照由淺入深,從基礎到臨床的原則,對中醫專業(專科段)自學考試所列課程的自學,從總體上來看可分為兩個方面、三個階段。其主要方面是學習與掌握運用中醫理法方藥辯證論治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是學習與掌握運用作為大專層次的中醫師所必備的西醫知識。在三個階段中第一階段學習的內容是哲學、醫古文、中醫基礎理論及人體解剖學與生理學,前三者與後兩者分別為學習中醫與西醫學的基礎學科。第二階段以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為重點。第三階段則以臨床課即中醫內科學、鍼灸學、西醫內科學基礎及中醫婦科、兒科、外科、傷科學中的一門選考課為主要內容。學員在自學時大體上可按以上所述,結合各個時期的開考課目,分階段分層次地來選擇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總之要注意使學習內容做到前後貫通、承上啟下、循序漸進,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方能事半功倍。(三)忌畏難   是指在學習過程中,要有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恆......

我想自學中醫,請高手指點我該怎樣從入門到精通,我

先提高古文基礎。 醫古文,古代漢語至少熟練程度。之後看目前現行的五年制本科教材,再看四大經典,之後歷代中醫經典,需要實踐、理論相結合。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我想自學中醫

你真可愛,可愛的80後。如果親戚裡沒有搞中醫的,父母也不是搞中醫的,你最好不要學中醫,因為你不知道,也沒有人會跟你說中醫的真實情況。

首先,我不是神醫。神醫可能也沒時間上網。所以,你可以幻想幻想。

其次,學中醫需要毅力與恆心。這個制度不是培養中醫大夫的制度,就算你畢業於中醫學院,有幸走上工作崗位,這個制度只會讓你有個飯碗吃就行。想深造,只能靠自己。

如果你是中醫世家,那你的努力會有戲,但是看你的情況,應該不是。

再次,如果不是為了做中醫工作,那我倒希望你學一學中醫,是從學習國學的角度出發的,也是從自我保健、照顧家人的角度出發的。

最後,要善加利用網絡。如果你確實有錢,買一些專業書籍未嘗不可。但從你現在現有的情況來講,應該先從網絡上尋找資源,學一點是一點。你自己先試一試,到專業書店拿著中醫專業書籍看一看,要仔細看一看,先看一個章節,或單獨一味藥的說明,你先感覺腦袋大不大。專業書籍需要專業的老師來教導。不然的話,你根本不知道怎麼用。

可以問問老年人。他們多數有病在身,久病成醫,你知道他們的病情後,瞭解他們用的什麼藥,時間長了,頭疼腦穿的小病你也就會知道大致用什麼藥了。

好吧,如果一定要買書的話,先來本《鍼灸學》和《推拿學》兩本。頂多再加一本《中醫基礎學》。中藥和方劑你就免了吧,老年人告訴你的那些可能就行了。

至於號脈,你還是免了吧。號脈必須在好多病人身上練習,才能培養出感覺來,一共28個脈象,六綱脈,也許你記性好可以記住,但是相互之間的區別卻不是幾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學會熬藥,拔火罐(不是哈慈的負壓罐),捏積,多學些實用的。

想再豐富自己,多在網上看看

自學中醫的方法

我就是自學的中醫,現在是第四年.計劃再用十年時間,在退休前可以給家人和親朋醫治

一開始就看 黃帝內經 四聖心源,你是看不懂的

要先看中醫基礎理論,瞭解陰陽五行氣血津精液,五臟六腑等等基礎中醫理論

再看中醫診斷學,瞭解望聞問切,八綱辨證

再看黃帝內經,中藥學等等,如有興趣,可以交流

如何自學中醫 200分

小夥子,你好

本人和你同病相憐,也是20歲開始學習中醫,現年過花甲。只不過中途因對中醫的有些理論認識不足而放棄多年。後來發現中醫的優勢還是非常大的,可惜過了最佳學習年齡,半途而廢。雖然如此,但是對治療有些病,還是蠻有成效的,甚至有的個別病例的治療效果超出自己的預期。詳情不說了,避免廣告之嫌。

學習中醫,貴在堅持。中醫理論和現代解剖學有衝突,只有深入瞭解中醫理論,才能領會其中奧妙。

初學時可以多找一些書看看,先重點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有了基礎,在興趣的動力鼓舞下,學習進步會很快。

留意民間偏方,驗方,裡面的精華不可估量,本人很大程度得益於這方面。

對自己關注的方面,重點研究。對於某一病症要做到三點,1 正確判斷病因 2 正確處方 3 用藥量一定在安全範圍內。

小夥子,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的。

夜已深了,有興趣下次再聊。

初學者怎樣自學中醫 20分

學西醫吧,西醫學好後再反過來學一下穿醫.

因為中醫受到的打擊是很大的.工作也不好找.等到你中醫出名了都老了.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自學中醫?
自學中醫如何入門?
如何自學考中醫資格證?
如何自學成為一名中醫?
沒上高中如何自學?
初中生如何自學?
如何自考中央戲劇學院?
如何自學口譯?
如何自學書法的步驟?
如何自學鋼筆字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