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辭讓之心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由孟子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你想到了什麼。

四心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

出自《孟子·公孫丑》。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人於打,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譯文】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先王由於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裡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裡面去了,必然會產生驚棋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係,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問情心理的。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人有這四種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發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讀解】

從人性的前提推導政治,具體說,從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導仁政。由於這種“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應該是天經地義的。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導仍然是為了推行他那畢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導本身似乎沒有產生很大影響,倒是他那推導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此基礎上所提出的“仁義禮智”都發端於這種“不忍人之心”的看法, 更是成了中國古代哲學中“性善論”的理論基礎和支柱。

孔子曾經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意思是說,人性本來是相近的,只因為教養的不同,便相差很遠了。但孔子既沒有說相近的人性是什麼,是善還是惡,也沒有展開論述。而且,從我們的理解來看,孔子還主要強調的是後天教養的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搐他不僅展開了論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發端仁義禮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還舉出了生動的例證論證 這種“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沒有它,簡直就不是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孟子的人性理論的確是“先驗論”的,是主觀唯 心主義的。因為他把“仁義禮智”這些社會性質的道德觀念說成是人的天性裡所固有的,與生俱來的,甚至帶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認後天培養的作用。因為他認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個方面,即“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簡稱即為“四心”。而這“四心”只是“仁義禮智” 這四種道德範疇的發端,或者說“四端”。這“四端”就像剛剛燃燒的火或剛剛流出的泉水一樣,還需要“擴而充之’才能夠發揚光大。不然的話,......

惻隱之心和憐憫之心分別有什麼意思

都表示同情,惻隱之心出於本能的,當一個人受到不幸,讓你對他執行更殘酷的不幸,本能告訴你,不能做的太絕或者不應該這樣做,動了惻隱之心放人一馬,或者給予一線生機。憐憫之心是表相的,當你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一副顫微微的樣子,你動了憐憫之心,給了老人十塊錢。其實事後老人在做大保健,而你還吃著方便麵,查著資料準備明天的工作。

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原文: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以上供參考,望採納~

什麼叫孟子四心

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 孔子“仁”的精神被孟子所繼承,並發展為”仁義”學說,概括起來即為仁、義、禮、智“四心”或“四德”。

孟子古文心之四端

四端之心是理性與情感的統一,它不只是孟子性善論得以成立的根據,同時也是道德行為得以可能的直接動力。四端之心並非簡單並列的關係,四端以惻隱為根基,羞惡、辭讓(恭敬)、是非是以惻隱為基礎而次第展開的,這可以說是孟子四端之心的內在結構。

中國論文網 www.xzbu.com/4/view-4912595.htm

[關鍵詞]孟子 四端之心 性善論

[中圖分類號]B82-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539(2014)01-0136-05

“四端之心”是孟子哲學得以確立的理論基石,準確理解孟子的四端之心是我們合理把握孟子的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的關鍵之所在,惜乎學界對孟子的四端之心,尤其是四端之間的內在關聯缺乏充分的討論。周海春先生新近發表的大作《孟子“四端”思想的倫理價值》(載於《道德與文明》)2013年第1期)對四端之心及其內在關聯給出了十分獨到的分析,讀後頗受啟發,然仍覺周先生的看法有可商榷之處,故略陳淺見,以向周先生請教。

一、四端之心的本質意涵

孟子所謂四端之心亦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恭敬之心)與是非之心,當然孟子的意思並不是說人有四個心,上述四者不過是同一個道德心的不同面向而已。如何從本質上把握四端之心的根本特徵呢?我們可以由《孟子》一書中的兩個“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說起。

為說明惻隱之心的存在,孟子有如下思想實驗:“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人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公孫丑上》)三個“非……”說明怵惕惻隱之心的發用並非以任何外在目的為條件,換言之,惻隱之心的發用乃是無條件的或不涉利害考量的。“乍見”則是形容時間極其短暫而不容思量,“隨見而發”,這也就是說,惻隱之心的發用具有自發性或直接性。

為說明羞惡之心的存在,孟子則有如下思想實驗:“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哮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朱子注曰:“雖欲食之急而猶惡無禮,有寧死而不食者;是其羞惡之本心,欲惡有甚於生死者,人皆有之也。”(《四書章句集註·孟子章句集註卷十一》)“哮爾”、“蹴爾”同樣意在說明,面對突如其來之事,羞惡之心的生起具有自發性和直接性。

對於孟子而言,四端之心發用的自發性與直接性乃是性善說得以成立的關鍵。就先秦諸子討論人性問題的整體背景來看,所謂人性是指人生而本有的某種自然而然的行為傾向(characteristictendency)。告子“生之謂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以及荀子“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荀子·正名》)等說法正說明了這一點。惻隱、羞惡、辭讓(恭敬)、是非之心作為仁、義、禮、智之“端”,乃人之善行得以產生的內在根據和直接推動力。四端之心發用的自發性與直接性正好說明,四端之心推動道德行為或善行的產生乃是人的一種不涉利害考量的自然而然的行為傾向。孟子在與告子論辯時認為:“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尤有不下。”(《孟子·告子上》)這隻有在這一意義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當然,這一行為傾向也是人生而本有的,孟子的性善說正是在這一意......

孟子認為惻隱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反映了他的什麼思想

孟子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禒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故有之也,弗思矣。”(《孟子·告子上》) 意思是說人的性情確實是天生就善良的,每個人都有這種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和是非心,這些表現為仁義禮智四端,他們都不是外界賦予的,而是人本身所固有的,至於有人會變得不善,則不是天性的過錯,而是環境的影響。

相關問題答案
孟子辭讓之心是什麼?
敬畏之心是什麼?
豺狼之心是什麼意思?
涼薄之心是什麼意思?
敬畏之心是什麼意思?
逆戰鉑金之心是什麼?
悠悠之心是什麼意思?
天讓之別是什麼意思?
感謝之心是什麼意思?
孟子的本體論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