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之死形成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05-21

項羽之死中評價事例說明

一.導入

在《史記》這幅色彩斑斕的歷史畫卷中,西楚霸王項羽是最為悲壯的英雄.和舜一樣是“重瞳子”的項羽“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卻最終自刎烏江,結束了自己短暫而燦爛的一生,留給人們的是無盡的惆悵和悲涼.今天,我們一同走進《項羽之死》,走進項羽人生的最後階段,走進項羽的內心世界,進一步完善我們對項羽的瞭解,豐富項羽在我們心中的形象.

二.學習目標

1,品味語言解讀項羽的藝術形象.2,比較詩文體悟創造形象的區別.

3,合作學習探究項羽之死的價值.

三教學過程

1,品讀課文,把握形象

本文記敘了項羽一生的最後階段,表現他無可奈何的失敗和悲壯的死亡,是《項羽本紀》中最具悲劇性的一幕.文章圍繞項羽這個悲劇英雄,描寫了垓下之圍、東城快戰、烏江自刎三個場面,請從三個場面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情節,認真品讀,讀出感情.你們認為在這個片段中哪些句子打動了你,體現了項羽的什麼性格?

第一段寫垓下之圍重點寫了“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這兩個連續性的事件. “慷慨悲歌”,慨嘆自己時運不利,戀戀不捨的和名騅、虞姬訣別,充滿了悲涼和無奈的情緒.項羽是一個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預料到失敗命運的時刻,唱出柔腸百轉的“垓下歌”,為項羽這個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 “慷慨悲歌”充分表現出項羽多情善感的性格.男兒有淚不輕彈,項羽這時卻“泣數行下”,渲染出一個末路英雄的悲涼.這位蓋世英雄歌罷淚水漣漣,以至於左右的人都不忍心目睹這樣的場面. “莫能仰視”則寫盡將士們的不忍之心,也寫盡了霸王的悲慘處境.

小結:第一段:垓下被圍的困境

主要情節: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1、請找出表現項羽在“四面楚歌”時的動作行為的五個動詞.(驚—起--飲—歌—泣)

2、從中可見項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第二段和第三段寫東城快戰.

第二段寫項羽從垓下突圍成功到再次被困東城的過程.這一段前半部分把逃亡路線和軍事力量的變化交代得清清楚楚,戰爭的形勢和項羽的處境一目瞭然.後半部分寫項羽在此絕境中說的一番話.項羽認為“今卒困與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滅亡就在面前,他仍舊沒有客觀分析自己用兵的過失,而一味歸咎於天命,這表現了項羽的極端自負.項羽又言“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明知必死,沒有退縮,願意痛快的打一場,這反映了他勇猛剛強的大丈夫氣概;“願為諸君快戰”表明了項羽最後的戰鬥並不是為了戰爭的結果,而是為了暢快的、盡情的展現他的勇猛無敵,保一世英名.就像一次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為結束.如果把“快戰”改為“決戰”,就帶有了魚死網破的味道,項羽的快意和滿足感將蕩然無存.

小結:第二段:垓下突圍、被困東城

主要情節:直夜潰圍——紿陷大澤——決意快戰

1、此段中項羽對部下所說的話佔了很大一部分,請認真閱讀,分析其中表達的意思.(輝煌的過去,失敗的今天.反覆強調:“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

2、從中可見項羽的性格:自負、勇武

第三段寫項羽的東城潰圍之戰.共寫了項羽的三次行動:第一次通過“項王大呼,馳下,皆披靡”來渲染項羽勢不可擋的氣勢,“遂斬漢一將”的“遂”寫出了項羽斬將的輕而易舉.第二次行動項羽並沒有動手,只用眼神和聲音就嚇退了敵兵,“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裡“.孰是追兵,孰是逃將,難以辨別.項羽攝人魂魄的虎虎生威躍然紙上.第三次行動,項羽斬一都尉,殺數十百人,而“亡其兩騎耳”,通過對比再次渲染項王的勇猛無敵.難怪他充滿自豪的謂其騎曰“何如”,這一問再次表現了他的自負.

小結:第三段:東城潰圍之戰

三次行動:

第一次:項羽——大呼、馳下、斬將 / 漢軍——皆披靡 ......

分析項羽失敗原因

一、項羽在推翻秦朝統治以後,目光短淺,策略錯誤,企圖恢復春秋、戰國時代的封建貴族政治,封立十八個諸侯王,搞分裂割據,把統一的中國倒退到割據分裂的舊時代裡去,違背了歷史發展的趨勢。

二、項羽殘暴無比,多次屠城,濫殺無辜,失掉民心。尤其在鉅鹿大戰中獲得大勝後,於新安用狡詐的辦法把已經投降的二十多萬秦軍全部活埋。激起了關中秦民的憤慨,他們怨恨項羽殘暴,更堅決擁護劉邦,惟恐項羽得勢。項羽雖然在軍事上大勝,但政治上卻大敗了。

三、項羽在一些戰鬥中暫時取勝,全憑自己的勇力,不會用人,更輕視貧寒出身的人。項羽發怒時,大喝一聲,在他旁邊的上千個人,都會被他鎮懾得不敢動彈,但他不會懂得如何使用有才能的謀士良將,這只不過是匹夫之勇。

四、項羽待人仁慈有禮,言語溫和,但獎罰不明。有人生了病,他會同情得流下眼淚,會把自己的飲食分給這個人;但是等到他所用的人立了戰功,應當封賞時,他卻把已經刻好的印信拿在手裡,捨不得給人家。

五、項羽沒有建立鞏固的後方,在戰略上處以被動地位。如他滅秦後就往東走了。有人勸他留在關中這個地方,可以建都成就霸業。但他不但不聽勸,反而還說:“人富貴不回故鄉,就如同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給果建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失卻了關中這塊寶地。

項羽之死中田父和烏江亭長的作用

《項羽之死》中“田父”的作用是從側面來表現項羽到最後已經完全失去民心,他的失敗已經無可避免。

另外,在本段文字中,“田父”與後問的“烏江亭長”形成一個對比,表現出江東楚國故地的百姓對項羽還是有感情的,也從側面表現了項羽確實有其過人之處,自有他的優點值得人們為這樣一位曾經叱吒風雲的軍事天才、西楚霸王的最終滅亡感到惋惜和同情。

項羽之死的全片賞析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一個末路英雄在死之前的慷慨悲歌,雖穿越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至今我們猶能感覺到此時這個英雄的無限悲痛與沉重,這就是項羽,一個歷經沙場數載卻最終泯滅的英雄,然而永恆是超載死亡的,歷史仍舊煜煜生輝。

漆黑的夜,靜止的風,氣氛令人窒息,四面的楚歌漸漸漂過項羽的營帳,那歌聲似乎在歡呼,是楚人在慶幸逃離了項羽殘暴統治的陰霾?似乎又在哀怨,是哀怨他們淪為亡國奴?對於世間的每個人,故鄉的鄉音總有種說不出的滋味,辛酸,苦楚,格外僚人思緒和感慨。此時的項羽亦是如此,敵營傳過來的家鄉的音符,迴盪在項羽的耳畔,把他死死包圍,這對於一個正處末路的英雄來說,無疑是種最深最痛的打擊,然而這對於楚方的軍士來說,無疑又極大瓦解了他們的士氣,面對如此頹靡的情況,項羽這個倔強的硬漢表現出了他脆弱的一面,他舉起酒杯,喚出美人,高吟“力拔山兮氣蓋世……”,痛飲數杯,他現在的無助,只有與他的美人傾訴,“奈若何!”“奈若何!”我們彷彿聽到了項羽無數次的發問,他在求助啊,他渴望誰能告訴他如何安置他的寶馬與美人,然而此時除了美人,他又能向誰申訴呢?誰又會幫他呢?項羽,一個英雄的萬古柔腸就在那蕩氣迴腸的《垓下歌》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楚霸王,何謂“霸”?就是在生命即將終結時,也要表現出大無畏。於是告別虞姬,項羽帶領麾下八百壯士開始了逃命的血戰,或許我們會奇怪,他曾經是多麼英勇,以一敵百的啊,如此鐵骨錚錚的漢子,為何不痛痛快快與敵人正面交戰呢,或是與虞美人同刎於那故鄉縹緲的歌聲中?卻要選擇逃避,如此不光明磊落,這樣想就錯了,項羽對待他的部下關心之至,士兵沒有東西吃,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他們吃,試問如此重情重義的將軍,在這危難時刻,他怎會眼睜睜看著一軍戰士淪為敵人的戰俘?所以他要為士兵殺出一知血路。然而天不如人,項羽竟在陰陵被一田父騙入大澤,這使他離死亡的邊界又邁近了一步,或許這就是項羽所謂“天亡我,非戰之罪”,這樣那指路的田父彷彿就是天降之物,將項羽向死神拉近。難道這一切真的是天意嗎?非也,這完全歸咎於項羽的性格缺陷和政治頭腦短路,他殘暴,幾乎是攻城必屠,坑殺秦兵二十萬就令人髮指,所以他盡失民心,這對於一個欲成大業的人是致命的傷害。項羽對於自己身邊的人不能完全信任,卻對一個半路田父的話堅信不疑,一個“左”字是他致命的利器,這完全是他缺乏政治頭腦所導致的,這一切不是天意,全是你項羽自身造成的啊。

至東城,楚軍大大受挫,從者乃有二十八騎,漢騎數千人。雙方實力懸殊,項羽決定親自出馬,為諸騎“潰圍”“斬將”“刈旗”,項羽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斬漢一將,是時,漢軍騎將赤泉侯,追項羽,項羽“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裡”。項羽這一戰,斬殺漢將二人,殺數百人,這位英雄的意氣風發與英勇無敵在這裡被揮灑得痛快淋漓。東城快戰俘大快人心,項羽高大而勇猛的形象又一次在士兵們心中樹立起來,這是他對上天的發問與反抗,“天亡我,非戰之罪”,這一聲對天命的應答響徹雲霄。

東城快戰,突出重圍後,項羽準備東渡烏江。天真得欲亡羽麼?若是如此,那烏江畔杈船而待的烏江亭長又作何解釋,他似乎又是上天派來渡救項羽的,事情似乎有了轉機。一且項羽東山再起,或許歷史就應改寫,江山不會姓劉而改姓項,一切似乎具有偶然性,然而一切卻是必然,項羽必定不會過江東,烏江亭長的一番苦口婆心最終沒能改變歷史,同時這也留給後人一個不解的迷惑,起初項羽是準備渡江的,然而烏江亭長的一番活後項羽毅然拒渡江東,突然的轉變令人始料不及,然後轉頭冥想,或許項羽的決定是容易理解......

文言文《項羽之死》中,田父的作用是什麼

一當然是田父和項羽有仇;二則是無冤無仇。對於前者,這個田父有親人很有可能之前是項羽敵對陣營中的一員,比如士兵,這個敵對陣營或者是秦軍或者是漢軍或者其他,在和項羽的作戰中被項羽或項羽的部下所殺,也或者是田父之前的家鄉曾被項羽所燒殺搶掠過,因之田父對項羽深惡痛疾,必欲除之而後快,現在遇到這樣的機會當然不能錯過,於是就欺騙項羽。誰都知道,項羽每到一處幾乎不是搞屠殺就是搶劫,臨了還不忘放一把火燒個乾淨。對於後者,那可能就是因為項羽每到一處幾乎不是搞屠殺就是搶劫,臨了還不忘放一把火燒個乾淨,這使得項羽在天下人中的名聲很差,幾乎沒有人願意幫他,更沒有人願意他將來當皇帝統治天下,因為很明顯他必將會是一個暴君,而天下人早已苦於秦的暴政了,不想再重蹈覆轍了;而與此同時,劉邦則深得人心,人皆樂於劉邦為天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田父做出了他認為正確的選擇,那就是讓項羽早點垮掉,而他能做的就是不給項羽指引正確的道路。當然也有可能就是田父本來並不想摻合到這樣的事情之中去,或許是項羽或他的部下在問路時態度惡劣,讓田父心生反感而決定欺騙他。另一種可能的情況或許是田父沒有見過多大的世面,被項羽他們給嚇壞了,於是在驚慌和害怕中就隨意的指了一條路,這條路不幸就是通向沼澤地的,他本意並是不想騙人的。還有另一種原因,那就是原本就沒有田父這個人,是司馬遷給有意添上的。司馬遷這麼做可能是想借此說明項羽失去人心到了多麼嚴重的地步,連個不問世事的農夫都不願幫他,不但不幫相反還害他、欺騙他。這正是司馬遷想要說明的意圖,那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所以他故意安排了一個原本就不存在的田父來“紿”項羽。總之,這個田父“紿”項羽有極大的可疑之處,到底真相如何現在已經無法求證了,歷史就是這樣,留給失敗者的總是一個謎團連著一個謎團。“即便是沒有他們的出現,歷史的進程依然會如史書記載的那樣發展。”田父的出現與否,還有指路正確與否,這些都改變不了項羽最終失敗的必然結局。

項羽之死是否是因為性格悲劇?

楚漢戰爭末期,一貫“戰必勝、攻必克”的長勝將軍項羽在取得彭城之戰的大捷後,更是得意忘形,自命不凡。在“內無自知之明,外無軍事謀士”的險惡境況下,被劉邦在垓下重重包圍,身陷困境。當他準備突圍時,唯一牽掛的是他的愛妃虞姬。他和虞姬對唱告別,揮淚如雨。“虞姬虞姬可奈何”道出了他不能帶愛妃一起走的無奈之情。項羽,這位鐵骨錚錚的戰爭英雄,此刻為了兒女情長,竟淚如泉湧,難捨難分。他的似水柔情,感染了周圍所有的人,也感動了世世代代的人們。愛情,這份人類最美好的情感,從古至今,是一個美麗而永恆的話題。項羽別姬時悽美、哀婉、催人淚下的動人場景為世代所傳唱,他和虞姬危難關頭,形影相隨的真摯情感給後人留下一段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

項羽酒淚別姬後,“四面楚歌”給他造成一個“十面埋伏”的錯覺。他邊戰邊逃至東城時,身邊只剩28名壯士。此時,項羽仍然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失誤,才敗到如此的地步,而他卻認為是“天滅我也”!在烏江邊,本來有一隻小船可以送他東渡烏江,重振雄風,可他卻“無顏見江東父老”,將跟隨自己7年,身經百戰的寶馬送與亭長。當看到追兵中劉邦的大將(前項羽手廠的將軍)時, 池長嘆一聲。你是我的故友,我就將頭顱送給你了!於是他仰天大笑,拔劉自刎。這位被後人譽為戰爭之神的英雄就這樣結束了自己年僅3貳歲的生命。楚漢戰爭就此以項羽的慘敗而告終。

“破釜沉舟”、“霸王別姬”、“無顏見江東父老”、“寶馬送亭長”、“頭顱送故人”所顯示的項羽的非凡勇氣和巨大的人格魅力為世代的人們所頌揚。同時,人們更為他“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的悲慘結局而深深的痛惜。

一個人的性格可以造就他一生的命運。在項羽的戰爭生涯中,一貫堅信自己勇猛無敵,能征善戰的這位西楚霸王卻從來不懂珍惜身邊的有用人才,他剛愎自用,一意孤行,使得一大批人才棄他而去。一代名將韓信早年謀職於項羽集團,可惜項羽沒有蕭河的慧眼,使這位軍事天才得不到用武之地,因而毫不猶豫地跳槽投奔了劉邦。之後,會聽善言,會用人才,會賞罰分明的劉邦聽取謀士陳平的計策,又讓項羽失去了唯一的謀士范增。從此,西楚霸王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試想,假如韓信輔助了項羽,假如范增等一大批軍事謀士不曾離開而倍受重用,那麼,楚漢戰爭的結局又會如何?

對 項羽之死 中虞姬的續寫

在京劇裡,虞姬自刎而死,讓人不勝浩嘆,那麼,歷史上的虞姬真的自殺了嗎?應該是沒有。歷史上最早記載“霸王別姬”這段故事的,應該是陸賈的《楚漢春秋》,但這本書在南宋之後就失傳了。現在能看到的對霸王別姬故事記述最早的史書就是《史記》了。《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這段文字,很可能是司馬遷從陸賈的《楚漢春秋》中轉述過來的,因為《漢書》的作者班固曾在《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採《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國學大師王利器先生也曾說:“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也就是說,司馬遷寫《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

需要注意的是,《史記》中司馬遷並沒有寫虞姬自殺身亡。司馬遷為什麼沒有寫?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陸賈在《楚漢春秋》中也沒有寫虞姬自刎一事;二是《楚漢春秋》中記述了虞姬自殺身亡的事,但司馬遷認為有違歷史的真實,所以沒有采用。前一種可能性大,也就是說,陸賈在作《楚漢春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寫虞姬自殺身亡的事。陸賈約生於公元前240年,約卒於公元前170年,他生活的年代離那段歷史比司馬遷更近。所以,如果他沒有這麼寫,那麼只能有一個推斷,即虞姬並沒有自殺。

在《史記》中,司馬遷只記載了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唱完之後,虞姬也和了一首,內容是什麼?司馬遷沒記,但唐朝有個叫張守節的人記了,他在《史記正義》一書中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這首“和歌”的真偽,也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和歌”是後人的偽作,一是不符合秦漢時期詩歌的風格,二是如果《楚漢春秋》中真有這首“和歌”的話,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為什麼沒引用呢?

虞姬和項羽感天動地的愛情,成為蕩氣迴腸的燦爛傳奇,故事雖然感天動地,但那只是“故事家”言,當不得真。歷史上的虞姬很單薄,後來的故事,是民間作者不斷演義出來的,口口相傳,到了明代甄偉所著的小說《西漢通俗演義》,才形成了比較成型的故事版本,京劇《霸王別姬》,使這個故事更加家喻戶曉,但離真實的歷史,卻越來越遠了。

相關問題答案
項羽之死形成的原因?
絲綢之路形成的原因?
大英死海形成的原因?
皮膚粗糙形成的原因?
山上霧形成的原因?
新生兒黃疸形成的原因?
堰塞湖形成的原因?
太行山峽谷形成的原因?
霧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沙漠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