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的詩歌代表作?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聞一多有什麼著名的作品?

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

1921年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系統地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

1922年7月趕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一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把反帝愛國的主題和唯美主義的形式典範地結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國後,歷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任文學院首任院長並設計校徽)、青島大學、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長、青島大學文學院長。

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在頹廢中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此後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八年中,他留了一把鬍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

在西南聯大時期,特別是1943年以後,聞一多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領導下,積極投身於反對國民黨政權的獨裁統治、爭取人民民主的鬥爭的洪流。 1944年,參加西南文化研究會,隨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從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雲南省支部領導人的身份,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成為廣大革命青年衷心 愛戴和無比尊敬的良師益友。

在“一二.一”學生愛國運動中,聞一多始終站在廣大愛國學生一邊,指導和鼓舞他們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為“一二.一”運動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聞一多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會委員兼雲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週刊》社長。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先生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的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21日,西南聯大校友會召開一多先生追悼會,朱自清出席並講了話。他一開頭便憤激地說:聞一多先生在昆明慘遭暗殺,激起全國的悲憤。這是民主主義運動的大損失,又是中國學術的大損失。

接著,他詳細地敘說了聞一多在學術上的巨大貢獻。首先告訴人們,聞一多是中國抗戰前“唯一的愛國新詩人”,“也是創造詩的新格律的人”,“他創造自己的詩的語言,並且創造自己的散文的語言”。又詳盡地介紹聞一多對神話、《楚辭》、《周易》、《詩經》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強調聞一多在學術上的偉大功績,目的就在告訴人們國民黨反動派殘殺了一個多麼有價值的學者,摧殘了中國學術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們對敵人更大的憤恨。最後他悲憤地說: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常跟我們說要活到80歲,現在還不滿48歲,竟慘死在那卑鄙惡毒的槍下!有個學生曾瞻仰他的遺體,見他“遍身血跡,雙手抱頭,全身痙攣”。唉!他是不甘心的,我們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聞一多的全部遺著整理出版,這是對敵鬥爭的一種方法。他在給學生王瑤寫信說: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憤。其遺稿擬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編成,設法付印。後編成《聞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寫詩歌頌聞一多:

你是一團火,照徹了深淵;指示著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團火,照明瞭古代;歌舞和競賽,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團火,照亮了魔鬼;燒燬了自己!遺燼裡爆出個新中國!

聞一多的兩次轉向:

1.由狂放歸於沉靜

1912年,年僅13歲的聞一多從湖北鄉間一戶富裕人家來到北京清華學校,開始接觸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學專攻美術。從考入清......

聞一多的代表作

聞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驊。後改名多,又改名一多。他致力於研究新詩格律化的理論,在論文《詩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著有詩集《紅燭》(1923)、《死水》(1928)。學術著作有《神丁與詩》、《唐詩雜論》、《古典新義》、《楚辭校補》等。聞一多的主要著作收集在《聞一多全集》中,共4冊8集,1948年8月由開明書店出版

求最佳答案~~

聞一多 詩集作品?代表作

聞一多著作

《冬夜草兒評論》與梁實秋合著,1922年,清華文學社

《紅燭》(詩集)1923年,上海泰東圖書局;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死水》(詩集)1928年,上海新月書店;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聞一多全集》(1一4冊)1948年,上海開明書店;1982年,三聯出版社

《聞一多選集》1951年,上海開明書店

《聞一多詩文選集》195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聞一多青少年時代詩文集》1983年,雲南人民出版社

《聞一多論新詩》(評論)1985年,武漢大學出版社

《楚辭校補》(古典文學研究)1942年,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

《神話與詩》(古典文學研究)1956年,古籍 出版社

《古典新義》(上下冊,古典文學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

《唐詩雜論》(古典文學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

《聞一多論古典文學》1984年,重慶出版社

《離騷解詁》(古典文學研究)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聞一多的主要作品

1920年4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旅客式的學生》 1920年9月  新詩《西岸》。 1922年3月  《律詩底研究》 1922年 清華文學社 《冬夜草兒評論》 1923年 上海泰東圖書局 《紅燭》(詩集) 1925年 《七子之歌》 1928年 上海新月書店 《死水》 1948年 上海開明書店 《聞一多全集》(1一4冊) 1951年 上海開明書店 《聞一多選集》 1955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 《聞一多詩文選集》 1983年 雲南人民出版社 《聞一多青少年時代詩文集》 1985年 武漢大學出版社 《聞一多論新詩》(評論) 1942年 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 《楚辭校補》(古典文學研究) 1956年 古籍出版社 《神話與詩》(古典文學研究) 1956年 古籍出版社 《古典新義》 1956年 古籍出版社 《唐詩雜論》(古典文學研究) 1984年 重慶出版社 《聞一多論古典文學》 1985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離騷解詁》(古典文學研究)

聞一多的作品風格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詩人、學者、民主鬥士,被稱為他的三重人格。新詩集《紅燭》、《死水》是現代詩壇經典之作。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一身正氣,抗戰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詩歌頌自然、歌頌青春,感情熱烈,形式精美,突出地抒發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詩論以提倡“三美”的新詩格律化理論為代表:散文抨擊社會時弊、批判傳統文化,其中尤以《最後一次演講》最為驚心動魄。聞一多的詩歌表現了對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痛恨,抒寫了對祖國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注,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在藝術上,聞一多的詩歌想象奇特,結構整飭,形式整齊,音節和諧,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代表作《死水》,《紅燭》

精銳教育:被聞一多稱為“詩中的詩,詩中的頂峰”的詩歌作品是?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盛唐之交詩人張若虛的代表作之一,被聞一多先生譽為“以孤篇蓋全唐”之作,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歷來為人們傳頌。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長篇歌行,採用的是樂府舊題,但詩人卻賦予它全新的內容。將其詩情和畫意與對人生哲理和對宇宙奧祕融為一體,創造出情、景、理交融,玲瓏透徹的詩意,在明淨的詩意之中,融入了淡淡的憂傷。詩人將其人生的生命體驗融入到美的形象之中,詩的詩情和畫意達到相融的目的,表明在唐代詩的意境創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發展階段。《春江花月夜》沿用樂府舊題來抒寫感人的情愁別緒和富有人生哲理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悠揚婉轉,完全洗掉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清麗自然的感覺。清末王闓運評價“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的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春江花月夜》一開篇就題生髮,寫出了春江夜月照花林之美景,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潮水連海平,明月共潮生。一“平”一“生”就賦予了海水和明月以活的生命。月色照耀在花樹林中,像撒上了一層雪白的雪。詩人便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與詩題“春江花月夜”緊緊相扣。

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生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霜,天道邈悠悠”等,多數是感慨宇宙的永恆,人生的短暫。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也別開生面,他沒有陷入前人的陳舊,而是翻出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人類存在則是長久的、綿延不斷的。因此“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與“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共存。詩人雖然對人生的短暫而傷感,但並不是絕望反而顯現出對人生的追求和熱愛。因此,詩人為本詩定出了一種“哀而不傷”的基調,從而也使得我們聽見盛唐之音的迴響。形象的描繪出了詩人面對江水、江月,探尋人生哲理和宇宙奧祕。

在最後一部分即寫遊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思鄉之情。江水流春,流走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烘托出了他的悽苦。“沉沉”二字更加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進一步深化了他的思歸。因此描寫出了花月春宵的離愁別恨,從而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

總而言之,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背景來寫,但以“月”為主,用細膩的筆法描繪了“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景色和遊子思歸的離愁別恨,抒發了詩人宇宙永恆和人生短暫的感慨,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美好生活的嚮往及對青春年華的珍惜。《春江花月夜》真不愧是乃千古之絕唱,有著“以孤篇壓到全唐”美譽的佳作啊!通過對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學習後,讓我真真品味和領略到了聞一多先生評《春江花月夜》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神韻。

有關 聞一多 簡介及主要作品

聞一多是一位具有獨創風格的愛國詩人,在鮮明的藝術個性和古典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規範下,形成了熾熱濃烈、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其情感方式為“以凝聚的形式噴射過量的火”,兩者相得益彰。獨創性、個性色彩向來是他看重並孜孜以求的。早在剛發表新詩時,他就強調:“個性是藝術的神髓,沒有個性就沒有藝術。”

寫作《靜夜》的時候,聞一多獨特的藝術風格已經逐漸形成、成熟和穩定。最能體現這種風格的就是他的愛國詩。聞一多的愛國熱情如此火熱、狂放、激盪,像火一樣燒著,潮一樣湧著,然而他的古典浪漫主義的藝術觀卻要求以理節情,合乎藝術規範,這樣就形成了他熾熱濃烈、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靜夜》中愛之愈深恨之愈切的對黑暗現實的詛咒和憤激,真是嘔心瀝血、痴心不絕。

聞一多用繪畫理論中的詞彙來形容,稱之為“色彩”。他說:“色彩即作者個性之表現。此而不存,作品之價值何在?”讀聞一多的《靜夜》,可以想見其人其情,他對國族的忠烈,以及愛國之情的熾烈深厚。這主要是因為詩人把感情進一步濃縮、擠壓,把它貯入藝術的閘門內,以凝聚的形式龔節制地噴發,因而顯得深沉凝重。《靜夜》把強烈的思想感情注入具體的藝術形象或特定的情境中,使其左衝右突,委曲宛轉,激而緩地股股迸射出來,並逐步向縱深開掘,達到情滿意酣。這種蘊藉含蓄之美是聞一多繼承我國古典詩歌優秀傳統的成功嘗試。同時,聞一多也注意借鑑西方現代詩歌的象徵、暗示等特點,以構成詩歌獨特深邃的藝術境界。聞一多愛國詩沉鬱頓挫的風格,還得力於他對新詩格律音樂美的追求。

對新詩形式作系統、深入研究並取得顯著實績的是現代“格律詩派”。聞一多的《詩的格律》是現代格律詩派的理論集大成者。他主張格律對於詩歌來說是絕對必要的,詩人應帶著格律的鐐銬跳舞,即按照詩的格律的要求來創造詩歌。聞一多提出“繪畫的美”主要強調詞藻的重要性。所謂建築的美也就是指“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他認為舊的律詩可能也有建築美,但永遠只有一個格式,而新詩的格式層出不窮,詩人可以隨意創造,固而具有“精神和形體調和的美”。聞一多借鑑英詩的“頓”,根據中國語言文字的特點,提出了“音尺”這一概念,他特別提倡每行由四個音尺構成,其中必有兩個“三字尺”的格式,並斷言此種格式可使新詩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聞一多詩歌音樂美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能把深沉狂放的感情在鏗鏘頓挫的韻律形式中有節制地抒發出來。聞一多的詩,押韻方式多種多樣,但情為根本,都是依情選韻、隨情轉韻,從而傳送出宛轉曲折的思想感情。如《靜夜》一詩,詩中的情緒,時而平靜,時而激越,時而是痛楚,時而昂奮,“前後若不相蒙者,正是頓挫之妙”。抒情之詩旨在言情。聞一多愛國詩中的情感主要是通過主觀情愫的客觀對象化和以理節情的間離化而曲折、剋制的表達。如朱自清所說: “靠理智的控制比情感的驅遣多些。”

聞一多在談到自己作詩的體會時說:“我自己作詩,往往不成於初得某種感觸之時,而成於感觸已過,歷時數日,甚或數月之後,到這時的瑣碎的枝節往往已經遺忘了。記得的只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情緒的輪廓。然後,再用想像來裝成那模糊影響的輪廓,表現在文字上,其結果雖往往失之於空疏,然而刻露的毛病決不會有了。空疏的作品讀者看了不發生印象,刻露的作品,往往叫讀者發生壞印象。所以與其刻露,不如空疏,英詩人華茲渥司作詩,也用這種方法。”這個“冷處理”的過程,貌似平靜的回憶中的情感逐漸消逝,代之而起的是逐漸強烈的,已經純化、濃縮過的情感,當積聚到一定時候,就將像火山爆發般噴湧而出。因此,它是“冷中有熱”,經過擱置的感情不是冷卻了,而是更凝聚、膨脹,白熱化。

“靜夜”意象是對現實和文化的批判性隱......

相關問題答案
聞一多的詩歌代表作?
聞一多詩歌代表作?
聞一多的愛國詩歌?
聞一多的愛國詩?
聞一多的故事?
聞一多的生平簡介?
我是廣東的考生,高考的古詩詞鑑賞 資料大全,誰有啊? 比如一些詩裡的景物代表什麼意思之類 ?
一個市有多少人大代表?
聞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聞一多說和做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