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計算時間?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古代用什麼計算時間

古代用於計算時間的工具:

1.圭表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

2.刻漏

又稱漏刻、漏壺。漏壺主要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洩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洩,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漏刻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有兩種保持水位恆定或接近恆定的方法,均見於宋代楊甲著《六經圖》(刊於1153年)中的“齊國風挈壺氏圖”。圖中“唐制呂才(約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壺上方加幾個補償壺,“今制燕肅(1030)定”刻漏採用溢流法,深四寸。多餘的水由平水壺(下匱)通過竹注筒流入減水盎。燕肅創制的漏壺叫蓮花漏,北宋時曾風行各地。

3.沙漏

史料記載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4.渾天儀

渾天儀古代文獻中有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7)洛下閎、鮮于妄人作渾天儀之說,但未提到它的結構。《晉書·天文志》記載東漢張衡 (公元78~139)製造渾天儀,說在密室中用漏水驅動,儀器指示的星辰出沒時間與天文觀察的結果相符。《新唐書·天文志》對唐開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樑令瓚設計的渾天儀有較詳細的記述。儀器上分別裝有日、月兩個輪環,用水輪驅動渾象。渾象每天轉一週,日環轉1/365周,儀器還裝有兩個木偶,分別擊鼓報刻,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5.水運儀象臺

為北宋元佑三年(1088)蘇頌、韓公廉等人所制。他們於紹聖(1094~1097)初年著《新儀象法要》,載有總圖和部件圖多幅。這臺水運儀象臺高三丈五尺餘, 寬二丈一尺,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臺的下層有提水裝置,由人力推動河車,帶動升水上輪和下輪(筒車),將水提到天河(受水槽),注入天池(蓄水池)。臺中平水壺保持水位恆定,並通過一定截面的水管向樞輪(水輪)上的受水壺流洩恆定流量的水,推動樞輪。樞輪通過傳動齒輪帶動晝夜機輪、渾象和渾儀。 水運儀象臺水運儀象臺有一套比較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天衡”裝置——擒縱機構,這是計時機械史上一項重大創造,它把樞輪的連續旋轉運動變為間歇旋轉運動。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

半晌是多長時間,古人是怎樣計算時間

晌:正午或午時前後 [midday;noon]。

半響:半天;半日:前~∣後~∣他想了~才想起來∣前~我在學校裡,後~我在家裡。

【相關時間段區分】

〖半晌午〗方言。約指上午九﹑十點鐘的時候。

〖上半晌,前半晌,前半晌兒〗〈方〉午前;上午;上半天。

〖下半晌,後半晌,後半晌兒〗〈方〉午後;下午;下半天。

半晌,稱中午。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具體劃分如下: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醜(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稜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鐘。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人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曆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計時:

【天色】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代】23-1點 1-3點 3-5點 5-7點 7-9點 9-11點 11-13點 13-15點 15-17點 17-19點 19-21點 21-23點

【夜間】五更 五鼓 五夜 現代時間

黃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點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點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點

雞鳴 四更 四鼓 丁夜 1-3點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點

如果你問的不是上面的意思,那麼就我知道的,

有以下幾種測時方法:

立杆見影法,一棍立當中,周邊有刻度盤,隨著日影和偏移來測時間;

更漏:有用水的,有用沙子的...

請問古代人是如何計算日期的?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來表示年、月、日、時。年月日時就象四個柱子一樣撐起“時間”的大廈,所以稱為四柱。 古人制定天干地支的理論,應該有觀察和實踐基礎,不是閉門造車弄出來的概念。比如中醫鍼灸取穴,講究子午流注,不同的日子和時辰,取穴是有規律的,和天干地支的規律符合。至於後世把天干地支用到算命中,預測一個人的命運,就大家自己判斷其真偽吧。六十甲子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進行循環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復始,無窮無盡。年月日時都是60一個循環。60在時間領域是個奇妙的數字。不但中國古人用60作為循環,現在來自西方的計時法中,一分鐘是60秒,一小時是60分鐘。難道僅僅是巧合嗎?同樣,現在的一天24個小時,和中國傳統的每天12個時辰(時辰也就是大時,兩個小時為一個大時)對應,中國用5天作為一個時辰的大循環,所謂“五日一候”,共是60個時辰。下面列出六十個干支組合(稱為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年月的紀法以節氣來劃分:紀年

用六十甲子依次紀年,六十年一個輪迴。比如1911年是辛亥年,爆發了辛亥革命。干支紀年,新的一年是立春交節之後開始的。比如2006年立春在2月4日上午7點27分,那麼7點26分還屬於乙酉年,7點27分開始就是丙戌年。紀月

同樣的道理,用六十甲子依次紀月。一個新的干支月也是從一個節氣開始的。比如2006年3月6日01時29分是驚蟄,那麼在此之前是庚寅月,在此之後就是辛卯月。  紀年和紀月,都是根據節氣劃分的。而節氣的交節時間,則是精確觀測天象後才能確定的,它反映了太陽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運行位置。日子以一個起點日開始,60天一個循環:紀日

一個晝夜為一天。用六十甲子來依次紀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60天一個循環。新的一天是從夜裡子時開始的。紀時

每天劃分為12個等份,是12個時辰。5天共60個時辰,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當前時辰為丙寅,下一個時辰就是丁卯。時辰的確立,需要用真太陽時計算。  紀日和紀時,記錄了地球繞太陽運動和自轉的情況。四柱

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數值,分別稱為年柱、月柱、日柱、時柱。八字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八字,就是他出生時的時間四柱記錄。它記錄了一個人出生時的地球、太陽、宇宙相對位置的一些信息。所以從八字本身的意思來說,它是一個時間記錄,至於怎麼去解讀八字,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如果過份地依賴它,就是迷信。因為它畢竟只是記錄了一個人的很少的一部分信息,宇宙這麼浩瀚、人生如此複雜,人的一生主要還是靠自己努力和奮鬥。

古代人是怎麼計算時間的

古代用於計算時間的工具:

1.圭表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

2.刻漏

又稱漏刻、漏壺。漏壺主要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洩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洩,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漏刻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有兩種保持水位恆定或接近恆定的方法,均見於宋代楊甲著《六經圖》(刊於1153年)中的“齊國風挈壺氏圖”。圖中“唐制呂才(約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壺上方加幾個補償壺,“今制燕肅(1030)定”刻漏採用溢流法,深四寸。多餘的水由平水壺(下匱)通過竹注筒流入減水盎。燕肅創制的漏壺叫蓮花漏,北宋時曾風行各地。

3.沙漏

史料記載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4.渾天儀

渾天儀古代文獻中有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7)洛下閎、鮮于妄人作渾天儀之說,但未提到它的結構。《晉書·天文志》記載東漢張衡 (公元78~139)製造渾天儀,說在密室中用漏水驅動,儀器指示的星辰出沒時間與天文觀察的結果相符。《新唐書·天文志》對唐開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樑令瓚設計的渾天儀有較詳細的記述。儀器上分別裝有日、月兩個輪環,用水輪驅動渾象。渾象每天轉一週,日環轉1/365周,儀器還裝有兩個木偶,分別擊鼓報刻,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5.水運儀象臺

為北宋元佑三年(1088)蘇頌、韓公廉等人所制。他們於紹聖(1094~1097)初年著《新儀象法要》,載有總圖和部件圖多幅。這臺水運儀象臺高三丈五尺餘, 寬二丈一尺,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臺的下層有提水裝置,由人力推動河車,帶動升水上輪和下輪(筒車),將水提到天河(受水槽),注入天池(蓄水池)。臺中平水壺保持水位恆定,並通過一定截面的水管向樞輪(水輪)上的受水壺流洩恆定流量的水,推動樞輪。樞輪通過傳動齒輪帶動晝夜機輪、渾象和渾儀。 水運儀象臺水運儀象臺有一套比較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天衡”裝置——擒縱機構,這是計時機械史上一項重大創造,它把樞輪的連續旋轉運動變為間歇旋轉運動。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

古代人怎麼計算日子

甲子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1個。前一位是癸亥,後一位是乙丑。論陰陽五行,天干之甲屬陽之木,地支之子屬陽之水,是水生木相生。

干支的一個循環(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這個循環就叫"一甲子"也就是60年.

古代人如何看時間

在古代,為了適應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根據晝夜的交替,逐步形成各種計時的方法。

古代計時制度 中國的計時制度 不等時法:上古時代,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規律,以日出、日入為作息的標準時間,就相當於把一天分為兩部分,這是天然的不等時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對白晝各個不同時刻定有專門名稱,例如旦、大采、大蝕、中日、昃、小蝕、小採、莫(暮)、夕等。後來,在夜間有五更五點剖狽īo即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並形成敲梆報時的習慣。等時法:西周時代,為了計量時間,根據太陽的週日視運動,把一天分為十二個等長的時段,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來表示。另一種等時制是把一天均分為一百等分,即百刻制,這是中國古代特有的計時法,其產生年代尚無定論,但關於百刻計時的資料,既有文字記載,也有出土文物印證。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就指出“晝夜百刻”,東漢馬融註解《堯典》時說:“古制刻漏晝長六十刻,夜短氖?泰r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刻;晝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這裡所講古制,當指春秋戰國時代或更早。漢以後歷代都將十二辰和百刻配合使用。但一百和十二不可通約,因此,各個朝代的配合方案常有改變。

古埃及、巴比倫的計時制度 不等時法: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把晝夜各分為12時。他們以日出為晝始,正午為晝6時;日沒為夜始,子夜為夜6時。因為一年四季晝夜長短不等,不同季節每小時的實際長度也是不相等的。這種計時法傳至歐洲,一直使用到公元十四世紀(見埃及古代天文學)。等時法:公元前八世紀,為了滿足天文學的需要,古代巴比倫人制定了等時法。他們把一天分為24個等長的時段,即24時制。等時制後來由喜帕恰斯和托勒密繼承下來,並規定以正午作為一天的開始。這種計時法常應用於天文學,也稱“天文時”。由於它對日常生活不太方便,從1925年起改為以子夜為一天的開始。

古代守時工具 其發展大致經過三個階段:

流量計時 最古老的守時工具無疑是洩水型漏壺。後來有以沙代水的沙漏,有以油燈耗油量多少來計時的燈鍾,也有燃香的香篆鍾(香火在金屬盒內沿篆字式的溝槽蜿蜒前進)等等。中國現存最古的漏壺是西漢時代的。世界上現存最古的滴漏是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埃及水鍾。

機械鐘 中國漢代天文學家張衡作水運渾象(見漏水轉渾天儀),能顯示恆星出沒、中天等天象,與室外天象完全相符。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推動的機械鐘。唐代天文儀器製造家樑令瓚所制的水運渾象,除能符合天象外,另立兩個木人每刻自動擊鼓,每辰自動擊鐘。這是張衡水運渾象的改良型機械鐘。宋元佑年間,蘇頌和韓公廉等共同創造水運儀象臺。元代有郭守敬制的大明殿燈漏。明代詹希元造五輪沙漏。這些機械鐘具有完整的齒輪系、凸輪和擒縱機構。歐洲的機械鐘開始於十四世紀,此後盛行了約四百年。

擺鐘 1582年,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1656~1657年,荷蘭惠更斯把擺引入機械鐘,從而創立了擺鐘。1673年,惠更斯採用擺輪-油絲系統,造出一種便於攜帶的鐘表。1735年,英國哈里森首次製造出航海鍾,解決了當時資本主義發展中急待解決的航海定位問題。1896年,法國吉堯姆研製低膨脹係數的合金鋼,造出精度極高的天文擺鐘。如果把鍾裝入真空牟Aд幟謳o存放在地下室,保持恆溫,即為天文擺鐘,每天的誤差不超過千分之幾秒(見天文時計)。

古代測時工具 杆影測時 古人很早就知道,直立的標杆影長不斷地隨太陽在天上的位置的不同而變化。看杆影比直接觀測太陽要方便,但測時結果是不等時的。《史記·司馬穰苴列傳》中就有春秋時......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人怎麼計算時間?
懷孕多久怎麼計算時間?
古代人怎麼預測天氣?
古代人怎麼吹乾頭髮?
古代人怎麼保暖?
古代人怎麼釀白酒?
古人如何計算時間?
古代人怎麼刮鬍子?
古代打更的人怎麼計時?
古代怎麼計算圓的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