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紀監督部門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中央紀委的執紀監督工作由哪個部門實施

紀委(紀檢組)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主要責任就是:監督執紀問責。   “監督執紀問責”三者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渾然一體,監督是執紀和問責的前提,執紀和問責是監督的延伸。   1、監督——紀檢監察工作的前提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第五條規定:“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對黨員領導幹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情況進行監督。”   2、執紀——紀檢監察工作的核心 。是指紀檢監察機關對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相關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行為。   3、問責——紀檢監察工作的關鍵。問責,是指紀檢監察機關根據相關法律和黨內法規,對黨政領導幹部承擔職責和義務的履行情況,實施並要求其承擔否定性後果的一種責任追究制度

監督執紀工作規則 有哪些新規定

監督執紀問責是嚴肅的政治工作,理應有嚴格的審批程序。在這方面,《工作規則》對初核工作作出了明確規定,如被核查人為下一級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的,紀檢機關應當報同級黨委主要負責人批准;需採取技術調查或者限制出境等措施的,紀檢機關應當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初核情況報告要報紀檢機關主要負責人審批,必要時向同級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報告,等等。把這些規定執行到位,不僅可以有效增強紀檢機關工作人員的紀律規矩意識,防止出現違紀違規問題,也可以保證監督執紀工作始終遵循正確方向,把黨的方針政策體現到位。

市地級以上紀委可以探索執紀監督和執紀審查部門分設,為什麼

不懂,可以去政府部門問比較清楚。。。

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有哪些

黨內關係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

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

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

根據監督執紀規則監督執紀人員承擔什麼責任

《規則》第二章對監督執紀工作的“領導體制”作出規定。

第六條明確規定,“監督執紀工作實行分級負責制”,並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地方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基層紀律檢查委員會受理和審查的範圍進行了劃定。

在監督執紀實踐中,對於“黨的組織關係在地方、幹部管理權限在主管部門的黨員幹部違紀問題”如何處理,是需要進一步釐清的問題。

1994年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規定,一般由地方紀檢機關決定立案。“若地方紀檢機關認為由部門紀檢機關立案更為適宜的,經協商可由部門紀檢機關立案;根據規定應由部門紀檢機關立案的違紀問題,經協商也可由地方紀檢機關立案。”

“這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誰都能管、誰也不管的問題。特別是當地方和主管部門配合不暢的時候,就容易產生監督漏洞。”徐偉認為,“《規則》第七條明確了‘應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監督執紀’,就釐清了地方和主管部門在監督執紀中的責任,避免出現‘真空地帶’。”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是,《規則》將1994年《條例》規定的‘立案’進一步擴展為‘監督執紀’,這樣在實踐中就新增了談話函詢、組織調整等方式,體現了對‘四種形態’的把握運用。”王文柱說。

監督執紀是政治性極強的工作,必須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展開。《規則》第九條規定,監督執紀工作要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遇有重要事項,不僅要報告結果,也要報告過程,這樣才能有“領”有“導”。

對於派出機關、派駐紀檢組、被監督單位之間的關係,《規則》第十一條進行了規定,“派出機關應當加強對派駐紀檢組監督執紀工作的領導”,“派駐紀檢組依據有關規定和派出機關授權,對被監督單位黨的組織和黨員幹部開展監督執紀工作”。

“這一條進一步明確了派出機關與派駐紀檢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派駐紀檢組與被監督單位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並明確了派駐紀檢組的工作依據和與派出機關的聯繫方式,使派駐監督的底氣更足、腰桿更硬。”

如何開展監督執紀問責

(一)發揮內部作用

1、把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貫穿在權力行使的各個環節

(1)不斷加強教育。以紀委監察局為主其他鄉鎮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為輔,經常性地組織村幹部和村民監督委員會人員進行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廉潔自律教育;組織學習先進先輩事蹟、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讀本;組織觀看警示教育影片。讓他們自身樹立起廉潔自律意識,明白每個人行使權力的來源和擁有權力的目的,時時刻刻緊繃一根弦,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一旦權力逃離了籠子的束縛就會身陷囹圄、就會被問責,嚴重的還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2)實行民主公開。確保村幹部在作出村務重大事項和決定時,經過民主協商,集體討論,而不是由村裡的主要領導一人說了算、一人拍板定事。對將作出決定事項是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事先應向全體村民公佈,讓民主有知情權和參與權和建議權。確保權力行使的各個環節在陽光下運行。

(3)確保監督有力。發揮村民監督委員會的監督職能,加強對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等"三資"管理使用和村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等重大活動進行監管;對財務賬目、財務收支憑證、土地發包方案、承包合同和其他集體經濟合同,以及村務公開和相關經濟活動進行檢查審核。

(4)做好宣傳工作。首先,為推動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深入開展,要加大對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的宣傳力度,著力提升村民監督委員會的社會影響力。其次,由紀委監察局和鄉鎮紀委一同聯合司法局普法辦,開展送法進農村活動,大力向村民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讓群眾明白該法的內容和人民享有的各項監督權利。讓村幹部的權力即在村民監督委會的監督下運行又讓其在群眾法眼中運行。

2、建立獎勵保障機制,推動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健康發展。

(1)注意發現、培育和宣傳。對懂政策、顧大局的村幹部和敢監督、會監督的村民監督委員會人員,在社會上培育先進典型,表彰先進典型,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

(2)提高監督人員經費和待遇。從實際出發,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逐步提高村民監督委員的工作經費及工資待遇,並適當解決村民監督委員會成員的報酬問題,確保村民監督委員會能正常開展工作和打消監督委會成員自身欲要腐敗的苗頭。

(二)發揮外部作用

1、加強組織協調,推進體制創新

(1)明確工作責任,對村民監督委員會進行有效監管。形成三級監管的合力。農村黨組織由村民監督委員會直接進行內部監督。由各相關部門對村民監督委員會進行外部監督各鎮黨委、政府要把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作為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實。組織部門要把村民監督委員會納入基層組織建設範疇,進行統一管理。民政部門要把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與村級換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難點村"治理等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農經管理部門要發揮對村級財務監督管理的職能作用,支持村民監督委員會對村級財務進行監督。對反映村幹部的違紀違規問題,紀檢監察機關要及時調查處理。

(2)建立完善監委會管理考核機制。紀檢監察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主管部門提前摸清和掌握村民監督委會的工作職責、流程、範圍和權限。把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納入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行檢查考核,嚴格規範管理,與村"兩委會"組織及其成員共同享受教育培養、考核管理等待遇,為推動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2、加強配合,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

近年來,由於新農......

如何提升執紀監督能力水平

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推進“三轉”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而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紀檢監察幹部的努力和付出。但是,隨著“三轉”的深入,一些紀檢監察幹部的能力和素質難以跟上“三轉”的步伐。

形勢比人強。針對紀檢監察幹部出現的“能力危機”和“本領恐慌”問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創新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紀檢監察幹部的能力和素質,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那麼,市、縣紀檢監察機關在提升紀檢監察幹部能力和素質方面究竟採取了怎樣的措施呢?近期,記者採訪了部分市、縣紀委書記和紀檢監察幹部。

加強教育培訓:提升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

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市、縣紀檢監察機關以提升能力素質、有效履行職責為目標,強化對紀檢監察幹部的教育培訓。

“為適應監督執紀問責業務工作的需求,我們積極開展業務知識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進一步提高紀檢監察幹部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使每一名紀檢監察幹部都能成為精通業務的行家裡手。”浙江省寧波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李會光說,“我們在全市紀檢監察系統組織開展的應知應會基本知識、紀律審查、案件監督管理等10項業務技能大比武,就在廣大紀檢監察幹部中掀起了一股‘學練比用’的熱潮。”

“以前一看到帶數字的賬本就頭疼,甚至有些根本就看不懂,這次學習培訓讓我收穫很大,以後再查賬我就知道該怎麼查了,也不會再犯難了。”吉林省磐石市紀檢監察一室的小袁感慨道。該市通過聘請財政局業務骨幹,為從事紀律審查業務工作的紀檢監察幹部系統培訓財會知識,讓紀檢監察幹部對查賬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為執紀監督工作的深入開展打下了基礎。

四川省武勝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鄭機智指出,他們通過開展紀律審查實戰演練,分片分組聯合辦案,鄉鎮和鄉鎮間、部門和部門間交叉審理違紀案件等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紀律審查能力,提高查辦案件質量。

山東省臨沭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宋國山表示,落實“三轉”要求、幹好主業,紀檢監察幹部必須練就真功夫、硬本領,否則“拳腳”就很難施展開,工作也很難打開局面。臨沭縣紀委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理念,堅持“實”字當頭,讓紀檢監察幹部在真學中掌握業務,在苦練中增加經驗,在實戰中提升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學習堅持每週一課、每月一考,不僅學還要考,不合格的還要補考,再不合格就被約談。培訓堅持演練結合、以演促練,定期開展“模擬辦案大練兵”活動,變“臺上講、下邊記”為“自己導、臺上演、大家看、專家評”,不再是“灌輸式”的講課,而是融入式的互動交流,使培訓更加生動、效果更好。堅持以案代訓,規定每人每年都要參與紀律審查,強化實踐鍛鍊,不斷提高執紀辦案能力。

河北省南和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曹培指出,南和縣紀委監察局創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網絡科技,創建了全縣紀檢監察幹部QQ群、微信討論群,每天發佈審理、信訪、案管等方面的知識,使紀檢監察幹部利用手機就可以隨時學到各項業務知識;與兄弟縣市建立合作,提出異地掛職鍛鍊措施,通過掛職交流,學習其他縣市在信息、紀律審查等各方面的先進經驗做法。

浙江省玉環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利兵表示,玉環縣紀委針對基層業務骨幹普遍存在紀律審查能力不足的問題,積極組織開展業務能力提升和崗位大練兵活動,採取集中學習、專題研討、頂崗和掛職鍛鍊等多種形式,強化業務學習和能力鍛鍊,比如,近3年每年都舉辦全縣紀檢監察工作專題研修班、業務知識微講壇、青年幹部調研成果展示會等,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嚴把入口關:“不拘一格”選人才

“去年,我們從公安等單位遴選了7名同志,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進入角色非常快,工作成績也比較突出。”江西省萬載縣委......

巡視紀委監督執紀自查有哪些問題

一、緊緊扭住“四風”,嚴格履行紀委職責

在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紀檢監察機關要以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堅決反對“四風”。針對組織觀念淡薄、紀律鬆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慵懶散、奢私貪、蠻橫硬等問題,加強檢查監督。要堅持從小事抓起、具體問題做起,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要嚴格執紀,對打折扣、搞變通,穿上“隱身衣”收受節禮年貨、到私人會所活動、公款互相宴請、違規消費等問題,及時查處,點名道姓通報曝光。要加大問責力度,對整改不落實、“四風”問題依然嚴重的地方、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要嚴肅追究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二、聚焦主業抓好監督執紀問責

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決自覺深入地抓好“三轉”,不斷深化反腐敗體制機制改革。堅決就是要做到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中央紀委的要求,不斷深化認識,切實抓好各項任務落實;自覺就是要在深刻理解“三轉”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具有極大促進作用的基礎上,做到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積極主動地推進“三轉”;深入就是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深化、進行完善,把“三轉”各項工作做細做實。通過“三轉”把職能聚焦到監督執紀問責的主業上來。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持之以恆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實,切實加強作風建設,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有哪些問題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是為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部署,帶頭強化自我約束,把監督執紀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做到正人先正己而制定的法規,2017年1月8日,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自2017年1月8日起實行。[

執紀審查部門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應當定期檢查審查期間的以下哪些內容

轉變執紀理念,強化責任擔當

黨員的日常管理監督中有一種傾向,只要領導幹部不違法,違反紀律就是“小節”,往往沒人管、不追究。帶來的後果是,紀委長期對小問題視而不見,一處理就只能“算總賬”,造成黨員幹部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

要轉變這種狀況,就需要把紀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及時治“病樹”、拔“爛樹”,保護好整片“森林”的健康。2015年以來,各級紀檢機關從以往查辦大案要案為主向全面監督執紀問責轉型,緊緊扭住紀律不放,抓早抓小、敢於批評,加強日常監督管理,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違紀必究,治病救人,把全面從嚴體現在破紀之初直至立案審查之後的全過程。

能否敢於監督,是否善於監督,是紀檢機關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否到位的重要標準。實踐中,不乏紀檢幹部責任感不強,擔當意識不夠,不願監督、不敢監督,習慣於做“老好人”等情況的發生。對此,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跟中央要求,堅決維護黨章、執行紀律,對違紀行為敢於“亮劍”;同時,著力克服能力不足問題,多措並舉提高紀檢幹部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促使紀檢幹部善於用理想信念的高標準和黨章黨規黨紀開展紀律審查工作。

集中統一管理線索,加強談話函詢再核查

轉變的不僅是理念,更有監督執紀方式方法的改進。2015年,各級紀檢機關在線索處置、紀律審查、執紀審理各個環節,都以紀律為尺子衡量違紀行為,實踐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線索處置是紀律審查的源頭和基礎,在這一環節加強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具體體現。在實踐中,針對黨員幹部的問題線索管理存在尚未全覆蓋、處置不及時、監督不到位等問題,各級紀檢機關採取多種有效措施解決問題:

——緊緊圍繞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以下簡稱“六大紀律”),按照動態清理、分類規範、突出重點、處置得當的原則,對線索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做到全覆蓋。

——按照擬立案、初核、談話函詢、暫存和了結等五種方式,規範、科學處置問題線索;2015年以來,中央紀委加大談話函詢力度,靠黨章黨紀、理想信念、政策水平和事實證據,通過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感化被反映的幹部,促使其講清問題,取得較好效果。

——加強分析研判,優先處置涉及“三類人”的問題線索,即對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黨員幹部加強監督執紀。

——強化對問題線索處置的監督,加大對談話函詢的再核查力度。2015年,中央紀委已查實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原常委、自治區原副主席潘逸陽,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樂大克等人在組織談話函詢中對黨不忠誠、不老實,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的行為,並作為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問題予以嚴肅處理。

在以往查處的案件中,對於談話函詢中所反映問題的再核實及處理並不多見。可見,加大對談話函詢的再核查力度,正是紀檢機關對問題線索處置方式改進的一種體現。

抓住審查重點,改進涉嫌犯罪問題審查方式

過去,紀律審查工作以抓大案要案為主,對於每個案件力求把所有違紀和違法問題都查清楚;與此同時,紀檢機關把大量精力投入對違法犯罪問題的查處,導致投入監督執紀和抓早抓小工作的力量相對薄弱。對此,各級紀檢機關守住依“紀”進行監督執紀問責這一定位,圍繞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開展工作。

——抓住審查重點。將違反“六大紀律”特別是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作為審查重點。特別是對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加大審查力度,2015年以來,已對周本順、楊棟樑、潘逸陽、霍......

相關問題答案
執紀監督部門有哪些?
執紀監督部門是什麼?
金融監管部門有哪些?
公司部門有哪些?
市政府組成部門有哪些?
縣政府職能部門有哪些?
第三部門有哪些?
醫院行政部門有哪些?
阿壩州群團部門有哪些?
傳媒公司部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