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字行書怎麼寫?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板橋體的書法特點

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的清代書畫家鄭燮,號板橋。鄭燮詩書畫兼擅,時人稱為三絕。其書法藝術在中國書畫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書法自成一格,給人之感就如同亂石鋪路,人稱“板橋體”,他自己則戲稱為“六分半書”。並且解釋說:“板橋既無涪翁之勁拔,又鄙鬆雪之滑熟,徒矜奇異,創為真隸相參之法,而雜之以行草。”從他所創作的書法作品來看,所謂“真隸相參之法”,實際上就是將隸書參入到行楷之中,同時又用寫行草的運筆之勢來寫,至於說是哪“六分”,哪“半分”,其餘“三分半”在何處,都是不可拘泥地去理解的。 他以蘭草畫法入筆,極其瀟灑自然,參以篆、隸、草、楷的字形, 窮極變化。這幅“兩歇楊林東渡頭”行書,體現了鄭板橋書法藝術獨特的形式美,“桃花岸”三字提頓之間尤為明媚動人。鄭板橋別具一格的新書體,開創了書法歷史的先河。據傳,鄭板橋年輕時曾潛心臨摹歷代書法名家的作品,其臨作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然而這並沒使他出名,仍不被世人關注。一次,他從夢中醒來,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妻子被驚醒,不滿地問:“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麼不在自己的體上練呢?”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鄭板橋從妻子的話中得到了意外的啟發。從此,他力闢蹊徑、融會貫通,在吸取各大書法所長的基礎上,努力熔鑄自己的風格,獨樹一幟地創造了雅俗共賞的 “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板橋體”,至此,他才名聲大噪,開始被人們譽為著書法家。 鄭燮的書法還不止是將“真隸相參”而以行草的筆法寫之,他的字中還參入了畫蘭竹的筆法,蔣士銓有詩云:“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橋寫蘭如作字,秀葉疏花見資致。下筆別自成一家,書畫不願常人誇;頹唐偃仰各有態,常人盡笑板橋怪。”(《忠雅堂詩集》)現代著名的畫家傅抱石也說鄭燮的字“是把真、草、隸、篆四種書體而以真、隸為主的綜合起來的一種新書體,而且是用作畫的方法去寫。”(《鄭板橋試論》)可見,鄭板橋對於書法,是決意要背叛傳統,進行大膽地自我創新的。這種創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打破上,一是打破篆、隸、正、行、草等各種書體的界限,而將文字的點畫和結構隨意安排,主要是楷書、隸書相互參用;二是打破書畫的界限,將畫竹畫蘭之法融入書法之中。他曾說他作書“往往以沈石田、徐文長、高其佩之畫以為筆法。”(《鄭板橋題〈墨竹圖〉》) 看他的字,其點畫或粗或細、或濃或淡、或長或短,其結體或疏或密、或正或斜、都一任自然,並略做誇張地表現出來。形成一種隨物賦形、隨形就勢的特點。而整體上看,其字體多呈左低右高的扁方形狀。由於這種結字特點,他的書法在章法上則是縱有行而橫無列,且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形成一種疏密錯落、揖讓相諧的“亂石鋪街”之狀。 鄭板橋的書法創作,多以題畫詩的形式流傳於後世,此類作品以詩、書、畫合璧的形式出現,書法藝術與詩、畫融為一體,又顯示出獨特的美。他另有一些為官時無意於書而寫的判詞,也別具一種書法意趣。倒是他有意創作的有些書法作品,用了不少異體字和自造的字,章法佈局雖刻意經營,也不免稍嫌渙散。不過。從整體上看,鄭燮實不失為清代乃至整個書法史上的一位怪才和奇才。他的“板橋體”是書法史上的一顆永放光彩的明珠。

有沒有跟鄭板橋字體差不多的書法家

鄭板橋的舒服融合隸書,楷書,行書,篆書。自稱為八分半書為古今一人。同時代同樣有個性的書法家金農和鄭板橋同歸揚州八怪。字體和鄭板橋差不多的書法家是沒有了同樣性格同樣創新的書家還是有的。

鄭板橋的書法怎麼樣的?

1、鄭板橋的書法特點。他的書法,楷書學《瘞鶴銘》、黃山谷、二王,寫得清新亮麗;後來參以隸書的波磔、篆書的結構、行草的用筆,創造了一種稱“六分半書”的新書體,以楷、隸為主,把楷、草、隸、篆四體融為一體,並且用作畫的方法去寫,這是他在書法藝術上大膽獨創。他的字用筆方法多樣,線條類似他所畫的竹子;在結體上進行誇張,使長窄的字更加長窄,寬的更寬,斜的更斜;章法佈局上,大小錯落,上下左右互相響應,疏密相間,所謂“亂石鋪街”,富有節奏韻律感。鄭板橋的書法出現在推崇帖學的清代書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眾多對聯、條幅、條屏等墨跡傳世。

2、鄭板橋的書法代表作。他的《滿江紅》行書軸?是行草代表作,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鄭板橋因為善畫半竹,筆致飄逸,超越當時流行的媚俗風氣之上,再加上他的書法往往匯合了篆、隸、楷、行、草五體,從而開成了自己獨特的個人風貌,自稱“六分半書”。此幅是他晚年的作品,書寫的是他的老師陸震(號種園)所作的《滿江紅》詞一闕。全軸以行、草為主,兼參以篆、隸、楷的用筆、結體、行筆或拙實,或秀潤,或凝厚,或飄逸,奔放闊達,堪稱佳作。

鄭板橋書法真跡如何鑑定?

鄭板橋(1693~1765),清代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所寫《家書》和《道情》,自然坦率,為世所稱。繪畫方面,為揚州八怪」之一。著有《板橋全集》。檢視圖片一、公認說法他擅長體參入行楷,自稱「六分半書」,以漢代隸書筆法(八分)雜入篆行草楷書中,後人稱為板橋體。其書縱橫姿肆,千變萬化,奇趣盎然,令人耳目一新,在當時產生了極大的迴響。中國最著名的書法評論大師和書法學權威評論陳振廉說:【鄭板橋未始沒有佳作。他那些信手拈出的小冊書牘,仍不失為大家手筆。大凡他越脫出【六分半書】的廉價趣味,則他的奇崛怪誕也越迷人。】貳、筆法分析:一、楷法其楷書有大家風範,因他臨學漢末及三國鍾繇的筆法為主,鍾字是歷代楷法最高神韻的大師,唐人稱鍾字為楷法第一。板橋字尤其與鍾繇的宣示表最為接近,更近而仿效於明末傅山(學鍾繇)的楷書筆法。其肥厚重粗、溫潤醇雅,此外,他還雜有東坡的楷書筆法在其間,時高聳時低俯。唯其撇筆、橫筆時,行筆及末稍時有不自然的抖動,線性輕浮滑膩,評論家多不讚賞此筆法。在傳世作品中,此種輕滑撇線條相當普遍。 檢視圖片二、隸書八分以走走停停的【金錯刀】為筆法的基調,行筆有抖顫的現象,其態度不甚嚴謹,出鋒時顯得太快,以致無論在【鉤】、【搩、捺】、【撇】都有抖擅線條,太過時類似為裝飾作用,反降低其書法氣韻。故書法評論大師陳振廉評他說:【廉價趣味】。三、行草以走走停停的【金錯刀】為筆法的基調,行筆有抖顫的現象,其態度不甚嚴謹,出鋒太快或不經意提挑失措的筆觸,屬草率突兀的瑕疵筆法。四、國畫入書以撇及捺筆法最為明顯,行筆中拙折,頓筆後快提筆,以致【金錯刀】筆妨雙過究兀不協調。此在書法是為敗筆,屬國畫中才有的筆法。參考文章:認識鄭板橋六分半書的筆法 askx.org/ku4714poi/article?mid=1804于右任作品鑑定askx.org/...fid=30 查看原帖>>

鄭板橋的書法為什麼叫“六分半書”?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1693—1765),清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擅畫蘭、竹、石。生平以畫為第一生命,死後書家名聲卻高於畫家的名氣。鄭板橋書法,世稱之為“六分半書”,書中真隸行書相參、佈局上字形大小不一,書體有架勢,有筆力,金石味濃,撲茂勁拔、奇秀雅逸、方方圓圓、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排列穿插得十分靈巧和別緻。這種創格和變體,一改當時書法界“滑熟”、“媚俗”的風氣,對當時書法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清?農在鄭板橋道情十首書卷題跋為:“板橋先生一代之奇人也。其文奇、其字奇。觀其文,跡其字,而先生躍躍見於紙上。篆者吾知其為篆,隸者吾知其為隸,六朝吾知其為六朝,真行草三體,吾知其為真行草三體。若不論其為篆為隸為六朝為真行草,而一以貫之,合無數眷屬為一眷屬,而其意中並不知有無數眷屬,直視為一眷屬,於先生外,吾見亦罕。”清何紹基亦題跋曰:鄭板橋“一生跌宕牢騷,奇趣橫溢……字傲山谷(黃庭堅),間以蘭竹意致,尤多別趣。山谷草法源於懷素,素師得法於張長史(張旭)其妙處在不見起止之痕。”而清代才子袁枚亦曾譏笑鄭板橋的書法為“野狐禪”,有失“國色天香”的自然之情。

相關問題答案
鄭板橋字行書怎麼寫?
黨字行書怎麼寫?
仍字行書怎麼寫?
首字行書怎麼寫?
賽字行書怎麼寫?
強字行書怎麼寫?
勤字行書怎麼寫?
最字行書怎麼寫?
城字行書怎麼寫?
願字行書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