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古文的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古文中“法”字是什麼意思

◎ 法

灋 fǎ

〈名〉

(1) (會意。從“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從“廌”( zhì),即解廌,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據說,它能辨別曲直,在審理案件時,它能用角去觸理曲的人。基本義:刑法;法律;法度)

(2) 同基本義 [act;law passed by legislative body;penal law;law]

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會意。——《說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書·呂刑》

法者,刑罰也。所以禁強暴也。——《鹽鐵論·詔聖》

殺戮禁誅謂之法。——《管子·心術》

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大戴禮記》

失期,法當斬。——《史記·陳涉世家》

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度則悖。——《呂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雖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規章;制度 [rules and regulations]

漢法令非行也。——漢· 賈誼《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規定的日子)

(7) 標準;模式 [norm;standard;model]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宋·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監戒)

(9) 方法;辦法 [method]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孫子·九變》

其法,用膠泥刻字。——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古法採草藥多用二月八月。——《夢溪筆談·採草藥》

(10) 又如:用法;分類法;法套(辦法);法兒(法子;辦法)

(11) 法拉,電容的MKS制實用單位,等於電容器極板上充以1庫侖電量後兩板間的電壓為1伏特時的電容 [farad]

(12) 尊稱佛家的事物 [Buddhist]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稱繼承衣鉢的弟子為法嗣。後亦泛指繼承人);法界(佛教指整個現象界);法華(佛經名。《妙法蓮華經》的簡稱。佛教主要經典之一)

(14) 中國戰國時期一重要學派名 [Fa school]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漢書》

(15) 法術,即用唸咒、畫符等勝敵或驅邪的迷信手法 [magic arts]。如:仗劍作法

(16) 法國的簡稱 [France]

餘聞法人好勝。—— 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17) 姓

詞性變化

--------------------------------------------------------------------------------

◎ 法 fǎ

〈動〉

(1) 合法 [be within the law]

其於諸侯之求索也,法則聽之,不法則距之。——《韓非子·八奸》

(2) 效法 [follow the example of]

則文王不足法與?——《孟子·公孫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為法。——《呂氏春秋·察今》

垂諸文而為後世法。——唐· 韓愈《答李翊書》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舊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abide by the law]

夕受而不膽,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論》

(5) 依法處治 [punish according to law]

[......

古代“法”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常見法的釋義 1、法令;規章;制度漢法令非行也。--漢·賈誼《治安策》法不阿貴,繩不繞曲。--戰國·墨翟(dí)《墨子》公(袁可立)讀法聲益厲,中丞遂自劾去。--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2、標準;模式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3、方法;辦法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孫子·九變》其法,用膠泥刻字。--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古法採草藥多用二月八月。--《夢溪筆談·採草藥》 4、軌持此意義主要出現在佛教,是Dharma的意義。實際含義並不脫離法在漢語中的根本意思。釋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謂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變。二軌生勝解,如無常等生人無常等--《俱舍論光記》。佛教的法是一種意譯。法在古漢語中指一種規則,佛教的法也從規則中引申出來。成唯識論說:法謂軌持。軌謂規範,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不捨自相。就是說法是一種規範性,這種規範性規範人對其產生認識。並且是一種保持性,保持其相對穩定的特徵。如“水”有其各種特徵,人根據其特徵而認識它。說法是事物其實是錯誤的。否則“佛法”不成了“佛事物”了?乃是因為法是規則,佛法就是佛教的軌則,規範。 5、效法則文王不足法與?--《孟子·公孫丑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法其所以為法。--《呂氏春秋·察今》垂諸文而為後世法。--唐·韓愈《答李翊書》袁(袁樞)出家刻十餘種及王覺斯法書以示。--――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記》 6、依法處治 [商鞅]將法太子。--《史記·商君列傳》

識在古文中意思的巧妙記法

一、當“識”讀“shí”時

1、充當動詞時,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本義:知道;懂得.例如:《說文》:識,知也.又如:《詩·大雅·瞻卬》:君子是識.箋:“知也.”再如:《周禮·司刺》:壹宥曰不識.

2) 認識.例如:《孟子·告子上》: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又如:王安石《傷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再如:賀知章《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3) 賞識.例如:陳壽《三國志》:林識拔同郡王經於民戶之中,卒為民士.

4) 感覺;識別;辨別.例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又如:《樂府詩集·陌上桑》: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再如: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2、充當名詞時,其不同意思如下:

1) 見識;知識.例如:蘇軾《賈誼論》: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又如:清·劉開《問說》: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再如:明·高啟《書博雞者事》:識者固知元政紊馳而變興自下之漸矣.

2) 佛教用語.思維、認識、判斷等精神活動的主體.例如:識神(心識,心靈)

3) 相知的朋友.例如:唐·劉禹錫《元日感懷》:例如:異鄉無舊識,車馬到門稀.

4) 思想或意識.例如:顏延年《五君詠》:阮公雖淪跡,識密鑑亦洞.又如:識想(思想;意念)

5) 姓

3、充當副詞時,其意思如下:

通“適”,剛才.例如:《左傳·成公十六年》:識見不穀而趨(剛才看見我卻很快躲開了).

二、當“識”讀“zhì”時

1、充當名詞時,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旗幟,後作“幟”.例如《漢書·王莽傳下》::京師聞青徐賊眾數十萬人,訖無文號旌旗表識,鹹怪異之.

2) 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例如:《嶺外代答》:廣西土中銅鼓…周圍款識,其圓紋為古錢,其方文如織簟.

3) 通“幟”,標記.例如:《寶刀賦序》:以龍熊鳥雀為識.

2、充當動詞時,其不同意思如下:

1) 加上標記.後作“志”.例如:《金史》:識以柳枝,命本部涉濟.

2) 通“志”,記住.例如:《禮記·檀弓下》: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又如:《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再如:《史記·孝武紀》:文鏤無款哀.

文言文中的”法“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法”字的意思:

① <名> 法令;法律;制度。《察今》:“故治國無法則亂。”

② <名> 標準;法則;規律。《禮記·中庸》:“是故君子動而世為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察變》:“此物能寒,法當較今尤茂”

③ <名> 方法;做法。《謀攻》:“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採草藥》:“古法採草藥多用二、八月。”

④ <動> 效法;仿效。《五蠹》:“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察今》:“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

⑤ <名> 佛教的道理。高適《贈杜二拾遺》:“聽法還應難。”

古代“法”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常見法的釋義 一、法令;規章;制度漢法令非行也。--漢·賈誼《治安策》法不阿貴,繩不繞曲。--戰國·墨翟(dí)《墨子》公(袁可立)讀法聲益厲,中丞遂自劾去。--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二、標準;模式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三、方法;辦法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孫子·九變》其法,用膠泥刻字。--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古法採草藥多用二月八月。--《夢溪筆談·採草藥》 四、軌持此意義主要出現在佛教,是Dharma的意義。實際含義並不脫離法在漢語中的根本意思。釋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謂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變。二軌生勝解,如無常等生人無常等--《俱舍論光記》。佛教的法是一種意譯。法在古漢語中指一種規則,佛教的法也從規則中引申出來。成唯識論說:法謂軌持。軌謂規範,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不捨自相。就是說法是一種規範性,這種規範性規範人對其產生認識。並且是一種保持性,保持其相對穩定的特徵。如“水”有其各種特徵,人根據其特徵而認識它。說法是事物其實是錯誤的。否則“佛法”不成了“佛事物”了?乃是因為法是規則,佛法就是佛教的軌則,規範。 5、效法則文王不足法與?--《孟子·公孫丑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法其所以為法。--《呂氏春秋·察今》垂諸文而為後世法。--唐·韓愈《答李翊書》袁(袁樞)出家刻十餘種及王覺斯法書以示。--――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記》 陸、依法處治 [商鞅]將法太子。--《史記·商君列傳

文言文合裡法是什麼意思

法 fǎ

1. 刑法。亦泛指法律。

例:《易·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2. 指守法。

例:《荀子•不苟》:「知則明通而類,愚則端愨而法。」

3. 謂依法懲處。

例:《鶡冠子•武靈王》:「喜則釋罪,怒則妄殺,法民而自慎。」

4. 規章;制度。

例;《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

5. 指合乎規章制度,合法度。

例:《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嗣何觀?」

6. 標準;模式。

例:《易·繫辭上》:「制而用之謂之法。」

7. 常規,常理。

例:《孫子•軍爭》:「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罷者後,其法十一而至。」

8. 仿效,效法。

例:《史記•循吏列傳》:「此不教而民從其化,近者視而效之,遠者四面望而法之。」

9. 方法;作法。

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馭文之法,有似於此。」

10. 古代對天子御用設備的專稱。例詞:法駕。

11. 法術。

例:《天雨花》第一回:「那柺子在前面行走,小兒自在後面跟隨,直待到家中,其法可解。」

12. 相術家指人的面相、手相、骨相等。

例:漢王充《論衡•骨相》:「許負指其口,有縱理入口,曰:‘此餓死法也。’」

13. 我國戰國時期學派名,法家。

例:《漢書•司馬遷傳》:「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14. 指曆法。

例:《漢書•律曆志下》:「推中部二十四氣,皆以元為法。」

15. 指法酒。古代朝廷舉行大禮時的酒宴。因進酒有禮,故稱。

例:《文選•張協〈七命〉》:「浮蟻星沸,飛華蓱接,玄石嘗其味,儀氏進其法。」

16. 通「廢」。廢棄。

例:《管子•侈靡》:「利不可法,故民流;神不可法,故事之。」

17. 通「廢」。大,矜大。例詞:「法行」。

18. 古代數學術語。指乘數或除數,與「實數」(被乘數或被除數)相對。

例:《周髀算經》捲上「日晷徑,千二百五十里」

北周甄鸞注:「以句一千里,乘股一十萬裡,得一億為實,更置日去地八萬裡,為法,除實,得日晷徑一千二百五十里。」

19. 助詞。用於陳述句、疑問句和感嘆句。

例:吳組緗《山洪》二:「像你說的容易法,中國不就好了麼!」

20. 佛教語。梵語dharma的意譯。指事物及其現象。亦特指佛法。

例:唐杜甫《謁真諦寺禪師》詩:「問法看詩妄,觀身向酒慵。」

21. 姓。

相關問題答案
法在古文的意思?
策在古文的意思是什麼?
學在古文的意思是什麼?
就是在古文的意思?
春日尋芳小古文的意思?
作揖古文的意思是什麼?
楊字在古代的意思?
靜在作文的意思是什麼?
妻子邑人在古代的意思?
日近長安遠古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