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是漢族?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我們為什麼叫漢族

華夏民族統一於秦王朝,其族稱曾經改稱為“秦人”,西域各國就有稱華夏民族為“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很快被人們遺忘了。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徵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

為什麼我們叫漢人,我們的民族叫漢族?

漢朝不僅經歷時間長(西漢、東漢的歷史加起來長達500多年),而且空前強盛。漢武帝派兵橫掃漠北,沉重打擊了匈奴的勢力。後來匈奴分裂,北匈奴被迫西遷,南匈奴則向漢朝臣服,此後漢民族一連幾百年都沒有遭到外族較大的襲擾。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民族驕傲的朝代,另一個朝代是唐朝,所以我們用“漢唐”來借代漢族的強盛時期,自稱“漢人”、“漢族”,而海外僑胞則自稱“唐人”,道理是一樣的。

漢人是因為我們的第一個強大時期出現在“西漢”。

為什麼漢族在中國是大多數

中國人也自稱唐人,華人,之所以自稱漢人比較流行是因為明朝的時候自稱漢人。而西方民族概念傳入中國之後,就被定為漢族了,就那麼簡單的事情。

中國人的古代自稱其實是華夏人,來源是有服裝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盛謂之夏。但同時中國人也自稱唐人,漢人,華人,夏人,商人,周人,這些都是按照朝代的自稱。

恰巧在西方民族概念傳入中國的時候,跟西方接觸的時候,是明朝跟清朝,這兩個朝代流行稱呼漢人。於是就變成漢族了。

也就是說,中國人的自稱其實各個朝代都在變化,之所以是漢人,是因為剛好西方民族主義傳入的時候是自稱漢人的時代,換句話說,如果民族主義思想在唐朝傳入的話,那麼會變成唐族。

其原理就跟我們現代自稱華人,自稱中華民族一樣。其實本質都是華夏族。

為什麼我們叫做漢人,而最大的民族是漢族?

說法一:“漢人”的稱呼起源於漢朝,意為漢朝之人。到了北魏後期才演變為中國人的代稱。後來,“漢人”所包含的範圍越來越大。經過歷代各族之間的雜居、融合,許多民族加入漢人的行列。到中華民國時期,“漢人”才正式改稱“漢族”。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現在佔全國總人口的93.3%。說法二:漢族以前被稱為“華夏”族,戰國時代秦國設漢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漢中由此而得名,為後來秦統一後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楚漢戰爭時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漢軍”,駐紮在漢中.後劉邦率漢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首先佔據關中,進而統一天下,定國號為“漢”。強盛的漢帝國為反擊匈奴入侵,與匈奴進行了長期的,大規模的,慘烈的戰爭,強悍的漢軍鐵騎大規模追擊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數千裡,甚至翻越了蔥嶺,使當時非常強大的匈奴屢次遭受重大打擊,最後灰飛煙滅,極少數殘餘遠遁歐洲,致使“漠南無王廷”當時各國震動,談漢色變。由於空前強大的漢軍在西域,中亞各地演繹了一百多年不敗的神話,使漢軍,漢人威名遠播域外,"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強大的漢帝國用鐵和血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使其子民在異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聲說“我是漢人!!!”。

漢朝有多強大?我們為什麼叫漢族?漢人?

一、漢軍的戰鬥力實現了雖遠必誅

漢朝建立的初期,國家一窮二白,人口數量稀少,田地荒蕪。北方的匈奴偏偏選擇這個時候南下,漢高祖劉邦在處於明顯劣勢的情況下被迫進行屈辱的和親。隨後漢朝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在漢武帝在位時期復仇的時刻終於到了。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率領漢軍三路出擊,經過幾次大規模的決戰,將強勢時期的匈奴打的節節敗退。緊接著漢匈上演了百年大戰,最後匈奴無力再戰被迫開始遷徙。這裡需要說一點,漢朝為了實現能夠與匈奴騎兵正面較量,訓練了一大批英武的騎兵士兵。漢朝飼養的軍馬超過60萬匹,在大漠草原進行著一場又一場騎兵大決戰。

到了西漢王朝的後期,匈奴再次猖狂起來,殺死了西域地區一個小國的國王。這種事情漢朝如果不出頭的話,以後西域地區的小國就很難聽話了。西域副都護陳湯認為等待朝廷的命令已經來不及了,必須出兵。但是駐紮當地的漢軍只有1800人,不足以完成使命。陳湯命令各國軍隊全部集結,帶著多國部隊奔襲一千多裡以後,成功斬殺匈奴郅支單于。此戰創造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壯語。至於漢軍騎兵的戰鬥力如何,在漢書中有著這樣的記載“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意思是說漢軍和匈奴軍的單兵戰鬥力是一比五,不要誤會,是我們一個打他們五個。即使到了後期仍然能達到一比三。

二、威震西域各國,被羅馬帝國所尊敬

在漢武帝去世以後,他的小兒子繼位,由大將軍霍光輔政。鄯善國國王眼見漢武大帝已經不在了,一個小孩有什麼可怕的。便投靠了匈奴,並依靠匈奴的支持開始劫掠漢朝的商隊,襲擊漢朝的小股軍隊。有一位叫傅介子的官員主動請纓前往鄯善國問罪,他沒有帶什麼漢朝大軍,他只帶了11個人。到了鄯善國以後,向鄯善人表示自己帶來了大漢皇帝的賞賜,請他速來迎接。鄯善國王仗著是在自己地盤上便信以為真,結果剛到傅介子身邊就被身邊的漢人捅死了。鄯善人準備為他們的國王報仇,此時傅介子大呼一聲“漢軍將至,誰敢動? 滅國!”就這樣所有的鄯善人都地下了頭,最後傅介子割下來鄯善國王的頭顱,帶回長安懸於城門示眾。在別人的地盤上把別人的國王殺了,對方竟然不敢反抗,可見漢朝的震懾力之大。

除了這些小國,漢朝還得到了羅馬帝國的尊敬。不得不說在歐洲羅馬帝國怕過誰?但是對漢朝這個東方國家卻非常的嚮往。通過羅馬的史料可以發展羅馬人竟然知道漢朝和他們的疆域差不多,在當時那個水平,羅馬不可能畫出世界地圖,對於羅馬的這個記載真不知道是羅馬史官瞎猜的正好猜對?還是有什麼神人託夢。這個問題非常的匪夷所思。

三、漢朝人時時備戰,崇文尚武

在遼金元清等時代,總是會說漢人文弱,不堪一擊。這話放在重文輕武的時期或許還有那麼一點實用,但是放在漢朝會讓他們有來無回。從現在出土的文物資料來看,漢朝人的備戰程度讓人歎服。出土的山東東海郡的武器庫表中清楚的寫著裝備的種類和數量,說一個大概的數字:鎧甲9萬副、長矛5萬支、長刀15萬把、大小戰車7000多輛,這還是一個郡的武器數量。而漢朝有107個郡,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全民皆兵。不得不說,不管是蒙元還是滿清來了都歇菜。

漢朝的普通公民也是十分的尚武,而且國家責任感特別強。漢武帝末年,丞相劉屈氂誣陷太子劉據造反,在湯泉宮的漢武帝一怒之下,命令劉屈氂帶著軍隊去抓捕太子。此時在長安城中的太子劉據也沒有坐以待斃,他謊稱漢武帝已經在湯泉宮駕崩,丞相劉屈氂欲圖造反。他打開了長安武器庫,將武器分給了城中居民,命令全城抗擊劉屈氂。守城的居民為了大漢,攻城的軍隊也是為了大漢,雙方廝殺了五天,長安城中血流成河。由此可見漢朝普通百姓的尚武程......

中國人為什麼叫漢人

漢王朝從西漢到紶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徵朝鮮、佔西南夷、佔領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史》)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臣民亦自稱漢人。也有學者認為,漢朝時候的“漢人”一詞僅指“漢朝的臣民”。直到南北朝,越來越多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看到中原人民依然穿漢朝服飾、行漢朝禮儀,故以“漢人”作為部族名稱。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諸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人民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至今被稱為奇蹟。唐王朝以後,漢人也叫做“唐人”。在元帝國,帝國臣民被蒙古貴族按照征服的順序,劃分為四等,分別是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

為什麼我們稱自己為漢族?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稱自己為漢族的?

漢人”的稱呼起源於漢朝,意為漢朝之人。到了北魏後期才演變為中國人的代稱。後來,“漢人”所包含的範圍越來越大。經過歷代各族之間的雜居、融合,許多民族加入漢人的行列。到中華民國時期,“漢人”才正式改稱“漢族”。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譁在佔全國總人口的93.3%。

為什麼我們是漢族,和漢朝有關係嗎?

關於漢族的由來,建國初期史學界曾展開過廣泛的討論。漢族的先民,經歷夏商周三代長期發展,至春秋戰國,形成了以“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體,以與周邊各族相區別。戰國七雄兼併,共稱“諸夏”。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完成了統一諸夏的事業,又出現了“秦人”的族稱,直到漢代,匈奴、西域等處各族,仍稱中原人民為“秦人”。漢繼秦而興,國力盛極一時,曾多次派遣使臣出外,在這些外交活動中,使臣們必然要報稱自己是來自漢朝的使者,而反過來,所到之處的人們也就自然會相應地把他們稱為“漢人”。漢以後,周邊各族即以“漢人”稱呼中原人民。

“漢”作為事物名稱最早是表示我國中部的漢水。由河流的名稱又引起了許多地理上的稱謂,如漢中、漢皋、漢陰等等。秦朝末年,劉邦入關滅秦,項羽封他作漢王,封地在漢中一帶,後來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漢王朝,“漢”遂從一個局部的地區名變成了國名。當時外族人便稱中國人為漢人,據說“好漢”這個詞,就是來自匈奴人對勇武的漢人的稱呼。因為漢朝人稱漢人,語言便稱漢言,漢末僧人翻譯佛經,常以“漢言”與“胡音”(指梵語)對照。隨著漢王朝的瓦解,作為國家、人民、語言名稱的“漢”每每被新的朝代名取代。以語言而論,晉人稱“晉言”,隋人稱“隋言”,唐人稱“唐言”,不再用“漢言”這一稱呼。但是唐代人有時候卻不用“唐”而仍用“漢”來自稱。如高適《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自居易《長恨歌》“漢皇重色思傾國”等。梵語稱中國為cina(一般認為是“秦”的譯音),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音譯為“至那”,意譯為“漢”。唐高僧慧苑在其所撰《華嚴經音義》卷下中說:“支那,翻為思維,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製作,故以為名,即今漢國是也。”《大唐西域記》等對cina一詞的譯法,表明唐代已有以“漢”作為中國代稱的傾向。

金朝首先把“漢”作為正式的族名,冠於漢族。因為金是另一個民族的政權,為了明確區分兩個民族,他們把宋政權統治下的人民稱為“漢人”。元朝繼承了這種稱呼。但是元代“漢人”這一概念與今天“漢人”的概念內涵不同,元代分人為四等:一、蒙古人;二、色目人;三、漢人;四、南人。當時“漢人”既包括漢族人,也包括契丹、女真、高麗等族人。“南人”則指南宋遺民,實質上也是漢族人。但是“漢人”的主體是漢族人,這一概念逐漸鞏固下來了。清朝建國後,又面臨金朝、元朝的問題,既不能把漢人稱為“明人”,於是就仍稱為“漢人”。在元代和清代,“漢文”、“漢語”等名稱也有了,因為元代蒙古族、清代滿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因此,漢族、漢語、漢字的名稱便比較地固定下來了。民國時申明,漢、滿、蒙、回、藏是民國的五大民族,以他們為代表的“五族共和”表示了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也就是在“五族共和”之說倡導以後,“漢人”才正式改稱“漢族”,成為永久性的族稱。(參見《新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卷有關條目,印刷工業出版社2001年版)

可見,作為族稱,“漢”先是他稱,後來才逐漸變為自稱。

中國為什麼是漢族統一?

因為漢族人更殘忍

中國有那麼多的朝代,為什麼語言叫漢語?民族叫漢族?

漢族並不是我們自稱,而是外國人對我們的稱呼。漢族的本來名字是華夏民族。華夏這個名字有很深奧的意思。簡單說,華就是衣冠之美;夏就是禮儀之盛。因此,中國又被稱為“禮儀之邦,衣冠之國”。華夏民族認為自己居住的地區是天下之中,因此,把自己的國家稱為“中國”。因此,華夏民族就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是華夏民族。漢朝時期,中國異常強大,四處侵略。吞併了很多國家,消滅了很多異類。那些外國人很是害怕中國人。那是中國的朝代是漢朝,因此它們把中國人稱為“漢人”。在當時是含有敬畏的意思。晉朝時候,很多外國人在中國造反,建立了自己的政府。他們稱自己本民族的人為“國人”,稱中國人為“漢人”。這時期,漢人這個稱呼明顯帶有貶義,有“二等人”甚至“三等人”的含義。後來很多外國入侵中國後,都把中國人稱為“漢人”。這個名稱往往有歧視的成分。例如北齊時期,鮮卑人把中國人稱為“一文漢”,意思是漢人只值一文錢,很低賤。時間長了,中國人也往往自稱漢人。尤其是唐朝,那時候,漢人多為褒義。契丹遼國、女真金國、蒙古元國、滿洲清國等入侵中國後,依舊把中國人稱為漢人,帶有歧視色彩。滿洲清國在90多年前被中國人推翻。當時中國人有時自稱華人,有時自稱漢人,後來有人提出五族共和,漢族這個稱呼才廣泛使用。漢民族的語言自然就是漢語。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我們是漢族?
為什麼我們是炎黃子孫?
“猴年馬月”最初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們會說猴年馬月如何如何? ?
為什麼我們叫龍的傳人?
為什麼我就是瘦不下來?
為什麼我們叫炎黃子孫?
為什麼我們要學英語?
為什麼我們應該錄取你?
為什麼我們要努力?
為什麼我總是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