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中國財政產生的兩個前提條件是什麼 10分

國家產生的前提條件:物質資料生產的發展,家庭私有制的出現和奴隸階級的形成。

國家財政產生的前提條件:

1、生產力的發展、剩餘產品的產生是財政產生的物質條件;

2、社會分工的發展、公共管理的需要是財政產生的社會條件;

3、私有制和階級的產生、國家的成立是中國財政產生的政治條件

2、請從財政起源考察財政的定義。

財政是一種經濟行為或經濟現象,這種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的主體是國家或政府。從起源上考察,財政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人類社會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出現私有財產,社會分裂為階級才產生了國家。國家一旦產生,就必須從社會分配中佔有一部分國民收入來維持國家機構的存在並保證實現其職能,於是才產生財政這種特殊的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財政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所以財政活動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經濟現象。

簡述財政產生的的原因是什麼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財政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所以財政活動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經濟現象。綜觀我國幾千年留存下來的古籍,可以看到“國用”、“國計”、“度支”、“理財”等一類用詞,都是關於當今的財政即政府理財之道的記載,還有“治粟內史”、“大農令”、“大司農”一類用詞,則是有關當今財政管理部

財政

門的記載。我國使用“財政”一詞,如今雖已經習以為常了,但“財政”一詞出現在中文詞彙中至今卻只有百年的歷史。據考證,清朝光緒24年,即1898年,在戊戌變法“明定國是”詔書中有“改革財政,實行國家預算”的條文,這是在政府文獻中最初啟用“財政”一詞。“財政”一詞的使用,是當時維新派在引進西洋文化思想指導下,間接從日本“進口”的,而日本則是來自英文public finance一詞。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時期,宣傳三民主義曾多次應用“財政”一詞強調財政改革,民國政府成立時,主管國家收支的機構命名為財政部。美國政府相應機構的英文用詞為"Department of Treasury",本來的意思是金庫或國庫,在我國也譯為財政部。   20世紀40年代中華書局出版的《辭海》對“財政”一詞作如下解釋:財政謂理財之政,即國家或公共團體以維持其生存發達之目的,而獲得收入、支出經費之經濟行為也。顯然,這種解釋也是從英文public finance譯為中文引入的概念。因此,“財政”一詞在中文詞彙中的應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在中文詞彙中的含義,雖然在學術研究上還有不同的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是一個沒有什麼疑義的十分確定的詞語,例如,管理國家收支的工作之曰財政工作,管理機關名之曰財政部、財政廳、財政局等,已經約定俗成,為社會所公認。   財政一詞最早起源於西歐。13~15世紀,拉丁文finis是指結算支付期限的意思,後來演變為finare,則有支付款項、裁定款項或罰款支付的含義。到16世紀末,法國政治家波丹將法語finances作為財政一詞使用,認為財政是“國家的神經”,隨後逐步泛指國家及其他公共團體的理財。中國古代一般採用國用、國計、邦計、度支、理財等詞語。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從西歐各國引用finance一詞,吸收中國早已分開存在使用的“財”和“政”二字的含義,創造了財政一詞,並於1903年傳入中國,逐步取代以前的各種名稱,確立了財政的概念

產生稅收的經濟條件是是什麼

稅收產生的經濟條件是私有制的存在。在私有制中,社會產品的分配是以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為依據,即以財產權力進行分配。稅收是國家憑藉政治權力而不是財產權力的分配。也就是說,當社會存在著私有制,國家動用政治權力將一部分屬於私人所有的社會產品轉變為國家所有的時候,稅收這種分配形式就產生了。因此定國家徵稅實際上是對私有財產的佔有。

按照國家分配論的觀點,什麼是財政產生的首要條件

3、在財政活動內容方面,國家分配論與公共財政論都認為財政活動由財政收入、財政支出、財政平衡與財政管理等一些基本內容構成,把財政活動視為“收、支、平、管”等環節構成的統一體,財政運行過程表現為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資金流動。

選擇1234

財政預算的產生

現代財政預算制度最早出現於英國。英國是近代資本主義和現代議會制度的發源地。在14-15世紀,新興資產階級的力量逐步壯大,他們充分利用議會同封建統治者爭奪財政支配權。他們要求政府的各項收支必須事先作計劃,經議會審查通過後才能執行,財政資金的使用要受議會監督,以此限制封建君主的財政權。歐美其他國家財政預算制度的確立相對較晚。以美國為例,早期的憲法中並沒有關於預算制度的規定,直到1800年才規定財政部要向國會報告財政收支,但這時的財政收支報告只是一個彙總的情況而已。美國南北戰爭後的1865年,國會成立了一個撥款委員會,主管財政收支問題。1908-1909年,美國聯邦財政收支連續出現赤字,才促使美國政府考慮建立聯邦預算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會在1921年通過了《預算審計法案》,正式規定總統每年要向國會提出預算報告。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是財政預算產生的社會經濟條件,也是財政預算產生的根本原因。只有在新興資產階級作為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出現在歷史舞臺以後,王室財政與國家財政才有可能徹底分開,也才有可能通過議會控制國家的全部財政收支,編制財政計劃。因此,預算制度既是政治民主化進程的一個結果,也是實現政治民主化的基本手段。加強財政管理是財政預算產生的另一個動因。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政府職能的擴展,財政分配規模日益擴大,不僅財政收支項目增多,而且收支之間的關係日益複雜化。財政收支的複雜化,客觀上要求加強對財政活動的計劃和管理,要求制定統一的財政預算制度。因此,預算制度既是管理技術科學化進程的一個結果,也是推進財政管理技術科學化的基本手段。財政活動的貨幣化,也是財政預算產生的必要條件。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貨幣關係滲透到整個再生產領域,財政活動完全貨幣化。只有在財政活動貨幣化的條件下,全部財政收支才能統一反映在一覽表(即平衡表)中,才能完整地反映國家財政活動,才有利於議會的審議。總之,預算制度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就是德賽兩先生深入財政管理的歷史寫照。

公共財政的職能主要包括什麼?2.公債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財政職能按其作用的領域來界定,可以概括為四類。?    1.政治領域的財政職能。?   在政治領域的財政職能,主要體現在調節各階級經濟利益,影響其佔有國民收入的份額,對各所有制經濟形式產生影響,以鞏固發展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建設提供財務保證和物質基礎,安排行政管理各部門的經費使用比例關係,鞏固社會主義上層建築。?    2.社會領域的財政職能。?   在社會領域,財政職能主要體現在對各經濟組織和全體社會成員的收入水平進行調節,避免社會分配不公;為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財力保證,促進文化、教育、科學技術、衛生保健、環境保護、社會保障、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等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財政在國家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的職能,是財政屬性的職能。?    3.經濟建設領域的財政職能。?   在經濟建設領域,財政職能主要體現在對人民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影響(例如,運用公債籌集資金產生的影響),對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係產生的影響,對產業結構優化產生的促進作用,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壯大和鞏固國有經濟所起的作用,以提高社會生產力,增加國民收入供給,促進經濟增長。在經濟建設領域的財政職能,是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屬性職能。?    4.宏觀經濟領域的財政職能。?   在宏觀經濟領域,財政職能主要體現在對局部與國民經濟全局之間關係的影響,對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之間分配關係的影響,對積累與消費之間比例關係的影響,特別是對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平衡關係的影響,以抑制通貨膨脹、增加就業、引導投資與消費、穩定國民經濟。在宏觀經濟領域的財政職能,是以國家為主體、廣義上的經濟屬性財政職能。?

按照國家分配論的觀點,什麼是財政產生的首要條件

“國家分配論”認為,財政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的分配行為。

在國家與財政之間,存在著同生死、共存亡的密切聯繫。歷史發展到今天,沒有任何財政不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活動,也沒有任何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活動不是財政。由國家所代表的雙重身

財政政策主要包括那些政策?

主要是增加或減少財政收入的措施,如增加或減少稅收、增加或減少基礎設施的投入等等,反正與財政收支有關的一般都可以認為是財政政策了。。要更詳細的就百度吧

相關問題答案
財政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可燃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燃燒的條件是什麼?
電弧熄滅的條件是什麼?
判緩刑的條件是什麼?
城市低保的條件是什麼?
離子反應的條件是什麼?
腳氣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打新股的條件是什麼?
一般逮捕的條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