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採訪稿的題目 ?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怎樣寫採訪稿的題目

其實非常簡單,第一原則就是“抓心”,具體的做法分四步:

海、把採訪稿先一條一條整理成條理分明的一個篇章;

2、 提煉每一條的核心關鍵點;

3、思考你的受眾群是誰;

4、把提煉出的關鍵點,逐一思考哪個更能抓這個受眾群的心

新聞標題對於人物專訪該如何起?

根據,這個你應該有啟發

——訪黃驊第二中學教師趙秀清

本報駐滄州記者 劉樹鵬

烏黑的捲髮、和藹的眼神、紅色的上衣,47歲的趙秀清老師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許多。趙老師說:“常和學生們在一起,就是不顯老!”

1979年3月,趙秀清來到黃驊縣城關公社第二中學,成了一名民辦教師,每月工資8元錢。第一次登上講臺,她梳著兩條羊角辮,穿著自己特意縫製的綠褂子、藍褲子,臉上火辣辣的。看到一雙雙清澈的眼睛,她很快鎮定下來。一堂課下來,聽課的校長滿意地說:“行!是塊料兒!”

4年後,趙秀清考上泊頭師範學校,告別了新婚丈夫去上學。1985年9月,師範畢業的趙秀清分配到黃驊第二中學,迎接她的,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節日,教師們感到很新鮮。那一天,每名教師領到兩條嶄新的褥單。回到家,趙秀清自豪地抖開海單給丈夫看:“你看看,俺們發東西了!”一直到今天,那兩條褥單已洗得發白,卻仍然鋪在家裡的床鋪上。

第一個教師節後,趙秀清帶著身孕接過高三畢業班,一直到臨產前,她才戀戀不捨地離開講臺。孩子剛生下來不久,她就把孩子交給母親回校上課。孩子兩歲的時候,母親因為起早趕來照看孩子不小心摔折了腿,沒辦法,她只好把孩子送到幼兒園。

兒子漸漸長大,逆反心理很強,對媽媽的態度很不友好。在課餘時間,趙秀清老師嘗試著給兒子更多的關愛,但總感覺兒子有意和她保持距離。但她和學生之間卻是那樣融洽,以至於自己每換一次髮型,都要徵求學生的意見。她還經常接到學生的紙條,“老師,你的這件衣服不時興了,該換換了!”類似的內容經常在紙條上看到,每到這時,她都幸福地笑起來。

時光過得真快,趙秀清老師送走一撥又一撥學生,兒子也初中畢業了。由於成績不理想,兒子沒考上重點高中,她責怪孩子不用功,孩子積攢多年的抱怨一下子爆發出來:“你對學生那麼熱情,好像對自己的孩子,可你從來不管我……”孩子哭著訴說埋藏多年的心事。

趙秀清老師把自己的青春給了學生,卻犧牲了孩子的童年。在第20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她撫摩著厚厚一摞獲獎證書對記者說:“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在兒子和學生之間,我真不知道該怎樣選擇?”

上課鈴聲響起,趙秀清老師照了照鏡子,拿起書本,帶著甜美的微笑走上講臺。

軍訓人物專訪是標題如何寫

那一排排的隊伍猶如大樹般佇立在草坪上,那一聲聲口令響亮的迴盪在每一個莘莘學子當中。口令變了,隊形也變了,這就是軍訓,一次有組織性的活動。

動員大會,我很認真地聽,領導老師們講得頭頭是道,方方俱全,會場不時發出一陣一陣的掌聲。軍訓是必不可少的,在坐的每位學生都要經歷這種磨練,並提高自己的意志力,還可以是學到一些東西,能強身健體。沒想到這麼快就上高中了,真可謂光陰似箭哪,我得好好珍惜這個學習機會,藉此來體會一下高中生活的那種苦。

古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苦,餓其體膚”。 立正、稍息、下蹲、擺臂、踏步這些基本動作要我們反覆地做著,這些動作平常看起來非常簡單的,而現在做起來卻沒那容易了,教官對動作的準確性要求的非常嚴格,對同學們也充滿很高的期望。站軍姿,給了你炎黃子孫不屈脊樑的身體,也給了你龍之傳人無窮的毅力。練轉身,體現了人類活躍敏捷的思維,更體現了集體主義的偉大。不積滴水,無以成江海。沒有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個完整的,高質量的方隊。訓練的每一個動作,都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團隊精神的重要 .

經過一天的訓練,使我學到了一些部隊正規動作要領,同時對部隊的紀律也有一定了解。在軍訓時,偶爾一個動作,一個人沒有做好,教官就接二連三的強化訓練,直到我們動作協調一致,並符合標準。這需要我們樹立一種團隊精神,如果你一人做得不好,就是整個班沒有做好。在上午一節靜立課時,我確實有支援不住的感覺,我咬咬牙還是堅持到最後。同學們腰痠腳痛,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臉上滑落。然而,只要教官的命令,就沒有人會擅自休息,即使腳下磨出了水泡。這一站,就是半個小時。教官不發話,整個班級就是一支整齊的隊伍,沒有一一毫的動搖。第二天,我們學會了服從命令,體會到軍訓不光是對體能的訓練,更是對人意志的鍛鍊。一個人只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堅強的意志,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時,你才會勇敢地站起來,去迎接更大的挑戰。

一二三四五,軍訓好辛苦;

六七八九十,一定要堅持

我知道自己必須經受這一切的洗禮,才能爭取成功的資格。其實回頭想想,我失去的只不過是幾滴淚幾滴汗,而我獲得的是一張張友善而可愛的臉,一個整潔、嚴明、自信、獨立的自己!我感到無限的快樂和輕鬆。我們付出了辛苦,付出了汗水。然而得到的卻是一份沉甸甸的收穫。我們學會了堅韌不拔,學會了服從命令。軍訓,就是要培養我們的品質,磨礪我們的意志。軍人也真的是那麼豪邁。哪怕是一首最簡短的歌曲,在他們的指揮下,都變得特別的豪邁、奔放。我們高唱著,用自己的心去實實在在的領會軍人的雄赳赳和氣昂昂。難忘的軍訓,教會了我太多、太多。自信、奉獻,尊重、感恩``這些都是財富,一筆寶貴的財富

望採納

追問:

我可以說我要的是初一的嗎

淺談如何寫好一篇人物專訪

寫一篇有吸引力的人物專訪是有技巧的  首先當然是標題了,標題有多重要呢?答案是很重要,假如標題都沒人願意看,又有誰會去讀內文呢。你的目的就是要讓讀者看了標題就有種很想讀下去的衝動。  野豬成災後的財富發現(野豬成災後為何還有財富發現?)  當你看了這個標題是不是有種想讀下去的慾望呢?每個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所以在想標題之前就要圍繞著人們的好奇心去寫。  其次開頭,設定懸念  比如下面這段:  第三故事要有起伏,不能太平淡  故事太平淡,就像一杯白開水,索然無味。每個人的人生不可能全是一帆風順的,你要懂得去挖掘他背後不同尋常的故事,再通過寫作手法來描述給讀者。比如主人公在做某件事時碰到很多困難,你就可以這樣寫他也開始動搖,然而就在這時,一次外出改變了這一切。這一句激起了讀者的好奇心,毫不費力接著讀下面的內容。  還有像這幾句也不錯:  他在房間裡不停的來回走著,看的出來,他有些不安,可走著走著,頓時讓他興奮起來  就在他出事的第二年,他做了一個決定,然而就是這個決定給一家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總之,就是要讓讀者的情緒高低起伏,這樣才能讓他們對主人公的故事印象更加深刻。  最後結尾總結,要給人啟發  可以根據故事中主人公的經歷寫一段總結,或是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值的注意的是,寫作過程當中一定要緊密圍繞主題,不要讓讀者把文章讀到最後,還沒找到答案。

一位企業家的人物專訪作文題目

中國企業家

人物專訪的新聞稿怎麼寫?

人物專訪屬於記敘文範圍,是一種類似小報告文學的新聞形式。近幾年來,報刊上經常刊登這類文章,很受讀者的喜愛,不但記者寫,中學生文學愛好者也常把寫人物專訪作為社會實踐和練筆的機會。

那麼,怎樣寫好人物專訪呢?

第一,在確定專訪物件時,必須熟悉訪問物件的大體經歷和主要成就。這樣,交談時也就有了話題,便於提出問題,寫作時也有助於文章的充實。例如,有一篇題為《漳州飛來的小鳥——記八次叩響獲獎大門的胡曉夢》的專訪,作者在採訪之前,仔細瞭解了胡曉夢同學是如何攀登文學殿堂的(從十四歲到十六歲,八次叩響獲獎大門),並且認真閱讀了胡曉夢的作品,於是,作者滿懷澡情地寫道:

“果然不負眾望。曉夢用她的一雙純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視著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靈去感知生活,從江上那來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間拴著繩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獨,以深切的同情寫成了散文詩般的《白帆之歌》:從‘花市’的熱鬧景象中,發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以優美的文筆寫成了《買花》;從熱鬧的家宴中,發現馮科長的貪婪無恥,寫了《客人》給以無情的鞭撻和揭露;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發現那幾千年來不合理的封建積習,至今還吞噬著可憐的農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寫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小河,小河》,發表後,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

這段文字,不僅使這篇專訪的內容更加豐富、充實,而且也使讀者對曉夢的作品有了概貌的瞭解。

第二,要善於發掘專訪物件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獨特的興趣愛好,以便從多方面展現人物豐富的精神面貌和內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陸縣西街中學初一學生程若明發明瞭“多面黑板”和“果核刀”,榮獲科技發明三等獎,被人們譽為“小小發明家”。《中國少年報》的記者在訪問他的時候,興致勃勃地追蹤他的發明之路,從程若明同學決心為山區的老師減輕負擔(一位老師要在同一間教室裡,給兩三個年級上課。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點,勾畫出訪問物件的舉止、神態和性格特點。前些時候,《中國青年報》“人物剪影”專欄裡有一篇《文壇一怪》的文章,文中寫道:

“他四十多歲了,高了興就一個人在屋裡又唱又跳,從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來;和朋友聊天,沒有正形兒,常說出比小學生還幼稚的話,問出莫名其妙的問題來;在老學者們座上,他又儼然是個“小老夫子”,說話文謅謅;早飯吃什麼,他記不住,常把帽子、車鑰匙丟落,卻能在詩歌討論會上,不用講稿侃侃而談,大背《論語》、《人間詞話》、佛經、蘇珊??朗格和科林伍德的美學——甚至某頁第幾段都說出來,令聽者目瞪口呆。”

文字不多,卻活脫脫地勾畫出當代文壇“怪人”——深通中國古典文、史、哲,能書、能畫、能篆刻、能譜曲,熟悉戲曲的中年作家錢世明的形象。凡是熟悉這位“文壇怪人”的朋友門,讀了這段文字,都說:“像極了!”

又如,華東師範大學二附中的李勁同學榮獲我國青少年程式設計一等獎,將應美國的蘋果電腦公司的邀請赴美參觀訪問,按常理,寫人物專訪應該著重寫李勁同學在程式設計方面的成就,然而,《中學生報》的中學生記者卻從少年科學家談語文這個角度進行了專訪,重點突出,構思獨特,善於取捨。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績物專訪,內容一定要真實,引述採訪物件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必須是原意,作者不能隨意改動或發揮,無根據的拔高和添枝加葉是不允許的。所以,在專訪時,要細心傾聽,掌握儘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時間、地點、人物,作品和數字等要當場問清楚並記下來,以免張冠李戴。文章寫完以後,最好送採訪物件過目,聽取本人意見,以免文章發表以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幫忙想個標題,是有關採訪人物的,採訪的內容是那個人非常喜歡音樂,所以標題最好與音樂有關 20分

樂海衝浪人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寫讀後感的標題?
怎樣寫紅包群的群公告?
怎樣寫培訓後的心得?
怎樣寫計劃書的開頭?
怎樣寫讀後感的格式?
查怎樣寫好自己的名字?
怎樣寫好作文的方法?
怎樣寫好作文的結尾?
對人物的採訪稿怎麼寫?
被採訪稿怎麼寫?