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為什麼被毀 ?

General 更新 2024年4月15日

圓明園為什麼被毀

火燒圓明園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於lO月6日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後,向城內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為藉口,將焚燬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琺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圓明園為什麼會被毀滅?

因為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盜取圓明園的許多財寶,並把不能的摔了,砸了,最後為掩人耳目就放火燒了圓明園!

為什麼圓明園會被毀壞

圓明園被毀壞的導因是因鴉片戰爭。

10月18日和19日,這夥強盜搶劫了萬壽山、玉泉山和香山等幾處屬園中所藏的珍貴文物,並進行第二次大焚燒,燒燬了上述幾處屬園的殿閣建築。

這時,逃到熱河的咸豐皇帝竟下諭「只可委曲將就,以期保全大局」。奕欣秉承此旨意,全盤接受英、法提出的條件,於10月24日和25日分別與額爾金和葛羅在禮部大堂交換了《天津條約》,並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11月14日又同俄國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這些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的半殖民地程度進一步加深,也使中國人民的災難更為深重了。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各國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了賠款、協定關稅、開放五口通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許多特權。英國資產階級以為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傾銷到中國。但事實並非如此,據有關資料記載,1850年英國輸入中國的商品比1844年還少了75萬英鎊。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頑強抵制著外國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國增加鴉片貿易與發展合法貿易存在著矛盾。由於鴉片戰爭後英國等殖民主義者大量對華輸入鴉片,中國的白銀繼續外流,使中國出口茶葉、生絲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無力再多購買英國的工業品,這當然對英國是很不利的。英國資產階級是既要維護給它帶來巨大利益的鴉片貿易,又要擴大對華的工業品銷售。這樣,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開放更多的商埠,進一步控制中國海關,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

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大門,英、法、美等西方國家便以修約為名,企圖壓迫清政府給其新的侵略權益。1853年5月,英國首先向中國提出要求修改已訂的《南京條約》的有關條款,美國和法國也接踵而來,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絕。英、美、法等殖民主義者掀起的「修約」交涉未能得逞,就惱羞成怒,決定用發動新的侵華戰爭來實現其無理要求。

1856年10月8日上午,停泊在廣州海珠炮臺附近碼頭的1艘「亞羅」號划艇正作啟航準備。這時,有1艘清軍的巡邏船急駛而來,廣東水師官兵登上划艇,把全船14名水手挨個盤問身份,並把其中12人加以扣留,押到巡邏船上,帶回廣州。

「亞羅」號原是中國人蘇亞成的一艘載重100噸的划艇,後來被海盜搶走,輾轉屬於中國方亞明所有,成了走私船。為了走私的便利,曾在香港當局領過執照,但已過期失效。中國水師搜查走私船,捕走中國水手,純屬中國內政。但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卻藉口該船曾在香港註冊,領有執照,硬說是英國船。他還無中生有的捏造說,中國水師上船後曾扯下船上的英國旗,侮辱了英國。因此,他向兩廣總督葉名琛發出強硬照會,無理要求立即送回被扣的全部人犯,還要向英國道歉和賠償。

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各里率領英國軍艦突入省河,向廣州進攻,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大敵當前,兩廣總督葉名琛一味妥協,下令不許還擊。10月29日,英軍攻入廣州城,葉名琛慌忙逃命。

1857年春,「亞羅」號事件的訊息傳到倫敦,英國大資產階級掀起戰爭叫囂,英國議會通過了擴大侵華戰爭的提案。3月,英國政府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專使,率領一支陸海軍來中國;同時向法、美、俄等國發出照會,提議聯合出兵,迫使清政府簽訂新的不平等條約。10月,法國拿破崙第三(即路易·波拿巴)也藉口「馬神甫事件」(即「西林教案」)任命葛羅為全權公使,率領一支侵略軍,打著為「保衛聖教而戰」的幌子,繼英軍之後開到中國。美國和俄國也同意英國的提議,積極支援英、法發動新的侵華戰爭。這樣,四個野心勃勃的侵略者,基於共同的利益,暫時結成了聯合侵華陣線,進一步......

圓明園為什麼毀滅

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火燒圓明園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於lO月6日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後,向城內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為藉口,將焚燬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有一天,有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這是世界大文豪雨果證實的歷史。一百多年後,一個叫伯納·布立賽的人第一次重現了這場世界文明史上的災難:《1860:圓明園大劫難》。我欽佩這位作者,因為即使在中國,至今也沒有一本論述火燒圓明園的專著;因為他打破了西方100多年來沒有人宣佈對“火燒圓明園負責”的沉默。這本35萬字的書中,有三分之二的內容是國內從不曾瞭解過的。他以一個歷史學家的身份,揭開了中國人沉痛的記憶,讓法國人和英國人驚訝地發現了他們歷史上不光彩的一幕。布立賽的著作轟動了歐洲,法國前總統德斯坦承認:“焚掠圓明園,對中國至為殘酷,而英法兩國殖民軍則極為可恥。但願這部扣人心絃的著作,有益於世界上仍在相互傷害的國家間的和解。”

一個法國人的中國情結

伯納·布立賽,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法國曆史學家。他畢業於巴黎大學,攻讀歷史和藝術專業,畢業後曾供職於法國主要的報紙之一《費加羅報》。1974年,他進入法國前總統德斯坦的寫作班子。

布立賽對中國的興趣始於上世紀70年代初,尤其對中國的藝術感興趣。在來中國之前,他參觀過很多大博物館,比如巴黎以收藏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藝術品見長的吉美博物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皇家博物館等。因為璀璨的藝術,他對中國充滿了激情。

1979年,中國首次對國外普通遊客開放,布立賽第一次來到了中國,至今已來過15次。

對中國的瞭解越深,他越愛中國。1979年,當他去看秦始皇兵馬俑時,他居然站在兵馬俑前哭了。作為歷史學家,他被中國文化深深震撼了。2000年,布立賽首次參觀圓明園遺址,當面對一片片殘留的遺蹟,感受著那一片空曠和廢墟時,他受不了了。“這就是法國人和英國人乾的,真是可恥至極!”身為法國人,他覺得非常羞愧。

回到巴黎後,布立賽想了解更多關於圓明園的歷史,於是開始查閱圖書資料,可他馬上發現,這是一段被西方人有意遮掩的歷史,人們情願忘記它。他去圖書館,得到的回答都是:抱歉,沒有。即使有,也是慶祝“勝利”、自我吹噓的文字。他不明白,這有什麼好標榜的。再問周圍的法國人,也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一歷史事件。

作為歷史學家,他無法容忍歷史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逝,更何況是這麼慘烈的歷史。既然沒有,布立賽就決定自己來寫這本書。

從那開始,光蒐集各種第一手資料,他就花了2年多的時間。比如尋找參與火燒圓明園的軍人、外交官、翻譯官等回國後寫下的回憶錄等,有法國人的,也有英國人的。而這些是中國人很難了解到的。布立賽還在因特網上找到了大量珍貴的英文材料,然後在網上購買下來使用。其中很多文字材料是1860年、1861年、1862年寫的,距今已有140多年曆史,稀少而珍貴。中國史學家評價,這其中有很多資料是我們未曾見過甚至從未曾聽說過的。如果說雨果當年對火......

圓明園為什麼會被燒燬

恐怕知道圓明園燒燬真相的人,在今天,還真不是多數。 雨果說,兩個強盜,燒燬了這座“萬園之園”,但是歷史並不是這麼簡單。 《圓明園》僅僅說出了其中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不知道,其實它僅僅給了我們一個提示:對任何一段我們熟知的歷史,都有必要再思考一下,真的是那麼簡單麼? 今天多數的中國人都會認為,英國法國是出產紳士的地方,或者是誕生浪漫愛情的地方,他們怎麼會是強盜的後代?是什麼原因使得紳士成為強盜?1860年,不要說圓明園,整個北京城,包括紫禁城,都在區區一萬人的英法聯軍手裡,可是為什麼他們獨獨燒燬了圓明園而不是一般認為更加重要的紫禁城?事實上,英法聯軍已經撤出了圓明園,又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二次進入圓明園,展開了瘋狂的掠奪,直至一把火燒燬了這座震撼了他們的人間奇蹟? 我請許多朋友看過《圓明園》,每次看完片子之後,無一例外,現場都是沉默,沒有掌聲,沒有嘆息,也沒有評論,只是沉默,直到主人打破沉默,說一些客套的話。似乎在歷史面前我們都無話可說。既不要輕易的指責別人,也不要輕易的否定自己。 張瑞敏的反應讓我有些意外。他很沉靜,我問他的感受,他只搖著頭說:“震撼!”,隨後又補了一句:“盛世危言”。我立刻就想到了在他辦公室門口懸掛的一幅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就是永遠的張瑞敏。 我們既不要忘記了“盛世”,也不敢忘記了“危言”,到今天也是一樣。 《時尚》的社長劉江是長江商學院EMBA校友會北京分會的會長,看完之後說要組織長江的EMBA校友看一場,他們要談一談今天的“盛世危言”,他們要找一找今天外國人還會有什麼樣的“洋槍洋炮”來燒燬我們的“圓明園”。 還有一些很難忘記的。雙方的陣亡數字對比,大沽口,清軍陣亡2000,片中沒有提英法聯軍的死亡數字,事實上基本是零。八里橋,清軍陣亡5000人,片中同樣沒有提英法聯軍的死亡數字,事實上也很準確,5人。這不是戰爭,事實上是一場屠殺,直至侵略者殺軟了手,直至大清王朝的蒙古騎兵全部覆滅。 八里橋是個北京人很熟悉的名字,在通縣,京津塘高速公路經過這裡,當地人對當年的古戰場非常熟悉,他們說,這裡的土地非常肥沃,年年豐產。 千萬不要貶低大清騎兵的血性,侵略者的司令在日記中寫道:如果他們手中擁有哪怕一小部分我們同樣的武器,這場戰鬥的勝負還很難判斷。 但也同樣不要把屎盆子全扣在別人頭上,“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我們聽說書的講的道理,大概是咸豐皇帝認為“黃毛”和我們不同類吧,清政府居然把英法使團殺的殺、打的打,最後沒幾個完整的,被斬者當中還有一個路透社的記者。這讓我們想起今天的什麼? 歷史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 對歷史,尤其不要人云亦云

一 概述

咸豐皇帝是清朝第9位,入關後的第7位皇帝。他20歲登極,在位11年,31歲病故。咸豐是清朝皇帝中,最後一位按照祕密立儲制度繼承皇位的皇帝。

咸豐在位的11年,借用陸游的《釵頭鳳》,總結起來就是錯,錯,錯。

紅酥手 黃騰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 歡情薄

一杯愁緒 幾年離索

錯 錯 錯

——陸游《釵頭鳳》

二 咸豐繼位的背景和傳說

一、咸豐繼位的背景

道光皇帝共有9位皇子。其中奕詝,是一位無才能、無膽識的皇子,他還在一次狩獵中,崴了腳。那麼,道光皇帝為什麼要選他做皇太子呢?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

道光26年,他65歲,開始考慮皇儲問題。這時,他的9位皇子:長子奕緯、次子奕綱、三子奕繼早亡;四子奕詝16歲;五子過繼給敦親王綿愷;六子奕欣15歲;七子奕譞7歲;八子奕詥3歲;九子奕譓2歲。

當時,奕詝的母親(孝全成皇后)很受寵,當她33歲去世時,奕詝才10歲。這樣......

圓明園為什麼會被毀滅

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圓明園為什麼會被毀掉

英法聯軍達到北京後把圓明園中珍寶搶劫一空,為了毀滅證據,所以放火焚燬了圓明園。所以英國和法國至今還欠著中國一筆巨大無比的債。

相關問題答案
圓明園有什麼景點?
圓明園是怎麼毀滅的?
刀劍神域為什麼被禁?
海賊王熊為什麼被改造?
李永波為什麼被罵?
谷歌為什麼被封?
吸血鬼同盟為什麼被禁?
明星為什麼會得抑鬱?
楊絳為什麼被稱為先生?
梁家輝為什麼被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