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德意志意識形態?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德意志意識形態》提出了哪些主要觀點和範疇

馬克思一開始是繼承黑格爾辨證法的,屬於青年黑格爾派別,但是在這書中,馬克思開始批判青年黑格爾派.所以這部書可以說是他哲學走向成功的標誌.

他在這書裡面提出的觀點主要是表達唯物的史觀

,

1比如說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繫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範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態,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夠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因而也就能夠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了.

簡單的來說上面觀點就是要從客觀出發,從實踐出發,承認客觀和物質.我覺得這是從唯心的重大跨越.

2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也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係,才能把它們消滅;

這句話我的理解是告訴我們我們的意識是不能用自己的意識來自我推翻的,是要從根本上來解決我們這類意識的來源,也就是對客觀的否定,對物質的否定.所以馬克思要求我們從現實的社會關係來著手.

3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這句話我也不太清楚.呵呵

反正還有很多,主要觀點的範疇都是基於唯物史觀.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特點是什麼?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形成的標誌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寫作時間是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作為被學界公認的唯物史觀形成的標誌性著作,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但它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前卻由於各種原因(主要是黨內的不同意見)未能公開發表 (僅發表了第2卷的第四章)。恩格斯逝世以後,手稿被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領導人保管起來而未能及時發表。直到1924年,經前蘇聯梁贊諾夫整理,它才以俄文首次發表了第一章,編入《馬克思恩格斯文庫》。1932年蘇共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由維·拉多茨基主持編輯,用德文發表了全文,載入舊國際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部分第5卷。1955年蘇共中央馬列研究院根據蘇共中央決定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時,《德意志意識形態》被收入第3卷。由於舊版本是按編者意圖進行重新編排的,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與原文原意不符的錯誤,故從1965年起,蘇聯《哲學問題》重新發表了巴加圖利亞按原稿寫作過程整理編排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章,並在1966年出版了該章的單行本。此後,又有日本學者廣鬆涉關於該章的新編版問世(1974年),以及正在編撰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訂版第二版(MEGA2)。儘管不同的版本體現了不同的編排原則,甚至在立場上的差異,但是,儘可能真實地展示作者的創作過程,則是版本編排和研究的總趨勢,而且總的看來,新版本的不斷問世並沒有影響人們對於該著作的總體評價。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觀經歷了由唯心主義和革命民主主義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表現為哲學主題的轉變),再向辯證(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共產主義(表現為論證方式的轉變)的兩次轉變。這兩次轉變的過程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過程,是哲學領域革命變革實現的過程。《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有時簡稱《形態》)就是這個過程大致完成的標誌。《形態》是馬克思恩格斯在繼《神聖家族》之後的第二部合作著作。這部主要以論戰形式出現的著作,集中批判了黑格爾之後的思辨哲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意識形態”這個詞在當時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特殊意義,主要用來表達顛倒了的虛假意識。馬克思恩格斯借用這個術語概括在《形態》中被他們批判的對象,即以思辨哲學方式出現的使實在神祕化的哲學和觀念形態,並藉以揭示了現實資本主義社會的顛倒性和奧祕,初步完成了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科學診斷。《形態》在哲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它基本上完成了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學思想,實現了人類哲學史上最偉大的一次革命變革,創立了科學的實踐觀點,揭示了社會發展包括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一般規律,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說《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形成的標誌,有著充分的根據。前蘇聯學者巴加圖利亞對此有過較為恰當的分析,他指出:“能夠根據許多特徵將《德意志意識形態》同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區別。在這裡,很多東西是第一次確立或論述的。”[1]比如,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這個概念,產生了社會結構學說;第一次揭示了馬克思的階級和階級鬥爭理論的特點,馬克思後來曾在給魏德邁的那封著名的信中簡明地陳述過這些特點,第一次表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完成了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馬克思和恩格斯已經承認自己是共產主義者了,而在《神聖家族》中,他們還自命為“現實人道主義者”。當然,上述理論貢獻還不是最根本的特徵,《德意志意識形態》最根本的特徵在於: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部著作中......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與什麼史實有關

《德意志意識形態》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地位 摘要:《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文本,該文本自前蘇聯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第一次 全文發表以來至今,始終是馬克思哲學研究的熱點所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基本上完成了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哲學思想,實現了人類哲學史上最偉大的思想變革,創立了科學的實踐觀,揭示了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當然,也揭示了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規律,闡述了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為核心內容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是唯物史觀形成的重要代表作,在馬克思主義學說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 正文: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寫作標誌著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對自己從前的哲學信仰的清算;馬克思主義哲學已經成熟,並學會自覺地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去分析今天的現實問題。這本書的重點在於劃清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唯物主義”與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以及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的界限。文章中對唯物史觀所作的經典性表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確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規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馬克思生於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城的一個猶太家庭。在柏林大學參加了“青年黑格爾派”活動,吸取了黑格爾的辨證法思想。1841年,大學畢業後,接受著名哲學家費爾巴哈的唯物觀點。在巴黎,他研究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和各國革命史,參加工人團體的活動。馬克思這一時期的著作裡明確地、科學地回答了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動力和途徑問題,從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1845年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但他們沒有放棄,並於1848年2月他們寫成的綱領隨即發表,這就是著名的《共產黨宣言》。通過同形形色色機會主義派別的鬥爭,為馬克思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領導地位奠定了基礎。而《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巴黎會見,從此他們開始了終身的合作之後編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這表明馬克思恩格斯已經完成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科學共產主義的轉變。可見《德意志意識形態》是在一個及其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尤馬克思、恩格斯兩位革命導師頂著巨大的社會壓力而寫成的著作。

德意志意識形態表達了什麼意思?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一本哲學鉅著文本,於1845年,由卡爾·馬克思博士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著,於1932年在莫斯科出版。在1847年,《德意志意雞形態》的部分內容在《威斯特伐里亞汽船》雜誌8月和9月號發表過。

內容闡述作者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批判分析當代的費爾巴哈、鮑威爾及施蒂納的唯心主義歷史觀,批判真正的社會主義或德國社會主義的各樣代表哲學觀點,表達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

參考資料:危機拜客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歷史的概念有哪些

唯物史觀的前提和出發點——“現實的個人”,不是指單純的個人,而是指處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一定社會關係中“生活著的”、“從事實際活動的人”。馬恩強調:“這裡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這裡所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一定物質界限、前提和條件,包括歷史地形成和發展著的社會物質環境、一定的生產力、生產關係、交往關係等,所以,“現實的個人”是受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制約著的“現實的歷史的人”,而不是“單純的人自身”。

作為唯物史觀前提的“現實的個人”,處在自然和歷史的交匯點上,是自然進化的終結和歷史創造的開端,因而也就成為一切歷史過程和社會關係的前提。在其身上,濃縮著人和自然、個體和類的最簡單、最基本和最普遍的關係,而任何撇開了這種關係的“人”的觀念,只能導致把歷史創造活動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也就是說,無論是具有自我意識的“觀念人”,或者具有利己主義動機的“經濟人”,都是歷史活動的產物,而不是歷史活動的前提。

可見,把握“現實的個人”這一概念,有兩個關節點:一個是自然和歷史,另一個是個體和類。“現實的個人”不是“自然人”,他的生存條件連同他的本性都是其實踐的結果,因而他是歷史的;然而“現實的個人”又不等同於“現存的個人”,或者說,“現存的個人”只是“現實的個人”的一種形態,它總是被歷史超越的,而現實的個人則是一切歷史活動的絕對前提,是不可能被歷史所超越的。同樣,“現實的個人”不是“孤立的個人”,而是必然與他人形成各種聯繫並因而總是屬於一定社會形態的個人;“現實的個人”也不是沒有個體性的共性人,而總是以有著非常具體個性的自主活動類型為其表現形式。可以說,“現實的個人”是真正科學抽象意義上的人,是人和自然、個人和類之間最基本、最本質關係的規定。“現實的個人”是自然進化和歷史創造、個性化和社會化的矛盾體,包含著歷史進化過程的基本矛盾,說到底,“現實的個人”就是從事物質生產活動或勞動的人。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論述了哪些歷史唯物主義

分析《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闡釋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第一,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整個歷史發展的出發點。人類社會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有機體,其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在哪裡呢?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看法是絕然不同的。唯心史觀把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的範疇、觀念做為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唯物史觀則把人類的物質生產做為歷史發展出發點。如何確定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認識極其複雜的人類社會有機體,能否客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及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說,唯心史觀是一種對社會歷史的錯誤想象,對人類社會及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根本錯誤的,而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是社會有機體普遍本質的理論再現,其原因,就在於對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的理解不同。由此,馬、恩特別重視並在對唯物史觀的表述中首先明確指出考察社會歷史要“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

第二,人們在生產中結成的物質關係是整個社會歷史的基礎,它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告訴我們,社會現象是複雜的,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結成的關係是多種多樣的,而人們在生產中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生產關係,則是人類一切社會關係的基礎,它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社會關係,決定了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的性質。只有以這樣一種物質關係、經濟關係作為整個歷史的基礎,作為一種歷史觀,才能再現社會有機體的普遍本質,才能揭示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才能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這一內容,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闡述得非常清楚的。馬、恩在指出整個歷史的基礎的同時,還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繫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和“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同等意義的概念,這不僅說明了生產關係和經濟基礎這兩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範疇之間的聯繫,而且還揭示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是劃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唯一標準。在上述表述中,馬、恩以“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回答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恩還明確指出,只有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原理,才能夠完整地描述其全部過程及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說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中,馬、恩向我們指出了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不能從範疇、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要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從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這也就是說,任何一種觀念的東西,只要把它放在社會實踐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和真實面目;錯誤的觀念及一切唯心史觀的謬論,都有其產生的社會基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推翻這一社會基礎,以致消滅由之產生的錯誤的觀念和唯心史觀的謬論。這裡,馬、恩科學地解決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辯證關係,說明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關係,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性作用。

第四,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歷史的每一階段發展和特殊的性質。在上述表述中,馬、恩明確指出,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生產關係是整個歷史的基礎,而這一切,都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相聯繫。同時,馬、恩還指出,生產方式規定了歷史的每一階段的生活條件,決定了其發展和特殊的性質。“人創造環境......

德意志意識形態馬恩從什麼方面 是用什麼方式對什麼進行批判

基本上完成了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學思想,實現了人類哲學史上最偉大的革命變革,創立了科學的實踐觀點,揭示了社會發展包括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一般規律,闡述了以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為核心的唯物史觀基本原理。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德意志意識形態?
社會意識形態包括什麼?
什麼叫社會意識形態?
什麼意識形態?
非社會意識形態是什麼?
請談談什麼是品質意識?
什麼是創新意識?
什麼叫大局意識?
什麼是紅線意識?
什麼是職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