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唐朝滅亡的最終原因!

唐玄宗的統治時期是唐朝由稱道衰的轉折時期,他早年勵精圖治,虛心納諫,開創了唐朝著名的開元盛世的局面。

但是,面對國家的強盛,他開始安於享樂。

在中央,他重用了高力士,這是宦官干預唐朝政治的開始,對中央統治埋下了宦官干政的隱患。以至於在他之後,許多唐朝皇帝由宦官擁立甚至廢黜。

在地方,均田制已經瓦解,(均田制是將國家公有的土地分給百姓耕種,這一時期,有錢的人大量收購土地,公田越來越少,許多農民破產,該制度無法實行)在該制度基礎上的許多制度也無法實行,在軍事上最為顯著的一點就是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就是改為原本應服兵役的人出錢,國家僱人當兵)。這樣就形成了職業軍人,並且還實行節度使制度,即節度使手握重兵,駐守邊防,並掌握了自己轄區內錢財以及官僚任免的權利,這樣就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安史之亂就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在此之後,節度使的勢力十分強大,對於參與平叛的將領,要將他們封為節度使,之間互相爭鬥,互相制衡,威脅了中央的統治。

關於兩稅法,雖然唐德宗時宰相楊炎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政府的財政危機,但是法令在層層的實行過程中,並沒有被有力的執行,受苦的還是百姓,而且其他的收費名目也是很多。增加了百姓對政府的不滿,自然滋生動亂。

此外,在朝堂之上,也有著士族與庶族地主之間的爭鬥,其代表為牛李黨爭,(士族即世代豪門,庶族則是新興起來的地主,之間有著門閥觀念上的不同),兩黨勢力的此消彼長,會使朝中人員變換十分頻繁,一黨當政一朝臣。

如此複雜的矛盾,衰亡的唐朝自然被新的勢力集團所取代~

唐朝滅亡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是什麼

直接原因是軍閥地方割據,主要原因是土地兼併日益嚴重造成大量農民失去依靠變成流民,使得階級矛盾激化。

唐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唐代滅亡,最直接的原因是藩鎮格局被打破,可以參考八十年代出版的博士論文唐代藩鎮研究。不要認為君主昏庸是主要原因,可以看看當時君主的詳細記錄,唐代的君主總的來說比較強勢,而且頗為狡詐。明代亦然,參看萬曆十五年。總的來說晚明最昏庸的就是崇禎,不懂得權術的平衡之道對於歷朝歷代都是最致命的。

自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河北藩鎮是安祿山史思明舊部,且中原王朝無力平定河北四鎮,四鎮不動則中原的藩鎮也不能動。

朱溫平了河北的藩鎮之後,就亂套了。中原林立的藩鎮是用來牽制河北藩鎮的,神策軍是用來牽制中原的藩鎮的,當這個格局被打破之後,平衡就不存在了。

唐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唐朝之亡,究其原因來說是很複雜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出在政治制度上~

自秦朝以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政國家的政治形態儘管已經建立了起來,但並沒有得到鞏固,其間多有反覆。從理論上說,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中央政府對地方上有絕對的調度控制能力,但事實上,自兩漢以來,卻很少有真正的中央集權和君主專政.

兩漢四百多年裡,外戚一直是最大的政治勢力,其次是從東漢中期才興起的宦官勢力,同時,士大夫也在逐漸得到一部分政權,這些其實嚴重的影響了君主專政制度。在地方上,兩漢時代儘管儘可能的削減封國的力量,但是封國還是有著一定的勢力基礎,更別說地方上的將領有割據一方的潛在危險。在東漢末年,這些矛盾有過一次集中的爆發,就是因為黃巾民變而引起的連鎖反應,於是天下大亂。而後幾百年的大分裂時期,地方上的將領一直保持著很大的兵力和權勢,這在兩晉表現的最為突出~

同時,在魏晉時代,隨著門第世家的興起,士大夫集團逐漸走向墮落,而外戚和宦官卻始終沒有真正的退出政治舞臺,只是在表現上大有差別,這種現象一直維持到隋朝的統一和唐朝的建立。應該說,儘管從政府機構和行政制度上唐朝在此前歷朝歷代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完善和修正,但在立國方針策績上,唐朝並沒有什麼突破,以前的矛盾根源不但繼續還在,而且甚至更加表象化

唐朝的輝煌,主要體現在其文治武功上,但其內在的隱患是很劇烈的。武則天稱帝,這是至漢以來外戚政治發展到極至的一個體現;中唐以後的宦官逐漸掌權甚至掌握軍權,這是自秦漢以來宦官政治發展到極至的有個體現,中唐時的牛李黨爭,這是士族與庶族鬥爭的一個集中體現,顯示出士大夫集團內部矛盾重重;而最致命的矛盾還是在地方上,自安史之亂後,以河朔四鎮為首的地方藩鎮們逐漸取得了割據的地位,這也是因為自兩漢以來,中國任何一個封建王朝的中央政府基本上都沒有完全的對地方進行有效的行政控制,所以還談不上實際意義上的中央集權。

唐朝建立之初,以其生龍活虎的活力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自秦漢以來的又一個黃金時代,但一旦上層建築出現了動搖,所有的潛在矛盾難免不一併爆發,而安史之亂就是這樣的一個導火索。最終,老態龍鍾的李唐又苟延殘喘了一個半世紀以後,終於被藩鎮之一的朱溫所推翻。

到了宋朝建立以後,宋太祖趙匡胤吸取了李唐和五代的經驗教訓,廢除門第世家,空前強化君權,並將地方上的軍事財政等大權完全收歸國有,於是才徹底的鞏固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政國家,宋朝也沒有重蹈李唐敗亡的覆轍,當然,這是以犧牲軍事力量為代價的!

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邊患不穩(如安史之亂、安南叛亂、外有吐蕃入侵等)

藩鎮割據(如節度使李希烈稱帝等)

宦官專權(如李輔國、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楊復恭、劉季述)

黨爭內耗(如牛李黨爭)

農民起義(如王仙芝、黃巢起義)

唐朝滅亡的原因有哪些?

大唐的滅亡,主要是三大因素的結果: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

唐朝滅亡的真正原因?

唐的滅亡實際上是在唐初就註定了!唐隨隋制,而隋的一個重大變化便是壓制士族,擴大皇權,主要的手段便是科舉制、六部制、均田制。 隋朝也獲得了成功,這主要得益於 (一)改革的長遠意義還沒有呈現; (二)作為統治核心的關隴貴族,以騎射為本,並且可以通過統治地位保有利益,地位優於崔盧鄭王等在北方統一戰爭中失勢的一等士族,對此改革故而缺乏敏感性。 在隋統一中國後,新制度推廣於南方,南方的世家大族因此幾乎全部叛亂,隨後被鎮壓。唐建立後,這趨勢沒有改變,更有利的是士族在隋末農民起義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故而唐太宗可以頒佈其可笑的 <氏族志> ,而沒有遇到類如北齊“謗史”那樣激烈的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文治的需要激增,崔盧鄭王等山東士族藉助科舉制或其他手段重新進入統治核心,併為此自得。中國沒有再一次出現貴族與皇帝聯合執政的局面,是因為此時士族已無實力於皇帝抗衡∶如李世民所說“其子孫才行衰薄,官爵陵替,而猶然以門地自負,販蠰鬆,依託富貴,棄廉忘恥,”,喪失了經濟實力,沒有了可迅速組成軍隊的大量依附民,也失去了強悍果敢的精神,甚至由於長期的和平宗族的向心力也消弱了!有幾位清流認識到這些?又如何有效的對抗皇權? 士族代表的地方勢力衰落了,以專制皇權為主要內容的中央集權從未有過的擴大了,初次掌握了從未有過的國家力量──這便使唐王朝擁有了給以人深刻印象的機會!可惜在封建時代,專制皇權是無限集中為目標的,於是宦官專權便又一次作為皇權專制的延伸出現了,而無龐大宗族背景的寒族武人尤其是蠻夷武人也讓皇權青睞,處與弱勢的官僚也只有結黨才有某種安全感,士族的地位再一次下降,皇權進一步擴大。皇權的唯一勁敵──士族呢?或許是由於士族因為大唐的長期存在,可以有做官的機會,或不能做官的也可以因有地位有影響有超出小地主的生活而自得,又一次近乎積極的放棄了他們的一切。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南北朝的可怕混戰不能消滅的,能幹的少數民族暴君不能消滅的,在甘露之變時卑賤的宦官做到了,黃巢的叛亂與朱溫的殘殺實際上不過是在棺材上釘上釘子而已。 不這樣解釋,我們便不能理解何以區區契丹在大唐國力如日升天的武則天時代橫行河北,而大唐軍隊的表現則令人扼腕。這不是某人的愚蠢,是制度所致──在冷兵器時代,對付遊牧民族,最有效的不是明英宗的傾國大軍,而是豪族的塢堡、宗族子弟兵──這便是以腐敗著稱的晉朝可以抵抗無數凶惡的野蠻人輪番進攻,而高度集權的宋朝、明朝和羅馬滅亡的原因──打敗了皇室,便擊敗了整個帝國! 在古代,有了真正的貴族,便可以制約專制,民主便有脫胎的機會,科學與平等與自由便可能誕生,民族的活力便不會喪失,可惜中國喪失了機會!英、法則抓住了機會,歷史的新篇章產生了!至於唐朝,在專制的惡果──安史之亂髮生後,雖有無數偉大的人來挽救,但專制日甚,朋黨日興,士族日衰,藩鎮日盛,民族活力日失──大唐成功的原因反過來變成了滅亡的原因!在令人驚奇的長久衰亡了150年後,滅亡了!

唐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唐朝滅亡原因:

經濟上:土地兼併嚴重(根本原因);

政治上:朝廷內部黨派鬥爭嚴重;

農民起義打擊(根源還是土地兼併);

制度上;節度使制度使地方勢力強過中央;

軍事上:西方少數民族攻擊

至於當局無法處理土地兼併,是由於封建制度本質造成的。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農民無法獨自承擔耕種的損失(如天災、蝗災導致的損失),必須依靠地主階級。封建制度下,農民和地主兩者矛盾只能調和,無法化解。後期的唐朝政府已沒有精力處理儲些更本無法處理的問題,所以導致滅亡。

唐朝是怎麼滅亡的

1、軍事:唐中期以後唐玄宗窮兵黷武,用募兵制逐步代替了原來的府兵制。這樣一來,邊鎮的軍事力量不斷擴大,各地節度使的權力也隨之膨脹,這導致了地方武裝割據局面的出現,這是安史之亂的直接禍根。

唐後期,全國有四五十個藩鎮,各藩鎮節度使都擁有軍隊,少則數千,多至10萬人。如河北三鎮牙軍,長期父子世襲,互通婚姻,享有種種政治、經濟特權,形成桀驁不馴的驕兵集團,動輒發起兵變,驅逐將帥,或支持節度使竊地割據,反抗朝廷,危害極為嚴重。

2、統治者:唐玄宗可算半明半昏的皇帝。而唐肅宗以後基本上都是昏君。對功臣猜忌,對擁兵者姑息,對財物貪得無厭,唐德宗就是這樣的一位典型昏君。唐憲宗基本上是腐朽勢力的代表,他信賴宦官,本人卻被宦官推倒,以宦官權力大於皇帝為特徵的唐後期就此開始。唐穆宗、唐敬宗是馴服在宦官手下的兩個皇帝,他們只要求奢侈放縱的生活得到滿足,根本不關心朝政。唐文宗有心剷除宦官,結果被宦官監視,只好飲酒求醉,賦詩遣愁,自稱受制於家奴。唐宣宗自恃有智術,察察為明,相信自己的見解一定都是對的。他的意旨,只許群臣順從,不許違反。唐僖宗專事遊戲,政事全部交給中尉田令孜,呼田令孜為阿父。唐僖宗任意耗費財物,敢出面反對的人,一概交京兆尹杖殺。宰相以下朝官,沒有人敢說話。到了唐昭宗,倒是壯志不小,為時已晚,無力迴天。

3、抵抗外族入侵的能力:自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由盛而衰,內亂外患,接踵而來。大大改變了大融合的和諧局面。安史之亂靠回紇的協助,方得平服。中原自己逐漸無可用之兵,外族勢力愈加強大。回紇與吐蕃相繼擾亂西北內地。西南的南昭,唐政府也感到無從應付。大唐天可汗的藩屬實際完全喪失。

更有甚者公元763年(廣德元年)十月,吐蕃大軍佔領了奉天(今陝西乾縣),兵臨長安城下,嚇得代宗倉皇逃到陝州避難。結果唐朝首都長安不止被吐蕃攻陷而且吐蕃人還立了偽皇帝,他們把唐宗室廣武王李承宏立為皇帝,作為自己的統治工具。唐朝和吐蕃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割地賣國條約——《唐蕃清水盟約》。

4、唐中宗時宦官開始弄權,人數多至千餘人。唐玄宗更信任宦官,即帝位以後,人數漸增至三千餘,穿紫衣(三品以上)、緋衣(四品五品)的就有千餘人,有些得三品將軍職位,職權遠遠超出內侍省的規定,朝官的職位開始被侵奪,不過,一般是武職,妨害還不大。自唐肅宗時起,宦官權力一直在上升,侵奪官職的範圍也一直在擴大。宦官統率神策軍,尤為工商雜類大開仕進的門路。到唐朝後期,皇帝的廢立和生命,都落在宦官手中。宦官自從殺唐憲宗立唐穆宗以後,對皇帝有廢、立和生、殺的權力。皇帝在宦官操縱下,有些完全馴服,有些不甘屈辱,想奪回已失的實權。朝官也是這樣,有些明顯依附宦官,宦官擁有這種權力,伐當作既成事實為朝官所默認。

相關問題答案
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唐朝衰落的主要原因?
明朝衰敗的主要原因?
火災死亡的主要原因?
商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火災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渡渡鳥滅絕的主要原因?
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
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原因?
魯爾區衰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