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後注意名詞解釋?

General 更新 2024-05-18

有意後注意名詞解釋

有意後注意是注意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有自覺的目的卻不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後注意又稱隨意後注意。

有意後注意同時具備有意注意(又稱隨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又稱不隨意注意)二者的部分特徵。它有自覺的目的,通常與特定的目標、任務相關聯,這與有意注意的目的性特徵相符;它無需意志的努力,這與無意注意的無需意志努力的特徵相符。簡單的說,有意後注意既遵循當前活動的目的又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典型的例子如:熟練駕駛汽車。

例如初學文言文,你可能對此不感興趣,只是為了完成任務,這時候是有意注意。此後,隨著你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對文言文產生興趣,憑興趣可自然地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這時的注意就是有意後注意。有意後注意服從當前的活動目的與任務,又能節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對完成長期、持續的任務特別有利。培養有意後注意的關鍵在於發展對活動的興趣。

求大神幫忙打一下普通心理學的的名詞解釋!!!可以另外加分!!! 100分

但請先踩吶完城,立馬發你資源,不踩不發資源哦!

hi,大家好,今天給大家送來小福利,普通心理學的名詞解釋彙總,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在距離考研僅剩的時間裡,給大家分享一些小知識,祝大家考個好成績哦~

第一章 緒論

一 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心理過程 & 個性)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的心理現象的規律

1 心理活動過程(規律和共同性)/心理過程

心理活動過程包括三個過程:1)認識過程(知) 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 2).情緒情感過程 3)意志過程(意) 從內到外

2 個性心理特徵/個性(獨特性 導致 差異性)

1)個性心理傾向性/個性傾向性

2)個性心理特徵:I.能力 II.氣質 III.性格

第二章 生理部分

1 操作條件反射:p57通過動物自己的某種活動、某種操作才能得到強化而形成的條件反射。

2 反射: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所發生的規律性反應。

3 條件反射:是非條件反射基礎上建立的,是暫時性的神經。

4 感覺適應:是感覺系統對連續無變化的刺激反應減少的傾向。

第三章 意識

1 反映:物質與物質相互作用後,雙方留下痕跡的過程。

2 意識:人以感覺、知覺、記憶和思維等心理活動過程為基礎的系統整體對自己省心狀態與外界環境變化的知覺與認識。

3 幾個意識水平在p78

第四章 注意

1.注意定義: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動(心理過程)的共同特性:動作或行為(心理特性)

2(98 02考題)有意後注意:事前有預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3(99 考題 )有意注意:事前有預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得注意。(以目的與努力為兩個維度)

4(00 考題 )注意穩定性: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對象(狹義)上或活動(廣義)上的時間。

5(96 考題 )注意廣度:同一時間中能清楚地把握對象的數目。

6 注意的分配: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

7 注意的轉移:更具新任務,主動把注意從一對象轉移到另一對象或廣義上的。

第五章 感覺

1 感覺:物體個別屬性通過感覺器官作用於人腦在人腦中引起的心理活動。

2 感受性(02考題):人對刺激物的感覺能力.說明心理量與物理量之間的對應關係。

3 感覺閾限:測量人感覺系統感受性大小的指標。

4 絕對感覺閾限: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強度。

5 差別感覺閾限:能察覺的刺激物的最小差異量,與之對應的是差別感受性。

6.心理物理定律:(1)韋伯定律:⊿I/I=K (2)費希納定律 S=klgI + C (3)史蒂文定律 Φ=ks(b次方) b由被試給出

7 感覺閾限測量方法:(1)最小變化法t=Σ(T↑+T↓)/2n (2)正誤法 (3)平均誤差法 (4)信號質差法(p137)

第六章 知覺(重點章節)

1 知覺: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各部分和屬性的整體反映(在感覺基礎上產生,對感覺整合後的反映)

2 知覺特徵:1)知覺整體性:人根據自己知識經驗把直接作用感官的客觀事物多種屬性整合為統一整體的組織加工過程。

格式塔定律 a:接近律 b. 相似律 c.連續律

2)知覺選擇性:人更具當前需要,對外來刺激物有選擇地作為知覺對象經行組織加工的過程。

3)知覺理解性: 人以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感知的事物經行加工處理,並用語言加以概括說明的組織加工過程。

影響知覺理解性的因素 :a.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b.言語指導

4)知覺恆常性(02考題):人在一定範圍內......

容易引起無意注意的條件有哪些

神經衰弱”直譯為“神經的虛弱”。神經衰弱名稱是美國的格·姆·比爾德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為神經衰弱是與神經系統器質性疾患不同的一種功能性疾病,患者大都具有神經質素質。目前認為神經衰弱是指由於某些長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腦功能活動過度緊張,從而產生了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其主要臨床特點是易於興奮又易於疲勞。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種易感素質或不良個性。

學生中,由於學習壓力大,起居不正常,也可能出現神經衰弱症狀。需要改善睡眠、注意調養。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經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續的緊張心情和長期的內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經活動過程強烈而持久的處於緊張狀態,超過神經系統張力的耐受限度,即可發生神經衰弱。如過度疲勞而又得不到休息是興奮過程過度緊張;對現在狀況不滿意則是抑制過程過度緊張;經常改變生活環境而又不適應,是靈活性的過度緊張。

人們若遇某些意外不幸事故,或受到不正確的指責、誹謗,突然遇到某種難以解決的問題,以及面臨著某些未曾預期的緊急情況等強大的刺激,無疑都會引起情緒上的苦悶、憂慮和不能承擔的精神負擔,這些思想上的長期緊張和矛盾等,都可促使高級神經活動的過度緊張導致神經衰弱。臨床上常常不是在嚴重的精神創傷遭遇後立即發病,而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後,環境條件已好轉,創傷早已成為過去的情況下才發病。這是由於在嚴重精神創傷的情況下,神經系統動員了一切內部力量來應付這個刺激,控制住這種反應,當“危險的”、“可怕的”情況過去之後,神經反應反而脫離大腦皮層的正常控制而出現神經衰弱。

在正常人群中,遭受意外事故的打擊的人有很多,但人們並沒有普遍的發生神經衰弱,因此,精神因素並不是引起神經衰弱的唯一因素,因為這些因素能否引起強烈而持久的情感體驗,進而導致發病,在很大程度上與個體素質,包括遺傳因素、後天形成的個性心理特徵和生理特徵、以及受世界觀支配的認識事物的態度等有關。臨床上所見到的多數神經衰弱者的個性都具有下面某些特點:或偏於膽怯、自卑、敏感、多疑、依賴性強,缺乏自信心;或偏於主觀、任性、急躁、好強、自制力差。一個具有明顯易感素質的人,儘管是來自外界一般的別人也可遇到的精神因素刺激,也可誘發神經衰弱。

感染、中毒、腦外傷或其他軀體疾病之後過度疲勞或營養不良、分娩、大量失血等,均削弱神經系統的功能,為某些神經衰弱的發生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都可能因為工作繁忙、思想緊張、感冒發熱或者其他的原因出現幾次頭痛、頭昏、失眠、多夢、疲倦、無力等症狀,但大多數人不擔心。另有些人對自己健康過分注意,遇到上述不適症狀就自我暗示患了神經衰弱。又如遺精,本來是青年男性經常發生的事,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有些人錯誤地認為遺精就會“腎虧”,造成身體虛弱。有的青年偶有手淫、遺精,精神上很緊張,結婚後因過分緊張,又可能有陽痿、早洩,這樣更認為自己是患了“性神經衰弱”。諸如此類的情況,都是自我暗示的結果。

從以上可以看出,精神創傷,易感素質是神經衰弱發病的決定因素;有時暗示和自我暗示,也起一定的作用;至於軀體疾病,則為一種發病的附加因素或誘因。

神經衰弱的形成,既然是由於複合因素所致,所以每一位醫生或患者,應該找出得病的主因,結合其具體情況,積極地糾正或解決主要的、基本的致病原因,然後才能事半功倍的治癒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的症狀繁多,幾乎涉及人身的所有器官和系統。主要有以下臨床表現:

(1)精神疲勞:這類患者感到精神不足和容易疲倦。早晨起床後即感到......

為什麼無意注意又叫不隨意注意

在心理學上無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種,它是在不經意志盯制的情況下注意到;而隨意注意是一種以意志控制的注意,所以不隨意注意是一種無意注意。

求小學教育學的名詞解釋彙總

1、廣義的教育:從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狹義的教育:是指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主要指學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規教育,也就是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學為目標,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

5、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目標,以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

6、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7、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

8、教育結構:通常指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內的各種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校組合和比例構成。

9、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10、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創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資本”,它指的是人所擁有的諸如知識、技能及其他類似的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資本的形態,體現在人身上,屬於人的一部分。

11、校風:是學校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一體,是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

12、個體身心發展:是指作為複雜整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髮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

13內發論:是個體身心發展動因的一種觀點,內發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

14、外鑠論:是個體身心發展動因的一種觀點,外鑠論的基本觀點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如先天遺傳的素質、機體成熟的機制)與外部環境(外在刺激的強度、社會發展的水平、個體的文化背景等)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

16、發展關鍵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的時期。錯過了關鍵期,訓練的效果就會降低,甚至永遠無法補償。

17、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的特點,也叫遺傳素質。

18、成熟:是指兒童個體生長髮育的一種狀況,指個體的生理和心理機能與能力都達到比較完備的階段,即已由兒童成長髮育為成人。其主要標誌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力,心理方面具有獨立自主的自我意識。

19、環境:泛指個體生活其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環境的性質來分,環境可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按環境的範圍分,可分為大環境和小環境。

20、人的價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發揮,人的尊嚴得到保證。

21、個性:亦稱人格,指個體特定的心理特徵,具有整體性與獨特性。個性又是人的共同性與差別性在每個個體身上的具體統一。

22、心理斷乳期:有些心理學家把少年期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

23、教育目的: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人才的總的要求。

24、培養目標:根據各級各類學校任務確定的對所培養人的特殊要求,我們習慣上稱為培養目標。

25、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結果。

26、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27、德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

相關問題答案
有意後注意名詞解釋?
意識流小說名詞解釋?
語法意義的名詞解釋?
醫學名詞解釋:分檢是什麼意思? ?
無意後注意?
達達主義名詞解釋?
什麼是抽樣名詞解釋?
語素名詞解釋是什麼?
現實主義文學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危機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