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是?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結構有哪些

簡單地說,就是細菌的毒力(侵襲力、毒素)、細菌的數量、侵入的部位. 如果要詳細說,那得花很大篇幅,您有興趣就看看吧:   細菌能引起疾病的性質,稱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細菌稱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與其毒力強弱、進入機體的數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機體的適當門戶和部位有密切的關係.   (一)細菌的毒力是指病原菌致病性的強弱程度.構成毒力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侵襲力和毒素.   1.侵襲力:侵襲力是指病原菌(包括條件致病菌)突破機體的防禦能力,侵入機體,在體內生長繁殖、蔓延擴散的能力.主要包括菌體表面結構和侵襲性酶類.   (1)菌體表面結構:主要包括莢膜及其他表面物質.莢膜具有抵抗吞噬細胞的吞噬及體液中殺菌物質的作用.有些細菌表面有類似莢膜的物質(比莢膜要薄),如微莢膜、Vi抗原、K抗原等,都具有抗吞噬、抵抗抗體和補體的作用.   (2)菌毛:多種革蘭陰性菌具有菌毛,通過其與宿主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結合而粘附定居在黏膜表面,有助於細菌侵入.   (3)侵襲性酶:是某些細菌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與致病性有關的胞外酶,分泌到菌體周圍,可協助細菌抗吞噬或有利於細菌在體內擴散.   主要的侵襲性酶有:   1)血漿凝固酶:其作用是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使血漿發生凝固.凝固物沉積在菌體表面或病灶周圍,保護細菌不被吞噬細胞吞噬和殺滅.   2)透明質酸酶:又稱擴散因子,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起粘合作用的透明質酸,使細胞間隙擴大,通透性增加,因而有利於細菌及其毒素向周圍及深層擴散.   3)鏈激酶:又稱鏈球菌溶纖維蛋白酶,能激活血漿溶纖維蛋白酶原為纖維蛋白酶,從而使纖維蛋白凝塊溶解,使細菌易於擴散.   4)膠原酶:是一種蛋白分解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的膠原蛋白,促使細菌在組織間擴散.   5)脫氧核糖核酸酶:能水解組織細胞壞死時釋放的DNA,使粘稠的膿汁變稀,有利於細菌擴散.   6)其他可溶性物質:殺白細胞素,能殺死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溶血素,能溶解細胞膜,對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巨噬細胞、神經細胞等多種細胞均有細胞毒作用.   2.毒素:細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質.按其來源、化學性質和毒性作用等不同,可分外毒素和內毒素兩種,還有一些細菌釋放的蛋白和酶也有類似毒素的作用.   (1)外毒素是細菌生長繁殖過程中合成並分泌到菌體外的毒性物質.外毒素主要由革蘭陽性菌產生,但少數革蘭陰性菌也能產生.外毒素的毒性較強,大多為多肽,不同細菌產生的外毒素,對組織細胞有高度選擇性,並能引起特殊的病變和症狀.外毒素的化學性質為蛋白質,不耐熱、易被熱(56℃~60℃,20min~2h)破壞,性質不穩定,易被酸和消化酶滅活.外毒素具有特異的組織親和性,選擇性作用於靶組織,而引起特異性的症狀和體徵.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經過一定時間可使其脫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稱類毒素.類毒素可刺激機體產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   (2)內毒素是許多革蘭陰性菌的細胞壁結構成分(脂多糖),只有當細菌死亡、破裂、菌體自溶,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細菌才釋放出來.   各種細菌內毒素成分基本相同,是由脂質A、非特異核心多糖和菌體特異性多糖(O特異性多糖)三部分組成.脂質A是內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內毒素的性質穩定、耐熱,需加熱160℃經2~4h,或用強酸、強鹼或強氧化劑加溫煮沸30min才滅活.內毒素抗原性弱,不能用甲醛脫毒製成類毒素.內毒素LPS能刺激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產生IL-1、IL-6、TNF-α等.少量內毒素誘生這......

醫學微生物題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結構有哪些

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脂多糖中結構中的類脂A是決定脂多糖內毒活性的部分,因此脂多糖又叫內毒素.,擋在哺乳動物的血液或腸道時,會引起發燒,血壓升高,血凝,血清補體系統的活化甚至不可逆的休克.脂多糖中的o-特異鏈具有抗原性質,帶有這個的細菌稱作S-型,是指生長出來是光滑菌落的.R型是沒有o-特異鏈的,是粗糙菌落.莢膜多糖也是病原菌具有毒性的重要原因,莢膜特殊的糖結構能夠產生顯著的抗體反應.

相關問題答案
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是?
致病性微生物有哪些?
與火有關的字有哪些?
細菌為什麼有細胞壁?
與月亮有關的詞語 ?
與醫字有關的詞語 ?
骨灰顏色的區別,跟死者生前的病情有關嗎? ?
細菌怎麼畫簡單的圖片?
有關的偏旁是什麼?
跟花有關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