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又叫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18

中國古代四大名橋趙州橋又叫什麼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

在石家莊東南約四十多公里趙縣城南2.6公里處,它橫跨洨水南北兩岸,建於隋朝大業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師李春監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1]時隔大約1200年,歐洲才建成類似的石拱橋。

趙州橋又叫什麼橋,它是隋朝的石匠

安濟橋

【引證資料】

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叫安濟橋,又叫趙州橋.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這麼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裡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

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請採納~

趙州橋又叫什麼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宋哲宗賜名,意為“安渡濟民”),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於隋朝大業年間(公元605年-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趙州橋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樑建造的嶄新局面。

趙州橋又叫什麼,它是隋朝的石匠什麼設計和參加建造的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

簡介

趙州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橫跨洨水南北兩岸,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約15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橋。趙州橋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樑建造的嶄新局面。約1397年(也有些資料為大約700年)後,歐洲才建成類似的石拱橋。

地位

天下第一橋

它不僅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也是當今世界上第二座石拱橋(世界第一座石拱橋為古羅馬阿爾坎塔拉橋,該橋由拉塞(lacer)於公元98~105年建造。)。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趙州橋原名叫什麼?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建於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不是實的,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沒有小拱的稱為滿肩或實肩型)。

趙州橋距今已1400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臺發生的7.6級地震,邢臺距這裡有40多公里,這裡也有四點幾級地震,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3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據記載,趙州橋自建成至今共修繕8次。

在主拱券的上邊兩端又各加設了二個小拱,一是可節省材料,二是減少橋身自重(減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橋下河水的洩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自然史組等四個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對趙州橋的橋基進行了調查,自重為2800噸的趙州橋,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層石條砌成高1.55米的橋臺,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這麼淺的橋基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樑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時還認為這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牆,而不是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他在報告中寫道: “為要實測券基,我們在北面券腳下發掘,但在現在河床下約70-80釐米,即發現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層,共高1.58米,每層較上—層稍出臺,下面並無堅實的基礎,分明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牆,而非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因再下30-40釐米便即見水,所以除非大規模的發掘,實無法進達我們據學理推測的大座橋基的位置。”

1991年9月,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取為第十二憨“國際土木工程里程碑”, 並在橋北端東側建造了“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銅牌紀念碑。

為了保護趙州橋,上世紀末在趙州橋東100米處新建的橋樑,其結構還是沿襲趙州橋,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數量增加到一邊5個。

趙州橋又名什麼,建於什麼年間,由著名工匠誰創建,因橋體全部是用什麼,俗稱"大石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橫跨洨水南北兩岸,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約15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橋。趙州橋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樑建造的嶄新局面。約1397年(也有些資料為大約700年)後,歐洲才建成類似的石拱橋。

趙州橋為什麼又叫安濟橋

趙州橋又叫安濟橋,相傳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橋,也是世界上建造最早的這種類型的石拱橋。趙州橋橫跨在河北趙縣城南的洨河上,建成於隋代開皇末年至大業初年(公元605年以前),全長50.82米,跨徑37.02米,橋寬9米多,分為三股,中間走車,兩邊行人,是古代中國乃至全世界跨徑最大的石拱橋。橋型穩重雄偉而又輕盈秀麗,是一座高度的科學性和完美的藝術性相結合的精品。這種橋在歐洲直到14 世紀才出現,那就是法國泰克河上的賽雷橋。賽雷橋比趙州橋晚建造700多年,卻早已毀壞了,而趙州橋1300多年以來,經受了地震、洪水、風雨和使用的考驗,至今仍雄姿不減當年。

趙州橋的珍貴還在於設計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這麼長的石拱橋,下面卻沒有一個橋墩支撐,橋基位於河的兩岸,整個橋身是一個單孔的大石拱,從下面看去,就像一道橫跨在河面上的長虹。古代的洨河水勢很大,每逢夏秋兩季,幾條河流的河水匯合在這裡,形成波濤洶湧的洪流,如果橋洞太小,水流不暢,不僅容易造成上游洪水氾濫,並且可能把橋樑沖毀。跨徑大的單孔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如此,在大石拱兩端的肩頭上,還各加了兩個小石拱,首創了世界上敞肩拱的新式橋型。不但使橋型更加勻稱、輕巧、美觀,並且減少了洪水時橋身對洪水的阻礙面積,減少了大拱的負載。

趙州橋的外觀裝飾,也是精心傑作的藝術品。橋面的兩邊,都砌有石雕欄杆,欄杆上雕刻著古樸精美的圖案。這些圖案有的是兩條飛龍纏繞,嘴裡還吐著水花;有的是雙龍前爪兩兩相抵,而龍頭又回首遠望;有的則刻著二龍戲珠。同樣的動物,卻是千姿百態,變化多端。

趙州橋是我國古代建築工程中的傑出創造,是我國的寶貴遺產。解放以後,黨和政府在1952年就開始對趙州橋進行了全面徹底的修復,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老的趙州橋經過修繕,又煥發了青春。

趙州橋為什麼叫趙州橋

因為這座橋在趙州,所以叫趙州橋,你也可以看看趙州橋的介紹.

[編輯本段]【簡介】

趙州橋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洨河流經趙縣。建於隋代(公元581-618年)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趙州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安濟橋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並在橋北端東側建造了“國際歷史土木工程古蹟”銅牌紀念碑。趙州橋, 又名安濟橋(宋哲宗賜名,意為"安渡濟民"),位於河北趙縣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建於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券高7.23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不是實的,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沒有小拱的稱為滿肩或實肩型)。橋上有很多的東西,類型眾多,豐富多彩。

趙州橋建成已距今1400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臺發生的7.6級地震,邢臺距這裡有40多公里,這裡也有四點幾級地震,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3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據記載,趙州橋自建成至今共修繕9次。

在主拱券的上邊兩端又各加設了二個小拱,一是可節省材料,二是減少橋身自重(減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橋下河水的洩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自然史組等四個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對趙州橋的橋基進行了調查,自重為2800噸的趙州橋,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層石條砌成高1.55米的橋臺,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這麼淺的橋基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樑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時還認為這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牆,而不是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他在報告中寫道:

“為要實測券基,我們在北面券腳下發掘,但在現在河床下約70-80釐米,即發現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層,共高1.58米,每層較上—層稍出臺,下面並無堅實的基礎,分明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牆,而非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因再下30-40釐米便即見水,所以除非大規模的發掘,實無法進達我們據學理推測的大座橋基的位置。”

為了保護趙州橋,上世紀末在趙州橋東100米處新建的橋樑,其結構還是沿襲趙州橋,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數量增加到一邊5個,橋上有車輪印,膝蓋印。

[編輯本段]【設計創新】

(1)採用圓弧拱形式,改變了我國大石橋多為半圓形拱的傳統。我國古代石橋拱形大多為半圓形,這種形式比較優美、完整,但也存在兩方面的缺陷:一是交通不便,半圓形橋拱用於跨度比較小的橋樑比較合適,而大跨度的橋樑選用半圓形拱,就會使拱頂很高,造成橋高坡陡、車馬行人過橋非常不便。二是施工不利,半圓形拱石砌石用的腳手架就會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險性。為此,李春和工匠儲一起創造性地採用了圓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趙州橋的主孔淨跨度為37.O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為1:5左右,這樣就實現了低橋面和大跨度的雙重目的,橋面過渡平穩,車輛行人非常方便,而且還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優點。當然圓弧形拱對兩端橋基的推力相應增大,需要對橋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採用敝肩。這是李春對拱......

相關問題答案
趙州橋又叫什麼?
除了趙州橋還有什麼橋?
杭州又叫什麼?
杭州又叫什麼城?
趙雲的兒叫什麼名字?
鬼見愁中藥又叫什麼?
人蔘又叫什麼?
直角三角形又叫什麼?
刈金又叫什麼?
錦州古代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