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外政策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美國的外交政策是什麼?

對外政策

國務卿柯林??鮑威爾著美國國際主義——國務院電子雜誌導言摘錄:

“美國成為國中之國,她的人民、她的理想遍及世界各國。這是美國的榮耀,是上天賦予美國的禮物。我們從自由、平等和繁榮的普遍理想,成長為一個兼容了各種不同文化、思想、觀念和才華的國家——賦予我們豐富的多樣性,使我們今天繼續強大。

伴隨著這種強大而來的是巨大的責任和參與國際社會的渴望。我們自豪地說,美國在世界上存在的方式就是促進自由、民主、自由貿易和發展。她要為已經歷盡災難的人民尋求安全。她要和其他國家互相鼓勵,共同贏得一個和平而繁榮的未來。光喊口號是不夠的,美國人有責任把這些構想變為行動。

當然,各國之間、各國政府之間存在差異在所難免。但這些差異不應和美國的單邊主義或者孤立主義等同。在必要時,我們的經歷,我們的利益,將引導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看待萬物。對我們來說,如果有損於我們的根本原則,我們是決不會達成一致意見的。我們也不會期望其他國家達成一項有損於其根本原則的一致意見。如果我們重視某件事,我們就要去擔當領導的作用。但是,美國將始終致力於實現全球一致,放眼全世界,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正在同五湖四海的盟友和夥伴通力合作。”

美國對外政策

美國對外政策:

1 美國善於利用價值觀和西方的道德觀來偽裝自己軍事活動,並且為其辯護

2 美國拉攏邊緣國家,並且扶植親美政府並提供支持

3 由於地理因素和投放力量的改變,美國的外交總方針是"近交遠攻"

4 美國進行的是較有對抗性與針對性的外交,目標明確

5 軍事上的假想敵成為外交上的指導依據

1 美國善於利用價值觀和西方的道德觀來偽裝自己軍事活動,並且為其辯護

2 美國拉攏邊緣國家,並且扶植親美政府並提供支持

3 由於地理因素和投放力量的改變,美國的外交總方針是"近交遠攻"

4 美國進行的是較有對抗性與針對性的外交,目標明確

5 軍事上的假想敵成為外交上的指導依據

二戰後美國對外政策的表現:

首先,我們明確全球戰略的概念:大國調動和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參與國際鬥爭,維護和增強本國利益,實現國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一般意義上,只有全球性大國才可能形成全球戰略。

在二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目標是謀求“世界領導地位”和“按照美國的構想塑造世界”。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被認為是阻礙美國實現這兩大目標的主要因素。因此,戰後美國對外戰略主要圍繞反共和爭霸展開。但受制於國際形勢變化和自身實力消長,美國的全球戰略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特點:

⑴杜魯門政府(1945-1953)的“遏制”戰略

遏制戰略是戰後美國對外戰略的一次重大轉變,標誌著美國戰略質的轉變和飛躍,表明美蘇已由戰時合作走向戰後對立和對抗,它奠定了戰後幾十年美國稱霸世界戰略的基礎。為全面實施“遏制戰略”,美國推出“馬歇爾計劃”,並建立北約,還在東亞和東南亞形成了針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

⑵艾森豪威爾政府(1953-1961)的“艾森豪威爾主義”

軍事上,艾森豪威爾政府提出了對付社會主義國家的“大規模報復戰略”。

⑶肯尼迪、約翰遜政府(1961-1969)的“和平戰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欖枝”的“和平戰略”,其實質就是運用和平與戰爭的反革命兩手策略,在社會主義國家搞和平演變,在亞非拉地區推行新殖民主義。在軍事戰略上,實行“靈活反應戰略”。

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的“尼克松主義”

所謂“尼克松主義”是指在美國實力地位嚴重削弱,國際戰略地位下降的情況下,為了保住美國的霸權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對外戰略。尼克松主義有三大支柱:“夥伴關係”、“實力地位”和“談判”。

尼克松主義的內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國的“夥伴關係”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國在政策上協調一致,共同對付蘇聯;在經濟上相互讓步,幫助美國渡過難關;在軍事上共同分擔軍費和防務責任。②以實力為後盾,以談判為手段,通過談判制約蘇聯,維持美蘇之間的均勢。③利用中國製約蘇聯,積極打開對華關係大門。④在第三世界縮短戰線、加強重點。

尼克松主義的實質是美國霸權地位衰落的產物和表現。它是在美國處於戰略守勢的不利情況下提出的,目的是為了繼續維護美國全球霸權。

美國的外交政策是什麼啊

每個時期的外交政策是不一樣的,但是總來的來說就:強權政治,霸權主義。

美國對外政策

1 美國善於利用價值觀和西方的道德觀來偽裝自己軍事活動,並且為其辯護2 美國拉攏邊緣國家,並且扶植親美政府並提供支持3 由於地理因素和投放力量的改變,美國的外交總方針是"近交遠攻"4 美國進行的是較有對抗性與針對性的外交,目標明確5 軍事上的假想敵成為外交上的指導依據1 美國善於利用價值觀和西方的道德觀來偽裝自己軍事活動,並且為其辯護2 美國拉攏邊緣國家,並且扶植親美政府並提供支持3 由於地理因素和投放力量的改變,美國的外交總方針是"近交遠攻"4 美國進行的是較有對抗性與針對性的外交,目標明確5 軍事上的假想敵成為外交上的指導依據二戰後的表現:首先,我們明確全球戰略的概念:大國調動和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參與國際鬥爭,維護和增強本國利益,實現國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一般意義上,只有全球性大國才可能形成全球戰略。在二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目標是謀求“世界領導地位”和“按照美國的構想塑造世界”。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被認為是阻礙美國實現這兩大目標的主要因素。因此,戰後美國對外戰略主要圍繞反共和爭霸展開。但受制於國際形勢變化和自身實力消長,美國的全球戰略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特點:⑴杜魯門政府(1945-1953)的“遏制”戰略遏制戰略是戰後美國對外戰略的一次重大轉變,標誌著美國戰略質的轉變和飛躍,表明美蘇已由戰時合作走向戰後對立和對抗,它奠定了戰後幾十年美國稱霸世界戰略的基礎。為全面實施“遏制戰略”,美國推出“馬歇爾計劃”,並建立北約,還在東亞和東南亞形成了針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⑵艾森豪威爾政府(1953-1961)的“艾森豪威爾主義”軍事上,艾森豪威爾政府提出了對付社會主義國家的“大規模報復戰略”。⑶肯尼迪、約翰遜政府(1961-1969)的“和平戰略”“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欖枝”的“和平戰略”,其實質就是運用和平與戰爭的反革命兩手策略,在社會主義國家搞和平演變,在亞非拉地區推行新殖民主義。在軍事戰略上,實行“靈活反應戰略”。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的“尼克松主義”所謂“尼克松主義”是指在美國實力地位嚴重削弱,國際戰略地位下降的情況下,為了保住美國的霸權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對外戰略。尼克松主義有三大支柱:“夥伴關係”、“實力地位”和“談判”。尼克松主義的內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國的“夥伴關係”作為的基石,要求盟國在政策上協調一致,共同對付蘇聯;在經濟上相互讓步,幫助美國渡過難關;在軍事上共同分擔軍費和防務責任。②以實力為後盾,以談判為手段,通過談判制約蘇聯,維持美蘇之間的均勢。③利用中國製約蘇聯,積極打開對華關係大門。④在第三世界縮短戰線、加強重點。尼克松主義的實質是美國霸權地位衰落的產物和表現。

美國外交政策的顯著不同,美國對外政策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美利堅是多民族融合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同情弱者,二是尊重少數人的意見。基於這兩個特點,所以他的外交政策基本呈現世界警察的傾向。當世界某地方發生衝突時,世界警察就發聲,扶弱抑強,主持公道與正義。被欺凌者感恩戴德,幹壞事者跳腳咒罵。當今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敢跟美利堅叫板的,當然潑婦罵街免不了;正因為流氓的謾罵,才凸顯美利堅的偉大。

二戰後美國實施的對外政策是什麼,其目的是什麼 5分

二戰後美國實施的對外政策大致上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歐洲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戰後的經濟援助(馬歇爾計劃),同時構建以自己為首的軍事聯盟(北約)。另一部分則是對前蘇聯實紶冷戰。

美國實施這種對外政策的目的:建立新的世界霸權,遏制共產主義勢力在全球的“蔓延”。

美國一貫奉行什麼樣的對外政策?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美國需要外交政策嗎

美國具有全球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影響力,其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關注和討論的焦點。美國的外交關係規模是全世界最為龐大的。幾乎所有的國家在華盛頓特區都設有大使館和派駐大使。以色列、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被視為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只有少數國家沒有與美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包括不丹、伊朗、朝鮮、索馬里和蘇丹。——常識政治篇。

相關問題答案
美國對外政策是什麼?
明朝的對外政策是什麼?
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原因,影響以及政策是什麼? ?
國家三包政策是什麼?
我國的國防政策是什麼?
我國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美國國體和政體是什麼?
清朝的外交政策是什麼?
黨的外交政策是什麼?
愚民政策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