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表達了詩人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草》全文的意思是什麼,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草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韻譯】: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依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借描寫春草以寄託別情,借景抒情,並化用典故。

詩中詩人將春草和送別有機地結合起來,表達了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首句緊扣題目,寫出眼前景色,同時又交待出送別時的特定環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第二句進一步寫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長規律,暗寓深長的感嘆。三、四兩句由上句生髮開來,歌頌了春草頑強的生命力。野火雖燒而“不盡”,春風吹過則“又生”,野火之貌似強大,春風之溫潤強勁,春草之頑強堅韌,作者僅用十個字就精煉地表現了出來,從而使這兩句詩成為寓意深刻、極富哲理的名句。五、六兩句進一步描寫春草的勃勃生機:生機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陽光下的綠色一望無際,遠遠連接著荒涼的古城。“侵”、“接”二字用得生動形象,十分精當。最後兩句補足“送別”之意,感情深沉而並不悲傷,是意味深長的絕好結尾。

白居易的《草》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借頑強抗爭的“原上草”,盡情抒發了抗爭命運的強音

草這首表達作者對什麼的讚美。

白居易 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詩的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並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循環,生生不已的規律。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第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最後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兩句,對仗工穩而氣勢流走,充分發揮了“流水對”的優點。它歌頌野草,又超出野草而具有普通意義,給人以積極的鼓舞力量;蔑視“野火”而讚美“春風”,又含有深刻的寓意。據《唐摭言》記載:“白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謁顧況。況謔之曰:‘長安百物資,居大不易!’及讀至《賦得古原草送別》詩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況嘆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老夫前言戲之耳。’”這兩句詩顯示了白居易青年時代的詩歌實力,使顧況對他有了深入的瞭解。直到現在還常被人引用。

白居易的詩草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是詠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離離原上草

“離離”當以《易經》之離卦象之也,曰火,曰麗,曰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此喻草之生命力也。麗者,絢麗也,言其繁盛足以自賞也。離者,依卦象乃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行於中道,是遠離世俗塵囂也。離離,離之再離,言其絕世之甚也,自清故得其成也。

“原上”,草原平坦、土壤肥沃之謂也。於此乃喻本源,離於世俗塵囂,深深紮根於大地也,是以有其生命力與繁榮!欲修無上道,必當離塵絕俗,深達本源,方得自在神通也!今眾學人逐於知欲,是離源之行也,南轅北轍!故曰“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老子》。

“草”,於此當訓為“早”(略去表象本意)。於本源上早,是謂深達本源法,善行本源行,是為眾生之早(先)也。是以“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鬼谷子》”,本源於古!故孔夫子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自謂也。

一歲一枯榮

“一歲一”,此言其不易之恆常也。恆常之道乃常道,常道乃必歷之途也,是以無喜怒掛懷於斯。一切簡簡單單,夫又何求?其有何欲?!自然之道也哉。

“枯榮”,枯則同古以察稽之,榮則同容以納祥之,是行素樸之道也(可於《中庸》參之)。素樸之道乃合於大道也。

野火燒不盡

前有其火德之贊,於此用火攻之,乃明於其與火之異同也。火,釜底抽薪,則自息矣!草之勝火,乃其深根固砥於原上,是深達本源也!土上可生木,木可當柴火非土無木,非木無火!此以明本也,得此方不妄作勞,禍害一方也!夫炎帝之受垢,其於此乎?!

“野火”,謂於無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 ……”,皆必為無常所奪也。然無常奪去者何?!真如自性,眾生之本如也!故修於大道,當絕離塵囂,深達法源法,斯為至實之相也!

眾人可自省今日之自我所擁有之一切,何者懼乎無常?何者終歸變滅?何者是常?依此了了,明而行於聖道“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春風吹又生

“春”,乃四時之一也,於此謂行乎正道應機接物,無所執止也,是為順應自然,不逆天行事也。

“風”,風助火勢,火借風威。此謂得此道之人,能得眾之響應也,非唯得眾之響應,亦得天地自然之助也,是謂天人合一。亦謂得此道之人,其造化之無盡善也。

“吹又生’,此當謂其生生不息,生生不息者自然之道也!

草是什麼朝大詩人寫的

唐朝白居易。

《草》

作者: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韻譯】: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依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古詩詞《賦得古原草送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詩中借物抒情,將春草和送別有機的結合起來,茂盛的春草就像離別濃郁的哀愁,草有枯榮,就像人有聚散,表現了自己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但後兩句又峰迴路轉,表現了豁達的人生態度,並暗喻友人終會再次相見,把離別的傷感轉化為再見的動力.

草古詩原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該詩通過對荒原野草的讚頌,反映了作者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

詩中詩人將春草和送別有機地結合起來,【表達了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

古詩草寫了什麼的生長特點,表現了?

古詩《草/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榮秋枯,歲歲循環不已。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這是“枯榮”二字的發展。表現俱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而作者用“野火燒不盡”便造就一種壯烈的意境。

此詩不但寫了“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了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

相關問題答案
草表達了詩人什麼?
白日斜表達了詩人什麼?
春曉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什麼情景表達了詩人什麼感情 ?
表達手法是什麼意思?
五種表達方法是什麼?
遊子吟表達意思是什麼?
常見的表達方式有什麼?
表達方法是什麼?
表達效果指什麼?
鼬給了鳴人什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