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面對經濟新常態?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如何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

如何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國內改革發展任務艱鉅繁重。面對種

種困難與挑戰,以習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沉著應對,牢牢把握髮展大勢,堅持穩中求進,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實現經濟社會

持續穩步發展。全年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深化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面對新常態,既要深化理解,統一認識,又要堅持發展,主動作為。如此,才能順應經濟發展大勢,與時俱進抓好經濟工作。

適應新常態,要有新考量。中高速增長、中高端水平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增長動力轉換也不會自然而然地實現。眼下,一些潛在風險漸漸浮出水面,不僅表現在

人口、土地等紅利逐步消減,拉動增長的“舊動力”逐步下降,新興產業還沒有形成傳統支柱產業那麼大的拉動力,新的增長“發動機”馬力不足,新舊動力“青黃

不接”;還表現在不少地方、行業和企業正在承受著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陣痛”,表現在經濟增速“下臺階”讓一些長期掩蓋的老矛盾、老問題“水落石出”。能

不能有效應對這些挑戰,適應新常態,關鍵在於深化改革開放和調整結構的力度,在於我們能否摒棄那種不合時宜、不適應新常態的慣性思維,打破掣肘發展進步的

成規慣例,將已經出臺的重大經濟改革舉措落實到位,同時推出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高質量改革方案。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是新一屆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發展實踐相結合、把經濟發展一般規律同中國經濟新階段特徵相結合的重大理論創新,是對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階段性特徵認識的一次重大飛躍。2014年,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面對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和“三期疊加”的階段性特徵,我省經濟“穩中有進、進中向好”,延續了“高於全國、中部靠前”的發展勢頭。這一份成績單,是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良好開端,來之不易、難能可貴。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要準確把握新常態的必然性。新常態之“常”,不是平常之“常”,而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之“常”。新常態不僅是經濟運行從高速增長轉到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其實質是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過程,是對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創新驅動、節能環保的更高要求。從生產要素供給的自然規律和中等收入水平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我國經濟在創造了30多年高速增長的紀錄之後,一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長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持

續的。現在,國內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國際競爭優勢相對減弱,資源環境條件難以承受以往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如果硬性推進高速增長,過度消耗資源、汙染環

境,就是自殺式發展,是自然規律所不允許的。從經濟發展和生態發展的客觀規律來看,我們已經從建國初期一個瀕臨崩潰的國民經濟體系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

體,要追求新的目標,構建更高的發展形態,必須通過改革創新、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質量、提高產業科技含量,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生態保護的關係。

從世界發展形勢來看,全球經濟已經一體化,中國不是經濟孤島,一個省更不是經濟孤島。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仍在持續,經濟復甦基礎仍不穩固。與此

同時,世界經濟與政治、軍事等因素也交織互動、相互影響。順應經濟規律之“常”,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是必然要求。

要高度重視新常態的決定性。當前,我國人均GDP已總體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正處在與上世紀90年代拉美國家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如何應對經濟新常態,機遇與挑戰

\\“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這就是新常態的內涵,”新常態”不是意味著減速,而是提質增效升級,努力做到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 \r\n面對新常態,要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創建新的競爭優勢,找準新的增長點。要始終保持戰略自信與戰略耐心,加強與主要經濟體的協調與合作。同時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以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在激烈的國際經貿格局變化中爭取主動。 \r\n面對新常態,如果敢於跟得上時代步伐,並且勇於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就能夠抓住機遇,實現新一輪的創新大發展;如果因循守舊、止步不前,就會處於被動境地和淘汰行列,在當今這個飛速發展的經濟時代,決不能做井底之蛙。要把對新趨勢、新時代和新機遇的把握,同本地區、本部門和本單位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謀劃新的發展,創造領先於人的新規劃。 \r\n同時面對新常態下的新機遇和新挑戰,不能盲目、跟風的埋頭前進,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每一次的機遇和挑戰都牢牢抓住。總的看,新常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是積極的、正面的。面對新常態關鍵在於從當前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清除制約新型城鎮化、產業升級、消費升級和科技創新等的體制機制界限。主動適應新變化,才能抓住新機遇、掌握主動權,為新常態下形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如何應對經濟新常態的宏觀"新理念

一是經濟新常態的新挑戰與新機遇。過去30多年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接近10%,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中國奇蹟”。當前,經濟發展的內在支撐條件和外部需求環境都已發生了深刻變化,要求經濟增長速度進行“換擋”,要求經濟增長目標向合理區間“收斂”,這是中國經濟新常態出現的宏觀背景。該書不僅客觀分析了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外部需求出現常態萎縮”、“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等不利因素,且從有利因素方面,提出在新常態下,我國仍處於難得的戰略機遇期,須充分利用經濟基礎、政治優勢等因素,爭取經濟再上一個新臺階。這對於科學認識經濟新常態的提出背景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經濟新常態的新特徵與新趨勢。理論界和實際部門關於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基本內涵和特徵等問題,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該問題提出了不同看法。結合總書記關於“經濟新常態”的重要論述,該書提出,新常態經濟突出表現為經濟結構的全方位優化升級,即呈現出“增長速度轉換、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動力變化、資源配置方式轉換、經濟福祉包容共享”等一系列的新特徵與新趨勢,這些新趨勢將推動中國經濟朝著結構更優、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的方向發展。這些觀點帶有一定的學理性研究,應當說,對於準確把握經濟新常態的基本特徵具有很好的理論價值。

三是經濟新常態的新理念與新思維。推動中國經濟實現新常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夠實現的,必須經過艱苦的努力奮鬥才有可能實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用新理念與新思維來指導新常態下的經濟工作,推動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該書提出:未來一段時期,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既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穩妥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衝擊,努力實現“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又要在戰術上主動作為,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這些新理念與新思維,對於宏觀指導新常態下的經濟工作同樣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四是經濟新常態的新動力與新舉措。科學認識、辯證看待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最終目的是要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該書提出,新常態下,我們要更加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大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積極釋放“中國紅利”,堅定不移地把改革事業推向深入,促進中國經濟形成中高端水平和高效率增長的新常態。該書並從戰略全局高度針對“依靠改革實現政府職能轉變新常態”、“依靠改革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新常態”等重點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具體對策措施,這對於實踐中如何主動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極具參考價值。

如何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一、樹立新理念,適應新常態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有些幹部思想還“轉不過彎”,對如何處理經濟發展的速度、質量與效益關係把握不準,尚未跳出經濟發展的慣性思維;有些幹部對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形勢“把脈不準”,對如何處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問題缺乏思考、沒有辦法,找不準轉型的方向、調整的路徑,導致知行脫節;有些幹部發出“為官不易”的感嘆,思想上出現“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傾向,工作滿足於表面上過得去、形式上能應付;有些幹部缺乏擔當精神,工作邁不開步,上級部署什麼就做什麼,跟著走、順著走、看著走,不思進取,特別是對一些成因複雜、久拖不決的“老大難”問題,缺乏應有的責任擔當,身體已經進入今天,思想還停留在昨天。

因此,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各級幹部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工作理念,認真研究新情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要科學認識當前時代發展的新特徵新內涵,準確把握轉型發展的新趨勢新潮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與時俱進地改進和完善領導經濟工作的觀念思路和方式方法,進一步明確經濟發展過程中調結構轉方式的著力點,積極探索經濟發展新動力,激發活力,促進經濟改革與發展有實質性突破。

二、奮發有為,幹部要有精氣神

一個地方的轉型發展水平和成效,取決於幹部的精神狀態。如果幹部人人都有一股子“精氣神”,個個朝氣蓬勃、鬥志昂揚、激情奮進,地方發展就一定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即使身處低谷也能打贏翻身仗;反之,如果幹部“不在狀態”,地方發展就可能像“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不僅會被先行者拋遠、同行者甩開,甚至會被後來者趕超。

各級領導幹部要在提振“精氣神”上做表率,帶動各級領導班子邁入轉型發展的新境界,引領廣大幹部群眾把工作當事業、把職責當使命,真正做到在崗在位在狀態、敬業勤業幹事業。同時,對新常態釋放出來的發展新動向,保持清醒頭腦和足夠耐心,增強戰略定力,避免盲目跟風。要統籌兼顧應急與謀遠,既滿懷熱情、只爭朝夕,又神定氣靜、理性從事;既保持一抓到底的狠勁、一鼓作氣的拼勁,更善用一以貫之的韌勁、一舉多得的巧勁,通過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確保在適應形勢上有新思路、在應對情況上有新辦法、在解決問題上有新舉措。

三、恪盡職守,勇於擔當

堅持原則、敢於擔當是黨的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各級領導幹部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必須強化擔當意識,提升擔當能力。要把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擔責,轉化成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的價值取向,轉化成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的職業操守,“日日行、不怕千萬裡,時時幹、不怕千萬事”,體現好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直面發展中暴露的問題和矛盾,冷靜審視自身的成績與不足,“在轉型中盡責,在先行中擔當”,履行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職責。

四、知行合一,真抓實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事靠人為,事在人為。轉型發展需要一支主動而為的看得遠、想得全、謀得深、能幹事的幹部隊伍。目前,全市廣大人民和社會各界對襄陽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更加期盼各級幹部能夠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拿出新作為。各級幹部必須把握轉型節奏,在駕馭全局的前提下突出工作重點、抓好主要矛盾,深謀遠慮、掌握動態、捕捉信息,真正把當前現實和長遠需要統一起來,把解決具體問題與解決深層次問題結合起來,把想大事、抓大事與做小事、辦實事銜接起來,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工作幹好、把群眾的事情辦好。

五、求真務實,轉變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做到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要堅決把積極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作為改......

面對經濟"新常態"下,有哪些趨勢?中國該如何應對?

第一,要正確認識新常態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要從思想上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放緩了2—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方式也必須擺脫過去那種吃資源飯、環境飯、子孫飯的粗放型模式,轉為依靠結構優化、生產率提高、開拓創新型模式。這對於習慣於舊模式的我們來說,是不得不接受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認清形勢,主動進行調整。一是發展規劃不宜太野心勃勃。二是改革的推進不宜太過激進。三是經濟發展要更加註重效益。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常態下的機遇,建立起足夠的信心。儘管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但中國面臨的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仍然較有利。一是仍處在新型城鎮化的黃金階段,無論是30%以上的城市戶籍人口,還是53.7%的城鎮化率,從總量上遠低於經濟發展階段應有的水平,加之城鎮化的質量差距,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動力。與此相關還有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二是人口紅利,特別是潛在的人才紅利依然較大。三是體制改革紅利依然較大。四是對外開放仍可釋放足夠的動力。五是現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下,政府間相互競爭的紅利依然較大。因此,我們認為,新常態下的“緊日子”,應該,也可以是過得去的“緊日子”,是可持續且比較健康的“緊日子”。

第二,要更加精心地應對社會矛盾。過去積累的一些矛盾,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會逐步凸顯出來,而作為託底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管理手段還相對比較滯後。因此,面對各種社會矛盾我們必須更加精心地應對,以免因小釀大,因局部而失全局。

第三,要勇於改革創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儘管我國經過30多年的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建立,但相對於實際需求,還有很大的改革空間,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做出了總體部署,關鍵是要加以落實。應對新常態必須向體制改革要紅利。要通過改革,使我們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趨於現代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成員。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創新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唯一法門利器,既要鼓勵自主科技創新,又要注意引進和利用世界科技創新成果,信息技術、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利用等均是重要突破方向。

第四,要繼續挖掘人口紅利,創新利用人才紅利。儘管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在加重,我國人口紅利正在衰減。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逐步提高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勞動參與率、逐步提高總和生育率(如單獨二孩政策)等措施,拉長人口紅利釋放期,減小其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另外,在現有人口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如企業改革,人員流動和教育培訓等,充分挖掘、培養和形成人才優勢,開發和利用人才紅利,即“人口質量紅利”。根據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和年度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的資料推算,2013年末,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口已經超過1億人。直接影響創新能力的“研究人員總規模”在2010年達到121萬,首次超越美國的119.8萬人,躍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中國高端勞動力人才的成本相對較低。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上述人口質量紅利,中國經濟完全可以在新常態下實現知識驅動、創新驅動、產業升級驅動型的較高質量增長。

第五,要以不斷改善民生作為我們的政策目標。應對新常態,化解社會矛盾,保持經濟健康可持續增長,重要的前提是要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證在經濟發展和推進體制改革時,能夠使民生不斷得到改善。當然,福利的剛性又......

個人如何應對經濟新常態

新常態下的新思維應當著眼於長遠,真正在改革和創新上下工夫。

新常態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創新尋求新的增長點。不創新就難以完成新常態的任務,應當通過改革使“創新”成為新常態下的常態。

這種創新是大眾創新,是來自於草根階層的創新,是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驅動的結果。這種機制的特點在於競爭,卻可以把人們的創造力、潛能淋漓盡致地挖掘出來,因為不戰勝別人就會被別人所戰勝。創新是競爭的手段。

是,他認為,一個社會不能創新或絕少創新不是人的問題,是體制機制能不能激勵人們創新的問題。已有的30年的快速發展,是通過改革激發了曾經潛伏著的生產

力。面對著新的歷史任務,需要創新的時候,需要通過進一步的改革,最大限度地煥發起人們的創新激情,使創新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而創新更需要切實保護創新

者的受益。

“當體制、機制到位的時候,創新就會自然湧流。”

真正地相信市場

李義平認為,“新常態”更該具有的題中之義是,經濟發展應當靠健全的市場機制的力量,靠內生的力量有節奏地發展,再不是靠行政力量運動式地發展。

“新思維應當真正地相信市場機制,而不是‘葉公好龍’。”

他解釋,一個具有深厚的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的歷史遺產的政府,雖然“千呼萬喚始出來”地選擇了市場經濟,但骨子裡還是時有時無地不放心市場,還是依然相信政府萬能。

體表現為:不放心反映著經濟發展方向的市場力量的自發,總是試圖通過行政力量,通過宏觀調控把市場的自發扭轉到政府認為正確的方向、範圍和軌道上,其結果

是隻要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染手的項目,我們看到了太多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的現象。通過審批項目配置資源,實際上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

決定性作用。

“不

放心市場的自發,實際上是不理解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就是通過價格的自發波動,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引領資源的合理流向,同時在自發中展示著必然,展示著經

濟規律。一旦把‘自發’去掉,讓它按照政府希望的軌跡發展,也就多半違背了規律。明白了這些,也就明白了怎樣才能遵循規律了。”

李義平認為,面對新常態,我們必須著眼於長遠,長遠就是要建設一個能夠促進經濟有節奏地、有自我調節和提升功能的、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高質量的發展的經濟體制。

“這

樣的體制建設,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受惠於永遠,比一個短時間內的增長速度意義偉大得多。故此,中國經濟應當咬定長遠的目標,不為一時的經濟波動所動搖,不

為情急之下的應急之舉衝擊長遠目標,例如為了短期的GDP的增速一次次地實施刺激政策,干擾改革、干擾經濟體制的建設。”

如何理解經濟新常態

“新常態”不是一個靜態目標,而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目標。它意味著在降低速度的同時,必須同時推動市場化改革,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

“新常態”一詞並非中國的首創,它最先由美國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總裁埃裡安提出。在宏觀經濟領域,“新常態”被國際輿論普遍形容為危機之後經濟恢復的緩慢而痛苦的過程。2014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這是新一代中央領導首次以“新常態”描述新週期中的中國經濟。在我們看來,中國領導人坦然借用這個術語,可以視為他們關注國際形勢變化以及心態開放的信號—只要有用的,拿過來就好了。

如何理解中國經濟“新常態”?它意味著怎樣的政策內涵?不弄清這些問題,就不容易把握未來中國經濟政策以及改革的方向。很顯然,習近平提出“新常態”的語境是針對中國經濟的,是為了說明中國經濟問題,反映了中央對中國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官方對於“新常態”概念並無權威解釋,正因為如此,國內通過組織學習和討論這一概念,也成為一個重要的統一思想的過程。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可能包括如下含義:一是不追求過高的GDP速度。習近平在尚未上任時就提出不以GDP論英雄,顯示其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數據的傾向並不認同,甚至可能預見到了單獨追求經濟增長數據而忽視其帶來的社會代價及不可持續性。二是強調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這對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四大”、“十六大”只提經濟體制改革是一種修正。新時期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而經濟體制改革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三是在提出新常態的同時,也強調需要維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這顯示出決策層對經濟增速下行仍有容忍度,也說明經濟增速在目前只是一個相對次要的關注點。整體來看,中央領導強調中國經濟“新常態”,似乎暗示只要經濟運行能不出大的風險,能夠平穩運行,便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新常態”代表了一種全面改革的系統思維,以及不認為中國經濟會出大問題的從容心態。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在“新常態”思路下,中國今後的經濟政策會如何設計?在我們看來,未來的經濟政策需要考慮如下問題:

一是不再把追求高經濟增速作為政策目標,短期內會維持一個增長區間。這個區間大約是GDP增速7%~8%,具體目標可能在7.5%左右。有分析認為,中國將構築5%~6%的新增長平臺,以替代現在勉強維持的7%~8%的舊增長平臺。這個方向是不錯的,不過這種替換不會在短期內發生。我們預期,未來3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以每10年為一個階梯,以7%、6%、5%的速度逐步放緩。面對經濟增速放緩,新常態下的短期經濟政策將會堅持區間調控、定向調控,以“微刺激”代替“強刺激”,不踩大油門。

二是必須推動市場化改革。“新常態”不是一個靜態目標,而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目標。它意味著在降低速度的同時,必須同時推動市場化改革,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曾有市場人士以通俗的方式描述“新常態”的市場情景—“無效資金需求中斷了,利率下來了,微觀放活了,增速換擋成功了,產業升級了,企業利潤上升了,股市走牛了,居民生活改善了,政府威信提高了”。而這一系列變化的發生,必須有市場化改革作為保障,要大力推動簡政放權、放開市場準入、打破壟斷等最基本的市場化改革。

三是必須警惕局部風險系統化、擴大化。“新常態”實際上是對過去拼投資、拼資源、拼環境、拼負債的中國經濟的一種糾正。中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風險,房地產風險、地方債務風險、金融風險、實業萎縮......

面對經濟新常態,發展有哪些新的舉措

2014年7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了遵循“三個規律”來推動“三種發展”的新命題,即“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這 是習 總 在 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經驗、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勢需要提出的重要觀點,並賦予新時代的內涵和特點,這也將成為判斷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成效的基本標準。

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

經濟規律是經濟運行過程中最本質、最核心、最基礎的基本規律。遵循經濟規律,實現科學發展,就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實現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

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理清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出發點。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發揮市場經濟機制是主要內容。市場機制包括價格機制、競爭機制和供需機制三大機制:其一,價格機制。遵循價格機制就應該進一步縮減政府的定價範圍、擴大市場定價範圍,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其二,競爭機制。競爭機制有賴於政府加強和完善公共服務能力,保障公平競爭秩序。但是,在經濟市場中政府應把握好尺度,避免自己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反而干擾了市場秩序;其三,供求機制。遵循供求機制,就要求政府在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之間尋求平衡點,著力在供給端發力,以實現長期發展、科學發展。

由“全面漫灌”到“精準滴灌”是政府遵循科學發展的重要轉變。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不景氣加劇等諸多風險,政府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在宏觀調控過程中保持定力、精準發力,嘗試減少“大一統”的市場調控,轉而投向重點關鍵領域發力,顯示出政府更高超的宏觀調控水平。政府調控政策從“全面漫灌”式的總量調控向“精準滴灌”式的結構調控轉變,顯現出政府遵循經濟規律實現科學發展的良好姿態。

適應“經濟新常態”是中央遵循經濟規律的深遠認識和科學論斷。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要更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把“經濟新常態”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不僅體現了政府科學謀策,更表現了政府的自信。

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人民群眾對綠水青山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可持續發展被提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特別是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迫使所有人必須重新審視經濟發展與自然規律的關係,重新認識生態文明建設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建設中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會實現新常態下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

認識經濟發展和自然規律的關係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從傳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是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選擇。只有將遵循自然規律置於發展的重要位置,圍繞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才能夠實現從傳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型。從我國具體國情來說,就是要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各個方面,擯棄經濟粗放增長、改革政績考核體系、提高低碳環保意識、凝聚社會力量,多方位全過程遵循自然規律、融入生態理念,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遵循自然規律的生態文明建設將成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戰略高度,生態文明建設不再侷限於生態維度本身,已經融入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其他方面建設當中。因此,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就能夠深層次梳理各項改革過程中的不利因素,能夠為各項改革提供一套較為統一的標準,因此可能成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在全面建成小......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應該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新常態特徵:

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從投資需求看,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湧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併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徵。

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現在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範的市場環境。

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

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槓杆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藥,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係新變化,科學進行宏觀調控。

總結:

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如何應對中國經濟新常態發展

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

中高速

“從速度層面看,經濟增速換擋回落、從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為7%—8%的中高速增長是新常態的最基本特徵。”國家發改委副祕書長王一鳴說。

優結構

從結構層面看,新常態下,經濟結構發生全面、深刻的變化,不斷優化升級。

產業結構方面,第三產業逐步成為產業主體。

新動力

從動力層面看,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將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多挑戰

從風險層面看,新常態下面臨新的挑戰,一些不確定性風險顯性化。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面對經濟新常態?
怎樣面對困難的作文?
怎樣面對挫折政治?
怎樣面對壓力?
我們應該怎樣面對挫折?
人怎樣面對死亡?
人類應該怎樣面對死亡?
怎樣面對痛苦思考題?
怎樣面對你討厭的人?
你知不知道該怎樣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