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精神素質?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什麼叫做精神素質?

精神素質。這是人的主導素質,也可以叫本位素質、本元素質。這就是從群體上說的“國民性”,從個體上來說的“靈魂”等等。這種主導素質,儘管其實體亦是一種文化信息,但它與智力素質不同。它的基本特徵是:

第一,非產品性。人的一切智力素質都可以轉化成為產品的構成部分,或是物質產品的,或者“精神產品”的,或是服務產品的;而精神素質,如理想、道德等等,儘管它也參與產品的生產,但它本身並不能作為產品的構成部分而存在。

第二,非轉化性。人的智力素質既然要物化到產品中去,當然,作為信息,是可以向物質(產品)轉化的。而精神素質,無論是責任感,還是事業心,或什麼理想、積極性等等,都是不能向著物質(產品)轉化的。若硬要說它能轉化,那也只能是人的觀念本身,而不是外界的事物、活動。

第三,實在性。這裡的關鍵是,應該在什麼意義上來理解精神、觀念等離開物質就不能存在。這隻能從信息必須由一定載體承載的意義上來思考。就是說,離開載體,它就失去存在的場所和地基了。但這絲毫也不排斥這一點,正是(也只有)這些精神素質在調節、制約、規範、指導著人的行為。這就是它的實在性,把它看成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是不對的。

人的精神素質,若從其機制與功能上來看,可具體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導向素質。這主要是解決理想問題,解決人的行為走向問題的素質。價值觀、幸福觀、生死觀、事業心、責任感等等都主要或部分地體現著人的導向素質。例如,我們經常講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日常說的“精神支柱”等等,都屬於導向性精神素質問題。

2.規範素質。這是道德問題、品質問題、法制問題、紀律問題。這是具體解決人們行為規範的素質。它的實質內容是,在各種人際關係中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的是非制約與實踐能力。從職能上看,如果說,導向素質主要表現為在縱向行業上分辨是非的話,那麼,規範素質則側重於橫向的行為上明辨是非。

3. 動因素質。這是一種動力源素質。它是人們在內心中回答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不要那樣做的判斷與實踐能力素質。它產生、存在與發展的深厚基礎是人的內在需要;人的內在需要同外界滿足這些需要之間的有機連結,即構成了動因鏈條。例如,馬斯洛講的人的需要,由低到高有生存、安全、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在人的實踐中,這幾個層次(全部或部分)同外界的直接、間接有機連結,便於工作生成、強化、發展了人的奮鬥、進取、拼搏精神,以及積極性等等。

綜上所說,精神素質是人的主導素質;智力素質是人的主體素質;體力素質是人的依託素質。在作為社會人起點素質基礎之上,這三者之間的流變統一,構成了活生生的人。當我講人的素質的時候,首要的是講人的素質的總和不是個別方面。

什麼是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精神素質

文化素質是對歷史人文的學識以及自己對此的思考

心理素質是一個人面對事物的處理態度

精神素質是綜合一個人精神面貌

三者雖然獨立其實都是聯繫在一起

什麼文化,什麼是素質

文化素質是對歷史人文的學識以及自己對此的思考 心理素質是一個人面對事物的處理態度 精神素質是綜合一個人精神面貌 三者雖然獨立其實都是聯繫在一起

素質是什麼意思

身體素質是指健康狀況!精神素質是指個人的修養!終合起來就是指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況

精神素質學識人品

朋友,不是的。能讀大學,只能說明在一個階段你的文化素質達到了一個水平。一個人的人品素質和文化素質有關係,但是也不能作為代表。書讀多了,文化水平高,可能你的思想會變得更好,人品也會有所提高。

精神素質是什麼意思

《聯繫-感應》中這樣定義精神:與聯繫保持自然一致性的方法同一,精神保持聯繫,代表聯繫的反觀.是簡易聯繫到整體聯繫,反映意義、意念、意識、意圖、意志的主觀與客觀的高度概括,集中體現為整體聯繫的再抽象.它從意義的度量、意念的識別、意圖的設置、意志的傳達、動機的判斷、道義的抉擇過程中顯現出來,是成於內而形於外的總體呈現.因此,精神就是相對穩定的整體性:靈性是天時地勢造化的精神,豐富的、多樣的物種,生態平衡的自然特徵都是自然樸素的精神,活性、遺傳性、感性是生命、植物、動物共有的精神,理性就是區別於動物的人所特有的精神.聯繫文明揭示的終極理性指導人們的道德進步、自由自在的道德理想實踐是人類歷史圓滿的精神.

精神素質就是具備某種精神特徵的成因與實質,相應地具備感應精神特徵與實質的能力.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精神素質?
什麼是精神病?
什麼是思想素質?
什麼是精神生活?
什麼是文化素質?
什麼是個人素質?
什麼是精神獎勵? ?
茶道的道是什麼的精神?
什麼是精密空調?
什麼是心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