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改革重要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有什麼重要意義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制訂優秀教師到農村貧困地區從教的具體措施。開展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特殊崗位津貼試點。開展農村學校教師週轉房建設試點。研究制訂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辦法。進一步建立健全教師資格制度,啟動教師資格註冊制度試點。探索中小學、中職校長職級制。制訂並實施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培訓計劃。開展大中小學校長和骨幹教師海外研修培訓。建立完善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制度,研究制訂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全面規劃有關民族地區和內地民族班“雙語”教師隊伍建設,探索建立“雙語”教師保障制度。

2.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機制。開展建立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長效機制試點。探索政府收入統籌用於支持教育的辦法。建立健全教育投入績效評估和加強經費使用管理和監督的政策措施。制訂各級學校生均經費基本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生資助政策。

3.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啟動國家“金教”工程頂層設計。籌建國家優質教育資源中心。重點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基礎建設。探索開放大學建設模式。

4.加強學風和廉政建設。完善以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學術評價機制。探索建立學術不端行為監督、查處機制。完善教育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健全高校廉政風險防範機制。

5.推進教育出版和高校附屬醫院改革。深化出版體制改革,實現轉企改制,組建中國教育出版集團。研究擬定高等學校附屬醫院管理體制改革意見,加強醫學人才臨床能力培養。

改革的目的為什麼要進行教學改革

【改革的標誌】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準,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準實驗稿正式頒佈,標誌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改革的目的】

1、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2、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3、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4、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5、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總結】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現在的問題】

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基礎教育的重要性?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雖然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對於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過去是、當今依然是我國中小學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部分,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由於受應試教育觀念和實踐的深遠影響,人才選拔機制的不完善,我們所進行的教學改革中有許多仍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我們的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被動學習、個性受到壓抑等頑疾均未能從根本上得到有效的醫治;教學實踐中,過於強調授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普遍存在。這是本次教學改革要著力解決的主要問題。我帶著這些問題,投身於這次課程改革中去。首先,我轉變了自己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因為我深知,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髮出來的。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其次,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先進的教育觀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體現出來,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轉變中進行。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不轉變,觀念轉變就失去歸宿,失去了落腳點。

教與學的關係問題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問題。在傳統的教學中,強調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 “ 培養 ” 活動。教師是知識的佔有者和傳授者,對於求知的學生來說,教師就是知識寶庫,是活的教科書,是有學問的人,沒有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學生就無法學到知識。所以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所謂教學就是教師將自己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關係成為: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以往在教學中,以完成學科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為己任,忽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而 “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 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應關注每一位學生。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關注學生還應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科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來消極?學生對學生學生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一切必須為我們教師所關注,這種關注同時還要求我們教師必須用 “ 心 ” 施教,不能做學科體系的傳聲筒。用 “ 心 ” 施教體現著教師對本職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注,體現著教師熱切的情感。

基礎教育單碃廁度丿道搽......

中國教育改革的意義有多大?

隨著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畢業生(包括大量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加入數以千萬計的失業農民工隊伍,中國高等教育的泡沫破滅了。儘管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世界各國都會出現這種現象,但像中國那樣大規模的大學生失業隊伍為世界所少見。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的高等教育經歷了大改革和大變革。高等教育的大規模升級(如從學院到大學)、大學的大合併、大規模的校園建設(大學城)、無限制的大量擴招,中國的大學改革者們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企業家精神。多少年來,中國的教育改革者們本身也沉醉在年年攀升的各項數據指標上。 在海外,受中國驚人發展的影響,許許多多高等教育機構的目光轉向中國,視中國為一塊新的財富寶地,要不到中國辦教育,要不大量吸引中國學生到國外就學。 教育資源迅速向少數人集中 中國的教育取得了舉世成就,但同時也造就了在可預見的未來難以克服和解決的惡果。惡果不僅僅是大學生失業那麼簡單。其實,從總體看,失業只是一種表象,其背後隱藏著的危機更令人擔憂。 很難否認,改革的結果是,教育資源加速向少數人集中,越來越多的貧窮人家的子弟上不起學,而培養出來的人也不是社會所需要的。在國際層面,中國急起直追,但教育科研水平實際上離國際先進水平越來越遠。 為什麼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會導致泡沫的破滅?這就要看誰來改革的問題。在中國,從事教育改革的並非教育專家。企業家式教育改革的主體是政治企業家,商業企業家,再加上一些帶有濃厚商業氣或者政治氣的教育界人士。商業企業家強調數字,政治企業家也強調數字。他們各自獲得了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但卻犧牲了教育本身的利益。 缺乏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密切結合 公平地說,如果沒有政治企業家和商業企業家精神的結合,中國的高等教育(和所有其他方面的教育)不可能發展得那麼快。例如前些年炒得沸沸揚揚的遍佈各省的大學城就是政治和商業利益結合的傑作。政治人物給政策,商業人士藉此圈地發財。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兩方面力量的合作,中國的銀行能夠提供給大學那麼龐大的貸款嗎?結果怎樣呢?大學背上了數以千億計的債務。 要是在其他國家,中國很多負債累累的大學早已經破產了。因為有各級政府在背後強行撐著,才沒有倒下來。大學的負擔成為政府的負擔,政府的負擔最終還是社會的負擔。 就是說,大學拿著從社會的錢財來搞大躍進,但負面的惡果還是要轉嫁給社會。社會一次又一次成為受害者。 在今天很多發達國家,教育的改革總是和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結合在一起的。中國沒有這種關聯,因此造成了一方面企業缺乏技能人才,而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在中國的企業,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都發現中國的大學生並不具備一、兩種有用的技能。很多外資企業需要親自到中國培養有用的學生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大學搶走了中國大量的人才,但卻把這些人才“培養”成無用之才。這是中國人才的大浪費。實際上,缺乏有用的人才已經成了中國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的一大障礙。中國的很多基礎研究並不錯,但就是轉化不了有用的技術。一種產品在中國加工和在德國或者日本加工,其附加值相差萬里。 大學、政府和社會走上惡性循環 粗放式、低層次的教育擴張也使得生源的不可持續。對中國高等教育的低品質,大多數人是非常瞭解的。很多年來,從政府官員到一般有錢人家,紛紛送子女出國留學,希望子女能夠在國外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當然,他們的子女能否真正學到東西拿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因為很多的國外大學就是看準了中國父母的口袋,也在搞教育的產業化。) 今年在重慶等地一些高中生不想參加高考,這是以另一種形式表示了對大學培養無用之才的抗議。在很大程度上,農民工比很多大學生更有用。 農民工至少不會對工作......

教師流動制對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有什麼益處

益處嘛還是很多的:

可以促進教育發展的相對公平。

促進教師的相互交流,使教師的素質得到提升。

從哪些方面認識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

一 、課程改革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趨勢

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是注重全體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差異相統一的課程。這就要求把課程改革建立在腦科學研究、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學研究的基礎之上,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開發的著眼點和目標。這裡至少要處理好以下幾對關係。第一對關係是學生髮展與學科體系、社會需求的關係,即兒童與知識、社會的關係。這三者的關係是動態平衡的關係。以學生髮展為本決不是以兒童為中心。學生髮展離不開學科體系的教學,同時,學生髮展既是根據社會需求又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需求服務。當前,以學生髮展為本主要是針對學科本位論而提出的。這裡所說的學科本位論的主要表現,一是過分強調本學科的完整性,以致忽視兒童的身心特點和社會需求;二是隻強調本學科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各學科相互配合的整體效應;三是隻強調學科的課程、學科教學,而忽視活動課程、活動教學的作用。第二對關係是學生與教師的關係,即主體與主導的關係。未來教育越來越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學生髮展的主體性、主動性將顯得越來越重要。第三對關係是智能發展與知識傳授的關係,一方面,智能發展有賴於以知識傳授為基礎;另一方面,知識必須轉化、昇華為智能,才可能最迅速最有力地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這應當是"知識經濟"的正確含義。第四對關係是智能發展與人格發展的關係,兩者既有聯繫,又不等同。總之,學生髮展的內涵同素質教育是完全一致的,不僅必須注重全體性、全面性、主動性,而且必須注重發展的差異性、持續性。個性、潛能、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等等,成為目前課程領域的主流詞彙,這對我們樹立現代的、科學的課程觀是極大的推動。

二、從"雙基"到"四基"的趨勢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課程權力相對分散的國家如英國和美國,通過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確立了每個學生都必須要學習的國家課程,即核心課程和基礎課程,並組織力量編制了各門課程的國家標準,強調要堅持基礎學科和學科基礎知識的教學。這與我國基礎教育領域長期形成的堅持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雙基"論形成不謀而合之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基礎"的理解有了新的變化。僅僅堅持雙基的課程與教學是不夠的,現代社會對公民和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要求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向我們提出的挑戰。權威的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1996年雜題為《學習棗內在的財富》的報告中提出了4種支柱性的基本能力,一是學會求知的能力,二是學會在應變中做事的能力,三是學會共處的能力,四是學會生存和發展即學會做人的能力。此外,飛速發展的經濟和社會還要求學校養成未來公民應有的基本觀念和態度,尤其是理想與道德觀念,紀律與法制觀念,民主與參與意識,使命與責任意識,等等。所以,學校課程的基礎實際上已經由雙基發展為"四基"。也就是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力,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

由於我國理論界和廣大教師對雙基的重視,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和方法,教師比較熟悉雙基教學的操作程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實。我們欠缺的是對基本能力和基本觀念態度進行理論和實際操作程序相結合的研究和實踐,但是我們也應當防止出現一強調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就忽視甚至否定雙基教學的偏向。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對此,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

三、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趨勢

道德情操的養成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培養學生做什麼樣的人,怎樣......

為什麼說教育評價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正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課程改革。所有參與者都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教育評價問題。

據文獻記載,教育評價的內涵是隨社會發展和變革不斷變化的[1],對數學教育評價的認識大致有如下幾種觀點:

① 認為教育評價就是考試和選拔。這是極其狹隘的;

② 認為教育評價等同於教育測量。這是一種概念錯誤,卻影響廣泛;

③ 認為教育評價是達標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只反映了被評價者對某特定目標的完成情況,忽略了教育發展的動態過程,無法制定減少“差異”的具體措施。

④ 認為教育評價就是教育的價值判斷過程。目前,大多數學者在這一觀點上達成共識。

顯然,傳統課程評價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主要表現為: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而忽視了對過程的評價;評價內容過於注重學業成績,而忽視綜合素質的評價和全面發展的評價;評價方式單一,過於注重量化和傳統的紙筆測驗法,而缺少新思想、新理念。

為解決上述矛盾,從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這一理念出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中提出,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評價的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我們認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感悟、體驗,充分肯定他們由失敗到成功的那些環節;要關注學習的即時表現,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可持續發展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這樣必須建立發展性的數學教學評價體系。有研究表明,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為此,有價值的學習被認為是以學習者的主體作用為基礎,強調認知活動中新知與舊知的聯繫,強調應用、遷移,強調教學方式中的過程和體驗,強調知識的形成過程,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

學生的數學學習是在經歷情感、態度的衝突和內心張力的增強與釋放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判斷和思考。數學新課程的教學評價既要關注數學認知領域的發展(知識與能力的形成是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也要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情感體驗,要真正把學生看成是正在成長的“人”,這樣才能寬容他們的各種“錯誤”,並幫助他們“由失敗走向成功” [2]。。正如威廉。格拉茨在《沒有失敗的學校》中強調的:“學校有責任使學生獲得成功,自信不會失敗。”蘇霍姆林斯基也說:“要讓學生始終看到自己的成功。” 因此,我們要在教育教學中創造“多元多維”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個人的努力和他人的幫助,最終獲得成功,從而體驗苦盡甘來的欣喜和快樂,積累有利於終身發展的情感體驗。

科學的評價對學生的發展舉足輕重。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注重是否有助於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態度,注意縱向評價——今天是否比昨天有進步?今天的評價是否利於明天的發展?而評價目標不僅包含學科學習目標,還包含道德、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等,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

試論述建構議學習理論及其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意義(800字左右) - 百度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有 建構主義知識觀:建構主義強調知識的動態性,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並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而是隨著人類進步不斷改正並隨之出現新的假設和解釋;知識並不能精確地概括世界的法則,而是需要針對具體情境進行再創造,...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評價改革的特點是什麼?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 知識觀、學生觀以及評價觀的變革呼籲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的任務不再侷限於“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啟智、陶情、冶性、錘志、健體”。在新課程推廣之際,教師對自身角色的重新審視與定位已成為當務之急。一、 具備德高為範的政治素質師者,人之模範。與社會上其他職業比較,“教師”這個職業對人的品性風範要求最為嚴格。因為教師的勞動對象不是土地,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可塑性極強的少年兒童。教師的品性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無德無以為師。”教師的政治思想在教育中會滲透在全部教育過程中,它起的作業是難以估量的。因此,教師必須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必須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處處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好作風、好道德、好思想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特別是在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一定要做到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關係,正確對待金錢,分請真、善、美、假、醜、惡,以正確的價值選擇人生志向引導學生、影響學生。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教學生做人,做真人,做高尚的人,所以,教師必須講政治,講正氣。德高為範。師德不高,不僅制約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會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同時,還會使學生在內心看不起老師,疏遠老師,並在行為上排斥他們,使他們在學生心目中“貶值”。二、 具備學高為師的業務素質教師要教人,必比人先知。學高才能為師。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對教師的學問,業務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常言所說:“要給人一杯水,必須有一桶水。”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多方面、多層次人才為目標,通過科學的教育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既應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又要了解相關學科的一般知識,做到一專多能。只有這樣,教師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才能站得高,看得遠,高屋建瓴,遊刃有餘。要走出“應試教育” 的窠臼,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就要轉變教育觀念,摒棄傳統陳舊的教法,探索教學規律,掌握、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目前,我們正處在知識爆炸時代,知識更新很快,教師得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特別要注意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現代科技基本理論,提高業務水平,用最新最準確的科學知識去教育學生,用真才實學去吸引學生,使學生心悅誠服地“跟你學”。三、 具備熱愛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教師愛學生就要對學生尊重,理解,信任,與他們建立起平等、民主、親切的關係。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教師要用全身心的愛去創造愛的氛圍,在愛的氛圍中教書育人。關愛學生,不僅僅是滿足於教學現狀,更應該是放眼未來,對學生的發展做出合理規劃,積極引導學生預見未來,適應未來,構想未來甚至是創造未來,培養學生自我規劃的能力。四、 具備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過去,我國課程資源物化比較嚴重,教師只是作為課程資源的使用者而存在,並沒有被納入到課程資源的行列中來,同時也沒有被看作是課程資源開發與管理的主體,實際上,教師是人力資源開發的核心要素,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課程資源的開發水平。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在課程資源開發建設的過程中,要通過對教師這一重要課程資源的開發,帶動對其他課程資源的優化發展。課程資源開發者的角色要求教師正確認識與理解課程資源的內涵,樹立正確的課程資源意識:一,教師要改變角色,不僅扮演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與利用者,而且也應該充當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和合作者;二,教師要能夠開發、統計、篩選、管理、更新與完善課程資源;三,......

相關問題答案
基礎教育改革重要意義?
基礎教育包括哪些階段?
基礎教育是指什麼?
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 ?
國家重視教育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
依法執教的重要意義?
革命的重要意義?
大數據的重要意義在於?
品牌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七五普法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