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馬蹄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馬蹄的意思是什麼

詞目:馬蹄

拼音:mǎ tí

馬的蹄子。

《莊子·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

唐 杜甫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之三:“書籤藥裹封蛛網,野店山橋送馬蹄。”

姚雪垠 《長夜》四:“馬蹄踏上河邊的薄冰,發出清脆的破裂聲。”

沉香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蘇恭 曰:“沉香、青桂、雞骨、馬蹄、煎香,同是一樹,出 天竺 諸國。”

蓴菜的別名。

清 李元 《蠕範·物名》:“蓴曰馬蹏。

莊子·外篇·馬蹄的題解

本篇表現了莊子反對束縛和羈絆,提倡一切返歸自然的政治主張。全文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以“伯樂善治馬”和“陶、匠善治埴、木”為例,寄喻一切從政者治理天下的規矩和辦法,都直接殘害了事物的自然和本性。第二部分至“聖人之過也”,對比上古時代一切都具有共同的本性,一切都生成於自然,譴責後代推行所謂仁、義、禮、樂,摧殘了人的本性和事物的真情,並直接指出這就是“聖人之過”。餘下為第三部分,繼續以馬為喻,進一步說明一切羈絆都是對自然本性的摧殘,聖人推行的所謂仁義,只能是鼓勵人們“爭歸於利”。

莊子·外篇·馬蹄的原文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①,翹足而陸②,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④,曰:“我善治馬。”燒之⑤,剔之⑥,刻之⑦,雒之⑧,連之以羈馽⑨,編之以皁棧⑩,馬之死者十二三矣⑪;飢之,渴之,馳之⑫,驟之,整之⑬,齊之,前有橛飾之患⑭,而後有鞭筴之威⑮,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⑯,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夫埴木之性,豈欲中規矩鉤繩哉?然且世世稱之曰“伯樂善治馬”而“陶、匠善治埴、木⑰”,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 不黨,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 樑;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系羈而遊,鳥鵲之巢可 攀援而窺。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 其德不離;同乎無慾,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及至聖人,蹩躠為仁,踶跂為義 ,而天下始疑矣。澶漫為樂,摘闢為禮,而天下始分矣。故純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闉扼鷙曼詭銜竊轡。故馬之知而能至盜者,伯樂之罪也。夫赫胥氏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民能以此矣!及至聖人,屈折禮樂以匡天下之形,縣跂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爭歸於利,不可止也。此亦聖人之過也。

簡述莊子馬蹄第九的主題思想

本篇表現了莊子反對束縛和羈絆,提倡一切返歸自然的政治主張。 在莊子的眼裡,當世社會的紛爭動亂都源於所謂聖人的“治”,因而他主張摒棄仁義和禮樂,取消一切束縛和羈絆,讓社會和事物都回到它的自然和本性上去。文章對於仁義、禮樂的虛偽性、矇蔽性揭露是深刻的。

莊子中的馬蹄這篇文章的翻譯

1.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

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馽,編之以皁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策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中繩。”夫埴木之性,豈欲中規矩繩墨哉?然且世世稱之曰「伯樂善治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莊子?馬蹄》)

【譯文】

馬,它的蹄可以踐踏霜雪;它的毛可以抵禦風寒。吃草喝水,奮蹄跳躍,這是馬的天性。即使有高堂大殿,對於馬來說沒有什麼用。

等到出了個伯樂,他說:“我善於馴馬。”於是,他給馬用烙鐵燙毛,剪毛,削蹄,打烙印,戴馬籠頭,扎馬繮繩,接著再編進馬廄,如此這般,馬就給他折騰死十分之二三了;餓了不讓吃,渴了不讓喝,還得讓馬這樣奔,那樣跑;一會兒這樣整,一會兒那樣治;前面有馬嚼、裝飾品之類的約束,後面還有皮鞭之類的威嚇,這樣一來,馬就給他整死一多半了。陶工說:“我善於整治粘土,我製作的陶器,圓的就象用圓規畫過的一樣,方的就象用曲尺量過的一樣。”木工說:“我善於整治木材,我製作的木器,彎的部分就象圓規畫過的一樣,直的部分就象用墨線量過的一樣。”陶土和木材的本性,難道是要去迎合圓規、曲尺和墨線的嗎?可是,人們世世代代都在說:“伯樂善於馴馬,陶工善於整治粘土,木工善於整治木材。”這也是那些治理天下的人們的過失啊。

《莊子·外篇·馬蹄第九》表達什麼情感

搜的到阿..百科就有.你個悲劇..

莊子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是什麼意思

此句出自《莊子·齊物論》篇,所謂“齊物論”當是有兩種讀法,一是“齊物”論,二是齊“物論”。前者以郭象的注為代表,看到的是“物”,強調事物的自然本性。注曰:“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惡人,物莫不皆然。故是非雖異而彼我均也。”從認識的角度來說,眾人都是自是而非彼,美化自己而去惡化別人。從這個消極的角度來說,是非雖異,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其實萬物一也然。[1]王夫之則是齊“物論”的代表,體味的是以不齊為齊。《齊物論》通篇先以“喪我”發端來說明萬物不齊是由於“我”的偏執所至,只有達到“忘我”,才能實現萬物的“齊”。接著又引發出“三籟”之問,對天籟的大筆的描述為下文的“不齊”的人情做了鋪墊,由此逐步導出“是非”二字,接著進一步指出“是非”得以產生的根源就是“成心”。全文的論點在其後也顯露出來,即是“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後又連發三喻來重發此旨,最後由罔兩之問引出莊周夢蝶,對應開頭“喪我”之意。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是全篇的主旨之句,何謂“天”?郭象注《莊子·齊物論》指出:“故天者,萬物之總名也”,郭象所注的“天”指的是自然萬物,莊子對天有這樣是界定:“無為為之之為天。”(《天地》)“何謂天?何謂人?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秋水》)莊子認為無為就是天,即是將天的屬性定為自然、無為。此外,莊子還將“天”與“人”進行對比,在無為之性“天”的對比之下,所謂的“人”就是刻意為之,去破壞事物自身的天然性。莊子認為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屬性(自然性),人不應該也不能去破壞他們,刻意的去毀壞事物的稟性就是“人”。在《養生主》一篇中,莊子進一步闡述了造成天與人差別的原因:“天者,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是以知其天也,非人也。”人與天的差別在於人易於被“心役”所捆,容易迷失本性,就是“喪我”。[2]莊子反“人”的思想很濃厚,如《莊子·馬蹄篇》裡就反其道而行之,極力的譏諷世稱“善治馬” 的伯樂;又《莊子·至樂篇》裡那隻可憐的“海鳥”因人的過分“殷勤”而死。莊子反對人為了自己的目的而來改變動物的本性。這不禁讓人想到現在這樣的社會,本就是人人自危型,突然遇到好人好事就像是遇驚的“海鳥”,現在的人大多會帶著這樣的逆向思維,例如送人去醫院卻變成肇事者的事件也報道的不少。至此,“天地與我並生“就是說化自然於無為之中,順應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壞自然之道。

何為萬物?“天地一指,萬物一馬”,這是從道的觀點看的。呂惠卿雲:“天地雖大,無異一指,以其與我並生而同體也;萬物雖眾,無異一馬,以其與我為一而同類也。”也就是說萬物的“多眾”抽象之後也不過就是“一指”。馮友蘭先生說:“從邏輯上說,一個名的外延越大,它的內涵就越少,在理論上說,‘有’這個名的外延最大,可以說是‘至大無外’,它的外延就越少,少至等於零,既然它的內涵等於零,它的外延也就等於零,這也就是無。”[3]即:大“有”就是大“無”。“萬物與我為一”就是讓我免除了物我之別,大小之分,體驗“無往而非我之妙”。[4]“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講的是破除“我執”,[5]順應自然,免除物我之別而融與天地萬物之間。《莊子·馬蹄篇》裡曾描繪這樣是一個烏托邦的世界:

“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日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樑;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系羈而遊,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窺。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

相關問題答案
莊子的馬蹄是什麼意思?
你是我吊馬子的僚機是什麼意思 ?
房子的院館是什麼意思?
車子的牛米是什麼意思?
竹子的勇氣是什麼意思?
椅子的計量是什麼意思?
茄子的外號是什麼意思?
房子的契稅是什麼意思?
句子的主幹是什麼意思?
褲子的橫檔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