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學前社會教育?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幼兒園社會教育內容的目標是什麼

幼兒社會教育是以發展幼兒的情感——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培養幼兒的社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

幼兒社會教育總目標 :

一、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1、會用一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愛好、情緒、情感。

2、學習正確地評價自己與他人,能正確地對待他人的評價。

3、主動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有好奇心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能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

4、愛動腦,願意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參與活動,嘗試成功。

二、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願意與他人共同遊戲、活動並友好相處。

2、善於與人交往,懂得問候、交談、與人合作及參與活動的技巧,掌握幾種交往策略。

3、能主動幫助弱小同伴,樂於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老人和殘疾人,經常自願的與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

三、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1、瞭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常規要求,培養一定的規則意識,養成按規則進行活動的習慣。

2、感受生活中規則的重要,能圍繞自己的生活、學習、遊戲制定簡單的規則。

四、認真傾聽並理解任務性的語言,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1、有困難或需求幫助時會用適當的方式向成人表達自己的需要、想法。

2、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儘可能自己解決。

3、做事有信心,能有始有終地做完一件事。

4、瞭解自己周圍環境的關係,能較快地適應變化的環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五、愛父母長輩、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1、知道自己的成長與家人的關係,感激父母長輩的辛勤養育之恩。

2、瞭解周圍不同職業人們的勞動及與自己生活的關係,尊重他們的勞動。

3、瞭解祖國傳統的民俗節日,對祖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

4、萌發愛周圍環境、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願意接觸或瞭解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外國人,感受他們的風俗習慣。

社會領域階段目標

小班上學期

一、自信心培養

1.知道自己的性別,年齡和姓名,知道自己是和別人不同的。

2.不好哭,不怕生,保持愉快的情緒;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會尋求幫助。當同伴遇到困難時,能及時幫助或告訴別人。

二.人際交往

1.知道班級中同伴的姓名、性別,會辨別生人。

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願意和同伴一起遊戲;在許多客人面前仍能愉快地遊戲、玩耍、交談。

3.遇到糾紛時,不打人、不罵人,試圖講道理;體驗與老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

三.行為規則

1.瞭解集體生活中的基本規則,知道一日生活中主要環節的要求。

2.不受冷、熱和天氣變化的影響,堅持天天上幼兒園。

3.願意和他人分享遊戲材料,不干擾妨礙別人遊戲活動;遊戲開始結束時,能按要求擺放和收拾玩具材料。

四.民俗文化

1.瞭解幼兒園、家庭、社會周圍環境,喜歡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2.瞭解為自己服務和幫助自己的人,尊重他們的勞動。

小班下學期

一、自信心培養

1.願意表現對遊戲、活動選擇的喜好。

2.樂意在吃飯、睡覺、做操、學習等方面表現自己,願意做自己會做的事。

二.人際交往

1.會運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主動問候、招呼小朋友。

2.能聽懂成人的指令性語言,並按指令行動。

3.知道做客的要求,不亂翻別人家的東西。

三.行為規則

1.願意按“三輕”的要求遊戲、活動,知道不妨礙別人。

2.理解幼兒園日常生活中教師發出的規則性信號,並按要求執行。

四.民俗文化

1.在過新年、慶六一等活動中,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中班上學期

一、自信心培養

1.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和自己完全一樣,喜歡自己的長相。願意用自己的特殊才能為大家服務。

2.知道人有喜怒......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是一種什麼教育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平時作業1

(第一至二章)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是一門兼有理論性、尊重兒童生活,遵循兒童社會性發展的規律與特點與有教育意義的複雜學科。

2.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是指以兒童的社會生活事務及其相關的人文社會知識為基本內容,以社會及人類文明的積極價值為引導,在尊重兒童生活,遵循兒童社會性發展的規律與特點的基礎上,在應用性的基礎上,由教育者通過多種途徑,創設實踐性的環境和活動,陶冶兒童性靈,培育有著良好社會理解力、社會情感、品德與行動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兒童。

3.進行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要樹立人格陶冶的目標觀、整合性的教育內容與力量觀、滲透性的教育方法觀。

4.社會適應能力是一種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瞭解與把握新事物,善於調整自己,並與不同的人建立融洽關係的能力。社會行動力是一種根據社會現實和需要行動的一種能力。它包涵著遵守社會規範的能力,根據信息決策的能力以及將想法變成現實的能力等幾個方面。

5. 社會化主要是指個體學習社會中長期積累起來的知識、技能、觀念和規範,並內化為個人的品格與行為,在社會生活中加以再創造的過程。

6.皮亞傑通過研究發現兒童對遊戲規則的理解主要要經歷動作活動、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編程等幾個階段。

7.弗洛姆認為人的五大社會性心理需要是:關聯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尋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獻身的需要。

8. 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如謙讓、幫助、合作、分享等行為。而反社會行為則是指違法行為或為社會所不能接受的行為。在學前兒童中體現為如打人、罵人、破壞物品等。

9.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親附近愉快地遊戲,自信地探索環境,但並不時刻在意母親是否在場。而且,兒童對陌生人也表現出積極的興趣。在依戀的類型中這是安全型兒童的行為表現。

10. 共情是維繫積極的社會關係的重要社會動機因素,它作為幫助、撫慰、合作與分享等行為的動機基礎,能激發、促進親社會行為的發展。而且對攻擊性行為的產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兒童的自我控制行為受各種因素影響,自我控制水平隨年齡而不斷提高,言語指導和行為訓練在兒童自控行為中起著重要作用,兒童從接受外部言語指導及誘因逐漸發展到根據自身要求和內部誘因來控制行為,從不自覺行為發展到自覺行為。

12.所謂觀察學習,亦稱為替代學習,即學習者通過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而習得新行為的過程。班杜拉將觀察學習過程分為四個主要的組分部分: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這種學習不需要學習者直接地做出反應,也不需要親自體驗強化,只要通過觀察他人在一定環境中的行為,觀察他人所接受的強化就能完成學習。因此,通過這種方式完成的學習又稱為“無嘗試學習”。

和動機過程。

13. 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之一,是他認為個體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說明了童年早期經驗的重要性,使後來的研究者更為關注童年階段對人一生成長的價值,而不僅僅是把兒童期視作一個“前成人”的階段。

14.埃裡克森認為在自主對羞愧階段,當兒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對之不能理解時,他們的經驗會導致其產生羞愧感。這時教育者要儘可能恰當提供孩子做決定和選擇的機會,以促進兒童情感自主性的發展。

二、簡述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研究任務有三:一是總結歷史發展中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思想及實踐經驗,以為今天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提供思想資源。二是研究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基本問題,揭示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基本原理與規律。這......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策略有哪些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策略

1、用生活取景法選取幼兒所需培養的社會技能

在進行幼兒社會技能培養時,教師首先要考慮培養的內容與目標,並將這一內容目標明確地傳達給幼兒,使之成為幼兒的學習目標。例如雖然現在幼兒園玩具大都十分充足,而且多采取分區活動方式進行遊戲,避免了幼兒過多地因玩具發生爭執的現象,在幼兒園的活動中基本上很少看到幼兒爭搶玩具。但老師在深入觀察中仍然發現幼兒並未真正掌握與大家一起共同玩玩具的社會交往技能,理由是:在幼兒玩自帶玩具時常常出現爭搶、無法介入等缺乏交往技能的情形。在使用生活取景法選取社會教育內容時,除了創設模擬情景外,有時也用照片、錄像等手段記錄下幼兒平時的生活場景,用於社會技能培養活動中。

2、使用即時動態情景再現法促進幼兒社會認知與行為的統一

由於幼兒的年齡小,很難讓他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言與行的矛盾、自己個人與集體的關係、自己行為與後果的關係,老師們在實踐中探索出一種動態情景再現的方法,讓幼兒直觀地觀察,並經由反思自己行為得到正確的結論。實踐證明採用動態情景再現法可以突顯幼兒社會認知的不足,及“知行不一”的矛盾衝突,促進由“知”到“行”的轉化。

例如在社會技能培養活動《我會等待》中就出現大多數孩子表示了自己“人多時我願意等待”的態度,可是說到不等於做到,在之後的情景練習中仍舊出現擁擠的現象。老師運用動態情景再現法讓孩子們看到了立即再現的錄像情景,有意地突顯了孩子們認知與行為的矛盾:為什麼說得到卻做不到呢?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十分投入地認真反思自己行為的問題,為進一步學習“排隊等一等”的操作技能打下基礎,從而達到教師預設的活動目標。

3、妙用價值表決法樹立幼兒待人接物正確態度

價值觀教育法在幼兒園社會教育中運用也是一種創新,它認為每個人都按照自己內在的價值觀去行事,兒童也不例外,但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價值觀的混亂,只有通過兒童心理內部價值澄清,才能建立自己清晰的價值觀和恰當的生活方式[3]。實踐證明價值表決法簡單、有趣,對於培養“自律”的社會行為非常有效:一方面幫助幼兒將已有的社會認知轉化為態度;另一方面幫助幼兒用正確的態度引導自己的行為。

4、善用移情體驗法幫助幼兒建立同情心

5、巧用操作圖示法幫助幼兒真正掌握操作技能

說得到做不到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幼兒社會性表現方面的現象,但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行為操作技能的缺乏往往是造成幼兒知行不一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幼兒並不知道該如何做到。

6、摒棄是非對錯評價是幼兒社會技能教育重要的指導原則

學前教育的定義是什麼

學前教育概念的理解

對學前教育概念的理解可以從事實分析和價值判斷兩個緯度來看:

一.事實分析

事實分析即一種客觀分析,對一種實體的存在進行分析,這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拓延會發生內涵的變遷.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歷史形態表現.學前教育首先是一種活動,然後經過很長的歷史時期的實踐的總結,逐漸系統化,最後形成今天的學前教育事業.學前教育的作為一種活動的存在,可以說有了人類便有了它;但作為一種制度而存在,是近代才出現的,我國公認的學前教育是1903年在湖北出現的第一所幼稚園.要深入對學前教育的理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1.教育對象

學前教育對象是入小學前的兒童,即是對0--6歲的幼兒進行教育,廣義的學前教育應包括胎教,我國古代很多教育家已關注胎教,但目前學前教育更多關注3--6歲幼兒的教育,更狹義上的是幼兒園的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學前教育關注的年齡範圍有向前延伸的趨勢.具體的年齡劃分與各國的經濟發展,教育制度,教育傳統等有關.

2.實施機構

學前教育包括學前家庭教育和社會學前教育兩大部分

(1)家庭是孩子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年齡越小受家庭教育影響越大.幼兒的主要生活經驗,接人待物的方式等都是從家庭中形成的.學前家庭教育具有差異性,隨意性,個體性和情感性特徵.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不同家庭對孩子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都是不同的;家庭教育孩子是隨機的,家長可是隨時在適宜的情景下對孩子進行教育,應抓住適當的教育時機;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帶有豐富的感情色彩,尊重孩子呵護孩子,瞭解自己的孩子,對教育孩子無疑是一大優勢,但是有時正是由於感情過於濃厚讓家長忘記自己是一個教育者的身份,甚至對孩子有求必應,這往往成了教育孩子的障礙,缺乏教育理智.

(2)學前社會教育 學前社會教育按發揮作用的方式可分為正式和非正式,正式學前社會教育是指有系統的教育內容,正規教育場所,集中教育時間的教育形式,如幼兒園,託兒所,兒童福利院以及孤兒院等;非正式的是相對於正式而言的.學前社會教育具有社會性,組織性,公共性,以及應該具有的福利性.

3.從制度層面來理解學前教育,它是屬於非義務教育,在國際上只有朝鮮和丹麥有一年的義務教育,但是法國學前教育是免費的,再如美國的公立幼兒園也是免費的.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應有保教性和福利兩種屬性.

二、學前教育的價值判斷

學前教育的價值判斷更多依賴對教育內部發展的認識,是對學前教育的終結性追問,即學前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具有跨民族性,永恆性的價值判斷.這依對兒童生長髮育規律的認識,考慮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學前教育具有以下一些特質:

1.啟蒙性 "蒙"是兒童的一種存在狀態,是一種矇昧混沌的主客觀不分的狀態.幼兒的最初行為具有不自覺性,受本能衝動所驅使

什麼是學前教育的社會發展價值

( 一 ) 幼兒園課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中國幼兒園課程的管理已經走向多元化和自主化,而且會進一步朝這個方向發展. 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這種發展趨勢,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全球化趨勢和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方向,影響著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的幼兒園課程在管理層面上必須而且應該走向多元化和自主化; (2) 中國地域廣大,經濟和文化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不均等,全國範圍內課程的統一性和標準化不切實際;

什麼是學前教育的“五大領域”

學前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健康、人際關係、環境、語言和表現,這五大領域,主張進行潛移默化和生動愉弗的方式進行教育。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原則是什麼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原則有活動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和整合性原則

第一次提出學前社會教育主張的教育家是誰???

學前教育學是從教育家(福祿倍爾)開始創立的。以他為標誌,學前教育理論才從普通教育學中分化出來。

幼兒社會教育評價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學模式

一、生活感知教學模式

1. 教學目標

讓幼兒直接深入社會生活,擴大眼界,豐富感性經驗,幫助幼兒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繫;培養幼兒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感;使幼兒理解相關的社會行為規範,實踐有關的社會行為。

2. 程序和策略

第一環節:激發興趣。

參觀散步出發之前,教師要以簡短的談話啟發幼兒活動的願望,要告知幼兒參觀遊覽、散步的地點、內容和注意事項。

第二環節:實地觀察。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村子裡或小街上散步,觀察人們的社會生活,有意識地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觀看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和交往。在參觀活動中,教師帶幼兒到達參觀地點後要重新整隊,讓幼兒有一個整齊、精神的面貌,再次提出有關的參觀要求。引導幼兒有禮貌地向接待者問好;向幼兒提出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參觀,把注意力集中到觀察的主要內容上。可先參觀該單位的全貌,再有所側重地分別觀察。教師和接待人員可作簡單的介紹。

論述什麼是學前教育的社會發現價值

答--培養好下一代就要從娃娃抓起,就要從幼兒園的孩子抓起,讓孩子們從玩耍中知道什麼是植物,什麼是動物,什麼是水果。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學前社會教育?
什麼是水的社會循環?
什麼是生產社會化?
什麼是封建社會?
什麼是堅持社會主義?
什麼是小康社會?
什麼是小康社會標準?
什麼是電大開放教育?
什麼是思想政治教育? ?
社會教育指的是什麼?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