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統一的意義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和秦國統一七國有關的論文

一般來講,現代史學界認為秦始皇兼併六國,一統天下的戰略計劃是擔任秦朝國尉的魏國大梁人尉繚子提出的“先滅韓魏,腰斷山東;南北出兵,北滅燕趙,南滅楚越;南北夾擊,再滅東齊,一統天下。”即

公元前230年滅韓

公元前228年滅趙

公元前225年滅魏

公元前223年滅楚

公元前222年滅燕

公元前221年滅齊

尉繚子相傳是鬼谷先生的弟子,師從鬼谷先生學習兵家之學。當時處於列國紛爭的戰國時代,正如一句話道“橫成則秦帝,縱成則楚王”。列國之間合縱連橫,斡旋捭闔,到了後期,秦國的國力之強,六國之中更是無與倫比,而秦國最害怕的也是六國合縱抗秦。所以尉繚子作為秦始皇手下的第一軍事參謀,戰略計劃制定也十分厲害,而且秦國後來似乎也按照這個戰略計劃兼併六國,一統天下。這本來無可疑問,可是問題恰恰出在看似沒有疑問的地方。

本人以為在尉繚子來秦之前,秦國奉行的是另一套戰略計劃,而且這套戰略計劃的制定者和實施者便是秦始皇的仲父,鼎鼎大名的文信侯呂不韋。呂不韋所制定的兼併六國,一統天下的戰略計劃是“出兵上黨,佔據晉北,奪取河間,切斷燕趙;然後南北出擊,各個擊破。”本人的理由如下:

1“(秦莊襄王)二年,(呂不韋)使蒙驁攻趙,定太原。…三年,…攻趙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月,日食。王齕攻上黨。初置太原郡。 ”《史記秦本紀》這時秦國的戰略目標是晉北,十分清楚。其後發生信陵君合縱五國抗秦事件,秦國被迫迎戰,遭到失敗。原因大概有兩條:(1)信陵君五國聯軍人多勢眾,而且信陵君賢能,善於用兵。(2)秦軍注意力在晉北,而不在河內地區。 “晉陽反。(秦王政)元年,將軍蒙驁擊定之。”《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時秦軍戰略又移至晉北。八年,長安君成嶠與蒙驁攻趙之時,仍是取道晉北。據《史記 秦始皇本紀》。

2《戰國策 秦策五》記載呂不韋晚年欲奪取燕趙邊地河間十二縣,並且派遣甘茂之孫神童甘羅鬥反燕趙,使秦不費一兵一卒奪取河間,這時秦軍的戰略意圖仍是欲切斷燕趙之間的聯繫。

3趙國是戰國後期唯一敢於同秦軍正面周旋的國家,而且一直與北燕保持良好的政治姻親關係(據《戰國策》《史記》),因為同出三晉,故而韓魏對趙十分警惕,趙則奉行親燕遠晉的外交策略。呂不韋是一代梟雄,自然清楚秦國統一天下的真正對手不是奉行親秦外交政策的齊國,也不是不堪一擊的楚國,而是燕趙,所以他必會首先切斷燕趙的聯繫。後來的史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燕趙是秦滅六國過程中抵抗最為頑強的國家,秦軍也打的異常辛苦。

尉繚子大概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呂不韋倒臺後,他變更了呂氏的戰略,結果遭到兩次輸給趙國李牧的敗績。後來,尉繚子則吸取了教訓,認識到趙國的實力,加速了滅趙的進程,使得趙國超過魏國,成為第二個被秦所滅的國家。

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陝西省西部,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早期它是一個比較不顯眼的國家,直到秦穆公時代方參與中原爭霸,成為僅次於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這個形勢一直到前361年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從此秦國開始不斷強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為一個大國。前246年嬴政登基,前238年掌權,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韓國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請參看秦統一中國之戰。

前230年 秦滅韓

前228年 秦攻佔趙都邯鄲

前225年 秦滅魏

前223年 秦滅楚

前222年 秦滅燕、趙

前221年 秦滅齊,秦王政稱皇帝,為始皇帝。

自前221年起中......

關於秦統一六國的論文

按照《六國論》(蘇洵)或者《過秦論》(賈誼)翻譯成同種格式或者是仿一篇出來

有關於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的論文

秦始皇在滅亡六國之後,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集權王朝。秦始皇一方面創設了影響深遠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廣郡縣制;另一方面,又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如:統一文字、度量衡及貨幣,銷燬兵器,決通川防,廣修馳道以及“焚書坑儒”等等。隨著進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實行,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形成。

秦朝的統治極其殘暴,無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暴虐的刑罰,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特別是到秦二世當政時期,其統治更加黑暗。於是,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終於將秦朝推向滅亡之路。

秦始皇,贏政,趙氏(因生於趙國而取以為氏),名政,生於公元前259年,死於公元前210年,享年54歲。公元前247年,其父莊襄王(名子楚)死,贏政代立為秦王,時年十三,秦王政二十六年(BC221年),秦滅六國而統一全國,秦王政改稱始皇帝,定都於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秦始皇三十七年(BC210年),贏政死於巡行途中,年五十。二世胡亥嗣立。二世三年(BC207年)八月,宦官趙高殺胡亥玄立子嬰(胡玄兄之子)。是年十月(秦歷歲首,公曆為BC206年),子嬰降於劉邦,秦亡。

秦人祖先原為西方古老部落,周孝王時,其酋長非子為周人養馬於 、渭之間,被賜姓為贏(又稱秦贏)。周宣王時,秦部落酋長莊公及昆弟五人,奉周王命,率兵七千,大破西戎,被稱為“西垂大夫”。至西周末,秦襄公始建立奴隸制國家,因其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始被平王封為諸侯,並賜以岐西之地。春秋時期,秦德公遷都於雍(今陝西鳳翔);秦穆公時,國勢強盛,成為諸侯大國。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法家商鞅實行變法革新,為封建制經濟和封建政治制度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後,秦國日益強大,至秦王政,先後滅掉韓、趙、魏、燕、楚、齊六國,統一了全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

秦的統一,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

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符合當時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秦朝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一帶,南到南海,大大超過了

前代。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嬴政統一六國以後,以咸陽為都城,為建立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鞏固統

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政治措施。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嬴政規定封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皇

帝,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都集中在皇帝手裡。確立中央和地方

的行政機構,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在地方推行郡縣制

度,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這樣,皇帝把統治全國各地的權力也牢牢

地控制在自己手裡。

2、經濟措施。統一度量衡,使長度、容量、重量,都有統一的標準,便利

了經濟的發展。統一貨幣,把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的貨幣,通行全

國,這對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交流,十分有用。

3、文化措施。統一文字,把簡化了的字體小篆作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

用。接著,又出現了一種比小篆書寫更簡便的字體隸書。現在的楷書,就是

從隸書演化來的。文字的統一,促進了文化交流。焚書坑儒,加強思想的控

制。公元前213年,把秦國以外的歷史書和民間收藏的詩書以及諸子百家書,

通通燒燬,只有醫藥、卜噬和種植的書不燒。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後

議論秦始皇貪權專斷、濫用刑罰。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後活埋了460人。這

兩件事,歷史上叫作“焚書”、“坑儒”。

秦朝建立後,統治殘暴,給人民帶來了無比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

秦朝的賦稅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嚴酷。

公元前209年七月,爆......

秦朝的小論文 5分

《提醒幸福》

作者:畢淑敏

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天氣剛有一絲風吹草動,媽媽就說,別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識了一個朋友,爸爸就說,小心他是個騙子。你取得了一點成功,還沒容得樂出聲來,所有關切著你的人一起說,別驕傲!你沉浸在歡快中的時候,自己不停地對自己說:“千萬不可太高興,苦難也許馬上就要降臨……”我們已經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看得見的恐懼和看不見的恐懼始終像烏鴉盤旋在頭頂。

在皓月當空的良宵,提醒會走出來對你說:注意風暴。於是我們忽略了皎潔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風暴來臨前的一切準備。當我們大睜著眼睛枕戈待旦之時,風暴卻像遲歸的羊群,不知在哪裡徘徊。當我們實在忍受不了等待災難的煎熬時,我們甚至會惡意地祈盼風暴早些到來。

風暴終於姍姍地來了。我們悵然發現,所做的準備多半是沒有用的。事先能夠抵禦的風險畢竟有限,世上無法預計的災難卻是無限的。戰勝災難靠的更多的是臨門一腳,先前的惴惴不安幫不上忙。

當風暴的尾巴終於遠去,我們守住零亂的家園。氣還沒有喘勻,新的提醒又智慧地響起來,我們又開始對未來充滿恐懼的期待。

人生總是有災難。其實大多數人早已練就了對災難的從容,我們只是還沒有學會災難間隙的快活。我們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覺苦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請從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嗎?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騙上當……提醒榮辱不驚……先哲們提醒了我們一萬零一次,卻不提醒我們幸福。

也許他們認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許他們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上諄諄告誡。也許他們太崇尚血與火,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他們總是站在危崖上,指點我們逃離未來的苦難。但避去苦難之後的時間是什麼?

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學習的,當幸福即將來臨的時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學會感官的享樂,人卻無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韻律。靈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適像一對孿生兄弟,時而相傍相依,時而南轅北轍。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振顫。它像會傾聽音樂的耳朵一樣,需要不斷地訓練。

簡言之,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它出現的頻率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少。

人們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馬車已經駛過去很遠,撿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它。

人們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幸福披著露水散發清香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顧後不知在忙著什麼。

世上有預報臺風的,有預報蝗蟲的,有預報瘟疫的,有預報地震的。沒有人預報幸福。其實幸福和世界萬物一樣,有它的徵兆。

幸福常常是朦朧的,很有節制地向我們噴灑甘霖。你不要總希冀轟轟烈烈的幸福,它多半隻是悄悄地撲面而來。你也不要企圖把水龍頭擰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靜靜地以平和之心,體驗幸福的真諦。

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際閃爍紅色的光芒。它披著本色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

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女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淒涼中愈發熠熠奪目。

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機遇、友情、成功、團圓……

它們都酷似幸福,但它們並不等同於幸福。幸福會借了它們的衣裙,嫋嫋婷婷而來,走得近了,揭去幃幔,才發覺它有鋼鐵般的內核。幸福有時會很短暫,不像苦難似的......

秦帝國滅亡原因論文選題意義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繼位,由於他的暴政激起了民變。前209年的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亂狀態。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囂病重,他讓趙佗代行南海郡尉臨時換帥應該是南方五十萬軍隊按兵不動的主要原因

春秋戰國至秦朝歷史人物論文

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制度的本質。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的主要社會制度是農奴制,戰國中葉商鞅變法所開創的地主官僚制度之秦模式就是在與農奴制(以及奴隸制殘餘)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有了這根幾百年間一以貫之的紅線,周秦之際的歷史變革就好理解和把握了。

一 春秋

《史記.孔子世家》在總結孔子一生文化貢獻時說:“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穆),編次其事。”這裡“下至秦繆”一句值得注意。孔子是一意維護西周奴隸制的思想家,經他修編的《尚書》以秦穆公之《秦誓》終篇,一則預見了秦國的走向強盛、代周而興,一則寓意殷周奴隸制已如那西天的太陽,雖然懨懨不願下山,卻已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了。

秦穆公在位時間為公元前659年至621年;在秦穆公之前,從公元前685年到643年,是有名的齊桓公“尊王攘夷”的事蹟。這便是周代奴隸制秩序最後的斜暉一瞥。《論語.憲問》記錄了孔子對齊桓公、管仲的評價,他說:“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披)發左衽矣。”差不多算是仁了啊,差不多算是仁了啊,這稍微有保留的評語是讚歎管仲在中原大致恢復了奴隸制的王朝禮治秩序,而遺憾之處則司馬遷認為是齊桓公稱霸而未稱王,沒能達到重建宗法分封天下體系的高度,他說“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管晏列傳》)但西周奴隸制盛時的禮治榮景畢竟一去不復返了。

在西周,土地屬於周天子(王)和諸侯(公)代表的氏族集團所有,稱為“公田”。天子或諸侯把土地分封給國內的政務官——大夫,叫作“采邑”。士構成了統治階級的中下層,是介於貴族和平民、奴隸之間的一個較廣大的社會階層。《國語.晉語》雲:“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士也能分得一份公田,參與剝削,以維持他統治階級的體面,而庶人則是平民中的自由農民,要靠勞力吃飯。

農奴在貴族莊園裡勞動,這種現象並不始於春秋,早在西周中葉以前就已出現了。《詩經.豳風.七月》中就有“嗟我農夫”的嘆息,此處農夫便是農奴,他們“為公子裳”、“為公子裘”,他們“獻豜於公”、“上入執宮功”,等等;他們不是奴隸,但依附於大小貴族,被束縛在貴族的土地上,沒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在大量使用奴隸進行農業生產的情況下,自由農民生產成本相對過高,難以抵禦市場風險,許多破產的農民為了生計,託庇於豪門,成為失掉了一部分自由的農奴。又據《漢書.食貨志上》的記載:“周室既衰,暴君汙吏慢其經界”,貴族們侵奪農民的土地,使土地和人都變成他們的私屬。另一方面,大小貴族在貪慾的驅使下,命人開墾森林、草原,公田之外的私田日益增多,而至遲於西周末年開始應用的鐵製農具,大大加快了開闢私田的進程。田地多了,勞動力就顯得不足,而奴隸怠工、逃亡等形式的自發鬥爭不斷地發生,貴族們為了保障生產和再生產,有可能改善奴隸的勞動條件,將一些奴隸轉化為農奴,以提高他們生產的積極性。

所以農奴的來源是奴隸社會裡的農民和奴隸。貴族們的私慾損害了奴隸制政權的公利,私屬農奴越多,國家的財稅收入相對就越少。到了齊桓公、管仲的時代,列國的生產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變為農奴勞動的莊園經濟。但齊國的世卿大族少,奴隸經濟還比較鞏固。相對雄厚的奴隸經濟支撐了桓公的“尊王攘夷”事業,而生產關係的變化使得管仲“與俗同好惡”的施政呈現出改良的特點。管仲“下令如流水之原(......

相關問題答案
秦朝統一的意義論文?
論述秦朝統一的意義?
秦統一的意義的論文?
秦始皇統一的意義知乎?
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意義?
大學講座的意義論文?
世界讀書日的意義論文?
現金流管理的意義論文?
房產稅改革的意義論文?
依法治校的意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